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刍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俊
发布于:2022-10-24 共17305字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并提倡教学中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写作教学的模式有很多,但多数达不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而且缺乏实践性。写作与作者的内在感情、生活体验、人际交往、阅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写作教学模式的设置需联系这些要素。本篇论文以此建立情感体验模式、读写说互渗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并对这三种写作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 教学模式 写作能力

Mode of Teaching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Abstract: “Full-time language courses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ndard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Curriculum”) that “writing is a comprehensivereflection of the language literacy” and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use of self-teaching,collaboration, inquiry teaching. There are many models of teaching writing, but manyfail to improve the writing goal. Writing and the author's inner feelings, lifeexperi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experience and so have a closerelationship, therefore, writing, teaching model of the set will need to contact theseelements. This paper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s a model, readand write that infiltration mode, co-teaching model, and these three kinds of teachingwriting detailed,to foster and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Teaching of writing; Model of teaching; Writing ability

目 录

  一、引言
  二、情感体验模式
  (一)深入体验,理解生活
  (二)寓情于景,有感而发
  (三)细致分析,以待完善
  三、读写说互渗模式
  (一)发挥读的功用,促进写的能力
  1、激发阅读兴趣,积累写作材料
  2、提升写作之道,树立风向之标
  3、结合阅读主题,伴随写作训练
  (二)配合口语表达,辅助写作实践
  (三)深入思考探究,力达完美配合
  四、合作教学模式
  (一)写前合作,碰撞智慧火花
  (二)评改合作,收获丰硕果实
  (三)反思合作,涌动创新泉流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后,语文教育进入语文素养时代。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抓好写作教学这一块。作文不仅仅是用文字叙说的能力,更是思想素养、思维能力的体现与表达。写作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自古以来,写作能力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在历史上,写作水平的高低一直与社会地位的尊卑有着密切联系。历代官吏的选拔录用,主要是由应试文章的优劣决定的。因此常出现科举考试一文定终身的现象。有志之士勤学苦背的是《四书》、《五经》。想要练就的是出口成章、下笔为文的本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赋予了文章无上崇高的地位,将文章与国家的治理结合在一起。进入 21 世纪后,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交流更加畅达。它不仅存在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又加入了虚拟世界的你来我往。而在新领域——网络世界,写作同样是一项举足轻重的技能。网络作家、博客……若想引起关注及较高的反响,都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以挣取点击率。

  由古至今,写作的重要性已不用过多言表。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就教学模式来说往往是“教师出题——讲读范文——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学生订正”的模式,或者是“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习文”的“五步法”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写成为普遍现象。

  “模式”来源于“模型”,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教学模式”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指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当然,模式的建构与运用必须遵循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的原则,应该不断地创新,不断完善。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出现的众多问题,本文将从作文教学的模式入手,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着重阐释情感体验模式、读写说互渗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以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使教师乐教、学生爱学,以致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及作文能力。

  二、情感体验模式

  写作不仅需要技巧、方法,也必须包含着情感体验,作文的源头活水则是情感与体验。“言为心声”,如果没有情感的触动,写出来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极易成为空话、套话、假话……同样,实践出真知,没有深入的体验,则缺少素材的来源,即使是巧妇,也会愁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熏陶、生活的体验。

  “吾手写吾心”,作文是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习作中反映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是学生内心的一种写照,从中能看出学生的思想、情操、人格修养、人生体验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们正确地区分美丑、明辨是非以得出正确的认知。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1]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新课标的理论说明了情感体验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靠对个人的情感、意志的内心体验去规定自己;也靠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认识对象。”[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提出“注重生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过程本身即目的,融智德于一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4]因此,情感体验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前提。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情感熏陶是必须的,情感不可缺失,体验也同样如此。只有深入细致地体验观察才能从中发现问题,获得素材,得出认知。情感体验模式操作的程序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其次,教师激发学生的情感;再次,学生形成感悟、认知;最后,学生自觉习文,不吐不快。

  (一)深入体验,理解生活

  所谓体验,是指通过实践对审美对象的特征进行认识、观察、体会,并由此形成主体经验的一种心理反应。简单地说,体验就是主体的经历及感受。学生的作文是学生体验的再现,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真切体验及独特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观察、去感受。

