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生命观内容探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946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命观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应用探究
  【第一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生命观内容探析引言
  【第二章】教科书的生命观界说
  【3.1  3.2】课文主题与课文插图的生命韵味
  【3.3  3.4】人物形象的生命依托与练习中的生命追问
  【4.1】生命观的发展演变
  【4.2】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第五章】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语文课文中的生命观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引言

  1.1研究缘起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面临的基本问题。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亦无法回避与教育中诸多生命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然而现代教育依旧无法完全摆脱工具理性的支配,功利主义教育严重挤压着个体生命的生存空间,由此生命被异化,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

  伴随着我国青少年儿童自杀事件、弑亲杀友事件以及校园暴力事件的愈演愈烈,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到现行中小学教育系统对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忽视以及生命教育的缺位。

  1.1.1学校教育的现实之痛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技术至上、效率至上,这种工具式的教育模式在将学生训练成为学习的机器、分数的奴隶的同时,极度忽视了对学生独特性生命的关照。从某种意义上看,我国学校教育一味注重教会学生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却弱化了教会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

  于是,学校教育缺失对生命的关怀,学生陷入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迷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频频遭遇学生肆意轻贱生命的现实之痛。2011年,河南省疾控中心对全省8个省辖市32所初中8809名学生自杀意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2.1%的初中生有过自杀意念,近两成中学生有过自杀念头。

  2010年10月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一名临沂市第六中学七年级的少女张悦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少女张悦自杀的原因,被疑是不符合学校"短发令"要求,三次被赶出校门。

  2012年6月11日,昆八中学初一九班男生小董在教室门口用红领巾上吊自杀。关于小董自缢事件,学生称,他们并不清楚原因。

  当人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美好的校园中次第而逝时,不禁要拷问学校教育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学校教育在给学生带来激烈的升学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以及难以预料的挫折时,却未曾意识到学生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慢慢被动摇。学生自我生命意识的缺失以及生命观的错位,使得他们无法从已获得的知识中找到克服成长中的苦难与痛苦的途径,如此他们便选择以最极端的方式去结束它。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观教育的缺位正是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现实痛症所在。因此,学校教育要彻底根治现实之痛这一顽疾,必须重新审视生命之于教育的本真意义,必须重视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1.1.2学生生存的境遇之忧

  现代性的焦虑带给现代人生存状态的虚无感如影随形。现代学生置于生存危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不断发生的中小学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漠视以及对他人生命的残害,本质上就是学生生命价值基础瓦解造成的恶果。当前学生处于的生存境遇一方面折射出他们生命质量态势的恶劣,另一方面也透射出他们对生命态度和死亡意义的理解偏差。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一项关于当前"90后"青少年的生命态度的调查显示,自恋与自贱交织是"90后"青少年生命态度的整体特征,当代初中生尤其重视价值生命,对自然生命以及对自己生命本身则表现出漠视和自贱的特征。

  2011年9月17日,就读于安徽省合肥市寿春中学的花季少女周岩,因拒绝同校男生陶某的求爱,而遭到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惨遭毁容。

  当代中小学学生弑亲杀友的惨案也屡屡发生,或是因为对父母管教的不满而痛下杀手,或是因与同伴发生口角磨擦而酿成悲剧。究其原因,当代中小学学生除了受到暴力网络游戏和消极流行文化的影响外,最根本的还是缺乏正确的生命观教育。

  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命运。重视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观教育,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得到教育的生命关照,才能够促成全体学生的生命成长。

  1.1.3语文课程的生命蕴藉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生命观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语文课程内容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生命内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实施无不渗透着课程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语文教材的革新,而语文教材的革新重点在于教材选文的变化。语文教材的编写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理念依据,由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语文课程是我国母语教育的基石,从课程功能看,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从课程类型看,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从课程要求看,语文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内容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担负着优秀精神文化传承的重任,学生通过对语文教科书中选文内容的研习,能够获得丰富的精神情感体验,能够体味生命的美好,充盈生命和死亡的理性认识。因此,语文课程可以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一大途径,语文教科书中丰富的生命观内容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前提。

