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

刘完素与朱丹溪对不同时期养生的异同

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作者:邵长乐;鄢德华;付玉轩
发布于:2019-02-19 共7275字

  摘    要: 文章以三时养生为主线, 对刘完素与朱丹溪的养生思想进行比较, 并提炼出现代养生新观。刘完素以顺应自然、本于大道为养生原则, 注重精、气、神及饮食和生活起居, 并强调少年宜养, 当节饮食、适寒暑;青壮年宜治, 需逐邪适劳, 预防早衰;老年宜保延, 要养精气神, 药食调养和动静调气。而朱丹溪据阳有余阴不足论, 把养阴抑阳、保养精血的摄生理念贯穿于生命的三个时期, 强调少时护阴勿过暖热、青壮时晚婚节欲保阴、老年当补益脾胃和茹淡滋阴。两位医家对三时养生均有深刻的见解, 各时期养生之法既存在共通点, 又有相异之处。通过比较研究, 精确提炼二人对不同时期的养生学术思路, 形成基本的三时养生原则, 希冀指导当代中医学的养生实践。

  关键词: 刘完素; 朱丹溪; 养生思想; 年龄阶段; 对比融合;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health preservation thoughts between LIU Wan-su and ZHU Dan-xi, and extracts a new view of modern health preservation taking sanshi health preservation as the main line.LIU Wan-su’s health-preserving principle was to followed the nature and to based on the main road.He paid attention to essence, Qi, spirit, diet and daily life.He also emphasized that adolescents should be fed properly, festive diet and suitable for cold and summer.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should be treated properly, and they need to fight evil and work properly to prevent premature senility.Old age shoule be appropriated to keep long, to keep spirit, medicine and food conditioning and static air conditioning.While, ZHU Dan-xi penetrated nourishing yin and suppressing yang and maintaining essence and blood in three periods of life based on his theory of Excess of Yang and Deficiency of Yin.He emphasized that the juvenile should protect yin not too warm hot, the youth should be late marriage, sexual abstinence and preserving Yin, the eld should replenish spleen-stomach and nourishing Yin.Both of LIU Wan-su and ZHU Dan-xi had profound views on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he third period, and the law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each period had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the author refineds accurately their academic thoughts on health preserv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formeds the basic three time health preservation principle, and hopes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 LIU Wan-su; ZHU Dan-xi; Thought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ge Stage; Contrastive Fusion;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刘完素是“河间学派”的创始人, 在学术上倡导“火热论”, 主张用寒凉法治疗火热病证。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等着作中, 提出诸多养生之论[1], 其养生之道秉承了《黄帝内经》的原旨:“法则天地, 抱一守精, 神气相随, 合于自然”。而朱丹溪从学于刘完素再传弟子罗知悌, 在刘氏火热病机的基础上创“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 并以此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在《格致余论》等书中, 其倡导滋阴养生, 专攻于泻相火、补真阴, 形成“丹溪学派”。刘完素与朱丹溪对各时期的养生保健均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养生的方法涉及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等方面。通过对比二人对不同时期养生的异同, 精确提炼三时养生原则, 笔者试对二人各时期的养生方法浅析如下, 请诸位指正。

  1 少年养生

  少年阶段是指5~14岁, 对于少年养生, 刘完素与朱丹溪共同之处在于两大方面, 一则饮食上须适应少年的生理特点, 强调适当节制饮食, 不可妄食过食;二则生活起居上需要适度的感受外界环境变化, 以增强自身抵抗力。相异之处是刘完素以养护为主, 节饮食同时注重补充少年所必需的营养素, 适应环境且要防止外邪侵犯, 此外仍可使用养生之药以促进少时养生。而朱丹溪据阳常有余而阴不足理论, 主张禁食热性和难消之食而倡导用咸凉之食, 适应寒暑且衣着不可过暖, 强调饮食起居都应以养护阴精为主, 从而满足少时机体生长对阴精的需求。然而, 二人忽视了随着少年生理机能的发育, 所需要的心理指导和性格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完善的心理和性格有助于少年的成长发育。故对当今之少时养生, 应取两家所言优者, 即饮食有节、寒温有度, 适外之变化以强其身, 同时完善心理教导与性格培养, 此之谓善养生也。

