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关于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5篇(2)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12-12 共21543字
第二篇关于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启智达贤: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摘 要:课程决定未来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遵循“教书启智、育人达贤”的培养理念,设置启智达贤的课程目标,选择以幼儿为本的课程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机制,建立多元取向的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提升未来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卓越教师;课程体系;建构

  自 2014 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来,承担卓越项目的师范院校紧紧围绕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办学实际,对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合理定位,通过设置各具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总的看来,对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课程目标设定是否贴近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课程内容能否激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卓越品质,课程实施能否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课程评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诸多问题都有待在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课程目标:启智达贤

  教育部提出的“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和要求,不仅对新时期的教育价值观进行了科学解读和定位,而且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为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卓越幼儿园教师是一种未来指向的追求[1],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和美好愿景,高校应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精神认真落实到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之中,以培养高尚的师德为前提,以拓展广博的专业知识为核心,以提升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融入卓越的潜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向卓越跨越。基于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的分析和解读,卓越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德”“才”兼具的素质。因此,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理念和师德养成教育。结合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实践,我们主要围绕“启智“”达贤”二个维度设定课程目标。

  一是“达贤”目标,即以培养职业理念坚定、师德高尚的高素质保教人才为目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说高尚的品德是卓越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的素质,这种品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职业角色认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把专业理念与师德作为首要维度,摆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不仅影响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及专业活动,也影响他们今后保教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同样,师德也是未来幼儿园教师提升自主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虐童”事件时常发生的今天,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要求越来越高,师德教育就显得愈发重要。笃实的专业信仰、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富有责任心的人格特征等“达贤”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显性的德育课程来体现,更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进行有机渗透来完成。

  二是“启智”目标,即以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幼儿保教能力突出的实践型人才为目标。这里所说的“智”不仅包括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知识,也包含创新与超越、批判与反思能力。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借助于统整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2],这就决定了要想真正培养出保教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必须通过全科型的培养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在设定“启智”课程目标时,既要重视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重视广博的人文素养;既要考虑专业技能的提高,又要考虑实践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幼儿为本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是根据课程目标,按照特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知识系统。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也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反映。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的要求,要实现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必须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和幼儿的发展,帮助未来幼儿园教师养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儿童观,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结合幼儿在生活与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凸显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宗旨。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建构了“育人达贤的通识课程模块”和“教书启智的专业课程模块”。

  (一)“育人达贤”的通识课程模块

  开设通识教育课模块的目的就是让未来卓越教师能够拥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饱有学识的卓越气质和形象[3]。这一模块课程既不是狭隘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模式,又不是带有明显职业特色的工具性课程,而是能够秉承博雅教育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课程,课程设置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广博的知识。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这一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也涉及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等提升职业信念和职业情操的职业教育课程,还包括用以提升学生健康与国防意识的体育与国防教育课程等。这种人文、自然和社会相互融合交叉的模块化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对他们的知识结构、精神品质和专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书启智”的专业课程模块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是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核心课程,不仅是未来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品质养成、专业知识掌握与专业技能形成的重要载体,更是卓越幼儿园教师独有品质的保障。因此,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程内容,为学生搭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真正实现“教书启智”的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模块式课程设计理念,在编制和设计模块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把“教书启智”的专业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等四大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目的是为了夯实卓越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基础,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以保证他们以后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必须科学地设定课程比例,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结构,处理好卓越幼儿园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的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只有拥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做到知识的运用自如、融会贯通,这里的“广博”与“精深”不仅是指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问题,更是指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实现与幼儿分享和交流,进而促进幼儿的理解与发展[4]。因此,这一模块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管理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保证卓越幼儿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独立承担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组织与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全能型”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理念要求学生要拥有深厚的学前教育理论功底,还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等能力。该模块主要包括键盘、舞蹈、乐理与试唱、幼儿园环境创设、美术、手工等保证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技能类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他们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程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依据验证效果可以不断地修正专业理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所以,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与专业理论课程模块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效果是衡量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指标,只有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全程渗透实施实践课程模块,才能切实提升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实践能力并真正意义上达成课程目标。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涵盖校内和校外的见习、实习、研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课程。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幼儿园论文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