  生活是作文的百宝箱,到处存在素材。学生写作的客体往往是自己熟悉的人物、事物、景物或者心境,而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感受,充实作文的内容与思想,使作文有血有肉。7 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说明文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篇文章正是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认真观察,理性思索的结果;同样《苏州园林》也少不了作者在园林中的体验、观察、感受。设想没有这些体验观察、没有思考,必然写不出如此出色的文章,无米之炊必定煮不出任何东西。对于情感,同样需要细腻地感受与体验。爱是永恒的主题,但有的文章令人感动引起共鸣,而有的文章却枯燥乏味。从而,教师需指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对其细致观察、认真思考、辩证地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认知及感受,不可以偏概全,也不可人云亦云。

  在引导学生体验时,教师必须给予有效的指导。一方面,唤起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指导学生写观察、体验日记。日记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又可以帮助学生练笔。另一方面,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体验方法。包括采取对比方式进行对比体验、从多角度进行体验及从多渠道进行体验等。比如,同是写环境,有宜人的环境,有恶劣的环境,差别是很大的,因此学生可进行对比体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多角度去思考、揣摩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另外,自然中、生活中、书本上处处存在学问,从中能够获取知识、获取素材、获取创作的兴趣与灵感,因而要进行多渠道的体验。以这些方式进行体验,得出的认知会更理性、更可靠。

  情感体验模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体验是必备的前提。通过体验,使学生有米下锅,通过体验使学生不仅了解生活、更使学生理解生活、懂得生活。

  (二)寓情于景,有感而发

  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学生通过深入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但欲使这些材料燃烧,还需一个导火索即恰如其分的情境。因此,作文教学需设置适当的情境,使课堂生动化、情境化,从而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的思维、语言如火山爆发般地倾泻而出,以致“为情而造文”,产生倾吐的欲望,产生写作的冲动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置相关情境,使情境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及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碰撞。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材料,再现情境。如写 “汶川地震”这一话题作文时,向学生展示地震时的图片、震后的废墟,可播放有关汶川地震的视频报道,让学生在这些直观的感性材料中进行观察、思考,而后作文。因为,这些社会热点同样也是学生所熟知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感触。 作文教学中亦可将教学情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相连接,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兴趣被激发。

  如:一位教师通过情境的设置,将作文教学与学生在书本上所得到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此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本领》,学生刚学过一篇叫作《摆渡》的自读课文。教师将作文《我的本领》设计在《摆渡》中。这节作文课的内容形式可以归纳成以下表格:[7]

表1

  想要到达彼岸,需要乘船,而乘船需要船票,船票的获得则需要一定的本领。学生只有讲清楚自己具备怎样的本领或技能才能说服船家,从而换取一张船票,驶向彼岸。教师先确定一位学生作为船家,招呼大家上船。教师从学生的理想入手,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及实现这一理想能够干什么,即有怎样的本领。同时,教师又规定了时间,候船时间为 45 分钟,因为人生的机会是有限的,过时不候。

  这节游戏型的作文课新颖独到,不仅联系到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若想上船需买船票,也就是必须具备本领,而本领是靠自己的努力练就的,因此学生会思考自己具备怎样的本领、自己的本领怎样练就、自己的本领对别人有怎样的说服力。船舱分等级,也暗合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节课的评价标准是真、善、美、新,也符合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真诚地表达,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并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这种游戏式的情景设置,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所设置的情境结合起来,既生动有趣,又能锻炼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作文课的效率得到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孩子来讲,游戏是最严肃的事情。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现的。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教师将作文课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

  除通过多媒体展示情境之外,还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与感受情境,如学生喜欢看电影,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然后鼓励他们写影评,也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编写电影故事;喜欢运动,可以在学生运动之后,让他们描述运动时的大汗淋漓、高昂激情……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利用声音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情境,即所谓的 “音响写作法”,教师事先录制各种声音,鸟声、风声、雨声、雷声、欢呼声 ……让学生想象声音发生时的场面,想象声音中发生的故事。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是学生体验过的、感受过的,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唤起学生内在情感体验并使之与作文主题相碰撞。从而使学生不吐不快,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因此, 写作教学不应在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强迫进行,也不应枯燥单调地进行,而应进行创造性设计,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催生学生写作的欲望, 使学生在内驱动力下进行写作。

