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年人戏曲认知状况分析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句话是法国十九世纪戏剧理论家弗朗西斯库·萨赛提出来的。观众不仅是戏曲艺术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都是要演给观众看的。我国现代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也深刻指出:因为戏剧是以观众为对象的艺术,无观众即无戏剧。
第一节 青年人戏曲认知状况调查。
为了更加真实和具体的认识、了解分析当前媒介环境下青年人对于戏曲的认知状况,笔者拟编写了一份关于青年人对于戏曲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山东地区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调查,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共发放有效问卷 150 份,回收问卷 146 份,回收率 97%,有效问卷 146 份,有效率 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关于青年人对于戏曲认知程度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对于青年人对于戏曲认知程度做了归纳和分析,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当前戏曲现状的原因,基于原因分析,来构建有效的戏曲传播途径一、青年人戏曲认知现状。
本次发放的 146 份问卷中,从性别上来看,有 96 名女生,50 名男生,分别占总人数的 65.75%和 34.25%.从所学专业上来看,有文科生 64 名,理科生 40 名,艺术生 42 名,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 43.84%,27.4%和 28.77%(图 3-1、图 3-2)。
关于受访对象的分析,仅有性别和学科差异,年龄是基本确定的;但至少还应增加受访者地域分布吧?下面的数据也有涉及到地方戏认知问题啊针对于受访者的艺术方面的基本情况做了解,对于当下七大艺术门类的喜欢种类程度为分类标准,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艺术门类,其中有 45.21%的人喜欢绘画,15.07%的人喜欢雕塑,23.29%的人细化建筑,54.79%的人喜欢文学,43.84%的人喜欢舞蹈,65.75%的人喜欢音乐,19.18%的人喜欢戏剧,86.3%的人喜欢电影,还有 5.48%的人喜欢其他的爱好。
数据可以明确的看出,在受访者当中,超过一半的人数喜欢电影、音乐和文学,有较多的人喜欢绘画和舞蹈。在七大艺术门类中,喜欢雕塑的人最少,其次是戏剧,也正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盛行的几大吸引受众的艺术种类,在电影票房逐渐被超越的情况下,调查同样显示出人们对于电影的喜爱程度。而雕塑、戏剧和建筑则被少数人所钟爱,成为小众的爱好。
在受访者中,完全不了解戏曲的占了 35.62%,能听懂一些剧目的占了 32.88%,了解一些流派及基础只是的占 30.14%,而有较深层次了解的,仅仅占了 1.37%.
真正对于戏曲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数占了 1/3,其余的人大多对于戏曲都有所了解,也就表明,当下青年人还是有大量的人对于戏曲是有所了解,存在差距的原因只是了解程度上的不同。但是也必须看到的是,在大多数了解戏曲的青年人当中,对于戏曲有深入了解的还是屈指可数。
在关于戏曲的基本了解中,"您平常是否会欣赏戏曲"中,有 52.05%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43.84%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有欣赏戏曲节目,仅仅有 4.11%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欣赏戏曲节目。"您是否知道家乡的戏曲"的提问中,有 49.32%的受访者知道,并且能够说出一到两个家乡的戏曲名称,例如吕剧、山东快书、山东梆子、莱芜梆子、茂腔等。但也有 50.68%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戏曲。在受采访的人群中,有 67.12%的人群表示看过一些戏曲表演,有 26.03%的人群表示完全没有看过戏曲表演,仅仅有6.85%的人群表示看过很多戏曲表演。
在问及"您是否愿意花钱至演出场所看戏曲演出"中,在受访的 146 人中,122 人选择"不愿意去演出场所看戏曲表演",占总受访人数的 83.56%.只有 24 人表示"愿意去演出场所观看戏曲",占总受访人数的 16.44%.
在关于对受众了解戏曲文化的途径了解中,在调查中,有 60.27%的受访者表示从老一辈的传播获得戏曲,46.58%的受访者通过电视网络及流行歌曲了解戏曲,32.88%的受访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了解戏曲,31.51%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杂志书籍了解戏曲,27.4%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旅游参观了解戏曲,还有 12.33%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戏曲文化。
在了解人们对于戏曲的哪些方面较为感兴趣的调查中,在 146 名受访者中,有 108名受访者对于故事情节感兴趣,占受访者的 73.97%,56 名受访者对于服装道具感兴趣,占总数的 38.36%,34 名受访者对于唱腔念白感兴趣,占受访者的 23.29%,有 34 名受访者对于演员轶事感兴趣,占总受访者的 23.29%.
