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个体早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 其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亟需重视和解决。本文对我国有关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 发现:从现状来看, 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的留守儿童, 对3-6岁留守幼儿关注较少, 从影响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来看, 大多单方面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 忽视了家园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 留守幼儿是留守儿童中的低龄群体, 其心理发展状况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奠基作用, 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学界和政府应该对待这一问题给予重视。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幼儿; 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年龄在3-6岁的低龄儿童。留守幼儿是伴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有专家认为, 留守幼儿现象, 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1]的确, 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被遗留在农村的留守幼儿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 也因此, 留守幼儿的身心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情绪不稳定、和同伴交往困难、社会适应不良等。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报告会的研究发现, 由于父母与亲生骨肉长期分离, 9.7%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生死也漠不关心。[2]由此可见, 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凸显, 亟需尽早重视和解决。然而,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涉及了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等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结论,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3-6岁的留守幼儿调查和研究较少, 且理论阐述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 针对性不强。本文拟以3-6岁农村留守幼儿为对象, 梳理我国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文献, 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心理健康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 是自我与他人的平衡。[3]而幼儿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认知水平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系协调、性格良好, 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等。通过查阅文献, 笔者发现, 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中, 主要集中在对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的横向对比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下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几方面。在使用方法上, 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使用了心理健康测验量表、SCI-9O量表和埃里克森人格问卷, 如王东宇的研究表明, 留守幼儿的个性在N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4], 也有的使用了自编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卷[5]等。虽然方法不一, 但最终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下。从这些文献来看, 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较为关注, 整体来看, 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幼儿, 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与留守男孩相比, 留守女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更容易焦虑和孤独[6];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升高, 其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7]中国教科院刘占兰教授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促进项目, 对江苏、重庆等地的590名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留守幼儿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负面情绪的阴影, 他们不爱说话, 眼神躲闪, 喜欢安静的活动, 没有家人陪伴就谁不着, 在陌生人面前害羞, 退缩行为严重等。[8]从以上研究均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他们在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需要及早采取措施给予改善。
2、 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孕妇健康级儿童出生后的机体损伤和疾病等。已有的研究表明, 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大多和家族遗传有关。另一方面, 胎儿期母体的情绪状态、营养状况等会影响胎儿发育, 继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此外, 出生时先天畸形、矮小、皮肤黑、肥胖、瘦小、意外伤害造成的四肢残缺、失眠、耳聋等, 会导致幼儿自卑、情绪低落、智力低下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2.2、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9]幼儿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不完善, 外界环境对其发展影响重大, 年龄越小, 越依赖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养方式、家长素质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的亲子分离, 留守幼儿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性格变得过分依赖、不自信、自私等。甚至有的祖父母常常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类话来吓唬留守幼儿, 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伤害。莫艳清[10]也对此有所提及。此外, 家庭成员榜样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多父母不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留守幼儿身上体现明显。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情感上的亏欠使很多父母更多地从物质上弥补留守幼儿, 这也让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方式。因此, 家庭在维护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2.3、 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社会环境, 也是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幼儿园而言, 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尤其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较深。如幼儿园氛围、师幼关系、幼幼关系等。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有限, 教师对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 对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关心, 也欠缺相关的心理知识, 未能为留守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3、 促进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目前, 我国主要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和政府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我国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3.1、 家庭层面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陪伴的质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分析理论和生态学理论都认为, 婴儿在早期从安全型依恋所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基础。[11]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 缺乏父母长期的陪伴, 其心理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反复验证。一些学者提出, 为了促进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 家庭必须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学前期, 父母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 或者选择就近的地方务工, 方便和孩子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微信、书信等方式多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选择临时监护人时一定要考虑其监护能力, 并加强联系;鼓励主要抚养者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 增进对留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 尊重幼儿的想法, 关注其身心和谐发展,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2、 幼儿园层面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幼儿园中开始的。留守幼儿长期和父母分离, 家庭关怀缺失, 幼儿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空白。因此, 幼儿园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可忽视。近年来, 国内学者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在维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大家认为, 幼儿园不仅应该建立留守幼儿的成长档案, 了解和记录其发展情况, 主动关心园中留守幼儿的生活。还应及时与其父母加强沟通和联系, 定期开展家访, 向幼儿的监护人传递科学的育儿观念, 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 还可以设立悄悄话热线或一封家书活动等, 为留守幼儿的亲情需求创造条件, 满足留守幼儿情感发展需要。
3.3、 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作为个体成长的宏观环境, 同样影响其心理健康。全社会应协同努力, 给予留守幼儿更多的关爱、引导和支持。农村留守幼儿长期生活在农村, 周围大多都是和自己一样的留守幼儿同伴, 他们游戏活动少, 较多的时间以电视为伴。因此, 一方面, 各类社会团体可以开展多种公益活动或关爱留守幼儿工程, 丰富其精神生活。这一点在诸多研究者的文献中都有论述。另一方面, 净化留守幼儿周围的环境, 减少赌博、暴力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作用, 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已有的研究不难看出, 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较差, 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和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目前来说, 这些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概括和总结, 定量研究有待深入, 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项目追踪研究较少, 实践性不够。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扩大定量研究的样本数量, 把重点放在促进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增强其促进策略的可操作性, 发挥留守幼儿周围环境的合力作用, 共同为维护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13.
[2]谢湘.2017《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报告会[N].中国青年报, 2017-07-22.
[3]朱家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出版社, 2014.18-19.
[4]王东宇.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02) :25-26.
[5]王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使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02) :61-64.
幼儿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在现今的幼儿教育当中,往往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高度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却缺乏关注,这就容易导致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之...
二、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制度供给不足。1.学前教育制度化建设回顾。早在清末时期,我国便有了第一部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但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并非完全为儿童着想,教学...
一、农村学前教育和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管理职责(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在进入小学前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即孩子从出生到六周岁左右所接受的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
四、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一)将农村学前教育统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1.制定完善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执教、依法治教是保证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最有力保障。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是依法治国对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
图标是一种幼儿教学的实用工具,在教学中运用图标,通过有声、具体、形象、可感、简洁的图标,将抽象的语言写成直观的形象,引导幼儿在听、说的基础上加入视觉的认知功能来读语言,通过多感官通道帮助幼儿去理解、感受、记忆和创造。这是一种有助于帮助幼儿...
随着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慈溪市桥头镇更是把学前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镇情,不断通过规范办园行为、完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民办幼儿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然而外在条...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提高自身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根本路径,也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后教育来实现。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山东乡村幼师职后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学前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原...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关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而构建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依据,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可以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指出,幼儿园应该将保护幼儿生命以及促进幼儿健康工作当作教育重点[1]。所以幼儿园有义务进行心理教育来促进幼儿心理实现健康发展,可是目前幼儿心理健康却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
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2010年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7.5:1,民办幼儿园已与公办幼儿园平分秋色。为了研究陕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我们对陕西省咸阳市马庄镇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