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需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发明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渗透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来呢? 这就成了我们现在所有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文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 简要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深入贯彻创新教育精神,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理念。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 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激发创新激情。 而为了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的。
(一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 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创新的主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应该以课堂上普通一员的身份,与学生和平相处,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信任和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从而主持并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独特的心理特征: 富有创造力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 矛盾和不平衡现象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 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为常人漠视的问题,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观点。 这种心理特征反映在小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独立意识, 敢于质问甚至唱反调的否定精神。 再加上小学生独特的年龄阶段造成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点,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掌握住一个大的方向,以免课堂被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而引入歧途,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伤害这些具有否定精神的学生。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基础。 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角度说,就是要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起一种建立在他所熟知的生活背景下的开放式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独特的问题,一张自制的卡片,一块小黑板等等。
二、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与独特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在思考问题时,要做到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开发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强化。
(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的思考问题, 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开拓性思维方式。 它是求同思维的发展,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多角度多方向思考,特别注重巧设问题,引发思考和争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力。
(二)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怀疑,往往是创新的开始。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 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们的问题很多,有时候甚至是很怪。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甚至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 对于学生的很多看似荒诞不经的问题, 教师常常采取的方式是不予理睬, 甚至呵斥制止。 这样时间长了后,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扼杀掉。
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 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套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 跟教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 而不能像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那样, 教师马上要给与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条件反射式地给予否定, 使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教师不经意间受到打击。
(三)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就能很好地达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而想象力又是可以培训的。
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 受过想象力教育培养的比没有受过教育培养的学生, 想象力要提高 94%。 因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机延伸,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
三、多方组织活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
(一 )积极开展课内活动 , 树立追求创新的精神好动不好静,这是孩子们的天性。 我们应遵循这一原则, 经常开展各种类型课内外活动,例如读书交流会、角色表演、诵读比赛、演讲会、辩论赛、课文插图比赛等,还可以结合课文设计游戏及小制作,引导学生深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总结,尽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干,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进而能养成积极、主动创新的好习惯。
(二)多方面组织社会实践给学生以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
我们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全面贯彻大语文的教育方针,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各种简单的社会调研活动,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作用, 同时也为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总之, 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意识, 注重对学习方式指导和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努力使他们成为不但具有深厚的交际功底, 而且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的人。 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而针对这一目的,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设施, 探寻出一条符合本环境下的教育策略来, 这才是我们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多媒体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声形并茂、多边互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厚爱。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都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如果用得不当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往往会创设一些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的感受,这就是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实际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创...
第二章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一节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解释。教学模式的定义中大体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方法论、过程论、结构论、经验论...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地把知识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长期的生活的接触避免了陌生感,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进而进一步激发...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教育,本文主要探析语文教学中与多媒体整合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
要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且能达到较好效果的。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具备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向优良品德靠拢,也能通过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