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12 共2041字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其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原标题: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浅探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其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因应试教育的桎梏,偏重繁杂的“阅读”训练,而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而索然无味。首先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学生感知、感悟太少,以至将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支解得七零八碎。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受到限制,语言感悟肤浅,情感体验苍白。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其次,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而结果的得出,大都是在教师细细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书上的答案照抄照搬,学生鹦鹉学舌地再现罢了。因此,要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农村一年级的孩子,可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在教学中,每次读书前,笔者都会提醒学生: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
  
  2 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每一个学课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方式:(1)通过故事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直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2)采用谜语或儿歌引入,切入主题。在《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导入时,笔者出示了一则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鼓励学生猜一猜,小松鼠到底去找什么呢?由此自然地引出课题,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再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如《胖乎乎的小手》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人的小手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说一说,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呢?家里的喜欢你的小手吗?为什么?这样就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孩子们在教师描述的情境中自然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并且读出声来,从视、听两个通道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如果拼音不熟练,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教师应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尽快读正确、读通顺,为有感情的朗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给自己的生活体验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讲,“有感情朗读”是读者情感外显的一种行为,凭借读来抒发读者内心的情感。而一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3.1教 师示范引导,以情带读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
  
  3.2抓 关键词句,感悟品读
  
  在朗读时,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手握铁锹、满头大汗、仍不肯休息、仔细看看”等,再通过教师范读中语音强调来帮助学生体会邓爷爷的勤劳。
  
  3.3创 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
  
  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春雨的色彩》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小黄莺、麻雀、小燕子,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五颜六色。
  
  3.4老师要当好指挥,及时激励和评价
  
  在平时的朗读训练时,老师要及时表扬和激励学生,“你读得可真好! ”“真棒,比老师读得还好! ”“表达得真有感情”,即使读得不够好时,老师也要说“读得有点感觉了,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要是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 ”老师的评价不仅要有激励性,更要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要能够教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当学生读书声音响亮但缺乏感情时,教师可说:“你的声音真洪亮,如果感情再投入些就更好了! ”当学生读书感情很投入,声音很美,但是声音太小时,教师就说:“你读得可真好!如果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老师的评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给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其他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评价也明白了应该怎么做。得到表扬和激励,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读书的热情就更高了。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