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作文的教与学,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了解教学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无锡市一所农村小学 88 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所写的作文的分析与比较为基础,研究当前语文作文教与学的基本情况,具体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写作动机和写作效果的问题。文章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内容 作文教学方式 作文教学评价
The Research about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higher grades
Abstract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lways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ese teaching, are areflec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a reflec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comprehensive quality.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students. Composition teaching as the name suggests 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andlearn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a teacher should not only study theteaching,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in 88 in wuxi ci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five or six graders hadwritten a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and research the current Chinese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f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writing motivation and writing effect problem. The end of thearticle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inesecomposition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essay writ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
(一)对作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二)对作文教学方式的研究
(三)对作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四)对写作动机的研究
(五)对写作效果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习作量现状
(二)习作内容现状
(三)教学方式现状
(四)教学评价现状
(五)学生作文现状
(六)学生写作兴趣现状
五、问题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内容的分析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分析
(三)教师教学评价的分析
(四)学生缺乏写作动机
(五)学生写作效果的分析
六、思考和建议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
(二)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三)重视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多元化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己作“文”
(五)加强知识储备,发扬学生的个性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 谢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太繁杂,要求太高,可实施性低,或者是没有突出的实践成果。所以作文教学具有研究的意义。
作文包含着复杂的思维活动,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作文训练,可以全面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起着集成和展现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笔者对本课题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实习期间也一直关注,所以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2“课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以及一些思考性建议,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作文教学是具有意义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为青少年(12-16 岁为少年),就是说高年级的学生即将由儿童变为青少年,在这个关键时期,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所以思维是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够间接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作文是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感情的,作文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教师正确地引导下,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相关研究
(一)对作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美国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特色,其作文教学内容上非常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注重个性观点,教学形式多样,重视“口头作文”。
日本小砂丘倡导“生活作文”,他将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倡导“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主动地写”1等。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即是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的与宗旨的、经过人为优化的自然、社会、学校、家庭等生活内容。
(二) 对作文教学方式的研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观察作文入手,递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强调发展智力作为训练的主线。与之对应的是强调发展个性作为训练的主线的个性型,其代表人物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他主张改革传统作文。一,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二,反对用复述和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写作指导。而正确的方法是:命题后教师不作指导和提示,放手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愿意写的东西,能写多少是多少,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有人认为作文训练应以培养独立的写作能力为目标。俄罗斯拉得任斯卡雅创立了“写作能力型”的训练体系。她认为这一能力具有七项内容:(1)审题能力;(2)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3)搜集材料的能力;(4)系统整理材料的能力;(5)修改文章的能力;(6)语言表达能力;(7)选择文章体裁的能力。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四、五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重点培养前六种能力。其中,四年级培养的重点是审题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五年级重点培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第二阶段(六、七、八年级),重点培养各种体裁写作的能力。
在我国 80 年代出现过影响全国的情境教学模式。这种情境教学主要针对语文教学创设的。由李吉林老师首创。《教育大辞典》中将情境教学法定义为“情境教学法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家包全杰提出“作文循序教学法”,以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作文水平为核心,这种教学法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训练阶段、单项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
在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学生说话、写话,为以后的作文深打基础;在单项训练阶段训练学生写段和观察作文,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在综合训练阶段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把文章写得有中心有条理。
(三)对作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日本的作文评价着眼于与学生的感情交流,用感情表达对学生的态度,并且创造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种评价方式。
我国在作文评价上侧重于形式。教师往往提供范文,用自己的思维去框架学生的思维,在用成人的语言去评价。评价语都是“空头支票”,好的文章就写“段落清楚,语句通顺,中心突出”,差的就写“别字太多,语句不通顺,需努力”等等。也不注重多种评价方式。
(四)对写作动机的研究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1)运用学生的经验。(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5)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6)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我国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倡导“创意写作”。他认为词汇和语法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欲,教师应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磨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对写作效果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认为在观察中每个学生都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个人的思想不会雷同,语言的表达带有深刻的个性,创造的内容也必有自己的独创性。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来看,我国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主”、“真实”、“自由”是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无锡市一所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抽取 88 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所写的语文作文为研究样本。选取过程如下:在所选小学的五、六年级中随机各抽取两个班级,再从这个班级中随机抽取 11 名男生和 11 名女生,共计 88 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法:查看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资料、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情况,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为本研究提供突破口。
2.作品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3.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对当前作文教学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调查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随堂听课,对某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四、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习作量现状
学生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两部分,大作文是要检查考核的部分,小作文可以看作是随笔。在不管学生写作质量的前提下,大作文必须在一节课上完成,小作文可以带回家完成。另外,一学期有规定的作文任务,大作文写 7 篇,小作文至少写 10 篇。一学期 17~18 周,最后两周需要复习和考试,所以为了尽快地完成作文任务,开学初始,学生需要每周写一到二篇。笔者就“如何看待习作量”,与 A 老师进行了访谈,访谈记录如下:
笔者:你认为现在的作文量大吗?