  1.2研究范围与问题

  1.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根据我国当前教科书市场及其影响力而确定;同时选择初中生这一群体,主要是考虑到初中生是人的一生中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之所以选择语文教科书,主要是考虑到语文教科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和与生命价值有关的内容。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承担着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凸显了生命观教育的理念。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新的教科书政策--以"一纲多本"替代"一纲一本"."一纲多本"的教科书政策体现了教育民主的诉求。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一纲多本"政策的指引下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等都曾参与了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出版工作。我国各地区的中小学学校根据地域和文化的差异,相应选择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就教科书使用的范围来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以及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使用范围相对较广。就各个出版社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编写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历史最久、学科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教材专业编写、出版单位。因此,本研究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几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更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通过对我国教材编写历史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变革历史的梳理,本研究选取人教版1981至1983年版、1992至1995年版、2010至2011年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展开内容研究。人教版1981至1983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实行"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之前的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使用的教科书,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人教版1992至1995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是依据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编写出版的。

  人教版2010至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这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现行不同历史时期教科书的典型代表,便于本研究对人教版各时期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命观内容的发展变化展开具体研究。

  据埃里克森所提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当中。"自我同一性迷失"与"自我同一性延缓"导致初中生在自我认同感的迷惑中尝试不同的生活选择与体验。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使得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急速膨胀,他们试图寻求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一时期是初中生心智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命意志养成的重要阶段。

  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在青少年成长关键期的初中阶段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旨在探究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生命观内容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与原因。

  1.2.2研究问题

  教科书文本都隐含了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教育观念,传递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生命观问题及其侧重点的不同,梳理生命观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差异,并揭示这些变化和差异所反映出的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以及教育变革与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从而对我国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具体说来,本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第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至1983年版、1992至1995年版、2010至201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蕴含哪些生命观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何种方式呈现?

  第二,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命观的内容有何变化及差异?其变化有没有轨迹?

  第三,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生命观的变化和差异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变化轨迹与时代背景的密切程度如何?这些变化对我国现阶段的生命观教育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示?

  1.3概念界定

  1.3.1教材与教科书

  有关教材的内涵界定尚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实质上,对教材概念的理解源于对教材本质的把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教材被定义为一种教学的主要媒体,它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通常根据一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来编订,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两大类。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被定义为"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就上述定义来看,教材是一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反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

  教科书常常被等同于教材来理解。教科书也称"课本"、"教本",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是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我国的教科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用书(教参)和学生用书两类。迈克尔·阿普尔指出,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并确定了所要传承的精华的和合法的文化。

  由此看来,教科书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功用,而且折射出文化传承的选择。教科书与教材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方面,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语言文字材料;另一方面,教材是教科书的上位概念,教材中除包含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各种教学挂具、录像片、光盘、幻灯片等系列非纸质出版物。聚焦于研究目标,本研究将教科书的内涵限定为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理论的要求,依据学生的现实需求,由专业的教材编写者专门供学生学习使用,所编写出来的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及其知识水平发展逻辑的学习课本,主要是纸质课本,不包括电子课本,也不包含与学生用书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用书。但在本研究的具体研究中仍会将教师教学用书作为分析参考的依据。

  1.3.2生命与生命观

  什么是生命?生命,广义上指一切生命有机体,狭义上专指人的生命。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就是生物体所体现的新陈代谢及其繁衍的多种现象,包含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是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所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生命哲学以哲学的思辨对生命本质进行追根探源。狄尔泰认为生命的概念包涵了人类生活的整个范围,所有生命的表现、生命的创造,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文化成就,人心向内与向外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成是生命。

  柏格森将生命内涵理解为一种冲动,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意识流。本研究所采用的生命仅限于从人的生命出发。冯建军认为,人是具有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双重存在的复杂的生命体。人的种生命是自然的生命,人的类生命是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是精神的生命、智慧的生命和价值的生命。