  (三)细致分析,以待完善

  在运用情感体验模式进行作文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反映缓慢、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为使作文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其次,要设置教学的具体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情境的选择与设置,创设情境时将情境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及作文教学目标三者联系起来。以此使学生完全地融入到作文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从而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另外,寓情于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不断地转换交替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情感体验模式的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及情感态度,通过体验观察学生有了写作的材料,通过情境的设置,增强了学生的感受性,使学生的情感与已有的认知及感悟相链接,从而 “情动而辞发”。因而,这一教学模式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主动体验积累、关注自己的情感,在作文中讲真话、抒真情;同时还要求在情感的激发与熏陶中,培养学生活跃、开朗、谦虚、诚恳、敢于创新的良好性格,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最终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及自信,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体验模式关注体验中的积累及情境中情感的激发。作文教学还可运用迁移理论,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而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及口语教学相结合,使读写说相互渗透则是一种成功的探索。

  三、读写说互渗模式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

  中学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对每个阶段的听、说、读、写制定了阶段目标。听、说、读、写四者并非互不相干、相互独立,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要将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这三者联系起来,使之共同发展。听、读是量的积累,说、写是质的实现。对于写作,要从听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并以说的方式锻炼写的能力。同样,也要通过写作的训练促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因而,采用读写说互渗模式进行写作教学是合乎理论及实践需要的。

  (一)发挥读的功用,促进写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读写不能隔离开,读写不仅相互联系,更要融合为一体。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通过认知结构这一中介变量起作用的,先前的学习是积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1]阅读认知结构与写作认知结构包含在学生已有观念之中,且它们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内容十分相似,两者具有相互迁移的条件。因此,阅读领域可以向写作领域进行映射,产生类比迁移。阅读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写作则是对知识的倾吐、反馈。因此,如果吸收不好,消化不良,那么反馈出来的信息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突出读的重要性,使读写结合,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写结合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对于课外阅读也要狠抓,两手都不放、两手都要硬。因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本次阅读之于写作能力起怎样作用。

  读写相结合,首先,激发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相伴相随的习惯,从而储备丰富多样的知识材料;其次,透过阅读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写作能力;最后,结合阅读主题,伴随写作训练。

  1、激发阅读兴趣,积累写作材料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在大量的阅读沉淀下,写作会变得游刃有余。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石,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非同一般。

  欲使写作能力得到发展,则必先发展阅读的能力,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学会阅读知识向写作实践的迁移。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读书,以积累丰富的材料及经验。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及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阅读教材是经过专家细致挑选、再三斟酌而编定的,课文通贯古今、纵横中外,都是名家名篇。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指导性、启发性 ……另一方面,教材也是写作材料的一个重要库存。在中考、高考的满分作文中,很多优秀作文都充分利用了课文中的素材。如 2004 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 ”一题的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 》是演绎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一题的满分作文 《独上高楼》展现了历史名人庄子、李白、陶潜的故事,诠释了古人桀骜不驯、张扬的个性。这些课本中的素材如果留心积累,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创设材料库,整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名人事迹及其思想精神等内容,学生之间亦可相互交流及补充;同时,强化课文中必背的部分。课本必背的篇章本身较少,可以说是精华,学生熟记这些内容,将其烂熟于心,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

  第二,欲积累丰富充实的写作材料,仅通过课本的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还需鼓励学生摄取更多的课外知识,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着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每天将名人传记、中外名着带在身边,课余时翻出来看上两三分钟,看上两三页。 于漪老师要求学生理解与背诵古代名诗名句,以百首以上的诗词打底,同时也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书报杂志,来开拓眼界。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推荐时不仅仅是对作品、作者、故事梗概的介绍,且要选择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如名言、妙语连珠的段落等进行剖析,让学生咀嚼,使他们怦然心动,由衷地产生阅读及模仿写作的欲望。教师在班级中选择一角,设置 “阅读天地”,在“阅读天地”中放置杂志、报纸、各类书籍、以及学生的优秀习作 ……鼓励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语句、典故以及记录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以积累写作材料的营养金字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积累写作的材料,同时也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2、提升写作之道,树立风向之标

  阅读与写作有很多共通之处,阅读时要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文章的结构内容、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的语言形式 ……而这些正是写作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

  第一,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设计对文章主题进行分析的问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了,那么在进行作文时可以防止作文离题现象的发生。正确地审题是作文的前提。

  第二,教材中的文章,其思想立意都是健康积极的,因此,要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学生写出真善美的事物,而非假恶丑。即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必须确保健康向上的立意。

