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范文第五篇: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例探讨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家庭幸福感总体水平较好,但是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会影响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体验,如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王变云(1987-),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family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s a relatively good overall level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 family well-being. However, different family growth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on family well-being, such as "the only child", family economic level.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 family well-being sense.
Keyword:college student; family well-being; influence factor;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1]2018年5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家庭日,联合国将主题确定为"家庭与包容性社会(Families and inclusive societies)".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与主力军,作为家庭中一份子,大学生的成长和幸福体验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通过对大学生家庭幸福感情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因素,探索提升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对策。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宁波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例探讨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了宁波市四所高等院校的33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女生208人,男生129人;大一157人,大二126人,大三44人,大四10人;独生子女140人,非独生子女197人;生源地为农村127人,乡镇107人,中等城市85人,大城市18人。此次调查共发放35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7份,有效回收率96%.
(二)研究工具。
鉴于我国尚无类似大学生家庭幸福感调查问卷,因此,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尤其是邱海棠的关于青少年家庭满意度量表四维度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编制。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不仅包括大学生对家庭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而且包括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情绪情感体验。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家务劳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家庭社交文化,共28个项目。
调查采取匿名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讲解调查意义、目的、填表说明以及注意事项,让调查对象当场独立完成并统一回收。
(三)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发现总问卷a系数为0.850,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并对问卷得分进行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家庭幸福感总体状况
大学生平均家庭幸福感为110.51(表1),在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家务劳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和家庭社交文化六个维度中,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家庭关系(M=31.76),幸福指数最低的是家务劳动(M=7.81)。
表1 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基本数值表(N=337)
(二)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的差异性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中的家庭教育与是否独生子女呈现显著性差异(t=20368),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幸福感体验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家庭社交文化以及家庭幸福感总分与出生地呈现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3.103、3.531和2.774.在家庭关系幸福感体验上,来自农村和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乡镇和中等城市的大学生都高;在家庭社交文化和家庭幸福感总分上,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最高,其次是农村、中等城市、乡镇;而在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中的其他维度中未显现出显著性差异(表2)。
表2 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与是否独生、出生地的差异分析
(三)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六个维度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p<0.01),这说明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各维度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家庭幸福感总分与各维度之间,即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家务劳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和家庭社交文化都密切联系着大学生对家庭幸福感的体验(表3)。
表3 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一)现代大学生家庭幸福感总体水平较好
通过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调查数据发现,现代大学生家庭幸福感总体水平较好,尤其是在家庭幸福感的家庭关系维度上,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最高。现代大学生几乎都是97后,近一半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家庭幸福感的体验较好。另外,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大学生虽然长时间离家,但是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并没有减少。调查数据显示,在与家人联系的频率上,平均每周2到3次占41.2%,至少每周1次的占34.4%,每天1次或以上的有13.1%.在联系方式中,49.7%采用电话沟通,其余学生较多用QQ、微信等方式。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父母都挺新潮啊,什么微信啊、QQ啊都会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家庭关系上,47.2%的学生认为父母是他们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大一学生(ZJ)说:"我和妈妈的关系在外人看来不像母女,在家的时候我叫她的名字,我觉得叫她名字会更亲切,她也觉得我跟她没有代沟,我们比一般的母女关系都好。"现代家庭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趋于民主开放。在家庭社交文化上,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对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表示支持,同时,父母也一定程度上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大二学生(LXY)说:"我小的时候父母经常逼我学一些我不喜欢的东西,比如钢琴,但现在父母都会听我的意见,包括在交朋友方面,父母也比较尊重我。"
由上述可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现代家庭环境越来越趋于开放和自由,注重家庭成员的独立和平等交往,学生在家庭中体验到的幸福感也相对较高。
(二)大学生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影响其家庭幸福感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的、终生的。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情感交流、矛盾冲突和文化知识等与心理问题的相关性尤为突出。[2]另外,性别、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因素对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的影响也很显著。[3]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会影响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体验。
首先,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中的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体验上独生子女相对占优势,有研究表明,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关心程度上,非独生子女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4]因此,父母对非独生子女的孩子的期望更高,在教育方式上也可能更加严苛;而独生子女的家长相对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孩子的教育环境也相对宽松。
其次,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在家庭关系、家庭社交文化两个维度以及家庭幸福感总分上,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相对高于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这表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父母的受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水平等家庭环境为其提供更宽松的家庭关系氛围和自由广阔的交往空间。另外,笔者还发现,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幸福感体验仅次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相比于来自中等城市的学生还要高。经过对来自农村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家庭关系的相处上,正是由于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才会对受过较高文化的子女更尊重和关爱,尤其是当这个家庭中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其父母会以其为荣。如大一学生(LJ)所说"我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在家务农,也没什么见识,但是父母好像一直都以我为骄傲,因为我在我们家那边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他们对我非常疼爱,我现在读大学了,每次回家,我都教他们用微信,以便跟我聊天,关注我在学校的动态".
