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汉英旅游翻译策略探析

来源:英语教师 作者:姜蓓蓓;吴斐;许影影
发布于:2018-11-09 共3282字

  摘    要: 从语言特点和文化内容两个方面阐述汉英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张家界旅游翻译为例, 提出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五种汉英旅游翻译方法, 即音译法、顺译法、意译法、音译直译结合法及删减法。认为在旅游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必须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景区文化, 能够精准解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并通过科学的翻译方法, 将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相应的译文中。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旅游翻译; 张家界;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汉英旅游翻译策略探析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展现形式, 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旅游翻译属于典型的跨社会、文化、语言及心理的交际活动, 是借助语言媒介, 将本国的文化信息传递至其他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 (赵娟2016) 。由于受地理、种族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旅游翻译中, 翻译者如果不能紧密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景点的文化底蕴就很难传达, 甚至会出现误译现象, 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指导, 以张家界旅游翻译为例, 分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英旅游翻译方法。

  一、汉英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

  (一) 语言特点的差异

  旅游翻译是一种将信息、宣传性文本融为一体形成的应用文本, 它的服务对象是普通的读者, 目的是让这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关风俗、地理、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旅游知识。从功能视角来分析, 旅游文本的关键功能主要是传递和行动的诱导。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存在着显着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通常借助于语言载体得以呈现。中西方国家在各自文化的长期影响下, 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习惯, 而这种审美习惯又对语言直觉及表达方式产生影响, 体现在旅游翻译中就是有一些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目的语, 使旅游翻译文本呈现出独特的文风和表现方式。例如, 在张家界旅游翻译文本中, 汉语文本十分注重主观性表达, 对文字的声韵、诗意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以主观抒情为主体, 客观描述为辅, 使文字透出一股浓浓的诗意, 具有诗中有画的审美效果。而英语文本则采用一种简约式风格, 十分注重结构的严谨性, 强调用词客观明了, 讲究准确、真实和实用。

  (二) 文化内容的差异

  文化是语言的主体, 语言是文化的写照, 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分别折射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渊源。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 (L.R.Palmer) 指出, 语言在忠诚地展现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时, 同样也如实地折射出娱乐、偏见和信仰。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演化、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 因此, 在某些领域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 主要体现在没有词汇对应, 甚至存在空缺。例如, 武陵源的重要景区黄龙洞, 目前有两种翻译方法, 一个是Yellow Dragon Cave, 另一个是Huanglong Cave。而对于西方游客而言, 在看到Dragon这个单词时, 就会心生畏惧, 因为他们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然而, 龙在我国具有吉祥之意。

  二、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英旅游翻译方法

  在旅游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要基于跨文化意识, 充分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准确表达景区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使旅游翻译文本具有更高的接受性, 从而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胡红云2008) 。

  中英双语旅游公示语是重要的旅游翻译文本, 对于游客而言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同时对于约束游客行为、规范景区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家界旅游景区内设置了大量的中英双语标示牌, 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表示服务内容的指示性标示牌, 如购票处 (ticket office) 、迎宾处 (greeting arriving) 等;表示风景名称的标示牌, 如御笔峰 (Imperial Writing Brush Peaks) 、水绕四门 (Streams Winding Around Four Gates) 等;表示服务性内容及旅游区规则的标示牌, 如残疾人通道 (Handicapped only) 、排队等候 (Stand in Line) 等;对于游客行为的一般约束性规则说明公示语, 如请勿抽烟 (No Smoking) 、请勿喂食 (No feeding) 等。下面, 笔者结合张家界旅游景区内的中英双语旅游公示语, 分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英旅游翻译方法。

  (一) 音译法

  音译法属于早期翻译法, 是一种通过发音取代意义的方法, 大多应用在地名、人名及部分极具中国文化属性的常用语中。音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可以很好地留存源语的文化属性, 破除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翻译障碍。针对张家界的一些景点名称、建筑名称等, 翻译者可以通过音译法进行翻译, 如将张家界直接音译为Zhangjiajie。此外, 在运用音译法进行翻译时, 翻译者还需要注重唯一性, 例如, 一些景点名称使用了人名, 尤其是采用成语典故进行取名, 也可以使用音译法, 如“屈子行吟”直接音译为Quzixingyin。

