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

艺术类师生心理环境分析及其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30 共4736字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艺术教育一方面因为西方各种不同艺术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不断传入得以迅猛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对西方艺术教育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缺乏系统的、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因而在东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之间的比较研究、 相互渗透和作用影响上,会不加评判的吸收,以至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 同时因为众多学校的艺术专业教育,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都大同化, 鲜少有学校能够从自己的地域特色出发,结合所在地的产业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和学校专业优势来实行教学方面的革新, 这些外因和内因形成目前艺术类教学整体环境的一些弊病, 也直接影响了艺术类专业师生的心理环境健康。

  一、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环境分析

  艺术类专业教育是一个 "通过有关艺术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艺术表现意识和技法能力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创作、生产与管理需求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以培养个性、艺术性、创新性、时代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的" 的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艺术类学生在感性认知与理性学习中有着特别的心理需求和形式定位, 因此艺术类教学整体环境具有独立性、开放性,也具有理论与实践、自学与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交叉共存的特殊性。

  我国当前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还存在一部分问题。

  首先是课程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多为拼凑堆砌,这种百衲衣式课程结构造成专业课程远离、 背离培养目标,甚至还从根本上忽略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技等的横向联系,这是因为我国艺术专业教育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所致,也是造成目前局面混乱积重难返的结症之一,给艺术类专业管理形成了一定的难题。 其次是艺术类专业在教学环节上与普通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法都有着"个性化 "的鲜明特征 ,与社会科学 、 自然科学的追求事物统一性、同一性完全不同,反而要求不统一、不一致,克服"标准答案"的线性思维,这些毫无定式的"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给艺术院校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采用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弹性的评价体系与考核办法,而是粗暴地使用传统"一刀切"管理,会造成因脱离实际而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

  二、艺术类师生心理环境分析

  1.艺术类教师心理环境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艺术类专业教育参与社会宏观调控发展的态势越发明显, 社会对艺术领域的关注度也在逐年递增,产业诉求的多样化、人才资源的整合化、 专业优势的扩大化和市场竞争激烈化都在引发诸多矛盾,影响着一线艺术教育工作者。 因此,当前的艺术类教师不管从职业操守还是从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 都面临着以下教学矛盾。

  首先, 艺术类专业教育作为传播艺术理念与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 其本质是强化知识的崇高性和倡导精神的独立自主重要性, 但又因教学体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存在"闭门造车"的教学障碍和专业技艺的可行性架空的盲目形势, 教学理念与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在实际运营中,又受到世俗化和权力化的影响,造成理论与实践、学校自由创作与市场束缚之间的教学矛盾。

  其次,艺术类专业教育提倡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创造出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的艺术作品,同时还要符合大众审美取向,不仅要弱化个人标签,还要趋从大众心理需求,而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案例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 教学环境的局限和过度虚拟化实验过程也造成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困惑, 造成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创新意识与服务大众之间的定位矛盾。

  最后,艺术类专业教学在学术领域内,对艺术范畴的基础性理论进行延伸、探究与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判定,追求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虚拟与实践相结合、经反复验证后重新开启创造性艺术行为的过程, 而其最终服务对象却是要求与社会产业能对接的 "应用型产品",产业制约和干扰着艺术教育的自由发展, 造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学术诉求与应用诉求的矛盾。

  通过分析得知, 当代艺术专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原先薄弱的艺术知识进行稳固和修复, 还要对艺术知识进行批判和重建。 他们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身份确认和价值方向确定, 不断地反思式怀疑与良性式批判,而这种延绵的"不断"之中,蕴含着艺术专业教育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尽忠恪守和知识进步的反思力量,也充分说明关心他们的心理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艺术类学生心理环境分析

  当今艺术类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他们富有艺术气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校园文化注入一股阳光般清新活泼的气息。 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同步,学习目的明确,有很强的公德意识。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教育系统存在幼儿园、中学、大学艺术教育链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学完式分科知识,在连续的、批判的、认识论的思考方面,缺乏主动性,其心理环境并没有建构起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 因此也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再加上他们从高中升入大学,各种因素的骤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环境,引发一些心理问题,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类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部分进行了艺术强化训练,间接地培养了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个性和注重表现力的"速成"心理。 因此,相比其他普通高校学生, 艺术类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在所有因子中均居榜首。 也可以说,但凡喜欢艺术类的学生,其性格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活泼多变,个性鲜明张扬;另一方面却是敏感脆弱,感情用事,容易受伤,自控力方面也相对较弱,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情绪波动极大。

  第二,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有极强的兴趣爱好,他们的思想活跃激进,因此希望接受、尝试和体验更多的新事物、新知识来带动他们的学习乐趣和创作灵感。大多数学生认为进入专业院校学习就是完全脱离先前以文化课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体系,如此一来,必然对艺术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叛逆。