  1.1 重视饮食, 适应环境

  刘完素认为应特别重视“节饮食, 适寒暑”[2]。其强调此期特点是“血气未成, 不胜寒暑, 和之伤也;父母爱之, 食饮过伤。”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脏腑和形气都处于娇嫩状态, 防御能力低下。而朱丹溪以阳有余阴不足论为基, 强调养生的原则在于防止相火产生, 保护阴气的充分生长。正如《格致余论·慈幼论》中详述少年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十六岁以前, 血气俱盛……惟阴长不足, 肠胃尚脆而窄。”指出少年时禀纯阳气, 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特点。
 

刘完素与朱丹溪对不同时期养生的异同
 

  1.1.1 饮食适度

  两位医家均强调适当节制饮食, 不可妄食过食。刘氏指出:“其治之之道, 节饮食, 适寒暑, 宜防微杜渐, 用养性之药, 以全齐真。”饮食上并非限制少年的食量, 而是强调少年不要偏食, 倘若偏食酸苦甘辛咸中一味, 时间过久则损伤五脏六腑。根据五行生克指出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如长期过食辛辣之味, 则肺之辛金将克伤肝之酸木, 导致肝失疏泄而产生一系列肝病证候;同理, 过食酸味则可伤脾。而朱丹溪指出少年:“血气俱盛, 食物易消, 故食无时”“然肠胃尚脆而窄……一切鱼肉水果湿面……俱是发热难化之物, 皆宜禁绝。”因为热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如羊肉、狗肉、糯米、高粱等) 容易产生内热, 在阳常有余的基础上, 助长阳气进而出现阳亢, 如此则大伤阴精。因此, 其倡导少年应适当食用咸凉食物 (如生栗、干柿、冬瓜、梨等) 以助养阴, 指出“只与熟菜白粥, 非惟无病, 且不纵口, 可以养德;此外生栗味咸, 干柿性凉, 可为长阴之助, 然栗太补, 柿太涩, 俱为难化, 亦宜少与”[3]。

  其次, 刘完素强调饮食切勿过量, 须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精简饮食, 摄取充分的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如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肉类均需摄入, 以补充少年所必须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还可服用保养体魄之药。而朱丹溪认为饮食应有所节制, 可以少食多餐, 反对娇生惯养, 饮食无度。若饮食无节, 则易损伤脾胃、郁积化火, 既影响脾胃生理功能, 又损耗阴精。

  1.1.2 寒热适宜

  二人指出生活起居需要适度的感受外界环境变化, 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刘氏据《千金要方》“凡天和暖无风之时, 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 数见风日, 则血凝气刚, 肌肉牢密, 堪耐风寒, 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 重衣温暖, 譬犹阴地之草木, 不见风日, 软脆不堪风寒也”来说明少年在面对气候环境的变化, 父母正确的养育可使少年形体充盛, 防病抗邪之力增强。反之则为害, 并由病邪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因此, 刘完素提出幼年宜养的观点, 强调不能过于溺爱保护, 在节制饮食的基础上, 让少年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建立自身免疫能力, 从而抵御六淫邪气, 确保身强体壮。而朱丹溪认为少年脏腑娇嫩, 尚未发育完全, 自身免疫力低, 不能耐受寒热偏盛, 所以衣着须注意随气候寒热的变化及时调整。根据少年阴气不足, 阳常有余的生理倾向, 他主张“盖下体主阴, 得寒凉则阴易长, 得温暖则阴暗消, 是以下体不与绵绢夹浓温暖之服, 恐妨阴气, 实为确论。”指出少年下体衣着不可过暖, 需适度穿着, 以防滋生内热, 而损伤阴气。

  2 青壮年摄生

  青壮年时期指15~50岁, 针对本期的特点, 刘氏与朱氏均提出了生育须有节, 当少生少育且晚婚晚育, 如此则能摄护精气防止早衰。二者不同点主要在于刘氏认为青壮年血气正刚, 重在驱逐邪气以减其毒, 同时需适度劳逸, 以防止耗伤正气。而朱氏更强调在三时之虚时应节欲而使精气不被耗散, 同时注重静心养性, 使心不乱, 防相火妄动伤阴。两位医家就当时之人心志纯朴、生活压力低的特点, 认为以此养生之法即可体壮身强。但对于当代青壮年存在的运动量低和精神压力等问题, 其养生之法就略显不足。此期不仅需要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 同时需心理调节以解决青壮年面对外界的各种精神压力。因此, 此期养生不但要晚婚晚育、节欲保精, 而且当逐邪适劳与食宜, 同时注重锻炼与心理调节, 如此基本符合青壮年摄生。