(三)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即不仅家庭幸福感的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家务劳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家庭社交文化影响着家庭幸福感的体验,而且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家务劳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和家庭社会交往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并且影响显著。一个家庭系统中,家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家庭经济水平影响到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家庭沟通模式、家务劳动的分工、家庭关系的亲疏和家庭社交面的宽窄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若想提高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必须要把握住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各个维度。
四、提高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建议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精神所依,同时也是大学生未来组建什么样的再生家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对于其现在的生活体验以及未来的幸福家庭建设至关重要。并从这一视角出发提出提升大学生家庭幸福感的建议。
首先,转变幸福观念,提高对幸福家庭的认知。大学生群体对幸福家庭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幸福家庭就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往往忽视家庭精神文化生活,因此,一味地追求物质会让大学生陷于不知足不幸福的境地;另外,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虚荣心,盲目地家庭物质生活攀比,又进一步降低了其家庭幸福感。所以,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需要提升其对幸福家庭观念的认识,让大学生从发展、多元的视角认识家庭幸福。此外,还要建立客观的幸福评价标准,将正确的家庭幸福观转化为提升家庭幸福的能力。[5]
其次,挖掘幸福资源,提升家庭幸福感。事实上,不是我们缺乏家庭幸福感,而是缺乏对家庭幸福的感知能力,即我们常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学生们不是缺乏家庭幸福感,而是不善于挖掘家庭幸福的资源,因此,引导学生从自身成长经历中寻找和挖掘家庭幸福的瞬间,并分享给别人,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还可以让其他人从中感受到幸福。
再次,强化个体责任意识,创建幸福家庭。大学生作为家庭一员,有责任为家庭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长需要,也要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因为家庭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家庭和谐幸福,家庭成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树立良好家风,营造幸福家庭环境。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文化、文明修养、伦理道德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家庭文明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6]家风的好坏,不仅直接制约着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和家庭和谐,而且对大学生未来再生家庭的创建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SKINNER H,STEINHAUER P.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J].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190-210.
[2]王延祜,翟静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山东精神医学, 2004(1):26-28.
[3]谭千保,钟毅平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 20034)1117-1118.
[4]胡荣。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当代青年研究, 1996(4):20.
[5]龚书静幸福学视角下构建幸福家庭的实践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10):76-78.
[6]康雁冰论家风的实质及发展价值[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12):58-61.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大学生来自家庭、经济、情感、人际关系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为了促进学生的感受与理解,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应将校园心理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课堂, 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教育性和启发性, 达到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教育目的。...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高考结束后学习压力大大减轻。进入大学,随着交际圈的扩展,大学生通过班级和学校活动认识许多新同伴,普遍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生活方式逐渐成人化。...
摘要: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情境和体验情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逐步转化为以学生参与为主体,促进学生在体验(经验联结)、观察反思、形...
根据关爱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实质, 以及贫困大学生矛盾心理特点, 提出了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寝室软环境的了解, 详细阐述了寝室软环境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影响, 尝试对建设良好寝室软环境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
目前, 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并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 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心理教育课程能够帮助个人建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 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 保障其身心发展健康。由于大学生仍不具备充分的社会经验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因为各种烦恼而激发心理问题....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 大学时期是人生黄金时期, 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最大价值,幸福地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终达到"工作着、幸福着"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每个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