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

基于艺术感知力的艺术审美心理构建(2)

来源:求索 作者:赵江源
发布于:2017-03-21 共7257字
  一 艺术感知力与艺术审美心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类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客观认知、情感以及意志三个方面。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包括审美过程也遵从于这个心理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在对美的体验过程中,情感相较于认识和意志更为活跃。在实际的审美实践过程中,审美心理的构成来源包括: 创作者在其所创造的艺术品中宣泄的情感; 作为受众的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情感;由审美对象所激发出的独立的情感。艺术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各种心理活动高度活跃形成具有主观倾向性与情感定势的独特模式,审美心理的形成既具有由社会整体文化结构带来的普遍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所带来的独特性。但无论是社会化的审美心理还是个人化的审美心理都是由感知、经验和直觉三个递进的层次构成的。
  
  感知是包括艺术审美在内的所有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在心理学领域中,人的感官受到客观事物刺激时,大脑对刺激所做的特殊反应即为感觉。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人通过知觉对感官所感受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借以完成大脑对事物属性的认识和判断。艺术感知的生理结构机制与其他感知是相同的。其特别之处在于艺术感知对主观情感和经验积淀的依赖要远大于其他感知活动。或者说,艺术感知更多表现为主观性的感受,其他感知则偏向于理性的判断。艺术感知是艺术审美实践的初始阶段,通过五官将个体的情感因素融入到审美感知的对象中,再经过知觉对感受的情感体验和联想加以整合,将自然感性转化为审美感性,表现为形式感性和象征感性两种形态。伯林特对艺术感知力界定在知觉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对美的鉴别力,并认为相较于传统形式的视觉与听觉刺激,现代艺术能够通过对触觉和运动知觉的调动拓展了艺术感知力的视野范围。艺术感知力与艺术审美的逻辑关系是建立在美的本质基础上的。康德认为,美的本源是出自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但美的本源决非美的本质。真正决定美的本质的是审美的契机,即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互动中,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形式与审美主体所做的审美判断间的契合。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即为对美的感知。②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关于感知体验的理论,尽管在艺术人类学的视域中,美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但是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艺术的本质仍具有不可或缺性。当前美学理论的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欣赏体验,尤其在向后现代范式的转变过程中,美学指引了人寻求精神解放的方向。人的解放的实质在于人格、精神与美感上的解放,而解放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是审美和艺术。③
  
  审美是一种感官体验的模式或能力,审美是主体对美的感性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性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审美的力量就在于它独特的感知体验的能力,审美的体验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而且审美体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不同的维度,具有广泛性。在审美过程中,美感的形成来源于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应。在审美心理的起始阶段的就是审美感知,这也是审美主体对观察对象的艺术形态的基本判断,也是整个审美过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通过抽象化的想象获得了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属性。虽然审美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是不能停留于表面化的感官知觉,必须赋予其超越原有生命形态的主观情感才能形成艺术感知。这突出体现在其他感知与艺术感知之间,其他感知与艺术感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其他感知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而艺术感知能够发现和运用事物中掩藏较深的属性,这往往需要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独创的想象力。①当审美主体面对被感知的对象时,即使感知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审美主体也是在整体上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而不是对局部的孤立感受,并依照目的性的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中的自发性行为,选择的结果是审美对象所包含的与审美主体间最能产生情感共鸣的部分,这部分的感知体验要远清晰于其他部分。对于美的感知和认识,是审美心理的构成基础,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在日常心理中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优于美感的态度; 审美心理是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日常心理的形成基础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由人类社会实践所形成的阶级性与个人化使得由此而形成的基本的艺术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在由日常心理向审美心理的转化过程中无法避免地留有日常心理的烙印。所以生活的审美化,在一定角度上意味着社会化审美心理的建构。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赵江源. 艺术感知力对当代艺术审美心理的建构与超越[J]. 求索,2016,(09):104-1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