  2.1 晚婚节欲, 预防早衰

  刘氏与朱氏均提出生育须有节, 当少生少育且晚婚晚育, 如此则能摄护精气防止早衰。但刘完素强调防治早衰, 着重于预防外邪、劳逸适度和“减毒”的思想。而朱丹溪主张青壮年当晚婚以待阴气成长, 婚后当节制房事, 摄护阴精[4];并反复强调生命的全过程, 须重视摄养阴气精血, 以增强体质, 推迟衰老。青壮年时期是人体发育到成熟健壮, 也是最兴旺的时期, 此期特点有“和气如夏, 精神鼎盛;血气方刚, 不畏寒暑”“内有思想之患, 外有爱慕之劳;以酒为浆, 醉以入房”。而且青壮年常喜怒无节, 生活起居无常, 劳累过度, 情欲无穷, 饮食不节等。由此造成体质的衰弱, 早衰的形成。

  2.1.1 逐邪适劳, 节欲保精

  在此年龄段, 刘完素言:“其治之之道, 辨八邪, 分劳佚, 宜治病之药, 当减其毒, 以全其真。”强调青壮年不仅要抵御外邪来犯, 还需劳逸适度, 以此强身健体, 从而不令正气亏损;倘若日常过度劳累或太过安逸, 均可造成正气虚损, 邪气可干, 而出现病理状态。同时“减毒”防止耗伤正气的思想, 对于预防早衰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指出此期气血充盛、形强体壮[2]。若感病邪多为实证, 正邪双方力量对等, 邪气盛而正气未虚, 故勿须扶助正气, 只须驱逐邪气以减其毒。因此, 刘氏认为防止早衰, 青壮年要做到劳逸适度、精神调养、饮食有节, 不冒犯外邪, 勿损伤正气, 防止体内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出现活动紊乱[1]。

  但是, 朱丹溪以节欲保精作为青壮年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提出“一年之虚”“一月之虚”和“一日之虚”, 提醒人们此时要“暂远帷幕, 各自珍重, 保全天和”[2]。即三时之虚时, 当控制情欲, 暂时远离, 不可妄纵交合, 否则将损耗阴精。此外, 面对外界的诱惑即“夫以温柔之盛于体……馨香之盛于鼻, 谁是铁汉, 心不为之动也!”指出青年阅历浅薄, 判断力不强, 克制力不足, 极易被引诱思慕色欲。若心想神思, 欲念妄动, 则心动而相火随应而动, 相火妄动则伤阴, 所以情欲妄动, 是导致精血亏损的重要因素。人体之阴气在壮年期才相对较盛, 而幼时形体未盛, 精血未充, 老年期形体日渐枯萎, 精气日益虚损, 故曰阴气难成而易亏。因此, 朱氏认为青壮年若要保证阴精的充足, 就需要静心养性, 节制色欲, 从而防止相火妄动, 达到保护阴精的目的。

  2.1.2 晚婚少育, 以护阴精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提出“省约俭育”, 即少生少育, 以此守护人体之精气, 精气充足则人不易早衰。所谓精气为人体生命之本, 若生育过多必会导致精气的匮乏, 失去了精气的充养必然引起机体功能日渐衰败。同时, 刘完素认为“饮食之常, 保其身之要。”结合饮食以充养精气, 弥补精气的耗散。其强调饮食须定时定量有规律, 符合日常人体活动所需, 同时亦当节制饮食, 顾护脾胃。如贪食肥甘厚味之品则会造成脂肪的聚集, 产生肥胖病。