  第三,从分析课文的谋篇布局中,向学生传授结构设计的方式及材料呈现的形式。如,设计结构时,可以运用倒叙的结构、总分的结构、分总的结构、总分总的结构 ……呈现材料时,可以采取排比的形式呈现材料,也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论述材料 ……以此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思路清晰地真正理解课文,也能从中学会作者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组织文章材料的技巧,从而培养其选材与组材的能力。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用词的目的,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了积极的中心思想、合理的结构、贴切的材料,如果没有语言的润色,作文将会缺少生机,达不到有血有肉的效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进行语言分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进行仿写练习。笔者在实习时教过马丁 ·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是运用排比的方式写“我”的梦想的。在讲课中分析完作者写梦想的手法后,我让学生运用这种排比的方式: “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来描写自己的梦想。学生兴趣大增,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仿写训练是将经验上升到实践,对知识深层加工。坚持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最后,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中小学生正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对生活、社会逐渐认识的时期,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他们善于想象和联想。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联想并训练想象与创新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需做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有位教师在讲完 《皇帝的新装》之后,让学生想象游行完毕之后发生的故事。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样的,如:皇帝回宫之后继续被骗、皇帝从此勤奋执政,不再浮于外表 ……这些想象能力的训练,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大门,使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贯通古今,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同时学生将想象的材料引入作文,也会使作文新鲜丰富、奇妙有趣,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3、结合阅读主题,伴随写作训练。

  新的语文教材采用后,课文都是按专题设计的,如 “多彩四季”这一专题单元是安排了朱自清的 《春》、梁衡的《夏》、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因此,对于同一个专题,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写读后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阅读教学完成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写与专题相关的作文,或进行课后练笔。

  譬如“多彩四季”专题教完之后,则可以让学生写与季节有关的作文。学生不仅可以借鉴文中的写作方式、技巧,还会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形成学生的经验及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如此有计划的写作指导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从而使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并驾齐驱,携手共进。

  (二)配合口语表达,辅助写作实践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用嘴说话叫说话,用笔说话叫作写文章。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1]这句话是叶圣陶先生对说、写关系的理解。可见说写的结合是具有可行性的,说写结合是对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能使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得到优化。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 “口述具有可以绕过低水平加工的优势,将口述记录下来就成为已具有了口述优势的书面作文,用这种口述后记录的策略,就可以借助口语优势来提高书语的质量。 ”[2]由此可以看出,说写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两种能力并不是完全孤立、截然分开的,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相互配合,将发挥更大效用,使彼此相长。

  说写结合,重在长期的训练。首先,在教学安排中要设置较固定的时间坚持训练。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合理地运用每节课的课前3 到 5 分钟,让学生利用课前的这几分钟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谈论时事,发表对某一问题事件的看法、可以谈论生活、也可以讲故事、说笑话等。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仅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也使学生学会思考,更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胆量及能力,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也会得到提高。学生通过观察、通过学习、通过思考之后,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在说话中进行了口头作文的训练。此时引导学生把 “说”与“写”联系起来,将口头作文变为书面作文。以此,学生有了写的素材、话题,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以说促写、以写促说,不仅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其次,在写作教学中将口语及书面语相结合,使双方优势互补。德国是将作文教学与口语教学安排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如采访与写新闻、讨论与写议论文、作口头报告与写书面报告,在这些表达形式中都要求先说后写。例如:在布置写一篇主题为是否应该帮助某个国家修建一座水坝的议论文时,“首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和报刊上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文章,然后分小组在班上讨论,口头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后再把自己的意见写成议论文 ……”[1]德国将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结合的形式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学生多方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之后进行书面作文。如先安排演讲赛、辩论赛、故事会、报告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进行写作。亦可将写作知识的传授渗透在口头作文的训练中。