  换言之,人的生命就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生命观也即生命价值观,是关于生命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对生命观内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生物学视野中的生命观强调人之生命的生物性,人的生存发展要符合自然法则和规律;人文学视野中的生命观强调人之生命的精神性,注重生命的内在精神的统一;生命教育视野下的生命观强调人之生命的社会性,把人之生理性的生命提升为血缘性亲缘生命的层面来理解,视人之生理性的生命也内含有社会生命。

  本研究所采用的生命观是一种上升到生命哲学层面的思想观念,主要包含生命本质观,生命存在观和生命境界观三个构成要素。生命本质观是对生命本质性的认识,回答的是"生命为何"的问题;生命存在观是对个体生命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现实生存境遇的感知,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生命境界观是对生命应有价值与意义的把握和判断,是在生死情境中生命的价值选择,体现的是"如何实现生命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生命观是关于人之生命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主要包括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态度和情绪,以及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判定和选择。这种生命观整合了人类生与死的观念,倾向于从人类普遍的生存意义与生命的终极价值出发。生命观既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人类精神发展的核心主题。

  1.3.3教科书的生命观

  许多研究者将生命观在教科书中的呈现理解为生命意识的彰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意识是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展现出的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人的自我意识。

  本研究在对生命观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教科书的生命观界定为由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即课文、单元活动与练习,插图中所客观呈现出来的包含关于生命的本质及其意义的认知内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流露出来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生命情感,课文作者和教科书编写者反映的个人如何看待生存、如何看待死亡的生命态度,以及在教科书文本中隐含的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所做出的生死抉择的立场与倾向。

  1.4相关研究述评

  1.4.1关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主干学科,其在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负有重要的任务。国内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一直关注于语文学科方方面面的研究。由于语文教科书承载着语文学科的内容与使命,目前我国关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数量甚多、研究范围甚广。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从社会学、文化学、性别学三个方面对语文教科书进行分析探讨。

  关于教科书内容的社会学研究。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知识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吴永军率先对教科书进行社会学分析。他采用"内容分析法"并架构了结构化的"价值取向类目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的、外在的价值取向和显性、隐蔽的价值取向作出了比较,从而揭示出课程内容反映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的特征。

  刘云杉通过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与控制方式,探讨了"叙述性知识"在制度化学校中的传递以及教科书中所呈现出的"法定文化"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傅建明以教学目标、中心思想、主副题、课文内容、思考·练习、插图与人物为主要分析指标对12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进行分析,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价值取向主要包含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共产党及其领袖、无私奉献、勤劳刻苦等方面。

  关于教科书内容的文化学研究。教科书内容的文化学研究主要从教科书的文化构成、文化意识、文化类型等方面展开。王艳霞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进行研究,进而揭示出课程中的文化选择问题。即表现为重内轻外、厚古薄今,重伟人英雄人物轻凡俗小人物,以汉民族的主流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文化被忽视和边缘化。

  毛菊以人教版7-9年级实验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所体现的文化进行分类,指出实验教科书在外来文化、同辈文化、乡村文化、两性文化以及普通阶层文化和精英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颜艳研究了多元文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关于教科书的性别问题研究。通过对教科书中的人物性别进行分析,教科书中凸显的性别问题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武晓伟以苏教版和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教科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形象、性别分工和性别观念作出解读分析。

  何青颖通过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指出教科书中存在对女性角色的忽视与否定的问题。谭素群分析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性别文化编排,揭示教材中存在的性别不公平现象,并着重对人物数量、人物角色、人物能力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1.4.2关于语文教科书的生命观研究

  目前,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主要着眼于语文教科书内容中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教育的研究。鲜志英从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四个维度对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篇目进行了生命意识的解读,程会书通过对比国外生命意识教育的状况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生命意识的渗透不足的基本现状。

