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0 共3282字
论文摘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其中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就是作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一个难点。 每次作文课,学生要么是生编硬凑,敷衍了事;要么是抓耳挠腮,无所适从。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使小学的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此,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 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技巧, 就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当务之急。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 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 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都是应该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不是生搬硬套,凭空想象,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我们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人、事和物,用耳朵去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仔细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 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各种营养,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逐步积累写作的原始素材,真正开启学生写作的大门。

  观察是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说的前提,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 学生很难把话说清楚,也就更谈不上写出好的作文来。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材料。 高尔基曾说过:“教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无处不有,在学生缺乏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好的素材将从身边悄悄地消失,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怎样帮助他们思考、观察和积累呢? 我们要根据学生地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爱好去观察,有目的地去观察,带着问题去观察,重点去观察等。

  当然,只有观察还是不够的,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从而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从客观上来说,小学生毕竟因为年龄小,对很多事物的分辨能力还很弱, 即使能观察和记录下一些事物, 也并不能将之转化为写作的素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很多学生喜欢写风、雨、雷、电等一些自然现象,可大多数学生只看到这些自然的景象,而忽视与之相关的一些事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风、雨有什么特点,雨中的树、房子有什么变化,雨中的行人、车辆跟平时有什么不同,等等。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通过这些普通的现象去总结、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多方引导,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一点兴趣都没有, 那无论怎么启发和引导,都会事倍功半。小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所做做说, 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作文更是如此。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往往就因为自己的一个不经意的表扬或是肯定, 就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随之的作文也会越写越好。 所以,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肯定性评价,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主要因素。

  小学作文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几大类。 写人、叙事的可用情景再现法,唤醒学生的情感。 描景、状物类可通过现场观摩,实物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春天,我们可以领着学生踏青, 寻找春姑娘的足迹;秋天和学生到田野果园里, 分享农民收获的喜悦。 这些活动,自然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弓弦,激发出感情的火花。 情景再现法还有许多方式,如游戏、小品,或借助现代教育媒体,艺术性地再现生活。 学生动情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写作文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作文。 正如着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 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扩大阅读,灵活运用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作文教学则是课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阅读教学应该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全过程学习之中,让他们从阅读中去感悟、去体验、去获取。因此,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记录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获取写作资料的能力。

  语言的积累单靠教科书是不够的,它得需要大量的课外书籍来充实。要写文章就得有语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很多名篇佳作,文质兼美,作家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语言上精心锤炼,用词表达、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 引导阅读时,要让学生自备笔记,摘抄精彩片断、妙语佳句,然后背诵或在摘录的基础上写一至二篇小练笔进行训练。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作文时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就会对语言材料运用自如。 此外,还要加强学生阅读量,除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外,还可以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从阅读中通过模仿写作文,可以让学生读得更好,写得更好。 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对这些知识有了自己的体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语言能力。 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努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及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和上网,节假日可以让学生把书带回家中看。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读书积累笔记, 专记自己所欣赏的美言佳句。 启发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定期让学生交流读书积累笔记,看谁写得多、记得牢、用得好。 同时还要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好文章。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自评互评,合作交流

  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我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战演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评议、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在交流中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每次习作完成后,我首先让学生对自改后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留一部分时间小组交流、推选,或者根据在巡视时大致了解学生作文情况的基础上,把有代表性的文章拿出来集体评改, 最后把更为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全班互评,为每一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充分表现、合作、研究创造机会。 这种民主的评价,能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信心, 促进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培养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可把自己作文中的闪耀点读给同学听,让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都可以说说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情况, 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寻求最佳方案。 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让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努力改过,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主动发展的目的。

  总之, 作文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逐步升级。 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去体验,只有亲身体会每个过程,教师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增长才干,才能在每一步的训练中丰富情感、积累经验、学到方法,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轻松、走得愉快、走得踏实。

  参考文献:

  [1]钱燕萍,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丛花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成才之路,2011(4).
  [3]王传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4]包卫红,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
  [5]杨焕亮,建构小学生态作文的教学理念与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5(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