  一位教师在讲授 “根据中心表达”为题的作文课时,运用口语表达的形式灌输写作知识。教师分别从两方面要求学生进行表达,一是,假设自己的钢笔不慎丢失,欲寻找钢笔,即设计一个 “寻物启事”;二是,假设学生是钢笔推销员,欲推销钢笔,即设计 “营销词”。根据不同的目的,学生分析得出,寻找钢笔应围绕钢笔的颜色、大小、商标、特殊记号、主要特征等进行表达;欲推销钢笔则应抓住钢笔材料、性能、优点、价格、质量等进行表达。接着教师让学生列好发言提纲,之后选择同学上讲台演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是生动有趣的,一位学生的 “寻物启事”如此表述:“昨天,我的‘英雄牌老弟’不幸在‘课桌街’走失。走失时,身穿银灰色上衣,下穿红褐色长裤,腰间系一条 ‘英雄 98—A’金色皮带。他身高 150mm。由于老弟跟随我多年,身经百战,已是伤痕累累,头上还裹着 ‘透明绷带’。老弟走失,本人非常痛惜。若有知其下落者请速与 5484888 联系,本人深表感谢。”[2]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争着上台演讲。这则 “寻物启事”将钢笔人性化了,像是一则 “寻人启事”。该学生充分展现了钢笔的特征,把握住了表达的中心。这节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 “寻物”或“推销”的作文。这节作文课将写作知识渗透在口语训练中,不仅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欲望,通过口语的阐述及交流,而后形成书面文字,提高了说与写的能力。

  第三,说写的结合,要充分发挥说在作文修改中的作用。中国古人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反复的口语表达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这并不是匪夷所思,而是实践中的真理。因此,很多教师提倡学生在作文完成之后,把自己的文章读出来,对其进行修改。作文不是光看的,确实需要念,在念中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老舍先生曾说: “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的通顺不,逻辑性强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之处。 ”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出来、说出来,在说的过程中,让他们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新课标也提出,口语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库存,它的充分、合理的运用可以使作文饱满而富有活力。同时,写作也可以为口语表达积累丰盛的材料,增强口语表达的效果。因此,说写应相辅相承,共同提高。

  (三)深入思考探究,力达完美配合

  读写说互渗模式,欲在读与说的配合下,使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读写结合操作简单化及对阅读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因而,读写结合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明白课文写的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指导学生从阅读教材及其它读物中借 “题目”、借“语言”、借“材料”、借“结构”等。

  在向阅读借鉴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在仿中求新,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写结合时,需避免学生无话可说、无话想说及书面作文口语化等现象。

  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的学生自由表达,并鼓励无话可说的学生,积极思考,有话想说。另外,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提高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及加强对语言的修饰,以提高书面作文水平。

  读写说互渗模式,通过阅读、口语表达、写作三者的有效配合,使读、写、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亦可通过师生、生生的完美配合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及写作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

  四、合作教学模式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因此,学习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0 世纪 70 年代初,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并于 70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取得了飞越发展。合作学习不仅是当代国外的先进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我国的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确定与选择要有助于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合作学习通过异质因素的合理组合,旨在形成学生的主动意识、合作意识、进取意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需大力提倡并运用合作教学模式。而传统作文教学,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分得很清楚,教师布置题目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批阅作文——学生订正。

  教师、学生各尽其责,互不相干。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对此,必然是给予否定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双方应是默契地配合,而非生硬、机械的分工。因而,作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生生的完美合作。

  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中提出,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的生产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性的。作文教学作为一项生产活动,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也是需要彼此之间的合作。以阿尔波特为代表的社会接触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和友谊。”[1]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及教师的发展,增进师生的友谊。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需要层次论、社会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认知心理学中的发展理论等都为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联系起来,使得教学迎合学生的心理,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的提高。我国新的课程理念也积极倡导合作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有助于师生双方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笔者倡导的合作教学模式将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写前合作,二是评改合作。在合作教学之前教师根据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一)写前合作,碰撞智慧火花

  写作之前的时间,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安排,合理的写前合作能够使作文教学既生动有趣又丰富充实,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过程顺利进行。日本的作文教学运用了合作教学模式,它的写前教学过程是: “(1)作文题目的设计;(2)学生分组对题目的中心、材料、顺序、表达方式的具体化讨论;(3)收集材料、共同设计多种可能的文章结构,并列出写作提纲;( 4)小组共同讨论具体写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5)个人起草、修改、清誉;”[2]日本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能够集思广益,使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 “成功感”及“竞争感”。但是这一过程也存在着缺陷。首先,它对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没有正确地定位;第二、它过于依靠集体,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第三、讨论过于细致,容易形成学生的一致思维,从而有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日本的合作教学形式是值得借鉴的,但也需要再进一步改进。

