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运用社会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搜集有效资料,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大致形成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双重性影响。一方面满足学生个体正常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促进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可能会助长学生个体某些越轨行为的产生、容易使学生个体产生"去个性化"行为。本部分的结论获得主要通过以下努力:首先是通过实地观察,选择了石河子市某中学的一个班级作为较为合适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了社会测量法快速了解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情况;根据社会测量的结果区分了班级中处在三种不同情感位置的学生,即人缘型、中间型和孤独型,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和总结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各自特征;根据社会测量的结果,利用UCINET 软件绘制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网络图。其次对班级学生进行逐个的日常观察和深入访谈,从个体角度考察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特征和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情况。关于影响班级非正式群体建立的因素主要是从特定的环境和班级中的不同阶层来进行考察;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主要是从其形成、构成和其对班级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内部人际交往情况,主要总结了情感交流、行为互助、人际吸引三方面的内容。最后,综合以上的考察,最终探讨班级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发展的双重影响。
第二、班级非正式群体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从群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班级非正式群体活动是班级学生不可或缺的"后台"生活,并分析探讨伴随班级非正式群体而形成的复杂的班级人际关系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主要从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之间和班级不同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方面来分析对班级管理带来的双重影响,主要突出其正向功能。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之间的冲突,运用科赛的社会冲突功能论突出其为班级管理工作增添活力、有助于提高正式群体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其作用力的积极影响;针对班级中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冲突突出强调了可以通过其冲突了解到班级中个体内心的真实需求,察觉班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种意见分歧,挖掘其中潜藏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也同时为群体的成员了解其他群体成员提供了机会。
第三、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工作,本文建议可以从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班级非正式群体、丰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前台"生活,引领其"后台"生活、改善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有效沟通工作方面来进行有效管理。主要是先从现行班级管理模式思考入手,分析出四方面问题:注重教师权威,忽视学生自主管理;注重经验管理,忽视科学管理;注重学习管理,忽视其他相关教育指导;注重课堂管理,忽视课外管理。而后提出班主任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做好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好沟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全面了解:时时关注,事事关心。最终提出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的三方面的管理策略。
总之,班级非正式群体作为班级不可或缺的存在,不管是对班级中学生个体的成长,还是对整个班级的管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者应以科学的理念、有效的方法对班级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以促进班级学生个体处的成长和整个班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展望:反思与期待。
本研究选取石河子市某中学的一个班级为研究对象,缺乏全面取样,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有限;由于受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在进入现场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中,对班级的部分学生缺乏长期追踪,获取的资料不够全面。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所限,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研究方法运用不够熟练,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还很肤浅,有待进一步地改进与完善。
《礼记·学记》中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不论是资料搜集,还是论文的写作都是一个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探索不同角度,挖掘出更多规律性的东西,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为有利的借鉴,提高其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级学生个体和整个班级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专着类:
[1](美)刘易斯·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898.
[2](苏)A·B 彼得罗夫斯基等着。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卢圣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版,1989.
[4](美)戴维·波普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张德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劳。北京动人事出版社,1990.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1.
[8]时蓉华主编。现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9]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5]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7]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美)欧文·戈尔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硕博论文:
[1]常君睿。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D].甘肃省定西教育学,2002.
[2]袁丽英。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的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2.
[3]刘黔敏。中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关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2.
[4]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
[5]朱红枫。非正式群体状况及班级管理策略--基于某职校班级的社会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6]邓祖丽颖。初中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影响的实践探析[D].西南大学,2006.
[7]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李芳霞。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教育管理对策--以宁夏固原一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6.
[9]张柳捷。初中学生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以银川市景博中学初二年级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史志琼。论非正式群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1]瞿子云。非正式群体成员自我差异和自我监控水平研究[D].华东大学,2008.
[12]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3]王艳华。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现状研究--以延吉市第七中学为例[D].延边大学,2010.
[14]许凝。初中学校班集体中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0.
[15]蒋臻。影响初中生反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情感因素及教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16]侯蓓荣。论青少年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社会化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
[17] 陈海燕。中学班集体建设中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8]田世云。非正式群体视野下的中学班集体组织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期刊:
[1]吴康宁。班级中的工具性角色、表意性角色及其引导[J].教育评论,1991.05.
[2]姚本先。论中小学非正式群体功能与教育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1992(05)。
[3]韦义平。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其对初中教育教学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92(增刊)。
[4]魏耀煌,潘盛林。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性及其运用[J].江西教育,1996(7)。
[5]李自璋。浅谈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沪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
[6]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2)。
[7] 李文芬。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增刊)。
[8]祁海琴,罗敏娜,林楠。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8)。
[9]梁增红。谈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2.
[10]黄锐。浅议转化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有效途径[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2)。
[11]朱前永。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2)。
[12]刘想元。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影响探析[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13]林岳新。在校未成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5(3)。
[14]林岳新。初中生非正式小群体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9)。
[15]罗大珍,吕京。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教学与管理,2007.
[16]曾庆伟。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
[17] 陈艳丽,李化树。非正式群体--班级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07(3)。
[18]梁红。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2)。
[19]张雷,吴娜。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0]徐磊。看班集体管理中的非正式群体现象[J].新课程学习,2009(11)。
[21]郝少平。基于标签理论的消极性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J].教学研究,2009(1)。
[22]安黎黎。试析班级非正式群体与学生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09.
[23]史静,于雪丽。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心理成因及其教育策略[J].科技文汇,2010(5)。
[24]邹春丽。班主任对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3(9)。
[25]林海萍。浅议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引导方法[J].中小学教育,2011.
[26]曹金玲。关注"非正式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J].教学与管理,2011.
[27]董一。基于班级视角高中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及特征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2(4)。
[28]孙文兵。浅谈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利用[J].江苏教师,2013(7)。
[29]汪春云。浅析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吉林教育,2013.
5提升第一中学班级管理质量的对策5.1学校方面。5.1.1学校要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从第一中学当前的管理状况来看,校领导普遍忽视了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忽视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改善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第一中学的校领导,就需要树立全新的...
第四章促进农村村小发展的对策或建议农村村小发展的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发展的悬殊差距导致的。只要农村发展起来了,繁荣起来了,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农村村小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制定村小学校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差距...
本文首先对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摘要学校发展规划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英国,我国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了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学校发展规划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各类中小学学校纷纷在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对于每一所学校,学校发展规划都...
本文就如何强化中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1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欠缺的原因分析1.1个人原因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集中在15~18岁这一年龄段,具有自尊心强、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等特点。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在家长逼迫下来学习专业技术的,因此多数学生都存在抵触和叛逆...
第四章高中人本化教师管理实施策略前面所分析的问题代表了当前青州地区普通高中在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普通高中的良性发展,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迎合当今社会对于高中教育的发展要求...
高校的教育管理范畴主要构成是辅导员老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双方关系既是对立的,也是互助的。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话语从微观上看有助于参与其中的个体和群体扩展自身能力并解决问题;从宏观上看对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是制度实施权威最优化的途径之一。一、对...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缘起二、研究意义三、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二)国内研究综述四、研究方法第二章人本化教师管理理论概述一、人本化教师管理的相关概念(一)人本化(二)教师管理(三)人本化教师管理二、人本...
第三节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新自由主义思潮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我国进行渗透,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这对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突出的消极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动摇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