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高中语文阅读课导入语设计探析
【第一章】
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创设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
高中阅读教学导入语的问卷调查
【第三章】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设计类型与尝试
【第四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设计的实践体会
【结语/参考文献】
导入语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设计类型与尝试
教学需要智慧,“教学智慧是综合了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感知、思维、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而形成的一种整合后的高水平的系统能力。”15同样的,导入语的设计也需要智慧,它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导入语的设计是一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它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起点,是学生进入教师预设情境的开始。在进行导入语设计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篇幅精简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炬。
“导入时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和学习的效果。可以说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就像‘画龙’一样,贵在设计,妙在点睛。”16事实上,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导入语划分为直接导入和间接导入两大类。或以赏析作品题目切入,或以介绍作品背景引入,或以分析作家作品入手,或以一首古诗入题,亦或以乐声歌曲导入,或以有趣故事开篇,或以生动图画展示,或以典型事例开讲,其实都是直接导入或间接导入的体现。
3.1 直接导入
3.1.1 温故知新,直入主题
温故知新,直入主题的方法是导入新课时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在诗歌的海洋里,我们一路驶来,领略过诗仙李白的浪漫飘逸,感受过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而在 1925 年秋,湖南长沙,湘江之畔、岳麓之巅,毛泽东主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高声咏诵‘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等万丈豪情,怎不让人动容?今天让我们通过《沁园春·长沙》一起来感受一代伟人的风采。” 这种以已知向未知过渡的导入方法,通过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更点出了新课的诗歌特点,进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感悟。
3.1.2 有效利用,借助资源
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看,成了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录音、视频、FLASH 动画、PPT 课件等,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新知,这往往比单纯的使用教学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例如教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启发学生认真听、细细品,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最后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朗读技能的教学目标。在教授《鸿门宴》时,一曲《十面埋伏》,急促紧张的旋律扣人心弦,使学生不自觉的沉浸在音乐声中,被音乐带动,仿佛置身于楚汉之争的历史洪流中,看英雄们斗智斗勇,一决雌雄。如此导入,学生情感得到共鸣,很容易就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
3.1.3 介绍背景,引入内容
正如我们知道的,民族间文化是存在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成就了文学的民族独特性。在教授外国文学作品时,如果学生对所学外国文学缺乏深入了解,对作品背景毫不知情就会使教学陷入仅仅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的误区,进而导致学生学无所用甚至毫无收获。比如在讲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然后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文原着和视频,通过实效性感受,以点带面,进一步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可以在课后轻松背诵出文章中部分优美文段,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3.1.4 巧设疑问,引发思考
高中教材中选有一些科普类外国作品,比如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理念,许多科学术语都无法用汉语简单解释或在英语中直接寻找意义,而这类作品往往是学生最头疼、最不感兴趣的。这时“教师必须懂得在平实无华中设疑,满足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17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入手,结合现实生活巧设疑问,把文章理解的重点渗透给学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知,使之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状态。
3.1.5 赏析标题、明确重点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其实,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以紧抓标题,从赏析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找出标题中作者的写作重点,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把课题先板书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中有无关键字?如果有,它又为什么关键?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关键字是“退”字。然后可以顺势利导,继续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样“退”秦师?这样,围绕着关键字“退”,通过“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分析烛之武的性格、人物形象就显得容易多了。
3.1.6 点明人物,明确关系
在教授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教师可以精心设置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来实现生生讨论、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师可以抛出问题:你如何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从以往认知入手,依托课文,通过交流信息,相互沟通来形成统一认识,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现实斗争中的战友,更是相互精神上的挚友。在明确了人物关系后,教师可以就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思考、讨论恩格斯在寄托哀思方面表达方式的与众不同,在师生互动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1.7 叙述故事,梳理情节