老师:我们都是按照规定来让学生写作,必须要完成教学任务。我最好作文少一些,批起来头疼。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觉得作文是项任务,对作文抱着消极的心态,而且作文量大的话,对于教师来说会加重负担。
(二)习作内容现状
大作文写作的内容是课本每单元内的习作内容,经过归纳,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几个话题:写人、写事、写物、写感受或者体验,自由命题。笔者统计了每个话题的题目如下:
表一:五、六年级作文题内容
另外,还有能力型的题目,如五年级上册要求看图想象,写故事,五年级下册要求给朋友写信、写发言稿、缩写草船借箭(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或金色的鱼钩、在《我们家的变化》、《本班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选一个写研究报告;六年级上册要求写小学里语文书里的故事的前后故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六年级下册要求做一个实验,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给老师写一封信。
小作文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是教师命题的作文,或者根据时事进行写作,也有一些教师让学生写些自由命题的作文。比如学校组织了秋游,就会让学生写一篇秋游后的感受或者记秋游中的一件事;自由命题的作文次数是 1~2 次,在自由命题的作文中,写事和写感受的最多,如《西红柿炒鸡蛋》、《今天我真 XX》,写物的其次,如《我爱秋天》、《我家的猫/狗》,写人的最少,如《我的爸爸/妈妈》。
(三)教学方式现状
根据笔者随堂听课获得的信息来看,上课作文,一般来说教师都要对作文的要求、写作思路进行讲解和提炼,在教师的讲解之后,就会让学生立即动笔,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准备情况,以及是否有内容的准备,并要求在一节课之内写完、上交。少部分教师会精心备课,设计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引入一些小故事,或者设计一个情境。
虽然教师相互之间会进行交流、讨论,但是这也导致教师形成了一致或者相似的教学方式,很少有教师愿意多花心思,设计一些新颖的教案,突破这种一致性的教学模式。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习作 5》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讨论交流。
小结:
a、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b、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a、你准备介绍家乡的那一种产品?