在问及如果有戏曲类的讲座,又有时间去参加,是否回去参加的调查中,觉得会去,但只是去听听了解的占有 50.68%,而真正一定想去,而且想与嘉宾交流的仅仅占有9.59%,不会去听的则占了 39.73%.谈及当下戏曲文化在受到的冲击的原因时,受访者中,有 71.2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们审美的变化而导致现代青年人不喜欢戏曲文化,有63.01%的人认为是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戏曲受众的减少,有 46.58%的人认为是戏曲本身过于陈旧,还有 35.62%的人认识是戏曲太过温和,没有新鲜感和刺激感。而青少年对于戏曲不喜欢的原因,64.38%的受访者表示,实在没兴趣,因为太拖沓和老旧,49.32%的受访者表示咿咿呀呀的听不懂,47.95%的受访者表示咿咿呀呀的听不懂含义,47.95%的受访者表示,太耗脑力,不如其他的娱乐方式放松,还有 23.29%受访者觉得没有时间好好欣赏。
在关于传统戏曲需要改进的方面的调查中显示,有 94 名受访者觉得"与其他艺术结合"是需要戏曲艺术改变的方面,占总体受访者的 64.38%,有 88 名受访者表示"传统戏曲知识需要普及"是戏曲艺术需要改变的方面,占总受访者的 47.95%,有 60 名受访者表示"唱腔和曲调"是戏曲艺术需要改进的方面,占总体的 41.1%,另有 20 名受访者认为"增加场次,降低演出价格"需要改进,占总人数的 13.7%.
"对于加入戏曲元素的工艺品或者生活用品的态度"时,有 67.12%的受访者认为"不错,觉得挺特别",有 20.55%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喜欢",另有 9.59%的受访者表示"没感觉",仅仅有 2.74%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
提及"如果有一项宣传和保护戏曲的活动是否会参加",61.64%的受访者表示会"积极参加",其余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参加".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前景"问题,58.9%的受访者表示"传承应该没问题",而 36.99%受访者对于戏曲的发展"前景堪忧",只有 4.11%的受访者对于戏曲的发展"前景光明".
二、青年人戏曲文化认知态度。
关于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问题,受访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1.戏曲认知缺乏的原因分析。
很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本身对于戏曲的认识和了解就比较少,最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的缺失,中国的戏曲文化的传承相对而言比较保守,口口相传较多,也不利于其传承,并没有完整的书籍作为书面传承的记录,这就给戏曲的流传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同时也由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现实,与传统社会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戏曲艺术价值观的冲突,再者,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给人民的审美价值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其次,人们在心理上对于戏曲的不够重视,认为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相差深远,难登大雅之堂。
也有受访者提出,戏曲的传承应该从孩子做起,让孩子从小就能了解到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在学校的教学课堂中加入戏曲的教学课堂,并且指出,中国的音乐课堂教育,更多的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缺乏传统音乐的普及。
2.提升青年人戏曲认知的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众多的受访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当下戏曲基础上,增加戏曲新的元素,加以创新,更好的发展,注重与当下流行元素结合,借助于动画戏曲,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接触戏曲,引起儿童的喜爱和关注,并且与当下更多的媒介传播相结合。
在市场化的前提下,融入现代元素,寻求发展市场,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同时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推广戏曲,在恰当的人群中传播,定位明确。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课堂中观看到戏曲的经典曲目,不仅有利于青年人审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发挥底蕴优势,让经典浸入血液、深入骨髓,把爱好者变为传承者、保卫者。同时,需要更多的人加入保护戏曲文化的行列中来,大力宣传戏曲文化,一部分可以适当创新,与现在的一些流行元素相结合,当然也要有一部分要保持戏曲的原汁原味。
3.对戏曲未来发展的期待。
大部分调查者都普遍认为,戏曲的传承不是问题,提出既然是国粹,就一定要发扬,打造属于中国最有特色的文化名片,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传承,但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戏曲如果停留在当下的这种发展状况下,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必须要提倡改革戏曲,与现代发展相适应,将戏曲流于大众化的文化之中,提倡传统文化的发扬。当下来看,对传统戏曲欣赏和传承的人群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基数同时也在不断缩小,但其发展从未停止过,总体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态度,也有受访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视点。
传承应该没问题,但是在现代社会发扬存在一定困难。
但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受访者对于戏曲传承问题,还是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二节 戏曲认知缺乏的原因分析。
在传播所构成的基本要素中,受传者是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而在戏曲艺术的传播过程中,受传者一般来说,指的是受众,传播者经过前期的制作和演出,就是为了让受众来观看戏曲的演出,在当下视听媒体语境下的受众,更多的是间接接收了传播者的讯息,从而使得更多的受众无法在剧院中直接接收讯息,在讯息的传播过程中,内容不变,但缺少了直接的反馈,从而使得传播的效果削弱。当下大部分的青年人从未真正走进过戏院或者剧院,去欣赏过完整的戏剧,以至于无法领略到戏曲所带来的直接魅力。
一、青少年审美情趣的改变。
