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媒的发展和动漫的崛起,媒介对“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犹如一张白纸的学前儿童来讲,媒介对他们的影响是明显的,他们接触比较多的是电视媒介,电视也是儿童的“好伙伴”,是除了家庭、学校以外,参与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而在电视传播的内容里,他们接触比较多的是动画片,所以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对他们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格伯纳在 20 世纪80 年代曾经做过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指出平均有 80%的电视剧含有暴力情节,每小时会出现 7.5个暴力镜头;儿童类电视节目虽然凶杀场面相对少些,但暴力镜头的出现频率却最高,而动画片中的暴力动作及情节是所有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本文以热播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研究样本,通过暴力画面的分析,来探讨动画暴力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一、媒介暴力之动画暴力
对于媒介暴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有描述。美国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认为媒介暴力是“公开表现以实力对抗他人或自我,或者反对他人意愿的强制行动造成被伤害或杀害的痛苦。”国内学者卜卫对媒介暴力的定义:指出现在电影、电视、书籍、电子游戏、互联网等媒介中的暴力。
媒介暴力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媒介所承载的暴力内容;二是作为拥有媒介的组织机构凭借其某种权利,如采访权、报道权等实施的具有强制性的侵犯性行为。动画暴力所涉及的媒介暴力是指前者,意为媒介内容的暴力化,也就是指动画片中的暴力内容。马小璐等人在《媒介暴力问题研究笔谈:关于媒介暴力的界定》中认为:
“媒介暴力即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的行为。”本文所要探讨的即为动画片内容中的暴力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暴力内容分析
国产原创系列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其播出覆盖面广,每年的寒暑假必播,最高收视率达17.3%,共连续播出六百多集,学前儿童只要具备接受条件,必定会受其影响。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高危害性暴力”具有下列五个显着特征 :“施暴者非常有魅力”、“暴力看起来很公正”、“暴力行为没有受到惩罚”、“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后果是无害的”和“暴力非常真实”。
本文以可收集到的 500集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取了50 集作为分析样本,参照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中心对高危害性暴力的特征描述,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出现次数”、“实施暴力的主体”、“实施暴力的原因”、“暴力的性质”、“实施暴力的手段方式”、“暴力行为是否得到惩罚”、“实施暴力后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1、暴力画面出现的次数
在选取的50 集样本中,暴力画面共出现180次,平均每集出现3.6次。其中每一集总时长约为14分钟,去掉片头、片尾时长约2分钟,每一集时长约12分钟。在总抽样的约为600分钟的50集动画片中,平均每集约3.4分钟出现一次暴力画面。
其暴力画面中红太狼家暴灰太狼、灰太狼捉羊、灰太狼热水煮羊或烤羊等内容出现的频率颇高。
2、实施暴力的主体
在实施暴力的主体方面,红太狼在总计出现的约180次暴力画面中次数最多,约为73次,占总体的40.5%。其次灰太狼、羊群们以及其他动物出现的次数分别约为36次、54次和17次,约占总体百分比为20%、30%和9.5%。
3、实施暴力的方式
将动画片中的暴力方式大致分为“肢体暴力”、“武器暴力”以及“言辞暴力”。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武器暴力”,约占暴力次数的 65%。“肢体暴力”与“言辞暴力”出现次数相对较低,分别约占总体的25%和10%。“肢体暴力”既包括红太狼对灰太狼实施的家暴,也有灰太狼捕羊的方式以及喜羊羊们对付灰太狼时使用的手段。“言辞暴力”多与“肢体暴力”和“武器暴力”同时出现。
4、暴力行为是否得到惩罚
动画片中暴力行为“得到惩罚”和“没有得到惩罚”分别为 54 次和 126次,各占总体的 30% 和 70%。受到惩罚的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反面角色灰太狼的暴力行为 ;没有受到惩罚的暴力行为包括,代表正义的羊群暴力行为 、其他动物的暴力行为,其中最多的是红太狼对灰太狼的诙谐家庭暴力行为。
从这 50集的暴力行为分析中看出,以羊群为主的带有正义性质的暴力行为,占总比率的 30%,是实施暴力较多的主体。对于动画片中的受众儿童来说,他们自然会通过动画片的引导,将聪明的羊群当做自己心中的英雄去效仿,受到其影响其行为也变得具有羊群式的攻击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青少年不仅从榜样那里学习具体的行为,而且学会了更一般、更复杂的行为脚本,用于处理解释和应对一类情境的观念或规则。
三、动画暴力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心理的影响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很难分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媒介所传播的暴力内容也很容易对其产生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媒介暴力的3—5 岁孩子来说,就容易出现一些模仿暴力的语言和行为。”而媒介暴力对儿童产生的心理影响通常会表现在影响其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
行为上最突出的表现在,儿童通过观看、学习媒介所传播的暴力内容,影响其心理并照搬模仿他所观看的暴力行为。且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儿童反复观看电视中频繁播放的暴力画面,他会对暴力的反应越来越迟钝,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产生暴倾向,以及接受暴力的发生。在情绪上,观看暴力内容,会使其情绪兴奋激动以及通过幻想暴力行为等使他们的攻击性心理得以宣泄。在认知上,长期的接触暴力内容会使还无辨别能力的儿童,在心理认知上对暴力产生认同。
2、身体的影响
儿童若长期受动画暴力的影响,其行为势必会受暴力内容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必然会对其以及其小伙伴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中曾强调奖赏和惩罚的重要性。他的研究认为,儿童如果在电视上看到人物的挑衅行为获得奖赏,势必会模仿这个人的行为。反之,看到挑衅行为受到惩罚,他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抑制自己的挑衅冲动。而在我们前面的统计当中70%的暴力行为是没有得到惩罚的,学前儿童相对幼稚的判断中认为这种行为是合理的,紧接着就会去模仿,这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3、发展的影响
动画暴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去考虑。媒介暴力对儿童产生的短期影响,主要是儿童通过动画片中呈现的暴力去学习与模仿暴力行为。