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先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的明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课文。上课的时候,教师再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课文内容,比如这样的开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所谓真爱可贵,但有时真爱也会在世俗的束缚中走向悲剧的终点。曾经有一对爱人因为得不到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哥哥的祝福,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痛苦。他们以为只要彼此够深爱,终究能以时间换得相守,结果却落得泪洒庭树,魂归黄泉,从此世间多了一种叫做‘鸳鸯’的鸟,夜夜哀鸣,却不离不弃。”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文章脉络来叙述故事。这样,既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又保证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连贯性。
3.1.8 语病导入,引发思考
在讲授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郁达夫堪称一代文豪,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尚未完全成熟,汉语语法也未形成系统之际,他的文章白璧微瑕,也存在着一些病句,今天我们就不必为尊者讳,大胆的试试手,帮郁先生修改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文章中的病句,有学生就指出写到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句存在问题。当我问及有何问题时,学生进一步指出“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中“家虫”就是家里的虫,与“养在家里的”赘余。对此我表示赞同,进而又让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寻找,之后学生又陆陆续续找出一些句子,当然其中有些并非病句,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认真思考充斥其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2 间接导入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18所谓间接导入语设计,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从课文以外的知识和内容中寻找切入点,在教学中有创造性的使用课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灵活的按照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等标准设计、运用导入语。其中包括:
3.2.1 故事导入,吸引注意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许多优秀人物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用讲故事的方法设计导入语,以语言再现历史人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很好的展开文言文课程的教学。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时,我选取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故事作为导入语:“一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的问周恩来总理:‘在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回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同学们,周总理与对方针锋相对的较量实际上是隐藏在机智幽默的巧妙回答中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理不仅多次成功完成了出使任务,还成功扞卫了国家的尊严。而历史上赵国也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官--蔺相如,凭借三寸之舌战胜了有着虎狼之心的秦国国君,最后全身而退。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司马迁讲的关于蔺相如的外交故事!”这样就很自然引出课文题目,进而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展开了课堂教学。
3.2.2 歌曲导入,感染情绪
“言为心而生”,实际上歌曲同样可以感染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设计导入语时,通过播放歌曲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心理上的共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讲授《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我播放了歌曲《精忠报国》,因为这首歌学生耳熟能详,学生应和文本,很容易走进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对“爱国”二字有了真切体会,此时,围绕辛弃疾拳拳爱国之心却不得报国之门的人生遭遇,学生就能更好的体会作家作品的真情实感,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3.2.3 民俗导入,趣味盎然
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从湘西特有的民俗民情入手设计导入语:“一座小城,倚山,傍水。端午龙舟赛,桨手赶鸭忙,夜半歌声起,虎耳入梦乡。一人、一船、一渡头,失修的白塔,千里的沅水,一年复一岁……他,会回来吗?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在这样的导入语引领下,学生沉浸在如梦如幻的湘西独特世态人情画轴中,循着作者的笔触,且行且看,且听且想,体味着沈从文笔下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
3.2.4 诗句导入,生动贴切
中国自古就是诗歌盛行的国度,有时候适时的引用诗句来设计导入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就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说你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却道是’片言谁解诉秋心‘;也曾叹’孤标傲世俗谁隐‘,只落得’满纸自怜题素怨‘;你惆怅’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但也知’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人总说你不该走进贾府,更不该见那个让你一生流泪不止的男人,可是谁又真正懂得你的心思。今天,我们一起陪着你--林黛玉走进贾府,看一看这个改变你一生命运的府邸里的人和事吧。”如此设计导入语,学生对《红楼梦》里的诗句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要求老师补充课文中没有的诗句。
3.2.5 名家点评,高屋建瓴
