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的
体操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夺金项目,体操教学也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体操在基层体育中的发展却不明朗,场地器材的局限,教师队伍不重视,学生的害羞害怕心理使得体操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显得举步维艰,文章主要通过对学生体操教学中的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希望能缓解这种现状,为体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投石问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www.cnki.com),中国学术网(www.tiyujie.com)等网站,系统查阅1997年--2007年有关体操教学方面的文章,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主要查阅的书籍有:《体育与健康》,《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2.2 访谈法。通过对从事体操教学的同行们的咨询,了解相关情况。
3、结果与分析
所谓心理障碍就是指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时,明显的表现出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能适应变动中的形势,表现出害怕、害羞、不知所措等。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不敢上器械或勉强上去身体发抖;做动作犹豫,不按动作要领做,而是留有后路,以自认为的保险方法做;放慢或破坏动作节奏,低头,含胸,收腹,手臂和腿弯曲,尽量缩小身体的位移;注意力不集中,怕做不好动作同学讥笑,或只求完成练习次数,不求动作质量;动作不协调,技术上重复附加动作;听到在某器械上练习或以某动作练习时感到头晕、心跳,产生逃避练习的念头。如何解决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从体操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3.1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在体操教学中,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前者是受教学环境和教学中人际关系的限制;后者是受人本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机能状况的制约。心理障碍的特征可分为表象性、情景性、感染性。表象性指学生在过去的运动中所经历的危险在脑海中再现时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在动作学习的初期,出于兴趣和一时的好玩,对动作技术不了解,全凭自己的感觉去做动作,联系中往往会因此出现危险甚至受伤,当再接触此类练习时,在心理上会留下恐惧的“印记”.情景性指由于当时教学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心理障碍,如在器械练习中由低器械练习到高器械练习的变迁,从有保护练习到无保护的独自练习;再如支撑跳跃中由横马练习到纵马练习等,由于练习的情景的变化致使学生在主观上会产生恐惧感。感染性指以个人的恐惧会引起周围其他人的连锁反应。这些特征在体操器械练习中尤为明显,如在双杠练习中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且没有动作基础,对迅速掌握体操技术动作难度明显落后于他人,练习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这种低落的情绪往往会引起周围同学的连锁反应,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从而形成心理障碍。在主观因素中,有些心理障碍是由性格、神经、技术动作本身、身体方面等引起。性格方面表现为瞻前顾后、不果断、不勇敢、不敢上高器械,不敢做旋转、空翻之类的动作。神经方面表现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急于完成练习,做练习时由于兴奋过度或某些不愉快的事或疲劳导致有多余动作,致使练习者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从而潜意识认为自己不能完成或不敢完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本身表现为动作本身难度大,惊险,即使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也有可能使练习者产生心理障碍,这是一种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形成的。
身体方面表现为身体疲劳、有伤病等因素而产生心理障碍。客观方面因素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急于求成,没有遵守运动技术形成规律,示范不规范或不准确,或要求过高,使练习者本身不能安全完成动作;帮助保护时,安全设施不得当使练习者感到不安全;教师责任心差不能严谨组织学习,教学秩序混乱,场地布局不合理,器械不符合规格要求,使练习者产生潜在的危险意识。
3.2 解决心理障碍的应对措施。
3.2.1 加强诱导学习。诱导练习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原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其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上,肌肉用力的顺序以及机体内外刺激等方面均与所要学的动作大致相似或部分相同,但比所要学的动作要相对容易一些。根据运动生理学的有关研究,动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泛化、分化和稳定3个阶段。诱导练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前两个阶段,它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克服心理障碍,改正错误动作,加速掌握正确动作技术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3.2.2 重视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普修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突出表现在教难、新动作时,学生已知道动作的外表,不懂动作的实质,对动作的用力,方向,路线等不能很快理解,甚至作出与动作要领相反的错误动作,不怕不会,就怕不对,一旦形成错误的动作技能,纠正起来要比学新动作困难很多。因此,在教难新动作时,教师应勇于吃苦,亲自进行保护和帮助。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的手法,部位,使练习者既安全又舒服,同时,通过保护与帮助,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加速动作技能的掌握,并能加大学生的生理负荷,加强课的密度。通过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思想作风;另外自我保护的掌握也很重要,可培养学生在发生意外或动作失误的险境下,采用独自自救的技术方法,提醒险情,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2.3 增加游戏性的分解动作练习。体育游戏是一种群众性娱乐性很强的体育活动。自从它进入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互助,忠诚老实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有助于专项技术的提高。利用游戏的这种特点,通过游戏与体操动作相结合,使学生有意注意变成无意注意,由于竞争而完全忘记了对动作的心理障碍。
3.2.4 运用心理训练法。根据心理学特点,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采用模拟比赛、测验和表演方式、强化心理与技术的准备训练,采用念动训练,在头脑中用正确的动作表象取代消极失误的表象,加强情绪自我控制与调节是激发培养学生自信的有效方式。
3.2.5 利用情感转移法。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加以鼓励和鞭策,如教师采用信任的语言,手势动作,眼神等去诱导感染学生练习的内驱力,语言提示时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可提示一些积极的语言:如“勇敢一些,动作可以完成,有能力做好”,但消极的语言“不要怕”“注意安全,摔不下来”等不可提示。
