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的地道性和杂合性

来源:语文建设 作者:杨璘璘
发布于:2017-07-05 共3509字
  摘要 :对于文学翻译,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存在着归化和异化之争。在这场分不出胜负的争论中,人们逐渐发现了文学翻译的第三条出路 :译文的地道性和杂合性共存。基于此,本文结合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该译作中的语言地道性和杂合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和效果做详细的研究探讨,以期对文学译文的语言地道性和杂合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 :文学译文 语言 杂合性。
  
  引言。
  
  文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地道性和杂合性有机结合的过程。一方面,译者使出浑身解数,以使得自己的译作犹如用译入语撰写的文学作品一般,体现其地道性 ;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译文总是或多或少保留一些原语语言、文化、文学的元素。这些元素与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元素就构成了杂合,使得译文成了名副其实的杂合体[1].
  
  一、文学译文语言杂合性的特征概括。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其核心认为译文语言是真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换句话说就是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是相溶的不可分割的[2];从客观角度出发,译文语言也有超出读者日常生活语言的地方,虽然这种情况与我国对译文语言的需求互不符合,但是其顺应了西方哲学对语言研究转向的潮流,并且显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对翻译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文学翻译中异国风情常常被看做是一种缺陷。如英语翻译中广泛地应用流畅、通俗易懂的翻译语言,这在文学传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俄国对译文语言有着独特的见解,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别林斯基,其称翻译只是一种原则,传达文章本身的精神才是其本质,而只有自己站在作者本来的角度分析译文并作出翻译,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留文章本身的意境。换句话说,文学译文的语言就应该是地道的翻译语,不露原文的痕迹。我国译文界的代表张谷若也认为,原文地道的语言就应通过地道的语言文字将其翻译。
  
  就从目前的形势来分析,对译文持有的态度已经明确地划分为两个学派,且各有己见,并无法做出让步与妥协统一。两派学者的观点虽然引起翻译界的关注,但是都没有被采纳以及接受。在当代文学中,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并认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合理融入译者自己的想法,但是,并不能够结合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服,无法全面分析以及考察文学译文本身的语言,进而对译语作描述,这是两派学者争论的主要原因。
  
  笔者主要结合我国张谷若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对译文语言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实例的具体分析,研究译文语言的地道性和杂合性的表现形式、原因和效果。选择这篇译文的主要原因就是 :①张先生在 1980 年发表的一篇《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中提出了 :“原来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的翻译原则[3];②这部译文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一致好评,有人还以此为标准,认为译文就应该这样,读译文就像读原文一样,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张先生的译作毫无疑问体现了许多译文的地道性。但是,如果这篇译文完全是地地道道的中文,丝毫没有受到英文作品的影响,则能够肯定译文翻译中存在着绝对地道的译文,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倘若这篇译文的语言完全按照译者本身的语言进行翻译,保留原文的思想意境,那就只能说明绝对地道的译文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杂合性和地道性共存才是译文本身的存在形式。
  
  二、译文中地道性的表达形式、原因和效果。
  
  通过对张谷若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张谷若已经证实了自己的翻译观点。总体来看,译文的语言是较为地道的,文中大多数语句的表达形式与中文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互相符合。这些译文的地道性也很好地体现了译者的两大翻译原则 :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和重视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4].
  
  语言层面上的地道 :语言层面上的地道性主要体现在张先生的译作中大量使用了四字成语这一中文特有的语言形式。从每一章节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译者在语言地道性层面上的用心良苦。如“白璧无瑕、旗鼓重整、兰因絮果、冤家路窄、功成愿满”等。其次,在句法上,也可以看出译者的语言地道性。英语语言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表达的句子,总是倾向于复合句,犹如葡萄藤,一串紧接着一串 ;而中文多以短句为主,短小精悍。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长句划分为几个短小的句子,或者将其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句子,长句基本不存在,使得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怀,而且还比较省力。这些语言的地道优美使得译作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从出版社数次重印张先生的译作可见其译作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读者的肯定,使得这一西方巨作在中国得到了成功的译介。
  
  文学层面上的地道 :文学层面上的地道主要体现在译文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学特征,如大量修辞手法的使用,包括重复、排比、比喻、拟人等。此外,译作还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叙事手法以及很好地体现了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原文作者的哲学思想。再次,译者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方言对译法,以再现原文的方言特征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
  
  文化层面的地道 :文化层面的地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独具汉语特色的谚语以及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成语等。如将原文中的英语谚语“Where there's life there's hope”意译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使得读者读起来十分亲切,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译者的归化观。
  
  三、译文中杂合性的表现形式、原因和效果。
  
  在张谷若译文中,明显能够感受到译者受英语表达形式的影响,这种译文的杂合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语言层面上的杂合 :语言层面上的杂合最显着的特征便是音译词语的成分。音译主要就是中文根据英语的地名直接音译,这种表达形式不仅体现了原文的表达情怀,还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译文中很多地名保留了原文的表达形式,虽然有译不全的名字,但是译文与原文的表达还是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太多的变化,这样的音译语与中文人名和地名没有太多的相似处,大多都体现了英语的表达特点。这一语言层面上的杂合性使得译作读起来充满了“洋气味”,可以较好地满足读者对西方文学的新奇感。
  
  文学层面上的杂合 :文学层面上的杂合主要体现在译者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学特征,使得一些表达方式在中文的语言中显得有些怪异。如“一所小草房儿就是整个宇宙 ;一礼拜的阴晴风雨就是一年的寒暑温凉 ;婴孩的时代就是一生的寿命 ;吃奶的本能就是人类的知识。”这一段略显怪异的排比基本上是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使读者深刻体会到哈代的写作思想和世界观[4].这些文学层面上的杂合,使得译作很好地再现了西方文学的异国风情,实现了译者向国人展示西方文学魅力的翻译诉求。
  
原文出处:杨璘璘. 文学译文的语言地道性和杂合性——以张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 语文建设,2014,(29):73-7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苔丝论文英语翻译论文
返回: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