“苏轼之于赤壁,就如同红花之于绿叶。说不清楚是红花被绿叶衬托方显其鲜叶,还是绿叶被红花点缀才更添翠意。如果没有赤壁苏轼也写不出诸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佳作,但赤壁少了苏轼也就不再是我们向往的赤壁。在赤壁茫茫夜色中,多少风流人物都付诸笑谈。苏轼的两鬓华发,道尽了人生的百转千回。难怪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指出’余(唐庚)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州,走近苏轼,去领略一下《赤壁赋》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导入语,从名家评析的角度高屋建瓴的概括了文章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并赏析课文有了指导性的作用。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致高昂,在情、境、意三个层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2.6 类比导入,易于接受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脱胎于生活的,所以我们总是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和所学内容相关的事件或特征相似的人物,它们之间形成的这种类比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新课。比如在讲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事先预习课文,然后在新课进行之前先播放了电影《辛特勒名单》的有关集中营生活的片段。虽然通过预习学生对集中营里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当电影里残忍可怕的镜头出现时,学生依旧掩面惊呼,啜泣不已。电影片段放映完毕,学生们陷入久久的沉默,再回头学习课文时,人人都对法西斯暴行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和平的可贵。学习氛围庄严肃穆。
3.2.7 游戏导入,轻松学习
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让学生认真预习的情况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死亡常常是不期而遇的事情。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了!在1898年的沙皇俄国,死亡不过是每天发生的诸多事情当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哪怕死者死状奇特,就算死者死因未明,也不过是人们的小谈资而已,不到一个月就会被人们完全遗忘。可是本着对死者负责的原则,我们---宜宾县第二中学校2013级27班全体同学为此组成了专案组,坚持一定要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侦查,一定要让案件水落石出。”学生听到这里,窃窃私语,暗暗发笑,接着我提出“别里科夫之死---他杀?自杀?”的问题,然后随意抽取班级学生,称呼他们为“张警官”“李警官”“王警官”等,被抽到的学生显得极其兴奋,仔细认真的自行完成并出示了“别里科夫之死”调查报告,其中包括“现场勘查”“死者个人档案调查”“有关人士专访”“死者死亡影响”等多个环节,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认真筛选、归纳、整合,能得出相应的信息,没被抽到的学生跃跃欲试,教师也适时引导,甚至有些同学还模仿别里科夫的言行,有些同学还积极扮演华连卡等角色,从角色所处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思路始终紧随教师教学步骤,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了学习。
3.2.8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重在感染,其目的是使学生从接受者、观赏者转换为其中的角色进行直接的体验,让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19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声中展示了多张“火烧赤壁”场景的 PPT 和周瑜的相关图片,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开始课文内容的探究。再如讲授《赤壁赋》时也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苏轼被捕入狱,惨遭折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失意,行动上束缚,生活上困顿,心灵上的压抑,促使苏轼急切的想找到解脱的方法,但是想超脱却又不得超脱。沉重的精神压力刺激苏轼内心的深刻感发,世事的纷忧与虚无诱使苏轼走进了另一重精神境界,于是,在夜深之时,无人之际,苏轼乘一叶扁舟,来到了赤鼻矶下,即兴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去走一走苏轼的人生路。”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认真、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3.2.9 仿写导入,激发兴趣
对于《兰亭集序》我个人十分喜欢,觉得是训练仿写的好材料。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最大兴趣,我事先仿写了一段,并将它设计为本课的导入语:“甲午年仲秋之际,余携三五友人共赴都江堰西南之青城。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间有翠竹郁郁,古木森森。偶闻鸟鸣碧涛之中,乐余心也。此地有揽胜紫云,飞檐斗拱,亦见笔墨丹青,行云流水。虽为重修之景,但目之所及亦不乏古朴沧桑之感,一景一观,然足以感先哲之情怀。”在我吟诵时,学生认真倾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我因势利导,展开课文第一二段学习,并指导学生进行初步仿写,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
3.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设计理念
在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导入语设计类型进行认真分析和比对之后,我努力尝试、亲身践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入语设计的新课标理念,希望能从教学实践中我借鉴学习,整合经验,以到达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的目的。
3.3.1 导入并重,方法多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学会以文本为基本载体,给予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畅所欲言的机会,以促成学生成为文体的真正读者。董一菲的《葡萄月令》一课中有这样的情境:
“你说自然界’风‘是和’春天‘经常联系在一起的,我同意,比如我们常说’杏花雨杨柳风‘,你觉没觉得’风‘和中国文化也有某种关联?毛泽东说’数风流人物换看今朝‘.’风‘从哪来?从哪里吹来?从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出来,那里就有《国风》,于是’风‘本身就是中国化的。”20
在这里,董一菲大胆的将自然界的“风”和《诗经》中的“国风”联系起来,以抽象的“风”结合具体的“风”,串连起古今优美诗句,启发学生思考,于是教师的“教”不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与言行。
我们常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实际上强调的是,看和写应该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名家朗诵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新知,这往往比单纯的使用教学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于是,我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作了以下导入尝试:
“人们总说语句中的语调变化以强调重点的字词为主,在朗读时当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来体现。这个观点我表示同意。同学们有没有觉得朗读中的节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某种关联?《大堰河-我的保姆》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艾青对大堰河深沉的爱和深深的怀念。这首诗歌处处有情,能自己找出一两句读读吗?又可不可以谈谈你所感到的情感是什么?”