3.2.6 提高示范的正确性和观赏性。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注意自身的精神状态,用积极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与此同时,教师通过优美准确轻松自如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来吸引学生,使他们在知觉意向中,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培养兴趣,诱发了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用学生示范动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如单腿摆上动作,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有意识的选择身体素质相同心理素质好,并能使学生感到信赖的学生进行示范,其效果比教师示范的效果更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练习的自觉性,加速了技术技能的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3.2.7 加强能力培养法。教师要善于把能力放大,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好动作,这也是学生培养心理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对心理障碍的产生更要重点区别对待,如有的学生对学习某一动作发生心理障碍时,像跳马不敢过马,这时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让他作为教师去帮助别人完成动作,他就可能体验到心理障碍是没有必要的心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觉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技能的迁移原理,让学生在动作学习中体验与观察,分析与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 调查证明,在体操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4.2 在体操教学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专项身体素质条件,技术和心理素质方面,它们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无助于心理障碍的克服,所以在解决心理障碍时应多管齐下。
4.3 通过教学实践,在体操动作教学过程中,探索控制、调节、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从而缩短教学时效,提高体操教学大纲对技术考试的标准和要求,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华。论体操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消除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01,12(1):43-45.
[2]李珊秀。体操动作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4):67-68.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史益平。心理学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1):54-55
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的进步,使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具有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知识水平很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条件。...
在开展中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相应的运动技能训练, 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运动员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缺乏必要兴趣,不主动参与,甚至想办法逃避,实践表明,这常常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体育作为培养、发展健康人格重要的途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载体。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采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育学员的健全人格和独立灵魂。现在,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于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进入大学校园开始人生第一次独立生活后,他们很难面对和正确处理新环境中遭遇的挫折,若...
学校应在资金投入、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组织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教师应强化自身能力素养,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家长应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激励孩子参与兴趣;学生应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了解定向越野项目的特点,主动参与。...
1概述近年来,运动员比赛心理问题成为各学术媒体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集中在对运动员心理的个性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这些成果无疑丰富了比赛前心理领域的理论,探索运动心理引出了新视角,对于指导赛前紧张和焦虑的研究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
当人从事某项活动时,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就会产生焦虑、消极、沮丧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好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高负荷的运动对身体有很大的挑战性,许多大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在体育活动时间里,很多大学生情绪低...
高职学习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迅速成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同时也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因为不够成熟,再加上没有过多的社会阅历,因此在困难面...
1研究方法与对象1.1研究对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运动员,研究中的大学生运动员界定为曾经从事过专业的运动训练,且目前仍在继续从事运动训练的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以下是调查...
1前言体育比赛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以及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检验课余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比赛结果具有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所以比赛之前往往会引起学生个体失败焦虑以及社会期待焦虑的升高[1],从而导致学生或学生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最终导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