  笔者对写前合作设置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师生共同设定题目。在进行每周作文教学之前,先设定好作文的题目,师生可根据社会热点、学生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商定下次作文的主题。第二步:定题之后,一方面,师生收集与作文有关的素材,进行构思、立意;另一方面,教师可适时进行下水作文。第三步: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师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素材、构思、立意等。

  第一步:共定文题,集思广益。

  在写作教学中师生、生生的合作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以达到集思广益、共同发展。作文题目的设定,完全可以在师生的共同商定下决定,而非一味地由教师命题。

  现今中、高考的作文题目,大多是话题作文,且与时事新闻相联系。因此,作文题目的设置尽量减少墨守陈规的命题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之前,利用课间或阅读课的讨论时间与学生聊天,让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讲述所了解的新鲜事,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与学生共同商定本次作文的主题。如: 2008 年奥运会期间,一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围绕奥运话题进行作文练习。学生作出的题目有 《假如我是奥运志愿者》、《我心飞翔》、《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作文的主题与学生生活、及情感相贴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2009 年天津的高考作文话题是“我说九零后”。诸如此类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第二步:分工合作,构架文章。

  定题之后,师生的合作需继续进行。一方面,师生共同搜集素材,对文章进行构思、立意;另一方面,教师可有选择地提前写 “下水作文”。

  围绕同一话题,师生提前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并先自主地围绕话题进行作文的构思。如前文所说的 “北京奥运”这一话题,师生可以从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搜集材料。汇聚的材料是众多的,材料会有: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与口号及其意义、北京奥运会中独揽八金的菲尔普斯、创出 9、69秒 100 米新世界纪录的飞人博尔特、中国的 “跳水梦之队”等。同时,师生可以提前对作文进行架构,包括怎样立意、怎样安排结构、怎样组织材料……在第二步中,教师可进行 “下水作文”。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 ”。

  教师想让学生信其道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教师需适时 “下水”与学生同游、嬉戏。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方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指导。对于师生共同商定的话题,教师可先写一篇此话题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亲自写了,才能真正地与学生联系在一起,从中了解学生的需要,分析他们的困惑,从而避免作文教学中的误区。教师与学生一同作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在潜意识中会形成与教师 “比一比”、“赛一赛”的念头。写作有了兴趣、写作有了动力、有了目标,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能够得到快速的提高,也会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 ”。

  第三步:课堂合作交流,交流彼此思想。

  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所以,确定好文题,做好材料的搜集后,需在具体的作文课堂中分享各自的成果,交流各自的思想,实现双赢。

  首先,师生畅谈自己的构思及所搜集的材料。对于同一话题,可搜集的材料是众多的,构思也会是多面的。因此可以见仁见智,不可强求一致,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如:一位老师让学生以《根须赋》为话题进行构思作文。学生们经过讨论之后列出了六七种立意:有的是赞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的是探讨搞好学习要有不畏艰难的“拼命”精神、还有的是讴歌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师生通过分享与交流,发现同一题目可以有多种立意、多种中心思想。因此,作文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写作的思维大门被打开。

  其次,教师朗读自己的 “下水作文”,与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进行 “下水作文”时,必经过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立意等问题的处理,教师在具体实践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文章作为教学中的一篇范文,向学生讲述自己写作的思维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所得到的经验。学生看着教师的作文,听着教师的讲解,从而会产生模仿教师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行为。学生的模仿行为则加速了从理解向实践的过渡。从而,抽象的作文知识在思维过程的具体问题中得到了处理,学生则能容易且快速地掌握写作的技能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因此,这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及自身的语文能力。使自己不仅会写文章,还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并且能够讲述创作文章的过程与方法。

  写前合作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合作定题、合作搜集素材、分享材料、交流构思立意,不仅调动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储备的知识增值增量,从而有助于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评改合作,收获丰硕果实

  在写作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在作文评改中常常被运用。笔者认为,将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到作文的评改中是合理且高效的。

  某位教师对其所教的两个班一共一百位学生,做了一个题为 “如何对待教师批改过的作文 ”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

表2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我当过老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表格及叶老的话中可以了解到教师的评改并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意义,完全是低效劳动。那么,怎样使作文的评改发挥最大功效,以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呢?这需要转变作文评改的方式,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教学。新课标指出: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而传统的教学,教师一人批阅作文,既累又具有主观性,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为使作文批改不再成为教师一人的沉重包袱,这需要师生的合作,将作文的评改作为共同任务,共同完成。