b、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c、在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和使用方法。
d、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注意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从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先提供范文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模仿范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写物,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虽然教师提出了一些写作时的注意点,但是学生的作文肯定会受范文的影响,学生没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观察(比如实物观察),而只是对图片进行了观察,即使是查阅资料,那么学生就会直接找到具体的对事物的描写,学生就不会有思考的余地,直接照搬照抄资料,作文的设计意图就没有意义了。
(四)教学评价现状
1.教师为评价的主体,缺乏学生互评
教师常常需要绞尽脑汁地写评语,大作文要求至少有半数的作文要写评语和批注,小作文可以不用写。就笔者实习期间在某校观察显示,对于大作文,教师根据要求写评语,小作文是不写评语的。由于教学时间上的紧凑安排,教师不考虑学生互评,然而学生互评的意义是巨大的,互评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表现自己想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最真实的表现,体现出学生自己的个性,同时,一些好的想法、好的观点将给其他的学生带来启发和示范,学生互评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作文的写作会让家长参与评价。不过据笔者统计,在上交的学生作文中,只有 1%的作文上有家长修改过的痕迹,2%的作文上只有家长的签名,其他作文上毫无痕迹。
2.教学评价的内容
(1)错别字的修正
据笔者收集到的作文中显示,教师对大作文看得比较仔细,错别字能改出来的都改,但是一篇文章中还是有 1~2 个错别字未进行修改。比如学生作文中的“从新”、“洁白如睱”、“罗索”等。
(2)批注
教师对大作文会根据文章做批注,如“语句幽默,好”、“这一段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写,无关则去掉”、“多余”、“某字/词/句用的好”等,小作文主要是改文中的错别字和语病,不做批注。
(3)评语
笔者认为评语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于一些好作文的评语,如“好,能把一场比赛写得这么精彩,不错,加油”、“详细地写出了拔河比赛的过程,特别是人物的神态、动作都写得比较形象”等;第二类是对于比较好的作文的评语,如“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才能使文章写得比较成功,继续努力”、“写了两局,但仔细写的没有,写活动一定要注意写清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这文章中明显缺少了”等;第三类是对于比较差的文章的评语,如“观察不够细,所以文章不够美”、“本末倒置,拔河,应该拔才是重点啊怎么搞的?同学们拔河的动作、神态呢?”等。
总的看来,教师不能做到客观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的评语可能会带有一些情绪;评价时再怎么仔细,还是有漏网之鱼;鼓励性的评价很少。
3.教学评价的方式
(1)诊断方式
作文课上,教师将习作要求简单讲解后,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没有课堂的口头评价。
只是在作文草稿收起来后,教师会进行修改和初步的评价,不通过的学生退回作文本,通过的学生可以誊写。另外,小作文基本上浏览一遍就可以了,评价时篇幅过一面纸就打“优”,篇幅短就打“良”,“优”率可达 95%~100%。
(2)指导方式
教师除了在讲解时指导外,只在最后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且提出“有问题的同学举手”,然后进行个别指导,但是经笔者随堂听课时观察,举手问老师的学生只有 1~2 个,而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小问题,对作文的写作帮助不大,如“老师,某字怎么写”、“老师,我应该先写这种情况还是那种情况”等。
(五)学生作文现状
笔者以五年级的一篇要求写春景的文章为例,从文章主旨的体现、语言的丰富性、错别字的数量、想象力的表现、用词的准确来谈谈学生的作文现状,下面的两篇文章依次是教师认为优秀的文章和差的作品。
《春天来了》
想着,盼着,春天来了,春姑娘也来了,她带着生命和希望,挥舞着神奇的魔棒,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所到之处,无处不散发出无限生机。
