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

大学新生攻击性、冲动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发布于:2017-01-16 共5736字
  摘要

        大学生自杀是被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杀作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自杀意念对自杀未遂有显着的预测作用[1],其严重程度是评估自杀危险性的重要指标[2].因此,各高校均积极对新生进行自杀意念发生率及强度的评估。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匿名调查的效果优于署名调查[3],但出于预防和干预的目的,高校需要被调查者署名报告,这对于评估的准确性存 在一定影响。国内外研究显示,冲动性与攻击性人格与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发生关系 密 切[4],大 学 生 自 杀 意 念 受 攻 击 水 平 的 影响[5].冲动性人格与个体攻击行为倾向相互作用容易导致自杀行为[6],冲动攻击控制障碍比抑郁更能有效地预测自杀未遂的发生[7].而且,冲动性与攻击性的评估匿名与署名调查结果无显着差异[8-9],为探索是否可以利用攻击性与冲动性来辅助评估自杀意念的发生及危险程度,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探讨攻击性、冲动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高校理工科、文史科、医科共计16个专业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测试时间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杀预防及干预章节讲授完成 之 后。发 放 问 卷1500份,收 回 有 效 问 卷1356份(90.4%)。其中男生666名(49.1%),女生690名(50.9%);文 史 科471名(34.7%),理 工 科531名(39.2%),医 科354名(26.1%);平 均 年 龄(18.71±0.75)岁。
  
  1.2方法
  
  1.2.1 Beck自 杀 意 念 量 表 中 文 版[3](Beck scale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 心提供。该量表共19个条目,采用3点计分方式(0~2分),分为自杀意念(前5项)和自杀倾向(后14项)两个因子。评估最近1周和抑郁最严重时自杀意念和单独的自杀危险严重程度,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烈,自杀危险越高。前5个条目为筛选项,以识别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意念的判定:量表第4项、第5项中的任1项得分≥1则为有自杀意念,2项得分均<1为无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者继续回答接下来的题目,无自杀意念者结束此量表的测量。
  
  1.2.2 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Scale,BIS-11)中文版[8]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修订。该量表包含非计划性分量表、行动冲动性分量表和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共30个条目。每个分量表10题,每题以1~5分评分。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得分的粗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表明冲动性的特征越突出。
  
  1.2.3 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9](Buss-Perryaggress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s,AQ-CV)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修订。该量表共30个条目,每题以1~5分评分。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量表得分转换成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攻击性越强。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与攻击性、冲动性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攻击性与冲动性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大学生攻击性与冲动性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冲动性和攻击性对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采用相关及回归分析评估自杀意念强度与冲动性、攻击性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
  
  调查对象中,429人有自杀意念,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1.64%,其 中 女 大 学 生 自 杀 意 念 报 告 率(36.09%)高于男生(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18,P>0.05)。
  
  2.2冲动性及攻击性比较
  
  经方差分析,不同专业大 学 生BIS-11量表、AQ-CV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t检验,女大学生BIS-11量表总分、行为冲 动性、认知 冲动性分量 表 得 分 及AQ-CV量表的愤怒分量表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大学生AQ-CV量表的躯体攻击分量表得分显着高于女大学生;BIS-11量表的非计划性分量表得分及AQ-CV量表总分、言语攻击、敌意、自我攻击分量表得分在不同性别大学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 BIS-11量表及 AQ-CV 量表得分比较(x±s)
  
  2.3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冲动性及攻击性比较
  
  经t检验,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在BIS-11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分 量表、认 知冲动性分量 表、AQ-CV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按性别分层分析,有自杀意念男大学生AQ-CV量表总分、自我攻击、敌意、愤怒、言语攻击分量表及BIS-11量表行为冲动性分量表得分均显着高于无自杀意念男大学生(t=5.163,4.576,6.611,2.886,3.030,3.130;P均<0.05);有自杀意念女大学生AQ-CV量表总分、自我攻击、敌意、愤怒、言语攻击、躯体攻击分量表及BIS-11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分量表得分均显着高于无自杀意念女大学生(t5.553,6.213,4.217,3.608,3.302,3.771,3.433,4.396;P均<0.05)。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 BIS-11量表及 AQ-CV 量表得分比较(x±s)
  
  2.4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与冲动性、攻击性的相关
  
  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与BIS-11量表总分、非计划性、行为冲动性分量表分及AQ-CV量表 总分、愤怒、敌意、自我攻击分量表分均存在显着正相关,见表3.以自杀意念量表总分为因变量,BIS-11和AQ-CV各因子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攻击因子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 具 有 预 测 作 用。 (15.7%)(B=0.325,β=0.396,t=5.119,P=0.000;r=0.396,R2=0.157;F=26.204,P=0.000)。
  
  自杀意念强度与 BIS-CV 及 AQ-CV 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的相关(r)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返回:医学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