  学生作文完成之后,教师暂且不用全批全改,而是先浏览部分学生的作文,大致掌握本次学生作文的情况。接着选择其中的几篇进行精批细改。其他作文的批改放在作文讲评课中,进行集体合作批阅,共同探讨写作的知识、技巧以及修改文章的方法。笔者将师生共同评改作文的过程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花十五分钟的时间,以其精批过的一篇文章作为范文,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作文评价标准及批改方法,如文章的内容、形式、书写等符合怎样条件,则给予怎样等第,作文修改中运用的批改符号等等。接着师生一边评论、一边修改。一位叫韩凯坤的老师在作文评改课中让学生先集体评改题为 《妈妈,我想对您说 》的学生范文。交代评分细则之后,学生针对文章的构思立意、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语句、甚至文章中的标点给与很多的评论。如作文中有一句话是: “我的声音哽住了,我的眼里挤满了泪花,但我却强止住不让它落下 ……”[1]学生在集体点评中则提出:“‘我的眼里挤满了泪花 ’里的‘挤’不如改为‘浸’”,因为“‘挤’需要力气,犹如挤牙膏,这里用 ‘挤’给人无病呻吟之感,而用‘浸’更能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2]在师生的共同批改下,这篇文章比原作更加新颖、感情更细腻、更使读者感动。

  第二步:花十五分钟时间分组互评互改。教师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成员按照评分标准,合作评改组内成员的作文。评改中可以运用批改符号以及可以做旁批,每人批完之后,都要在文章的最后写下总结性的评语。

  在学生合作评改中,教师并非无所事事,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参与各小组的活动,了解并掌握小组活动的情况,遇到争议时给予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作为其中一员,加入到小组的评改活动中,发表意见、总结评价等。

  第三步:花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拿回自己被评改过的作文,根据组内同学的评改及点评进行自我修改。先写下自己所认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进行修改,以完善自己的作文。

  三个步骤完成之后,一堂评改课也结束了,学生将自己修改过的作文在课后交给教师,教师对仍存在问题的文章给予评价及提出修改意见。

  如此进行作文的评改,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会怎样鉴赏作文,怎样从好文章中汲取优点、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作文评改,相当于作文的再一次创作,利用作文评改的机会,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同时,学生在合作中,认识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的兴趣、写作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三)反思合作,涌动创新泉流

  现今,合作学习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侧重于写前的合作与评改合作。写前合作有助于学生在充分准备下进行写作,可谓厚积薄发。评改合作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全面把握。合作学习模式的采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也需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一劳永逸的。同时,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中,教师要保持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可袖手旁观。

  合作教学时,教师需注意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离群现象,以及要关注“弱势群体”。有的学生沉默不语,不积极配合小组活动,对问题没有想法、没有反映。因此,教师在合作教学中,一方面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另一方面,合理组合小组成员,关注 “弱势群体”,调动“弱势群体”的积极性。

  在进行合作教学之前,让学生拥有学习探索、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后再与组员或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为了使“弱势群体”也融入到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分组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性别、成绩、爱好、能力、人数等问题,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使组内成员实现互补。在小组讨论时,鼓励组员进行轮流发言,并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使合作教学模式得到完善,不断创新,最终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五、结语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赋予写作教学较高的地位,更需要在实际的教与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切实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努力。情感体验模式侧重于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与激发,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层的体验,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修养,让他们成为自为的人,做学习、生活的主人。读写说互渗模式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具有总体把握,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将写作教学渗透、延伸到阅读教学及口语教学中,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表达、善于表达,从而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使读、写、说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展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主动性与实践性的发挥,作文教学中的师生合作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能够使教学相长。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但这三种作文教学模式都需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使其完善,且选择与运用时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同时要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使这三种模式得到改进与提升,从而促使作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这三种作文教学模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学会写作、热爱写作、习惯习作,以达到写作能力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赖德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郑金洲:《体验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林岩:《教学的智慧--中学作文教学案例集萃》,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刘淼:《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刘淼:《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鞠勤:《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年版。
  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版。
  《基础教育参考》2009 年第 2 期。
  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巴洛赫[美]:《合作学习:让学习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 2001 年版。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于漪:《中学作文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赵贵林:《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研究。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陈翠芳:中外作文教学比较,《云梦学刊》2008 年第 7 期。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傅任敢,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
  林华带:《阅读教学、课前说话与作文引导三环一体》,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 年版。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