你瞧,小池塘里的冰都融化了,池水清澈见底,像一块碧绿的玉石。一群群小鱼在水中嬉戏着,金灿灿的,红艳艳的,美极了小草刚探出半个身子,嫩绿嫩绿的,在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那晶莹剔透的露珠好像给草儿们戴上了一串串珍珠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柳树长出了嫩芽,亭亭玉立,一阵风吹来,柳树像一位少女,舞动着美丽的身姿,抚弄着长长的秀发,在池塘边梳妆打扮。花儿都争先恐后的开放了,争奇斗艳。迎春花绽放出一朵朵金灿灿的迎春花,迎接新春的到来;桃花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扯起红纱裙翩翩起舞;梨花伸出洁白的手臂,向人们招手致意。成群的蝴蝶扇动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舞蹈;春姑娘悄悄地走来,把春天的美景带给我们。
你听,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忙着采花蜜,河水自由了,不停地唱着“哗啦哗啦,叮咚叮咚……”春姑娘悄悄地走来,又把春天的声音带给我们。
你闻,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花园里,到处都弥漫着花的香味,使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春姑娘悄悄地走来,把春天的香味带给我们。
啊春天来了春姑娘的足迹洒遍人间,到处都是光彩夺目,生机盎然
《春天的田野》
春姑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田野,树林,小河等。今天我就来给你说一下春天的田野吧。
在我们家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的前面有一片田。在那里面有许多的蔬菜,有青菜,有萝卜,还有蚕豆等。让我再来给你说说这些蔬菜姐姐们都在争先恐后地说些什么吧
青菜姐姐说:春姑娘来了,冬姑娘走了,我们也可以远离天寒地冻了,再也不用怕冷了,这真是太好了。”蚕豆姐姐又说:“这也不能怪冬姑娘,因为冬姑娘一来,冬天也就来了,寒冷也就来了。”白萝卜姐姐还说:“现在终于好了,春姑娘来了,我们又可以勃勃生机了,让人们都能吃到新鲜的菜谣了。”布菜姐姐最后说了一句话,它说:“你们不用在说下去了,总之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地生长了。”让我们再来听听老前辈在老生长谈些什么吧。土地爷爷说:“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了,春夏秋冬我们都遇到过,还有什么担心可言的,现在该那些小孩子来经历了。”小河奶奶又回答到:“是啊,该它们了。”
春姑娘真是无奇不有,如果你也很好奇,就可以花一点时间,去感受春天,感受它的美,它的快乐。
1.文章的主旨体现
《春天来了》这篇文章首尾呼应,点明春天到来,生机盎然,由此文章主体写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而《春天的田野》一文,首段提到田野,尾段未能点题的基础上,作了升华,但是文章中并不能体现相关的“美”和“快乐”,文章主体主要写的是各种蔬菜的对话,文不对题,文章的重点没有把握好。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作文的把握有着很明显的差距,会写的同学能做到文从句顺,内容丰富,不会写的同学瞎写一气,思路完全是局限的。
2.语言的丰富性
《春天来了》一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用词准确,语言丰富。而《春天的田野》
一文可以说勉强用了想象的手法,语言平淡,内容浅显,让人乏味。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对于平时的积累有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观察和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3.错别字的出现
《春天来了》一文没有错别字,而《春天的田野》一文错别字出现了“菜谣”、“ 老生长谈”、“布菜”、“在说下去”,还有对“它、她、他”的区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得不扎实,一些基本的认识都区分不了。
4.学生想象力的表现
(1)合理性
显而易见,《春天的田野》一文想象十分不合理,首先对于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萝卜一般分为秋萝卜和夏秋萝卜,秋萝卜一般 7 月中下旬播种,9 月中旬收获;夏秋萝卜 5-6月播种,7-8 月收获。其次一篇写景的文章居然成了想象文。
(2)对想象的理解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因为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第二位学生明显将之理解成空想,不切实际。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审题立意上会出现偏差,缺乏对生活实际的认识。
(六)学生写作兴趣现状
学生的心理情绪非常低落。当听到写作任务时,一片“哀声”,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甚至是排斥写作。据笔者访谈数据显示,有 1%的学生喜欢写作,5%的学生比较喜欢写作,9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写作。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很难,在假期中,作文总是最后完成的作业。访谈记录如下:
笔者:你喜欢写作文吗?是喜欢、比较喜欢还是不喜欢?