  而朱丹溪言:“人之生也, 男子十六而精通, 女子十四岁而经行……阴气始成, 而可与阳气为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 可见阴气之难于成, 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丹溪从保护阴精的角度出发, 提出晚婚晚育, 即在二、三十岁后男女阴精气血已然充足、生理机能达到鼎盛的状态, 此时成婚生育, 不仅有利于优生优育, 而且可避免因过早生育所引起的阴精早泄。反面指出了过早婚育可损伐阴气精血, 加快人体机能走向虚衰。同时, 合理的水谷滋养有助于阴精的生长。

  3 养老

  老年指50岁以上, 对于老年养生之法, 两位医家相同之处均强调药食补益, 即饮食有节且清淡之味, 增添延年益寿的补药, 同时注重顾护脾胃, 以增强气血生化之源。而相异之处在于完素在护脾的同时重视补肾, 以固先后天之本。其次, 刘完素更注重精气神的摄护, 通过动静结合等方法调养精气神。而丹溪以滋阴养护为重, 在顾护脾胃方面, 尤其重视老年之人脾弱阴虚的病理生理特点, 饮食上茹淡适脾胃的同时禁食辛热厚甘之品, 药补上强调健脾滋阴、升清降浊, 反对滥用温补之品。然两家据当时社会之况, 在养老方面无可厚非, 但对今时之养老, 若仅持一家之言未免有缺, 故融合二人之法, 即固先后天之本、摄护精气神, 茹淡、补益滋阴且适时动静结合, 如此可谓养老之精。

  3.1 药食调养, 保精气神

  在老年养生方面, 二位医家均强调饮食有节且清淡之味, 增添延年益寿的补药, 同时注重顾护脾胃, 以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但刘氏把保养精气神、药食补养及动静结合作为重中之重, 以期固先后之本,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五十岁……精耗血衰, 血气凝泣”“形体伤惫……风邪易乘。”而到了“七十岁……五脏空洞, 犹蜕之蝉, 精神浮荡, 筋骨沮弛。”此时的老年人精气和血气均已进入衰竭的状态, 常具有上盛下虚、阴虚阳实之证,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五脏六腑的功能日益衰退, 逐渐步入生命的终点, 精神游荡不息, 筋骨松弛[5]。由于年高, 思虑亦多, 形体衰弱, 也易受外邪侵袭, 且“阳明脉衰”, 脾胃功能衰退, 饮食逐渐减少。而朱丹溪针对养老尤其重视调补脾胃后天之本, 饮食上讲究茹淡以适脾胃, 药补上强调健脾滋阴、升清降浊之品。进入老年后, 身体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正如《格致余论·养老论》载:“人生至六十……已有热证”“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已而再饱”。丹溪指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阴精亏虚, 脾弱肠燥, 内热性急[3]。

  3.1.1 重视饮食, 护精气神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其治之之道, 餐精华, 处奥庭……周流和气, 宜延年之药, 以全其真”“夫如是则调御中节, 治疗得宜, 阴阳协和, 荣卫流畅”。即强调饮食上不仅要做到简单而富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而且要滋味清淡, 同时起居应幽静而不嘈杂, 劳逸调摄, 从而调和全身荣卫气血, 不令精气神受损, 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而朱丹溪据老年之人胃强脾弱特点, 提出饮食上茹淡以适脾胃的养生思想。其指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老年之人脏腑功能衰退的关键在于脾胃功能衰退。其曰:“饮食尤当谨节……五味之过, 疾病蜂起。”饮食不仅要有所节制, 而且勿食肥甘厚味之品, 否则饮食过量、五味陈杂则造成脏腑损伤, 破坏脏腑平衡协调, 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 刘氏言:“是知形者生之舍也, 气者生之元也, 神者生之制也……神气相合, 可以长生。”指出了精气神是生命的三大物质基础,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而精亏、气虚、神耗则会造成患病衰老, 强调顺神养精, 精神气相合, 方可益寿延年。同时, 朱氏在《格致余论·茹淡论》指出“若谷菽菜果……有食入补阴之功”, 因谷菽果菜性属阴而最善补阴, 且具有疏通易消化的特点, 而肉鱼肥鲜、醇酒厚味, 性多阳热易耗阴。故老年之人宜适食有补阴之功的谷菽菜果, 禁食辛热厚甘之品, 以此调畅脾胃。而且朱丹溪老年之时, 他的饮食基本不加调料, 不求美食, 唯求清淡之味。所以饮食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饮食得当, 脾胃健运、阴精充足有益养生, 否则就足以致病减寿[6]。

