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区域中小学师资队伍均衡配置问题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7 共1127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第一章】区域中小学师资队伍均衡配置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娄底市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调查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问题
  【第四章】中小学校师资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推进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区域中小学师资力量平衡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振兴民族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础,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法规应有效保障中小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国以来,国家不断提高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已得到全面普及,随着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获得满足,基础教育亦获得空前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分化,以及各地政府的投入与重视并不一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愈发趋于不均衡。基础教育资源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不均衡配置,以及随之而来不断增大的教育差距,衍生出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走上均衡之路的关键是在各校间获取均衡,而校际间均衡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即教师水平及师资配置的均衡。因此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对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期待,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引导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走向均衡之路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位于湘中要塞的娄底市娄星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娄星区委、区政府以构建环长株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不断扩大和发展生产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发展。娄星区委、区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优化教育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教育资源总量基本能满足中小学基础教育办学需要,但该区城乡教育布局结构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也十分突出。当前,娄星区教师资源流入城区学校、重点学校的形势日趋明显,相对应地,乡镇学校、弱势学校缺少优秀教师,甚至少数偏远地区学校连最基本的师资都无法配备到位。因此,推动娄底市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区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根据娄底市娄星区人大常委会 2013 年的工作计划,由区人大常委会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在 6 月至 10 月期间,对娄底市娄星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笔者作为调研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调研工作,并负责后期调研资料整理和参与调研报告撰写等,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本研究以此次调研为基础,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和深入理论研究,旨在解决制约区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有关问题。其目的如下:

  第一,立足于娄底市娄星区开展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研究,从规模总量、结构状况、整体素质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了解情况、获取资料信息,加以全面整理、细致比较、深入分析,找出症结,做出理论化研究,对今后促进本地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趋于均衡提出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基本依据和相应策略。第二,经由对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的调研,了解本区域目前师资配置的发展情况,提供进一步推动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参考资料。第三,通过研究典型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状况,以此构建推动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实践模式,为其他类似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有关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和方法指导。

  二、研究意义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中体现社会公平的核心,目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已经是教育领域发展和改革的基本要点。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初期相比,实现均衡发展这一全新理念,需要以正确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均衡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重点内容。实现中小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娄星区为研究对象,从较为微观的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中小学教育实现教师资源均衡分配提出有效措施,对于推动娄星区乃至其他类似地区的基础教育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当前,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理论集中围绕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公平原则进行展开,基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总的来看比较薄弱。本研究是从师资队伍配置的角度为切入点,全面地研究和总结了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使这方面的理论更加系统全面,也进一步深化了农村教育教学理论,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政策实践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之上,没有揭示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规律,就较难制定正确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本研究以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研究内容,通过结合现实基础和实现理想价值诉求以及区域推进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长远的合理分析,深入思考了师资配置政策的问题结构、内涵特征及不利影响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于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及其政策的有关理论,对于推进中小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本文对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困境及成因、破解对策和建议进行研究,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从实践上来说,本研究从娄底市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出发,用数据说话,深入剖析了现状背后隐藏的原因,并提出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实际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娄星区在中小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殊性,但是娄星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不隶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不属于西部贫困地区,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现状相似,能够更好地体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普遍特点。选取娄底市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提供一般性建议和对策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推动娄星区乃至整个湖南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要深刻研究有关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与之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本章将主要分析区及区域、中小学教师、均衡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概念的内涵。

  一、 区及区域

  区,通常表示区域、地区,也用作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单位。市辖区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一种划分单位,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下设的行政层级,是一种行政单位类别。市辖区的行政层级下设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市辖区与其他类似行政区最大区别在于其为城市主体的组成部分。域,在一定国土疆界内,泛指某种范围。

  区域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旅游规划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是由无数区域组成。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区域"界定为: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般地级市的县级市辖区,其为城市主体(即市区)的一部分,以城镇居民为主,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特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程度不高。

  二、 中小学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此处中小学教师概念涵盖范围较广,适用于《教师法》中相关用语的含义界定。

  本研究中,中小学教师的概念是相伴中小学教育而言的。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共 12 年。小学和初中阶段学制共 9 年,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普通高中学制 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务必要强制接受的国民教育,受法律保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要确保其顺利实施。笔者认为,义务教育体现免费性、强制性和普惠性三个特征。免费性是指在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时,学校不得收取学杂费。强制性是指所有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法律保障,不得随意被剥夺。普惠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事业,应尽量做到人人能读得上书,普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中小学教师的概念界定为:在区域范围内普通中小学(包括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教育工作者,囊括了区域内城区、城镇、农村等地所有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小学校。

  三、 均衡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经济学中的常用词汇,指没有任何变化趋势的状态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衡、稳定"."发展",属于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通常是由小变到大,由简变化到繁,由低级升至高级,由旧物质转变到新物质的过程。"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形成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稳定状态。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获得教育平等待遇的理想状态,以及确保实现该种理想状态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其最终目标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平等地实施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理想状态。