且如果其所学到暴力的得到报偿则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短期效果不足以说明媒介暴力的效果。动画暴力对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指动画暴力对儿童的长期效果将使其会赞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心理学家伦纳德·艾伦和罗威尔·休斯曼关于媒介暴力对儿童长期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观看电视暴力等级越高的儿童,评定攻击行为的分数也就越高,即儿童因接触电视而变得更有攻击性。且研究结果表明,观看电视暴力较多的孩子,成年后犯罪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同时,长期观看动画片,迷恋媒介所传播的暴力内容,势必耗费学前儿童的大量时间,同时电视图像传播的直观性会无意中降低他们的思考能力,对其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四、动画暴力对学前儿童影响的干预对策
1、社会重视
儿童观看动画片的过程是对动画片中人物语言和行为的解码过程。但是由于认知结构有限,对于一些诙谐的暴力镜头儿童会出现误读,很容易给他们带来困惑和不解,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出现偏差,从而使动画片里所营造的虚拟暴力诱发成为现实暴力。为了保证给学前儿童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学前儿童的动画片的内容。动画生产者应该有责任意识,以社会效益为主,不要为了媒体的经济利益而使不适合学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大量的涌向他们。
2、家庭引导
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而家长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引导和控制他们接触媒介方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直观意义上的“家庭”只有一个反面角色的家庭,但年幼儿童的单纯模仿或幼稚解读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它置换成现实家庭,从而形成扭曲的家庭观念。家长必须在他们的动画片选择中严格把关,必要的时候进行解释、引导。
3、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动画片对儿童产生的正能量或者是负能量,除了和动画片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外还和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息息相关。家庭和学校应看到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多方位的教育避免现实中暴力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①卜卫 ,《媒介暴力与儿童》[J]《.政工研究动态》,2007(11):15.
②马小璐 等,《媒介暴力问题研究笔谈:关于媒介暴力的界定》[J]《.今传媒》,2007(3):8.
③韩利萍、陈立伟 ,《双重视域下暴力镜头对儿童攻击行为影响研究—从心理学与传播学视角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38-40.
④格兰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
二、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制度供给不足。1.学前教育制度化建设回顾。早在清末时期,我国便有了第一部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但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并非完全为儿童着想,教学...
引言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
一、农村学前教育和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管理职责(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在进入小学前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即孩子从出生到六周岁左右所接受的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知识技能的人才,还要求具备创新精神,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队精神。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了素质教育改革,在学前教育领域也开展了素质教育,为储备多方位发展的人才做铺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仍然受...
四、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一)将农村学前教育统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1.制定完善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执教、依法治教是保证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最有力保障。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是依法治国对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
文章主要从本土服饰文化融合幼儿园绘本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入手,通过对融合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本土服饰在幼儿园绘本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文化作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泰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一)泰州市概况。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地级泰州市组建,下辖兴化、靖江、泰兴、姜堰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全市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总人口504万。2001年末,泰州...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关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而构建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依据,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管理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可以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
随着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2010年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7.5:1,民办幼儿园已与公办幼儿园平分秋色。为了研究陕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我们对陕西省咸阳市马庄镇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调...
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对儿童今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