生 1:一般吧。(笔者视为比较喜欢)
生 2:还可以。(笔者视为比较喜欢)
生 3:不喜欢。……
五、问题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内容的分析
1.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中国讲究传统道德的发扬和培养,所以在更注重情感文,重视学生体悟和情感。就习作的内容来说,写自身感受和情感的作文是小学高年级作文中很主要的一部分,而写想象作文的机会就只是每学期一次的看图想象,实际上,想象作文分为文本材料作文、物品材料作文、抽象材料作文等几种类型。而这样的作文内容的编排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这样的作文内容侧重的方向无疑是错误的。
2.教学内容与作文质量
由于总是由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这样的模式使学生在失去教师命令后一下子茫然无措,学生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而且学生在搜索自己生活中能够写的素材时,能够想到的内容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学内容中一些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概括经验的作文,实际的教学根本没有落实,所以作文的质量还是上不去,好作文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3.教学内容与学生写作兴趣
在整个习作中,各年级有些作文题目可以互相“借用”, 这样的作文题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比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套用在写一件感动、难忘的事以及写一件童年趣事;各年级都有参加学校运动会,所以运动会也可以成为一个共用的题目,同样的还有秋游这个话题等,这样的题目反复抄写,学生对于内容已经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分析
在上课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讲授,用一些音乐、图片试图营造的情境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达不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的。在狭小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只能关注到教师讲解时呈现的内容,而往往会把平时看到的一些有意义的内容抛至一边,只能凭空想象,最后导致学生写不出好作文。并且,教师提供学生写作的思路,可能会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同一个“胡同”里,学生作文就写不出创造性,写不出新意。
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僵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滞后。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随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思想也逐渐僵化,缺乏创新精神。然而创新意识是使文章出彩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依赖着教师的思路,逐渐地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作文的质量,还是作文的水平都随之下降。
(三)教师教学评价的分析
1.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一篇习作,需要教师从讲解到指导学生,最后由教师来批改,教师只能从单方面的角度来指导并评价学生的作文,导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偶有出彩之处。教师根据自己对作文的欣赏角度来要求学生,使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口味而忽视自己的创造性,最后谈到写作文,就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和各个作文指导书,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写作文不打草稿,瞎写一气,不能表情达意。
2.评价内容欠缺鼓励性
教师在写作文的评语时,带有自身的主观情绪,可能学生的字迹、文章的美感、教师的疲惫感都会影响到评价语,教师会写出一些激烈的话语,这不利于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学生有自尊的需要,学生在受到教师表扬和鼓励的时候,会得到肯定的感觉,对于作文的好感会增加,兴趣也会大大提升,所以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动机。
(四)学生缺乏写作动机
在学生看来,写作文是件苦差事,是一个包袱,是座跨不过去的大山。根据笔者随机选取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喜欢写作文的为 1%,比较喜欢的为 5%,不喜欢的占了94%。这是个惊人的数据,为什么学生会对写作文产生这么大的排斥的心理呢?写作应该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写作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而学生没有兴趣写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当今的学生每天都接触着电视、电脑这些科技产品,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是通过这种途径而得到的信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却只能在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渐渐地就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其次,教学内容缺乏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脱离,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作,乏味枯燥。在见到了科技产品带来的丰富的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之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就没有了兴趣,因为这些内容不是他们兴趣所在;最后,写作任务重,要求高,单一的评价方式可能会使学生缺乏认同感,愉悦感下降,兴趣也随之减少。
(五)学生写作效果的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
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比较重视,而在高年级以文章的分析为主,因此如果在低年级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字词及其用法,又在高年级对于字词的学习得不到巩固,同时学习字词的机会在减少,也不能面面俱到,那么就会导致两种情况——能够学好的学生作文中能做到没有错别字,用词准确;学的不扎实的学生作文中则错字连篇,词语搭配不当,生搬硬套。
2.平时积累少
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所以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和教师少数的补充的积累,学生疲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课外的知识,在不主动积累的情况下,教师又不能加以指导,督促学生,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有限的学习中。因此作文中就会出现不断重复的字眼,词语匮乏,文章平平淡淡,毫无美感。
3.脱离生活实践
(1)活动场所受到限制
上作文课时,学生的学习场所只是教室,即使是有些活动设计的教学也是在课堂中完成,在有限的活动范围之内,学生只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堂中的所见所闻,就被要求写出生动的文章,这是不可能的。
(2)缺乏生活基本常识的学习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一些生活常识不清楚,如蔬菜的种植时间,从教师的教学内容上看,教师注重的是教授写作的思路,生活小常识是不教授的,当然这也是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主动学习才行。
(3)活动内容受到限制
学生写作文时都是根据教学内容而被要求进行相应的活动,这样就导致学生是为了写作文而活动,学生无法产生自己的灵感,思维局限于本次活动中,不易与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经验相联系。
六、思考和建议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在他的《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这样写道:“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贵能验诸身。”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以及实际的教学情况而适当地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提供范文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不合适的,这没有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作文内容,可以按实际情况将实物带进课堂,或者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或者设置具体的情境,将死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实践活动课。
案例:六年级《习作 2》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引发讨论的话题。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揭示本次习作的话题:老师不在的时候3、前两天,老师因故不在课堂,老师想知道没有老师的时候,同学们都做些什么?是怎样称“大王”的?