  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课题内涵丰富,研究者们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也有所差异。田芬认为要达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应确保基础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稳定、有序的关系。丁金泉则分别从空间结构上和时间进程上对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从空间结构来看,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有关教育问题;从时间进程上看,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开始、经过、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汪明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城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是要大力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能上得了学、读得好书。

  综合研究者们提出的观点,笔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意指在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群体之间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从而保护每一名孩子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尽力让每一名孩子都可以获得有效发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对现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回顾,不仅可以为当前研究提供一些既有的框架与思考角度,同时也可以从已有研究中汲取现有成果,发现不足与缺陷,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研究空间。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层面,因此,本文将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

  (一)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包含的是一个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理念,这是当今社会现代化教育走向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前进,教育均衡发展日渐作为社会教育现代化程度的基本价值体现,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均以此作为基本原则和方向。尽管如此,各国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侧重点仍然有所不同。

  1、教育机会均等论

  在很长一段时期,国外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教育机会均等,西方学者主要关注点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教育扩展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等开展了许多研究。美国教育平等研究者科尔曼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重新下了定义,他认为:"教育均衡的重点应该由投入的均衡转移到学生的学业成就上,也就是说教育机会均等在资源均衡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取得的效益是否均衡".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是一套变量,主要用于衡量个体接受社会、家庭、学校的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包括:学校外部的物质因素、学校内部的物质因素、家庭心理因素、学校心理因素、教学条件等五个变量。所谓"均等",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均等;二是过程均等;三是结果均等。同时,他还指出"只要是涉及教育问题的研讨中,'平等'都是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词汇".美国查尔斯·豪威尔在《教育,机会与公平分配》一书中阐述了教育平等权利这一重要问题,他的观点是,在复杂的人类生活环境中,受教育情况对人类个体的生活情况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政策能够很好地体现该国对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问题的理解。美国查尔斯·威利则着重提出了"政府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将'补救措施'

  与'防御办法'结合起来,避免优势学校集聚太多有限资源,拉大了差距".伦敦大学教育哲学系的哈里·布里格豪斯谈到教育公平时指出,"国家在制定基本教育政策时应该确保每一名儿童能作为独立个体,为其提供的教育机会应趋于均等,并保证教育投入数量不会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差异".

  2、"全纳教育"论

  1994 年 6 月 10 日,"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召开,会上发布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纳教育的内涵做了阐述,指出:"每个儿童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学校应全面容纳所有学生,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和需求方面的差异,反对歧视、消除排斥,促进参与、注重合作,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提出:"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参与,主张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合作等,减少被排斥。"澳大利亚学者贝利从两个层面阐述了全纳教育:一是将学生安置在同样的环境中做同样的事情;二是社会接纳和归属。他认为:"全纳指的是在同一时间里,和其他学生一起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里学习同样的课程,让他们感觉与其他的学生没有差异,接受全体同学,融洽地相处。"在英国牛津大学学者汤姆林森看来,"全纳教育的界定应从政策角度出发,体现教育体系是全纳的、但学生不一定非要在同样的环境里。"美国的国家全纳教育重建中心定义全纳教育:"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应获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未来能够作为独立个体来面对生活,学生应在就近学校的年龄相适的班级中入学,并能获得充分的帮助与支持。"英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全纳教育是指在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下,所有学生(包括残疾与非残疾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普通学校里共同学习。全纳意味着通过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生活中,努力学习。尽管各个学生之间学习成绩、自身能力等会有所差异,但他们毕业后都要进入社会发挥自身作用。"(二)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在西方社会,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多数国家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各地教育水平存在差别、城乡教育质量有差距和校际间优劣不一的问题已经尾大不掉,而其中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及教师授课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更显严重。因此,一些国家相对应的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 2000 年是美国的教育质量年,如何吸引、选拔并稳定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成为各州政府当年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提高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关注,有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琳·奥尔森指出,专业水平出众,化繁为简的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方面产生积极效应,多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多数美国人均认为,除了保证校园的绝对安全外,相比其他因素,学校的师资力量,高水准的教师才是能使学生学业进步的关键因素。澳大利亚学者托尼·泰勒指出,农村学校教师资源匮乏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着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难题。随着大量的农村老教师的退休,近期内政府如果不能拿出实际解决手段,师资问题将会雪上加霜,学校的日常工作将会陷入困境。在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方面,俄联邦国家杜马早在 2010 年就通过了《关于教育工作者社会保障措施的俄联邦法案修正案》,进一步通过完善制度为教师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追求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可以溯及 2500 年前,在那时就已成为先贤们的追求目标。直到当今,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研究的学者也很多,总的来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领域。

  1、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谈松华提出:教育公平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首先要保证机会公平,然后逐步实现过程公平,而结果公平则受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的共同影响,不可能达到同一结果。此后,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就教育公平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不公平可称得上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其不仅影响了人的一生,也会对后世的公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平分配权利并不等同于弱势群体就能够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从根本上说要想获得公平发展只有依靠教育。

  因此,万俊人认为,社会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有困难的大学生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过上有尊严的大学学习生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的概念与教育效率有关。在经济学研究中,效率与公平历来是一对关键词。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
  
