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控制的含义
自我控制是塞里格曼和彼得森《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2004)中提到的六大美德-自制下的优秀品质,在国外研究中较多地使用“self - control”、“self - regulation”。早期心理学家将自我控制和意志作为同义词且从理论层面对它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后,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来考查自我控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定义。通过综合比较已有的概念,可以发现自我控制的特征包含两点:首先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的去控制冲动的行为、抵制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次自我控制的目的是指向能带来长期利益目标的行为。
通过文献分析,整理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中最常用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1)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之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这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家 Kopp(1982)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有的功能,其包括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五个方面。
(2)自我控制是克制优势反应而执行劣势反应的能力,这是由 Rothbart,Kochanska 等人提出。我国学者桑标、陈伟民据此认为自我控制是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劣势反应的唤起。
(3)自我控制是个体抑制欲望、感情、情绪等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使其与社会标准和长远目标保持一致的能力,这是由Baumeister 提出的。我国学者王红姣、卢家楣将自控力定义为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
2.自我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自我控制就是对本能情绪冲动的控制,他用 ego- control 来强调自我控制的核心是自然生物本能。
2.2 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对自我控制的研究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进行的,斯金纳认为儿童的自我控制就是其改变一些变量,使得发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性降低的过程。班杜拉强调自我调节除了通过意志控制之外还要借助子功能(自我观察、判断过程和自我反应)的发挥来实现,个体对经过自我观察所得到的信息依据标准来进行价值评价。
2.3 社会学习论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取决于个体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个体通过自身的判断体系来对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积极或消极的归因,从而影响自我控制的动机。班杜拉特别强调内部因素对行为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
2.4 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表现。马斯洛看来自我控制就是自由意志,并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控制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一种表现,是“有机体有一个基本的倾向和驱力:实现自己、维持自己、提高自己,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想有控制力。”
2.5 认知发展学派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看成是进行自我调节的基础,且十分重视认知在情绪控制中的作用。[11]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化就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儿童形成自我控制的过程。柯尔伯格从社会性建构的角度来阐述幼儿道德判断的形成,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是通过其社会性经验来形成其思维方式,这种社会性经验包括主动介入与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通过采择他人的观点来做出判断,判断的基础是情感,如尊重、移情、同情、依恋和爱,这种道德判断在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自我控制的机制
3.1 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 Baumeister 提出了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该理论强调自我控制需要使用某种心理资源,但这种心理资源是有限的;所有进行自我控制的行为都需要使用心理资源,一项行为活动会减少另一项行为活动的可用资源;自我控制资源消耗后,过一段时间是可恢复的;自我控制资源虽然是有限的,多少却是因人而异。自控力资源有限模型被比喻为肌肉模型。
3.2 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
Mischel 等提出了“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来解释自我控制的成功与失败。Gifford 将自我控制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选择行为,也就是个体在不同的具有冲突性的事物中进行选择,其认为认知和情绪系统存在前额叶区的工作记忆系统和情绪的动机系统之中。而 Mischel 认为认知系统是以海马为基础的冷系统,采用的是理性原则,情绪系统则是以杏仁核为基础的热系统,热系统采用情感原则。
3.3 两阶段模型理论
两阶段理论是在自我控制的生理神经机制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研究者们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发现,自我控制产生的脑区是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回皮层。工作原理是:不一致的环境性刺激产生了冲突,前扣带回皮层监测到冲突,并向前额叶皮层发出唤起信号,前额叶皮层由此加强控制策略,从而使冲突水平降低,一旦冲突水平下降,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水平也会降低。
4.我国自我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局限
4.1 我国自我控制研究的进展
最近两年自我控制在运动心理学中被国内学者所研究,研究理论有自动执行说、加工效能理论、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注意控制理论、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流畅状态理论。
最近研究者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是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力量模型提出相对较晚但受到关注是最多的。除了有学者对自我控制概念和自我损耗现象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外,还有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实证性研究。
4.2 我国关于自我控制研究的局限
纵观我国国内近 5 年(2009-2013)对自我控制的研究不算少,大致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幼儿及少年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培养、青少年情绪与自我控制、体育运动与自我控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网瘾、暴力、抽烟、吸毒、犯罪)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自我控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研究的对象差不多都是幼儿与青(少)年,对成人的研究很少,也并没有将自我控制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人们的工作之中,同时对自我控制在男女性别差异、跨文化研究暂时还没有,这也是有待今后自我控制的研究者们应当深入研究和亟待完善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赵婧,徐安琪.关于国内外自我控制研究概述[J].科学纵横,2011,(11)189-190.
[2]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2012,(3).
[3]朱玲玲,吴素红.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6).
[4]于斌,乐国安,刘惠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1272–1282.
[5]Hagger MS,wood C,stiff C,Chatzisarntis NL D.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A Meta-Analysis[J].psychogical Bulletin,2010,136(4):495-52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美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变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手术整容是非常重要的变美方式。...
父母控制是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和管理孩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因研究者对父母控制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及父母控制本身由多个维度或要素组成,这导致父母控制模式有多种分类[1].但目前关于父母控制的研究倾向于认同Bar-ber等人把父母控制分为...
如果自我欺骗利用得当,不仅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若利用不当不仅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讨自我欺骗的产生机制及积极心理效应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感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不仅广泛地被心理学界所接受,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而且还相继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思考。随着人们的研究探索,各种见解也在日益更新。与此同时,自我效能感理论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将问卷发给出来工作时间不超过半年的大学生初入职场者,回收108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5份,有效率为97.2%。其中男生61份,女生44份。(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由Schwrzer等人编制的量表,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
一、引言在社会群体中生活,人们的行为不仅由个体的愿望、信念或目标决定,而且也取决于社会的规则和规范。①父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于如何教会儿童去遵守规范规则,或者至少在教儿童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使他们在违反规则后感到内疚或懊悔。②在日常生...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为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个体进行的有计划、有意图的意志努力及行为反应。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在个体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选择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以适应社会情境与年龄有关。已有研究关注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问题提出自我控制是一种能够抑制自己的优势反应,根据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的过程。有研究者区分了状态自我控制和特质自我控制,认为不同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生中是不容易改变的,是一种稳定的、个体间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异,这种具有跨时间、...
引言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其内容又可分为两部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的了解,包括外形、性格、价值观、信念、态度、人际关系等等。自尊则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如长相的美丑,道德的高尚龌龊,能力的高低等等。而...
自我表露是个体自愿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观点、爱好的方式。这一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朱拉德(JourardSidney)提出,在《透明的自我》(TheTransparentSelf)一书中,他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知另外一个人关于自身的信息,真诚地和他人分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