从笔者回收的问卷来分析,当下青年人对于艺术的喜好方向,电影、音乐和文学占据了前三位,雕塑、戏剧和建筑占据了后三位,从而可以看出,当下青年人对于新潮的、科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的种类的喜好追求,而对于静止的、古板的、创新性较弱的这类艺术缺乏爱好。从对戏曲的认知状况来看,对戏曲一点都不了解的占到总人数的1/3,另外的 2/3 的人对于戏曲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戏曲有较深层次的理解的人群,仅占 1.37%,由此可见,戏曲在当下青年人的认知中的缺失,仅仅都停留在了解一点的地步,而且有多余一半的人平时根本不欣赏戏曲,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戏曲,地方戏曲在青少年人群中发展到如此地步,确实需要我们反思。从青少年是否愿意消费的角度来看,有 1/5 的人不愿意把钱花在观看戏曲表演上。从青少年了解戏曲的渠道来看,还是有大部分人了解戏曲还是依靠老一辈人的传授中获得,说明在青少年这个群众中,他们获得戏曲方面的知识,跟几十年前没太大的差距,还是依靠老一辈人的心口相传,也有很多是通过网络和电视,说明在当下视听媒介环境下,网络和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戏曲的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仅有 1/3 青少年从课堂中获得戏曲方面的知识,作为国家义务教育实施多年,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很缺失。虽然有大部分的青少年对戏曲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戏曲的欣赏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欣赏剧情的基础上,从这点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戏曲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并且,这也为下一步戏曲的创新制定了一定的方向,对于青年人来说,剧情跟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次基础上,再慢慢提高青少年对于戏曲的审美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不愿意欣赏戏曲的原因,大多来源于戏曲本身的诸多的构成元素,不能满足当下的青年的审美情趣,认为戏曲节奏拖沓,咿咿呀呀的听不懂等等原因,总体来讲,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在进步,但是戏曲还在原地踏步。从当下来看,他们更喜欢戏曲与当下其他的艺术相结合,比如和流行歌曲结合,含有戏曲元素的艺术品或者工艺品等。大部分的青少年还是希望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并且也愿意为戏曲的宣传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受访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比如建立合适的培养机制,创新戏曲演出,借鉴西方戏剧的传播机制。
二、多元化媒介文化的冲击。
艺术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戏曲的发展同样如此。当下生产力的不断的进一步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娱乐观念得以发展变化,促进戏曲达到鼎盛时期的有利因素,在当下社会环境下,却成了戏曲发展的障碍,其本质在于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选择变得丰富多彩,戏曲却没有跟上人们意识的发展,媒体进去"快餐式时代",人们开始追求速度、冲击、震撼等感官刺激,网络的发达对人们的审美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电视机、网络的相继出现,这些使得戏曲发展的步伐被一步步拖延。而戏曲在当下越来越成为小众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从受众角度来看,缺乏对于戏曲的兴趣是构成受众不接受戏曲最重要的原因,受众之所以对戏曲逐渐失去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造成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分割,人们宁愿选择在家看电视,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也不愿走进剧院去观看戏曲。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文化消费越来越变成了娱乐消费。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造就了人们审美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在这种多元的文化下,必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多元变化又造就了艺术的多元,受众的"分众化"渐趋明显,戏曲慢慢成为了小众化的艺术,满足小众人群的审美需求。
当下青年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在改革开放以后,所面对的也是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大众娱乐方式,大众文化的简单、直接、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一下子把青少年吸引了,使得以戏曲为代表的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冷落,也是当下青年人对戏曲缺乏兴趣的又一主要因素。
戏曲演员肩负着这个新时代的历史责任,理应在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为时代鼓掌与欢呼,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裕的精神食粮。...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但在戏曲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而且也是不同剧种之间进行划分标志,因此戏曲音乐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把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放在...
原标题:数字在戏曲中的巧妙运用。摘要:中国戏曲喜用数字,成串的数字出现在戏曲的唱词和道白中,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数字功用上看,可分为数字序列体、数字归纳体、数字镶嵌体三大类。数字的使用,使戏曲的唱词和道白易记易传,巧妙的数字还...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近年来缺乏关注,面临衰退危机。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戏曲种类在1983年有373个,而到2012年剩下了286个。业内专家估计未来戏曲剧种的消亡可能还会加速,传统戏...
所谓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可以说制度既包括显性的法律法规,又包括隐性的风俗习惯。既可以表现为强制下达的条文,又可以表现为潜移默化的习俗.又如项阳所说,有些制度被刻意强调,比较彰显,但并非只有显性规定才是制度。有些...
4墨遗萍现代戏研究当封建社会终结之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开始反映新时代的生活内容与人物,于是便产生了现代戏。而蒲剧编演现代戏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在蒲剧舞台上上演的现代戏是1911年浮山人刘本昌所创...
何志云在《浙江戏曲史》序中说,中国戏曲以南戏为宗,而南戏则诞生于浙江也成熟于浙江。有人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笔者认为徐渭对此功不可没。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影响的作家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个体,而是作家群体,产生影响的时间不是...
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声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就了它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保护、传承和...
2015年6月26日,昆曲王子张军联手台湾着名戏曲导演李小平、北方昆曲剧院当家闺门旦魏春荣、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名丑李鸿良、着名梅派青衣史依弘、京剧名家关栋天,以及来自台湾云门舞集的原班幕后制作团队,携新编作品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强势登陆上...
舞台如同生活的一面镜子, 生活里我们喜欢什么, 舞台上我们就想看到什么。最好的舞台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勿庸去讨论舞台表演是贴近生活好, 还是脱离生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