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论文范文第六篇:研究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外界因素及矫正手段
摘要:3-6岁是塑造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教育时期。这一阶段,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对幼儿下一阶段的成长甚至未来的人生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阵地--家庭和幼儿园,探究外界环境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外界因素,寻求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丁怡心,女,1998年8月13日出生,单位: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二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孙丽娜(2013)在《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中提到,攻击是幼儿之间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幼儿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来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来。如果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不加矫治,会导致幼儿独断专横、孤僻偏执的问题心理,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攻击行为特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以下特点:
(一)儿童早期的攻击都是工具性攻击,可能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玩具,吃的或者游戏等,为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进行攻击。
(二)随着年纪的增长,攻击行为呈减少趋势。在对挪威和瑞典中小学的儿童欺辱行为进行大量研究后,Olweus发现,在中小学中,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孩子被欺辱的现象也在不断的减少。
(三)攻击行为的特征一般比较稳定。通过研究表明,孩子三岁时如果喜欢打架的话,那么五岁的时候还是爱打架。对世界一百多和国家的研究进行对比发现,不仅在身体方面,男性的攻击高于女性,在心理方面,对于他人所造成的言语攻击同样高于女性。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女性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关系攻击。
(四)儿童处于幼儿时期时,在攻击方面,男孩女孩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差异。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以后,就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攻击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而身体攻击的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
二、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一) 给孩子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
相比成人来说, 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优雅的环境,才能促进宝宝的良好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书籍和娱乐器具等供孩子选择, 尽可能避免电视、电影、游戏等暴力行为的刺激。首先,爸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长处,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孩子开辟一小块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给他们想象的自由, 拓展他们的思维。
(二) 让孩子懂得正确宣泄情绪的方式
每一个人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体会到烦恼、 挫折等负面情绪,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此时就需要爸妈合理地引导孩子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多多沟通,并讲清楚事情的缘由,让孩子大哭大叫一番,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发泄。
(三)加强亲子沟通,构建良好家庭氛围
皮亚杰曾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认为幼儿是本身和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庭,二者互相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的贡献。加强亲子沟通,有助于发现幼儿的潜在问题,以及促进父母反思自身问题与教育方面的不足。在父母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在良好的教育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会自觉、积极、主动地养成行为习惯。
(四)客观评价幼儿发展,合理矫正幼儿行为
要想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要以一种客观的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以便发现幼儿的优点与问题;第二,要对幼儿的动作、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与心理状态。根据所得信息,综合的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办法。
(五)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保持家庭教养观念一致
无论是由父母抚养还是祖辈抚养,首先家庭内部要保证教育观念的正确性以及家庭教养理念的一致性。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家长的观念要正确、一致,不能"内斗",给予幼儿不良习惯的可乘之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证家庭教育理念的一致性,是改变幼儿攻击性行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道德的先决条件。
(六)转变不良管教方式,科学管教幼儿行为
在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同时,要引导他们遵守规则,这样孩子就不会无理取闹而,不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当有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心理满足而发生哭闹的情况时,家长老师可以先选择无视他,这样他就会觉得没有意义而停止哭闹,在孩子停止哭闹后,可以和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问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后给他讲道理,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总结
攻击性行为是成人所不愿意看到或接受的幼儿表现之一,在每个人的想象中,都希望孩子在一种和平友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但是社会就是不同的矛盾体的组合。所以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欺辱者也可能会成为被欺辱者,对于家长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的面对和客观的去对待。
参考文献
[1]缪津娴。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18)-:234.
[2]长娥, Rox明明nne Fillmore,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6(04):56-63.
[3]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4)-89-92.
如何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最大价值,幸福地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终达到"工作着、幸福着"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每个人的追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徐州工程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当代大学生幸福感总体现状, 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 进而找到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指数。...
如何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这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攻击性行为是指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表现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幼儿频繁地运用身体或者武器去攻击他人身体、物品或者运用语言去辱骂他人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最具突出的反社会行为。...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情绪波动幅度较大成长范围。在游戏或者一些活动中,很容易因为小事导致情绪波动出现攻击性行为。...
航航(化名),男孩,5岁,中班,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体能较好,但是性格急躁,爱发脾气。在幼儿园中,经常以打、抓、推、咬等形式对其他幼儿进行身体攻击,有时伴有言语攻击。...
本文就谈一谈该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