  3.1.2 增添补药, 动静理气

  刘氏言:“其治之之道……宜保命之药, 以全其身。”即在内保养精气神, 其外避六淫之邪气, 护其正气而使脏腑协调, 亦可用方药调护脏腑。其用药注重补益脾肾, 固护先后天之本, 采用延年益寿的补益药, 以补精气养元气, 增强正气而抵御外邪。而朱丹溪指出:“人身之阴难成易亏, 六七十后, 阴不足以配阳, 孤阳几欲飞跃。”此属阴虚阳亢之征。针对此生理特性,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认为老年之人年老气弱, 下元亏虚, 故用乌附之类的药物温补下元, 朱氏则反对这种滥用温补的思想, 主张养老要以滋阴护脾, 强后天之本为重。同时强调在补脾胃时辛燥类药物不可乱用, 如防风、半夏、羌活、乌附等, 因为这些辛燥温热的药物虽可醒脾、温脾, 但易耗伤阴精, 而致相对阳亢。

  此外,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吹嘘呼吸……所以调其气也;平气定息……所以守其气也;法则天地……所以交其气也。神水华池……溉五脏也。服气于朝……炼阴阳也。”即刘氏主张动静结合, 认为调息、导引、内视、咽津、按摩等养生方法对调气、定气、守气、交气起灌溉五脏和阴阳的作用[2], 如此促进年老之人对气的调养。同时, 刘氏补充了保养精气之法, 精气亦指真气, 即“夫养真气之法……阴阳平和, 自有益矣。”注意饮食起居顺应常态, 劳逸适度, 不令受损, 则阴平阳秘, 精充气盛。而朱丹溪在用补药上, 强调治病求本, 需充分考虑老年之人脾弱阴亏而导致衰老的病理生理特点, 主张服用升阴降阳、健运脾胃的方药。丹溪常用参术芪、牛膝等药味和“大补阴丸”“益寿地仙丹”等方剂加减, 以养阴滋阴, 补肾健脾, 从而使脾气健旺, 阴精充沛, 气机升降有常, 达到药补养老的目的。同时, 朱氏认为脾胃健运则饮食可进, 甘补得当则阴精自然得以充养。由此可见, 朱丹溪的养老思想实则在老年人的脾弱阴虚病理生理特性上, 根据阳常有余而阴不足理论[6], 主张药物应与饮食疗养结合保养脾胃以强其后天之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刘氏以顺应自然, 本于大道为养生的基本原则, 注重生命的三大基本物质即精、气、神及论日常饮食有节和生活起居有度, 并强调少年宜养, 当节饮食和适寒暑;青壮年宜治, 需逐邪适劳, 预防早衰;老年宜保延, 要养精气神, 药食调养和动静调气。而朱丹溪根据阳有余阴不足论, 把养阴抑阳、保养精血的摄生理念贯穿于从少壮到衰老的全过程, 强调少时须护阴勿过暖热, 青壮之时当晚婚节欲保阴, 老年宜补益脾胃、茹淡滋阴。

  两位医家对三时养生均有深刻的见解, 各时期养生之法既存在共通点, 又有相异之处。通过比较研究, 精确提炼二人对不同时期的养生学术思路, 形成基本的三时养生原则, 从而对当代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思慧.刘完素养生思想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 (8) :227-228.
  [2]沈芝萍.试谈刘完素之养生经验[J].体育文史, 1998 (6) :73.
  [3]张玉辉, 杜松.朱丹溪养生学术思想研究[J].四川中医, 2011, 29 (12) :26-28.
  [4]薛益明, 王中越.朱丹溪的养生观及其指导意义[J].山东中医杂志, 2004 (1) :6-8.
  [5]许扬.刘完素养生学术思想探讨[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7, 10 (4) :35-36.
  [6]梁华, 李巨峰.浅谈朱丹溪补脾养阴法的老年养生思想[J].光明中医, 2009, 24 (12) :2 257-2 258.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原文出处:邵长乐,鄢德华,付玉轩,林子龙,蔡金涛,张帅帅,周雯.浅析刘完素与朱丹溪三时养生思想[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2):14-17+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