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化妆的重要性
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最先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人物的打扮。人物的打扮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说人物动作、人物语言会对人物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都需要观众认真地观看之后才会发现,而戏曲化妆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戏曲化妆不仅仅局限于脸部化妆,还包括服装搭配、发型以及发饰。
二、戏曲化妆与生活化妆的区别
戏曲化妆和生活化妆虽然都是化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生活化妆力求美感,最喜淡妆,最高境界便是若有似无,使人看起来更加精神、干练。戏曲化妆不仅追求美感,同时又有夸张的色彩,使用较艳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彰显人物个性,对视觉有较大的冲击力,其运用在戏曲中十分符合观众的审美,但若将戏曲化妆运用于生活中,就显得突兀了。戏曲化妆展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若是没有戏曲化妆的个性化与典型化,那就没有光鲜活泼的戏曲人物形象。而影视中的人物化妆则与现实中的化妆较为接近,都是追求似有若无的美感。
三、戏曲化妆的个性化与典型化
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为了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创造出了各类脸谱,来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最典型的要数曹操和关羽这两个人物形象:曹操在戏曲中是反派人物,一张白脸凸显其奸诈;关羽义薄云天,一张红脸彰显其英雄形象。
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彰显了戏曲化妆的重要性,使舞台角色更加丰满。
四、传承民族传统与创新成长,是戏曲化妆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传统化妆艺术。戏曲在我国流传已久,已经形成了本身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区别于影视作品,却也有相同之处,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坚毅品格,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经过历史的沉淀,戏曲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比如京剧的扮相十分精美,尤其是旦角的扮相可谓是倾国倾城,所以有人说京剧的化妆已经很难再有所成就。这的确也是一种现象,但是这不能说明京剧的化妆就走到了尽头。在新的时代下,尽管发展困难,但仍应该究其规律,更好地使其为人物形象服务。以下列举了京剧中旦角化妆的两个方面:
1. 京剧中旦角的脸部化妆。在京剧中,青衣这一行当一般饰演正面角色,所以其形象一定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人物要端庄大方、举止得体。其化妆要求更是严格,人物不能过于艳丽,否则会使其过于庸俗、不够端庄,要求眉清目秀、眼睛传神。
2. 京剧旦角头部化妆。对于青衣的发式以及发饰也是有要求的,当然这要根据演员的自身条件而定。在为其选择发式时,应该考虑演员的身高、脸型,进一步确定发式的厚度、长度、宽度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戏曲中人物的年龄、性格来确定人物的发型,比如要表现妙龄少女的活泼,展示已婚女子的稳重,她们的发型是不一样的。此外还应该有头饰的变化,比如在不同的场合,或喜或悲,佩戴的发饰都要有所变动。
(二)整体布局。戏曲化妆已经不是单纯的化妆,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器的发展,灯光效应已被运用在戏曲舞台上。利用灯光的强度、色彩等对舞台产生影响,营造出温馨、冷清、凄惨等氛围,会对演员的面部颜色产生干扰,这就需要化妆师在对演员进行化妆时考虑到此因素。
五、结束语
戏曲化妆艺术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中国戏曲艺术也应产生适应时代的变化,紧跟社会的发展。要意识到戏曲化妆艺术不是单独的一部分,它是戏曲表演的一部分,化妆技术要想提高,就需要与舞台、灯光、服装等进行协调,注重整体布局。尤其是灯光技术的进步,不仅给戏曲化妆带来很大的挑战,更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是要保留优秀的传统审美情趣,还是追随潮流,都是戏曲人所要研究的新问题。要认识到,戏曲艺术只有保留它的民族性,才能引领世界潮流,这就需要戏曲人把前人的财富继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青 .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话剧化妆艺术的影响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2] 王文捷 . 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D]. 武汉:武汉大学,2011.
[3] 濮波 .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黄玉杰 . 传统戏曲与现代动画结合的研究 [D].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5] 陶伯华 . 形象思维概论--《思维科学概论》第三篇 [A]. 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 2011 年专辑 [C].2012.15.
戏曲演员肩负着这个新时代的历史责任,理应在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为时代鼓掌与欢呼,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裕的精神食粮。...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但在戏曲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而且也是不同剧种之间进行划分标志,因此戏曲音乐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把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放在...
原标题:数字在戏曲中的巧妙运用。摘要:中国戏曲喜用数字,成串的数字出现在戏曲的唱词和道白中,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数字功用上看,可分为数字序列体、数字归纳体、数字镶嵌体三大类。数字的使用,使戏曲的唱词和道白易记易传,巧妙的数字还...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近年来缺乏关注,面临衰退危机。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戏曲种类在1983年有373个,而到2012年剩下了286个。业内专家估计未来戏曲剧种的消亡可能还会加速,传统戏...
何志云在《浙江戏曲史》序中说,中国戏曲以南戏为宗,而南戏则诞生于浙江也成熟于浙江。有人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笔者认为徐渭对此功不可没。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影响的作家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个体,而是作家群体,产生影响的时间不是...
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声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就了它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保护、传承和...
舞台如同生活的一面镜子, 生活里我们喜欢什么, 舞台上我们就想看到什么。最好的舞台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勿庸去讨论舞台表演是贴近生活好, 还是脱离生活的好。...
在戏剧的结构方面有三个重要问题:是否需要遵守三一律?悲喜成分能否混合?结尾可否体现因果报应?学者们已经就莎剧和戏曲的这些方面的异同展开了不少讨论,但人们对异同的成因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就这方面的论著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并探讨三方面背后...
《曲品》着录明代戏曲作家戴子鲁所撰传奇《青莲记》《靺鞨记》各一本,从中知其号金蟾,永嘉人,而生平事迹不详[1]81。《曲品》是明代戏曲家吕天成万历三十年(1602年)撰写的一部戏曲理论专着,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曲目史料,并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语。其将嘉靖...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位对戏曲十分熟悉的小说家,他本人也非常爱好戏曲。在《外史》中,吴敬梓描写了大量戏曲演出活动(涉及之处迨几十处之多),有的全景式展示了清代雍乾时期南京、扬州等地戏曲发展的盛况,有的详述了士绅堂会演出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