  (二) 顺译法

  顺译法是一种按照源语顺序, 将句子细分成具有诸多意义或者信息的单位, 然后借助增补或删减等方式, 将这些单位进行衔接, 进而构成相应的完整意义的翻译方法。顺译法一般应用在具有文化关联性的旅游文本中, 以实现编码信息的转换, 保持文本属性, 让西方国家的游客能够更好地接受译文 (刘安洪2013) 。旅游文本具有大众性, 目的是让游客可以轻松地读懂, 并能对景点区域的风俗文化、自然环境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 在进行旅游翻译时, 翻译者可以适当应用顺译法, 充分展现源语的底蕴, 向西方国家传递我国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例如, 金鞭溪因金鞭岩而得名, 其中“金”可以用golden翻译, “鞭”可以用whip翻译, 小溪可以用stream翻译, 因此, 金鞭溪就可以翻译为Golden Whip Stream。

  (三)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在原文意义的基础上, 打破原文句子结构, 采用重新造句的方式, 将原文的内涵通过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简洁、清晰, 容易被西方游客所理解、接受, 有助于更好地传播我国文化。例如, 象形石峰“千里相会”因形似男女依偎而得名, 翻译者可以采用意译法将其翻译为A Couple Meeting From Thousand Li Afar, 使风景更具有人性化。黄石寨中的“天书宝匣”, 有人将其翻译成Gobbledygook Bao Xia, 这种翻译缺乏一定的生动性, 如果采用意译法, 将其翻译为Treasure case of Heavenly Books, 效果更佳。

  (四) 音译直译结合法

  针对景点名的翻译, 如果仅用上述三种方法显然是不够的。为了使翻译文本更加生动且保留原意, 翻译者可以采用音译直译结合的方法。例如, 传说森林公园之西是张良被其师父黄石公所搭救之处, 由此形成了“黄石寨”。通常情况下, 翻译者将其翻译成Huangshi Village, 而Huangshi就是黄石的音译, Village则是“寨”的直译。通过这种融合式翻译, 可以更好地传播景点文化知识。除此之外, 类似的还有张家界的天子山翻译为Tianzi Mountain, 宝峰湖翻译为Baofeng Lake等。

  (五) 删减法

  汉英语言在修辞法等相关行文习惯层面有较大区别。汉语在展现景物时, 普遍喜欢夸张, 用语华丽, 大量应用四字词组, 注重音韵之美。而英语用语则相对简洁, 逻辑严谨, 表达方式相对通俗实用。在旅游翻译过程中, 如果将汉语文字一一进行翻译, 那么必然会让外国游客感觉过于浮夸, 很难引起共鸣。因此, 在处理景物描写的文字时, 翻译者可以去除典故和成语, 删除那些展现文采的古诗词, 无需对景物进行冗长的介绍。例如, 刘禹锡赞扬张家界为“奇峰一见惊魂魄”, 并将其誉为“东南第一山”。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可以将这部分诗文去除, 保留其中的事实和数据即可, 这样, 国外的游客也更容易接受翻译文本。

  三、 结束语

  旅游翻译本身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 其核心是处理好源语言所涵盖的文化属性 (吕政2016) 。在旅游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必须对本土文化、景区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能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精准的解读, 并通过科学的翻译方法, 将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相应的译文中。这样, 旅游翻译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英语的简练属性, 同时还能传播我国的文化, 让外国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胡红云.2008.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浙江省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实例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7) :121-124.
  [2]刘安洪.201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 (10) :160-163.
  [3]吕政.2016.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广告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 (1) :43-46.
  [4]赵娟.2016.跨文化交际下汉英旅游翻译策略探讨[J].语文建设, (24) :89-90.

原文出处:姜蓓蓓,吴斐,许影影.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英旅游翻译方法研究——以湘西张家界旅游翻译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15):62-63+7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跨文化交际论文
返回: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