  莫莉透视语文教材选文中蕴含的生命理念和生命意识,分析语文教材选文的生命价值观。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主要是通过架构一定的分析框架和分析维度,对语文教科书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展开研究。严强强从珍爱生命、敬爱生命、提升生命三个角度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体现生命教育内容的课文进行了分析。

  杨文英从发展自我的生命教育、关心社会的生命教育、关爱自然的生命教育三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选文中蕴涵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具体的解读。

  李娜选取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四个角度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解读,找出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命教育的亮点与不足。

  孙云云基于生命伦理学的三层次生命说,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分别进行了生命教育内容的解读,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1.4.3基于研究现状的思考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存在许多盲点。从研究视角看,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倾向于对教科书的选文内容作出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研究,少有研究关注到语文教科书与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缺乏从实践层面对语文教科书的生命观进行解读。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已有研究只是涉及到一些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生命思想、生命意识、生命化问题的研究,忽略了生命观问题的复杂性,没有将全套教科书中所反映的生命观问题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中考察。从研究阶段看,研究者侧重于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对高中阶段开设生命教育类课程的思考少有涉及,对中小学阶段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部分学位论文对小学及高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生命教育有所研究,而关于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未曾涉及。综上所述,对不同历史时期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的研究可以弥补现有语文教材中的生命观问题研究的不足,扩充现有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

  1.5研究意义

  回归生命的教育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生命存在的深层意义的动态过程。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认识,它决定着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选择以何种姿态、以何种方式生存下去,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死亡意义的追问与行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的生命观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为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

  1.5.1理论意义

  生命观教育是生命教育最为根本的一个方面。关于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对中小学学生的研究涉及较少。本研究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出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生命观的内容,深化生命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充实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内涵。以生命观为切入点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历史时期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考察剖析,把握生命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发展脉络及其变化轨迹,有助于拓展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从而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理论及教材编写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1.5.2现实意义

  对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从实践层面看,可以提高人们对中小学学校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我国初中生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的形成。针对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的研究,能够寻求初中语文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和进步,进而引导教师正确地传递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个体中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提升初中生的生命意识与死亡意识。

  1.6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研究思路

  本研究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思考路径,力图从文献综述、概念陈述、教材分析、轨迹探源、反思建议等方面展开,探讨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生命观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把握生命观在教科书中的发展变化轨迹,以小见大,借以揭示出我国中小学的生命观教育的弊病与阻碍。首先,阐述研究问题的渊源,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生命观教育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预设分析框架并确定分析项目。然后,从课文、插图、人物形象和单元活动与练习四个方面对所选的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进行细致解读,剖析其呈现方式的异同。最后,着重分析三套语文教科书中生命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初步探讨原因,并对我国现阶段的生命观教育和课程改革进行尝试性建议。

  1.6.2研究方法

  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考虑,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本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对教科书特定文本的分析过程中,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人教版不同时期的初中教科书中的生命观作横向和纵向的双重分析,因此会运用到一定的比较分析法。

  1.文献分析法

  所谓文献是指"记录有关知识的一切载体",教育文献是指"一切用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文献法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本研究文献资料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从院校图书馆或其他网络渠道获取相关国内外书籍以及从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在搜集、查阅、分析并整理众多与生命、生命观、生命观教育、语文教育和语文教科书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地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剖析,试图发掘出现有研究的盲点,并借以充实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指"对教育文献直观的内容,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进行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直观、客观、系统、量化是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主词法、概念组分析法和科学引证分析法是内容分析法的三大类型。为了更有效的对初。

  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作静态描述与客观分析,本研究从生命哲学的理论体系中架构了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框架,确定了以课文、插图、人物形象和单元活动与练习四个分析项目,按照预先建构的生命观内容分析框架,对分析项目所涉及的主题做出频数统计分析,并运用教科书的内容举例说明其中所蕴含的生命观的内容及其侧重点所在。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对比分析的方法。本研究根据研究的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体现的生命观的内容展开对比分析,借此透视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的发展流变,从而反思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病与阻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