积极心理学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七篇: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
摘要: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的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及其学生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生; 心理危机; 干预策略;
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渐增大,高职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更加严重。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有接近20%的学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主要原因就是高职生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敏感多疑,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和评判都能对高职生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传统的心理干预治疗侧重于关注缺陷与问题,会让高职生的消极心理问题加重,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心因性的,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让心理问题减轻或解决。不能把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当作干预治疗的重点,要将理念转变为营造积极心理因素,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与完善的人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是其主要的发起人与推动者。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运用相对完善与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式和测量手段,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的学科,强调人的动机和潜能。研究认为,不管是心理健康的人还是患有疾病的人,都要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比如开心、愉悦与满足;倡导运用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应对问题,达到培养自身积极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并过上幸福生活的目标。积极心理学既研究主观层面上的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还研究个体层面上的乐观与希望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宏观系统和个人层面上的微观系统等相对积极的组织系统。
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再是过度重视学生的个人成绩。为了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很多高职院校都依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并且安排了专业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展开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还会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咨询工作,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虽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主要问题是:
1. 过度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负面
高职院校中,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离异家庭或是单亲家庭的学生,会相应地产生心理问题,学校会增加对这部分学生负面心理的关注。比如,面对特困生,学校会关注他们的自卑心理,进而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这种过度关注有时会适得其反,让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其实,并不是所有特困生都有心理问题,他们会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因此,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学生表现积极的一面,加以正确引导,向他们传递正能量。比如,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要指引他们珍惜身边的亲情、爱情或者友情,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成长的优势。
2. 评判标准存在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也应该获得尊重及赏识。应试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关注考试分数、班级排名等,使后进生被教师忽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因而厌学、辍学,加重心理问题。时代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追求高分数的热度仍然不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广。
3. 内部动机重视程度不足
内部动机是在个体对从事的活动充满兴趣的条件下自发产生的,是推动个体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伴随着成长,大都可以自行解决,因此院校不必过多关注。现在很多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管理比较严格,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成长。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内驱力,给他们提供适度的成长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析
1. 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健康的人格特征,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基础。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消极个性品质很多,比如过度沉迷网络、心理素质差、道德修养不足等,正确认识这些消极的个性品质能为心理危机干预指引方向。不过,过度强调这些消极的品质,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积极面。心理危机干预,不仅要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危机,还要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培育力度,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积极个性品质上面,运用主题讲座、心理教育活动等科学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积极品质,并不断坚持和发扬,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进而有效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2.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那就是把人的情绪体验以及个性品质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人的心理与行为会被放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因此,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积极品质产生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提升人文素养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比如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校园文化,完成健康信息环境的建设,创新院校管理模式和理念,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宏观环境的作用。
3. 树立正确认知观念
高职教育对于在校生来说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且可塑性很强,对"三观"有正确的认知是健康心理的基础,也是引导个体行为活动选择的重要准则。高职生只有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尊重自己与他人,和他人团结互助,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在身处困境时,也能保持积极乐观和思维敏捷,战胜困难的意志更强。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知,为学生的良好成长和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现状不容乐观。现已提出引导学生健全人格特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等策略。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多方重视,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力度,探索更加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从而让高职生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参考文献
[1]卢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0(9)。
[2]甘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24)。
[3]谢念湘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J].学术交流,2011,10(10)。
在心理健康教育广泛重视与普及的大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日趋更新。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问题上,传统的心理解决方法是针对已经出现的负性情绪进行探讨。...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通过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得人们在生活中的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让人们通过积极的心理而获得幸福感,及时排除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学生李某,出生在发达地区,家中独子,家境殷实,生活环境优越,没有受过罪吃过苦,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特别注重自身形象。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心智成熟越来越糟,加之社会诱惑较大,给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风险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比较突出,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失信行为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改变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向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为不断优化社会工作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笔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小组工作课程教学中。...
关于我国当下的大学生素质培养,由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水平,对高等人才的心理素质要求更加重视。心理学作为一项为研究人类行为、潜力、美德、意志的理论型学科,在调整人类综合素质方面起到实践性作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法和积极系统组织法为自卑大学生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创设诱发情感体验的生活情境、创造温暖的寝室与家庭氛围, 可以引导他们走出自卑, 超越自我。...
心理韧性(resilience)也译作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
当下高校女教师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但是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角色认知明显存在局限和消极的评判。因此有必要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相关评述进行归正,引导人们发现高校女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