我试图通过对朗读技巧的讲解,启发学生认真听,细细品,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最后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朗读技能的教学目标。像这样的尝试不止一次,在教授《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时多次采用。后来在教授《赤壁赋》时我更进一步,采用巧设疑问的方式来导入课文,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
“说起《赤壁赋》,宋代的诗评家张表臣评价这篇赋是”卓绝近于雄风“. 究竟这首诗卓绝在何处?你觉得这篇赋作者在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不论抒发的是何种情,都得依托景物的描写。下面阅读第一段,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通过层层设疑的方法,在导入新课之后,我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为解读文本的最佳手段,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接下来的整节课里,我努力实践着“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更好的学”的新课标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成果,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读与说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我的恰到好处的点评串联起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画龙点睛般的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意愿和潜在的能力。
3.3.2 赏析标题,突出重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对一篇文章而言,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常常说写文章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关键就在标题上。自己作文如此,看别人的文章更是如此。想要让学生理解一篇课文可以从赏析标题入手。比如我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导入方法:
“同学们,从语言结构入手,我们来看看《烛之武退秦师》这个题目,可以怎么来划分?对,烛之武-退-秦师。同学们,你们再看看这三个部分中哪个是关键?为什么 ’退‘是关键?为什么说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退‘字展开来写的?来,我们一起说说’退‘的施动方是谁?受动方又是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见识见识,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
我以题目分析为导入语切入点,围绕着关键字“退”,不断的让学生思考,顺势利导展开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准确的通过“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来分析烛之武的性格、人物形象,使得文章重难点的解读就显得容易多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学史上,不同的时间段闪耀着不同的文体所发出的炫目光彩。在教授《阿房宫赋》时,我力图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赋”这一文体,并与《诗经》中的表现手法进行有效区别,于是我以讲解“赋”这一文体导入:
“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实际上是强调在唐、宋、元三个朝代这三种文体独领风骚的状况。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文学只有这三种文体呢?事实上,唐之前的朝代也不是没有蔚为大观的文学形式,比如题目中的’赋‘实际上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生命力勃发的文体。会不会有同学想问这里的’赋‘和《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里的’赋‘有区别吗?两者当然有区别,《诗经》里面的’赋‘是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而这里的’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所谓’有韵‘实际上是强调它的文采和韵律。”
如此导入,不仅使学生对“赋”这一文体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而且也能明确对文体“赋”和表现手法“赋”加以区别,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赋”这一文体并进行仿写创作提供了可能。在学习完《阿房宫赋》后,我适时引入魏明伦的《宜宾赋》,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效果良好。以下是学生仿写《宜宾赋》片断:
岷水碧波滚滚,金沙浊浪滔滔。迎五湖客,揽四海商。戎州古韵犹美,叙府独领风骚。万里长江,从此伊始;千年悬棺,历久弥坚。竹海石海酒海,海海称奇;翠屏石城博望,山山道峻。春赏雅致竹园,夏观三江涌浪,秋游奇险洞乡,冬往观斗温泉。昼见大观之楼,巍然伫立;夜有三桥之景,璀璨虹彩。
黑殿白塔,相映成趣;月华满江,光影流转。李庄夕佳,代代古镇;佳酿香茗,世世传承。红油燃面,飘香神州大地;姚子雪曲,誉满华夏南北。香樟苍劲,平添一城生气;黄桷多情,总留满手余香。
从实践中我明白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本为学生提供活跃、开阔的空间,促进学生成为文体的真正读者。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洞见学生的学习行为,熟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导入语设计入手去激励学生主动阅读,要激发学生思考、学习的激情,发掘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为此我在讲授《故都的秋》时作了进一步尝试:
师:文章开头写秋天写得真美。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仿写一下。
生1:风景,无论在什么地方的花朵,总是好的;可是啊,故乡的风景,却特别地来得优美,来得迷人,来得亲切。
师:你是不是想家了?
(学生点头)
生2:友情,无论是拥有什么样的友情,总是好的;可是啊,他的友情,却特别地来得少,来得慢,来得伤感。
师:怎么,和朋友吵架了?
(学生笑)
师:其实同学们都仿写得不错,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我们再看看,作者明明说秋天总是好的,怎么又说“可是”呢?“可是啊”在这里,表示接下来的意思与刚才的相反了,可见,作者的情感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认真思考,有人举起了手。)
师:请说。
生:作者先是喜悦的,表明他喜欢故都的秋天。然后又是伤感的,因为后文说他“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的情感在这里已经显现出了转变,靠的就是“可是啊”三个字。
师:思考得很认真,课文也很熟悉,不错。
……
从案例不难看出,教师以赏析标题为手段,针对标题中重点字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甚至完成初步的仿写,通过老师的具体指导,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可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对文本中蕴含的作家情感进行很好的把握,实现了有效教学的动态生成和合理延伸。
3.3.3 具体简洁,运用修辞
导入语设计需要“一实二精三运用”.所谓“实”是强调导入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的有效性;所谓“精”是指导入语言的精准,让学生能更快的进入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所谓“运用”就是要教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方法,转化为新的知识储备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为最终能否很好的落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是从了解作家个人身世遭遇或作品创作背景入手,枯燥无味的教学语言不会让学生情感的湖泊泛起任何波澜,所以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使学生有兴趣去听、去读、去体会。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以“实”字入手巧妙设计出能打动学生的导入语:
