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

苏州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情况与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04 共2978字
论文摘要

  1 苏州市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信息服务业概念
  长期以来以来,关于信息服务的内容界定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因为信息服务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人们对其了解有限 , 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服务行业所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令人感到难以界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信息服务业的界定各不相同,我国学者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义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本文根据苏州统计年鉴的分类及其提供的数据,认为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处理、加工、传输、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最终结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并将信息服务业分为电子信息产业与软件业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及邮政电信业。

  1.2 电子信息产业与软件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2007 年至 2011 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增幅正处于上升沿,2011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122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0.6 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39.79%.出口交货值完成 8831.3 亿元,增长 16.6%.2011 年,全市新增软件产品登记 1200 个,首次拨得全省头等 ;新增认定软件企业 119 家,居全省第二 ;软件着作登记数增长 90% ;全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为 813.01 亿元,增长 40.17%.软件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99%.

  1.3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
  苏州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价值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呈稳步提升。从数量指标来看,苏州市手机产量从 2007 年的 1234.12 万台,增加到 2011 年的 1891.14 万台,有较大幅度增加 ;但液晶电视产量呈现不稳定的变化,2011 年液晶电视机产量为 981.53 万台,;而笔记本计算机在 2011 年的产量则跟上年几乎持平,而在过去的 2007 年至2010 年这四年时间,笔记本计算机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最高增幅为 56.38%.

  1.4 邮政电信业发展情况
  苏州市邮政电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到 2011 年底,苏州市邮电业总收入已经由 2007 年的 131.2 亿元,迅速增加到 2011 年的203.6 亿元。增长了 55.18%.从电话发展情况来看,2011 年,苏州城乡电话交换机总量新增 26.02 万户,达到 481.38 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呈现逐年降低的态势,从 2007 年的 512.7 万户缩减到 2011 年的 340.5 万户,与此同时,移动电话用户,全市的移动电话用户增加迅速,由 2007 年的 915.8 万户,增长到 2011 年的1459.5 万户。从网络发展情况来看,苏州市网络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用户已经由 2007 年的 111.3 万户,大幅度提高到 2011 年的221.0 万户,增长 99.10%.

  2 苏州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苏州市信息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企业信息化有序推进,信息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

  2.1 缺乏具有辐射力的专业化信息服务
  企业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打通信息产业的产业链,链接各环节企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拉动苏州地区其他传统产业的升级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苏州地区的优势产业,信息服务业发挥辐射带动功效,积极打造苏州“智慧型”城市形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2 信息基础建设存在行业与区域不平衡
  尽管苏州市的目前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处于江苏省前列,技术应用也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但是还存在地区、行业以及城乡的不平衡发展,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吴江等 4 个开发区被命名为“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中了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 80% 以上,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不均导致了信息服务业的差异,这种城市与乡镇之间、行政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市信息服务业的深入发展,也间接限制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
  政府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 ,,限于国家法律的制约,无法将全部信息适当公开给社会,使得许多高价值的商业信息处于沉睡状态 , 信息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

  2.4 信息服务业高端人才的流失
  信息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持续更新,造就了信息服务业高利润、高回报的特点,但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新,随着人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级人才的流动性大幅提高,造成了企业一些特需高级人才的流失,尽管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优惠措施,但还是无法满足目前信息服务业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

  3 发展苏州市信息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引导信息消费,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必要前提
  信息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信息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引导信息消费,大力开拓信息服务市场。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网络服务,特别是电子商务的盛行,使得信息服务产业渗透到千家万户。一方面,政府必须注重培养公众的信息意识,刺激信息消费,完善网络服务 ;另一方面,加大对信息服务业企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

  3.2 注重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强大支撑
  信息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服务性行业,其行业人员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既需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分析、鉴别、筛选和处理能力,又要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政府应重视引进外部人才,为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产业活力,鼓励在职在岗的信息服务产业人才进行再教育,提升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丰富专业经验。另外,江苏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特别是在省会-南京,学术研究更加突出,通过引进其他省市前沿的信息资源,可以为苏州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提供强大的后盾。

  3.3 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保证
  信息服务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对信息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有利于创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利于保障消费信息的买卖双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信息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同时,信息市场体系和结构的不完善,也要求政府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评估,巩固信息服务安全防火墙的建设,制定健全的信息资源交流规范,最终实现信息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信息市场的有序化以及信息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3.4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必然选择
  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政府应该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网络的建设,制定合理的信息服务行业收费标准,优化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加强行业间信息与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专业信息服务商进入苏州,加快信息产业国际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总结
  
  信息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群中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一个低能耗的环保产业,对其他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对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推动信息经济的全面发展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得到了国内外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正日益成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于完善苏州城市功能,加快苏州信息化进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Provisions on Administration of Provision of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China by Foreigninstitutions[J].China's Foreign Trade.2009(17)。
  [2] 丁玲华 .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当代经济管理 . 2011(11)。
  [3] 夏永祥,陈群 . 以集聚区带动服务业发展--苏州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