  从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说,"教育公平的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从法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指的是社会民众接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这是一个涉及人权的基本问题。当前,受教育的权利已经从义务性规范上升为以权利为本、权利与义务高度统一的法律性规范,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平权,从具有自然性的个人权利发展成为国家的、社会的共同性权利。
  
  胡劲松结合经济学和法学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有一种新的解读,他指出,"教育公平是一种在'比例均等'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和确保此理想状态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主要探讨社会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指出阶层差距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除了坚持进行教育改革,更加有效的是进行彻底的社会制度变革,从根源上改变产生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社会制度本身。

  2、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

  2001 年 5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我国最早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政策,从此拉开了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序幕。朱家存阐明了我国义务教育现存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与原因,明确指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与均衡发展的教育因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义务教育质量的目的。袁振国结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倡通过建立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并编制相应系数来确定教育发展是否处于均衡状态。
  
  杨军通过借鉴美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事例,为我国基础教育走上均衡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柳海民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现状、基础理论、跨国比较和制度差异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成因、理论进展、实践探索和国际比较等问题。翟博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围绕教育与社会、经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分析了教育与诸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翟博于 2008 年发表的《教育均衡论》是目前国内在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对学习和研究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高洪、袁振国介绍了岳阳县推广的"学区一校"模式,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北京市东城区打破一校资源所有的方式,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上海·浦东新区通过深化教育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典型案例,分析了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担的主要责任,并指出:县级政府不仅要担负起落实上级教育发展规划,还要负责对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县域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管理和支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队伍建设及人事管理、学校网点布局安排等。

  许多学者从政策层面剖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造成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各种原因,提出国家应当制定的相应政策和可以采取的行政措施的建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袁振国牵头的国家级"十五"课题:"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此外还有部分以区域为单位,在目前以县(区)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方式下,研究推进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如杨令平的《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吴倩的《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于发友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肖军虎的《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孙金荣、魏平等的《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这些研究都是以县域义务教育为对象,通过对本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深入探讨,指出了促进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但没有立足于某一具体角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这一课题没有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2002 年,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局局长张文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寿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所以取得了显着成绩,得益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今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贾聚林表示,学校教育发展均衡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学生在学校选择上很大程度其实就是择师,因此,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国内对教师队伍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专著中,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管理研究和教师职业研究领域。王豫生通过研究近些年来福建各地区教育管理和教育方法上的各种创新经验,将这些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用来引导和促进各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教学管理上,争取在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授课质量上有新进展、有新突破,来推动全国的教育创新和管理,有助于本文借鉴学习深入分析地区教育管理经验的有效方法。梅新林就教师队伍状况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甘肃等七省(市)的一个地(市、区)、一个县(市、区)、一个乡(镇)进行选择性抽样调查研究,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地探索研究当前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内容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教师待遇、师范教育改革、教师编制、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教师培养、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问题,对本文研究区域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提出对策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如庞丽娟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王智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王泽德的《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均通过现实研究提出了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数量、结构合理性、人员稳定性、队伍素质、生活压力、教育观念等方面,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是:

  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教育培训体制,二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三要优化和调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四要彻底转变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五要积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学习条件。又如陈强的《试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有效性》,胡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教师政策的问题与改进》等均从单项政策角度论述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促进教育公平、区域教育均衡化的理论探索从未停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者们对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也倍加关注,专家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总的可以看出:第一,针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性研究占大多数,实践性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措施的建议;第二,大多数研究偏重于对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界定,对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特点、失衡原因及解决对策等的研究探讨也比较深入;第三,对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的研究占多数,对其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较少,忽视了教育失衡问题后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这些经验和成果可以增强我们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综观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来看,主要体现如下特点:第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体现出来的的现实问题的研究较多,纯理论性研究不多;第二,研究农村教师问题的比较多;第三,热衷于研究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从学校这一层面对教师问题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具体;第五,研究教师政策中,对单项政策的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不多。通过分析这些文献,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从研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角度看,研究者们更多地是从国家层面和着眼大局对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研究,属于整体思路,而对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研究多是蕴含在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之中。从研究范围的角度看,学者们更多的是选择从某个方面或角度(如学校层面或是农村教师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区域内中小学校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地域广阔,区域差距较大,各个县的情况各不相同,以县域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县域内中小学校师资均衡配置来逐步扩大范围,最终要体现在各地区具体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笔者以娄底市娄星区为例、从区域视角来分析研究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这一课题的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合理借鉴现有的研究结论,更能够精确掌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基础理论,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从教师资源情况出发,通过对娄底市娄星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状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全面描述和详尽分析,在客观地总结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有益经验的同时,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找寻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和难题,并加以精细周密的成因分析,相应提出推动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应对策略。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本研究从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大量查阅从古至今国内外关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通过仔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 CNKI 上的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并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和总结,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当前有关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访谈法

  本研究主要以娄底市娄星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城乡中小学校领导、教师为对象,通过与其访谈,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娄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凸显的问题,同时对部分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便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具有普适性的推动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三、比较分析法

  通过收集的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阶层之间教师队伍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和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出推进区域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