二、交流话题
1、同学们回忆一下,同桌交流老师不在时做的事情。
2、小结过渡:其实,不要怕在老师面前暴露缺点而羞于表达,大胆地说出真实的情况,无论是好事,还是错事,或者是有趣的事,都可以说出来,关键是要说真话。
三、借助插图,探究写法
1、整体观察插图,感知“面”的描写。
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么样?
2、抓住局部观察插图,感知“点”的描写。
从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
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展开想象:如果教室门猛然被推开,情况会怎样?或者突然有人说“老师来了”,情况又会怎样?
四、例文引路,领悟方法
1、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有那么多秘密的事情,怎样才能把同学们的表现写好呢?
我们来看一篇例文。
2、出示例文,学生默读,感悟写法。
3、学生交流: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来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写法,并形成板书五、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1、日常学习生活中,插图中描绘的场面大家一定也经历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场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
2、交流、评议
引导学生不仅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3、各自梳理,确定本次习作材料
六、写法迁移,尝试习作
1、学生运用插图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2、组织评议,指导修改。
从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展开,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直接导入习作 2 的话题,快速而准确地引导。同时说话内容是学生亲身经历过、体会过的,能说出内容来,达到课标中学生有话说,说真话的目标。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掌握习作的主要思路,通过自主的观察学习,形成自己的写作内容。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正确的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思路。
(二)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经验,才有可能做到“情动而辞发”,在实践中写出真情实意的文章。所以教学内容应广泛地建立在与生活的联系上。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物,只是缺少学生的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而学生往往写出千人一面,毫无新意的作文,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细致入微的观察。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出,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一天之中,所到的地方可能就只是家里到学校的一段路,学生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亲近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广泛地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案例:六年级《习作 1》
一、组织对话,唤醒体验
1、谈话交流,唤起记忆。
开学初,我们在家一起交流了务自的暑假生活。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自的经历和感受。现在,老师又要求大家再想一想,这个暑假,你有什么地方和别人的暑假不一样,和以往过的暑假不一样?或者说某一段经历让你到现在似乎还历历在目,想塌这段经历,心中某种感受就特别严重强烈。
2、如果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一个机会,再进行一次暑假生活的交流,你们准备好怎么交流了吗?{用这样的问题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思考,进而激发他的表达欲望。}
3、指名一位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这名学生的素材必须要有典型意义),然后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相应的指导。
二、选材引路,讨论写法
1、出示“漫谈暑假生活”交流表,老师:如果要让刚才这位同学的汇报更有效,更具有吸引力,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怎么样构思,可能会更好。
2、引导学生出谋划策,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完成这张表格。在完成表格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
指导一:题目的拟定(新颖、简洁,容易激起听众或读者的兴趣)指导二:汇报主题的确定(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件事或这段经历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价值?)指导三:汇报重点的确定(为了使听众能认同你的感受,或者说能让听众听后和你产生相同的感悟,应该将汇报的亮点凸现出来。也就是说,在讲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一个重点,少一些“节外生枝”。)3、老师为每人发一份“漫谈暑假生活”的表格,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暑假生活中选择一段经历,尝试着做一个汇报计划。
4、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这份表格,教师巡回指导,及进发现问题,适时提供帮助。
5、小组交流各自的汇报重点,然后选择两位同学做全班汇报。(选择的标准:一是主题和亮点选择上特别有创意的同学;另一种是仍然不会选材和剪材的同学。)三、当堂写作,及时反馈
1、教师提供一些范例,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2、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如果是共性问题,就进行集体讲评。
四、学生交流,修改习作
五、眷写习作。
从案例可以看出,整个的教学过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切实的体会,有内容可以表达,而又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人人都有机会说,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
同时,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积累到的素材中,找重点,找关键,使学生能学到写作的方法。
(三)重视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多元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应当改变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参与评价,使作文教学评价走向多元化,也使作文教学由重结果评价走向过程评价。
1.教师评价多赞赏和鼓励
教师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在学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评价时也要讲究“因材施教”,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
2.教学中设置学生自评、互评环节
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分组互评,然后班级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较客观地评价其他同学。这样的互动不仅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发挥主体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观上乐于写作,了解自己的习作特点和水平,让他们能自我反思,写出更好的文章,提高作文水平。
3.争取家长参与评价
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家长认识到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为了学生有益的发展,家长的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以督促和鼓励,使家长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进行工作。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己作“文”
将作文与阅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化熏陶、培养审美意识,为写作储备积累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阅读能力不足或者低下,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当然如果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写作时也必然无话可说。所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观察,留心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学会自己作文,写出自己的体悟。小学语文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要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对他们的创新意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描写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的新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五)加强知识储备,发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思考的余地。