  第三,艺术类专业教学效果很容易受到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及教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如原本课程是实用性强的内容, 但课堂与教学过程及其他辅助环节出现断裂,使得信息与实践操作的关联性无从验证,引发指导需求的茫然,加之在学业和就业压力的驱使下,学生们感觉到自己在空学、死学和白学。

  第四,传统教育是学校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社会责任和素质修养的普遍性教育,而艺术类专业教育是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有可能与传统教育的观念与形式相左, 但创意资源又根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这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对学术论调的存疑和不解之处。

  可以说, 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环境虽然大部分取决于大环境的影响,但最终是专业的特殊性和社会性所决定,这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心理环境的诉求认知不能停留在浅表,需要提升到更高层面。

  三、优化艺术类师生心理环境导向策略

  1.倡导"绿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能力

  作为艺术类专业老师,首先要注重教学情感、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选择,使教师专业技艺水平和个性表达方式都符合艺术生特殊的心理状态。 换言之,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出众的专业素养在授课中能直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有助于学生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判认知的提高, 为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预设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 其次教师应注重人格魅力,把课堂教学过程提升为一种科学与人文、 思想与激情的交融和互动、积极参与学生创作的思想与行为过程,在与学生探讨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包容关爱的职业精神, 将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的认识角度和高度向更宏观的方向引导, 使艺术教育充斥着生命价值意识、生态平衡意识、职业规划意识、道德伦理意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天人本色"的基调上,使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生机盎然。

  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趋向,完善创新人格教育
  
  挖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调动发挥其敏感活泼的艺术气质一面,有意识的在"重形象而不重抽象、重情感而不重逻辑"方面进行扬长避短,开启学生的创新活力而又不拘泥于形式教学,将师生双方内心的需求提炼出来, 促进创造性意识和功能性服务之间的转换,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心理过渡。 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坚持独立判断与独立精神,明晰自身的价值取向,大胆的提出对现实、对传统、对艺术的新认识与新观点,从心灵和意识形态去赢得一种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解放,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作品在心理层面的积淀。

  3.创建"人性化"教学管理,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加强教师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观念认知, 深刻理解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艺术专业特色,在制度和执行规范上注重灵活性和艺术性, 即创造 "艺术人性化"教学管理。 这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以制定柔性、弹性、定性的管理模式,以维护师生和谐心理环境为基本,进行机动或有序调整教学资源配置,给学生带去舒适感、安全感和愉悦感,激发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热情,形成优质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提高创作意识和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4.关注艺术本质特性,加强文化传承及专业外延教育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本质力量是对"美"的追求,它的艺术存在形式也即"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人类的精神层面与现实层面中体现着它的媒介特色。 因此,加强艺术类专业人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是充实艺术教育中人文心理环境建设的有力保证。 艺术类师生都要具有超前的敏感洞察力和前卫的意识心理,围绕艺术本质特性,深刻理解和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精粹,掌握社会人文、自然和艺术领域发生的新动向、新艺术元素,以多元、多维、多样化、边缘化的资源、线索与启示, 以艺术的手段和表现力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连贯运用。

  5.面向职业,面向应用,推动教育与产业接轨

  艺术类学生步入社会后将面临着社会化大分工的挑战, 这意味着要求这些感性思维较强的创作型人才转换观念和规范日常行为方式, 做好融入各种合作需求环境的精神准备,因此,探索专业人才培养价值的循环体系相当重要。 面向职业和应用领域,给予学生对专业艺能学习的信心,指导学生的自我行为动力向市场化、同质化、产业化转变,培养具有团结协作、有服务型精神和意识、心理素质高、专业技能硬、协调沟通性强、适应社会需求与竞争力的综合型艺术类专业人才队伍,形成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时代性对接。

  综上所述,艺术专业教学在完善教学模式的同时,还需尊重艺术类师生的心理差异性和独特性, 将原本对立的教与学矛盾发展为交互和谐的统一体, 形成师生并重的综合心理环境,并不断发现和梳理师生各类心理诉求,以便从多角度满足和顺应这个可以为大众创造美、 提供美和服务美的艺术群体,促使发挥各自更优质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质,演绎完美的艺术教育理念,以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作为方向,建立生态化、自然化、人性化、本土化的教育导向策略。

  四、结束语

  优化艺术类师生的心理环境既不是简单的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或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现象, 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优化艺术类师生的生理环境所产生的机能变化和能量效应,直接作用于社会成果,既锻炼了师生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完成高校担任社会职能育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薛洁.树立大课堂教学观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探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
  [2]马建,李怡.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格的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3(4)。
  [3]黄蓓,莫乐群.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8(6)。
  [4]潘鲁生.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艺术与设计,2002(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