“有人说苏轼之于赤壁,就如同红花之于绿叶。说不清楚是红花被绿叶衬托方显其鲜叶,还是绿叶被红花点缀才更添翠意。如果没有赤壁苏轼也写不出诸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佳作,但赤壁少了苏轼也就不再是我们向往的赤壁。在赤壁茫茫夜色中,多少风流人物都付诸笑谈。苏轼的两鬓华发,道尽了人生的百转千回。这一年,元丰二年(1079年),它是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这一年,他被贬谪黄州。这一年,”乌台诗案“成了举国轰动的事件。苏轼被捕入狱,惨遭折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失意,行动上束缚,生活上困顿,心灵上的压抑,促使苏轼急切的想找到解脱的方法,但是想超脱却又不得超脱。沉重的精神压力刺激苏轼内心的深刻感发,世事的纷忧与虚无诱使苏轼走进了另一重精神境界,于是,在夜深之时,无人之际,苏轼乘一叶扁舟,来到了赤鼻矶下,即兴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去走一走苏轼的人生路。”
在导入的过程中,以“精”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谓“精”,既是指语言的“精准”,也是指语言的“精确”.教师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实现导入语言的优美生动,不论是导入作家作品还是介绍背景,都能显示出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聪慧的头脑。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表述中学生不自觉的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信步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从湘西特有的民俗民情入手“精”设导入语:
“一座小城,倚山,傍水。端午龙舟赛,桨手赶鸭忙,夜半歌声起,虎耳入梦乡。一人、一船、一渡头,失修的白塔,千里的沅水,一年复一岁……他,会回来吗?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在这样的导入语引领下,学生沉浸在如梦如幻的湘西独特世态人情画轴中,循着作者的笔触,且行且看,且听且想,体味着沈从文笔下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
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何其多也,其中不乏一些被诸多名家高度赞扬的大作。名家们的点评无疑是对作品最好的解读和肯定,在教授这样备受赞扬的名篇时,从名家点评导入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从名家评析的角度高屋建瓴的概括了文章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并赏析课文有了指导性的作用。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致高昂,在情、境、意三个层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比如在教授《蜀道难》时就可以以“运用”为目的这样导入:
“李白的旷世之作《蜀道难》全诗二百九十四字,写景状物无不显示作者风采,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蜀道,走近李白,去领略一下《蜀道难》的独特魅力。”
可以看出,导入语设计是有方向、有内涵的,导入语的设计本应该体现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感动的,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东西,只有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瞬间被点燃了,学生的思路才会顺着教师的设计而延伸,才会自觉地去回顾生活,进而再去感受诗歌中令自己感动的细节。于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如同流觞曲水,每一回环、每一激荡都充满了探知的趣味和情感的收获。
3.3.4 创新立意,重在突破
我们常常羡慕于名师们在公开课上气定神闲的风度,也惊讶于名家们掌控课堂的超凡能力,还感慨名师大家的课堂上学生们个个才华横溢、应对自如。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关注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王荣生教授曾在评价郑桂生老师《安塞腰鼓》一课时就说“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她的课里都变得愿说、能说、会说”.其实,要想让学生愿意说、主动说,教师就得做到创新立意,营造适合学生思考、发言、活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预设课堂流程的走向的同时给予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为教学内容的生成预留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在让学生认真预习的情况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师:咱们预习了《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哪些同学能来给这篇课文定性?
生 1:一个爱情故事。
师:你看到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生 1:一对爱人彼此深爱,不离不弃。
生 2:一个爱情悲剧。
师:那你看到的‘悲’体现在哪里?
生 2:一对爱人因为得不到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哥哥的祝福,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痛苦。他们以为只要彼此够深爱,终究能以时间换得相守,结果却落得泪洒庭树,魂归黄泉,从此世间多了一种叫做‘鸳鸯’的鸟,夜夜哀鸣,却不离不弃。
师:嗯,是够悲剧的。那你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生 2:家人的不支持。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个看法吗?
生 3:我不同意。我觉得他们自身的原因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师:他们自身有哪些原因?可不可以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证据?
……
我通过引导学生体现文本语言中包含着的丰富情感,使得学生在体验美好情感的同时将文本的情感内涵进行了全面拓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以生活实践为依托,触摸到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在这堂课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认真对课文内容的筛选、归纳、整合,得出了相应的信息,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路始终紧随教师教学步骤,最后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讲授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
“郁达夫堪称一代文豪,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尚未完全成熟,汉语语法也未形成系统之际,他的文章白璧微瑕,今天我们就不必为尊者讳,大胆的试试手,帮郁先生修改一下,比如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句该如何改?”
从实践可知,教师应该懂得为自己的教学流程的走向进行充分的预设,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学习的空间,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