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或者句子,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例如造句、口头作文、说话,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平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名人名言进行背诵,摘抄喜欢的段落或者文章,积少成多。另外,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讲述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引经据典,好词好句信手拈来,写出的作文就会有内容,有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产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的文章。在知识储备丰富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写出个性。
七、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教什么,怎么教,到对效果的评价,都需要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进行研究。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极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乐于写作、敢于写作、易于写作,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何建军,《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如东县掘港小学。
[3]杨爱勤,《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和要求》,《科学教育家》,2009,第 2 期。
[4]包全杰等,《作文循序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年 8 月,第一版。
[5]吴立刚着,《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 3 月,第二版。
[6]朱水根着,《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一版。
[7]邓泽堂、戴汝潜着,《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8]李吉林着,《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杨世碧,《国内外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我们的应对策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8,28(3)。
[10]黄合成,《浅谈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读与写杂志》,2011,8(4)。
[11]《情动而辞发 --运用情境教学法,指导学生作文》,小精灵儿童网站,2008-10-18。
[12]陈青,《易于写作,好于写作,乐于写作--陶行知理念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小学时代》,2012-03。
[13]柴超,《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代阅读》,2011-3,第 3 期。
[14]朱文佳,《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语文 教研组,2009-2-19。
[15]佚名,《个性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巨人奥数网,2008-08-29。
[16]张明侠,《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素质教育》。
[17]潘兰英,《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语文网。
[18]于芳,《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语文建设》,2010(2)。
附录一
一、访谈的问题
(一)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1.你喜欢写作文吗?是喜欢、比较喜欢还是不喜欢?
2.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
3.你喜欢老师的作文教学方式吗?
(二)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1.您认为现在的作文量大吗?怎样来改善呢?
2.学生为什么会写出相似的文章,您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3.范文适用吗?
附录二
听课记录表: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
从论文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求助的就是×老师,而×老师总是运用自己的智慧给我指明方向,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解决问题。我要感谢×老师,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感谢×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指导,在此我向×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学院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感谢学校领导、同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让我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一)重操作,轻体验,教学模式存在雷同化倾向笔者认为,很多老师容易把写作训练课上成阅读鉴赏课、写作技法指导课。许多学生只会写三股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没有思想,又没有创新,且模式雷同化现...
近读王旭明社长写的《讲好中国故事先要讲好自己故事》,很有感触。这里也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语文教学与讲故事能力的问题。一、作文课与讲故事的能力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育有很多看法,也有很多期待。我在一些中小学做讲座,与语文教师交流,发现他们对语...
开展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将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同时教师应该引导与帮助学生通过利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有效处理生活问题,进一步扩大语文教学范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极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
一、引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能力弱、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学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随着因特网、尤其是校园网教学功能的提升,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只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积累和评价,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可以获得成功。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作...
针对初中作文教学难现象,广大教师应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在作文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增强作文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以现场作文为主要模式的教学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一、初中语文现场...
在小学语文方面的教学中,兴趣的缺失一直是教学者和教育者头痛的问题之一。小学语文需要重视兴趣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是个难题。许多小学生对作文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别的方法。这里强调了多看和练习,因为多看是熟悉事物,认识生活的途径,练习是将自己的认识结合于实践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好与坏,就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因此,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农村初中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因为班额过小,教师没有很好的办法实施作文教学,不能很好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反思.每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