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种文化丰富交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只有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才能在交往活动中如鱼得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衡量并不仅局限于行为范畴,跨文化敏感度这一情感层面对于提高和展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背景
与交际学、心理学或语言学等学科相比,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正如新生儿的诞生,年轻又充满活力。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这一特点主要源于它与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彭世勇,2008)但现有的实证研究依然有待完善。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进行的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以定量为主。定量分析又以变量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最常用的统计方法是多变量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这些方法本身并不复杂,但却可以从多种角度发现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彭世勇,2005)但实证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却相对单一,主要为在校学生或有跨国经历的特定族群,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扩展,得出的许多结论也因文化集团的固定而不能得到传播。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开放性访谈方法。
1.研究问题:大学生语用能力与其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众多维度中,哪些与语用能力相关性最强?
2.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所有参与测试对象均有跨文化(与不同文化种族人交流的经验)交际经验。
3.研究工具:本调查所采用的问卷量表由两部分组成:(1)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SS)用于测量研究对象的跨文化敏感度。(2)语用能力量表(姜占好,2009)用于调查研究对象的英语语用能力。此量表包含30道题,10道多项选择,20道判断对错题型。
发布量表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主,通过纸质版及电子版两种形式,共发布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
三、研究结果
从表1的数据来看,跨文化敏感度中的互动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都存在相关关系。
1. 与跨文化敏感度的多维度正相关可以说明,学生的因地制宜使用语言的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可能会帮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而跨文化敏感度内部的维度间相互关系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为差异认同感与互动参与度,相关系数为。557**,这说明大学生知识构成的多元化,使他们能够很快接受差异文化事物,从而塑造了较高的差异认同感。同时,差异认同感较高能够促使大学生参与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活动。次高的相关系数分别属于交际信心与互动参与度(。459**)和差异认同感与交际愉悦感(。427**)。从最高相关性来看,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和互动参与度这三个因素出现在每一对高相关性的因素中,而它们也恰恰是与语用能力相关性最强的前三个因素。在对被调查者进行的开放式访谈中,笔者也将重点探讨此三个因素对于被调查者的影响。
2.开放式访谈。笔者从被调查的133名对象中选择了30名,分别为跨文化敏感高分数段(110~120)、中等分数段(90~110)、低分数段(70~90)进行了15分钟以上的开放式访谈。访谈内容围绕日常语用环境为基础,联系跨文化敏感的五因素对调查对象进行谈话。
高分组的学生大多数非常愿意主动参与与外国人士的沟通,并不惧怕利用非母语交流。而中等分数段的学生则对跨文化沟通存在一定的顾虑,但基本可以保证沟通顺利进行,并能够大致理解英语言语行为、礼貌原则以及隐涵意义等。低分组的学生则表示对于与外国学生沟通存在恐惧心理,他们很少主动参与沟通互动,甚至在对方主动进行沟通时会逃避交流,70%的学生会躲避主动寻求沟通的目光。
四、结语
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语用能力具有相关性。其中相关性从高至低依次为:语用能力与互动参与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71**;语用能力与差异认同感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43**;语用能力与交际信心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04**;语用能力与交际愉悦感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206**;语用能力与交际专注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98**.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强弱能够影响其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表现。
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五因素的最大、最小和均值中,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差异认同感最高,其次为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互动参与度,最低的为交际信心。同时从数据结果来看,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和互动参与度的相互相关性最高,这三项因素与语用能力的相关性也较高。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因素看作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与语用能力的关键因素。
从开放式访谈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差异认同感,能够尊重差异文化。但语用能力的偏低导致学生交际信心偏低,从而不能很好地参与互动交际活动。根据笔者对跨文化敏感度高分组学生的采访,他们的语用能力较高主要与其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有关。中等分数段的学生大部分能够接受与异国文化人士进行沟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交际经验,语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其交际信心降低,从而影响其互动参与度。低分组的学生交际信心和互动参与度属于较低水平。根据对这部分学生的采访可以发现,无法灵活掌握实际交流语境的规则是他们躲避交流的重要原因。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课堂英语教学的单极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够。对于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占据越来越多的课堂时间比例。同时,英语教学应该着力于语用知识和文化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于差异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交际信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参考文献:
[1]Chen,G.M.,&Starosta,W.J.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H um an Comm unication,1997,1(1):1216.
[2]Liu Jianda.Developing a pragmatics test for Chinese EFLlearners[J].Language Testing,2007,24(3):391-415.
[3]彭世勇。英语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多层面间相关系数对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2)。
[4]彭世勇。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
在英语中,话语标记语不属于任何词类,而是一个功能类别。它包括部分连词(如and,therefore,because等),部分副词(如certainly,actually,now等),部分感叹词(如oh,uh,um等),以及一些短语或小句等(如yousee,Imean,asaresultof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标记...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动机, 有些学生的动机较强, 有些学生则较弱。文章就此展开讨论,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初中生在毕业之前要能达到以下五点要求:(1)明白写作的要求,并结合要求完成素材的收集与整理。(2)能独立完成小短文的写作,并能够结合教师的指导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3)熟练使用连接...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SecondLanguageWriting)是外语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该环节的教学活动中,议论文写作的又最具挑战性。由于汉英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学生的作文中,语法错误较少,但存在论证的思路不清晰,论据不够充分等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1]....
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人们学习英语的首选, 人们越来越依靠网络这个“老师”。可这个“老师”真的靠谱吗?2016年年底, 我们针对40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下面我们将对其一一论述。...
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科目之一,学好英语能够帮助学生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众所周知,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客体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着包括语言在内的诸多表达与应用在形式及内容方面的变化。在进入新的世纪之后,文化的多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因此,本文探讨在多元语境下的英语语用的具体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
公示语作为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自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引言。随着对外交流的开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成了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必修课。这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能读外语、互译,还要能进行英语交际。但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偏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