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中国及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 15 ~ 34 岁的人群首位死亡原因[1].自杀意念( suicidal ideation) 又称自杀动机,指自己有意识地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而无行为,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子[2].宗教性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信教者及其虔诚程度的标准。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研究发现宗教性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3],信教者的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显着低于不信教者。我国是一个多个民族、多种宗教文化共存的国家,目前关于我国居民宗教性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性研究未见报道。
本文分析宁夏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探讨居民宗教性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性,为民族地区的自杀预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 1 样本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宁夏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地区≥18岁常驻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计算机辅助 (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Interview -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 , CI-DI-CAPI) 中文版[4]进行面对面访谈,评估自杀意念以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抽样调查程序为: 首先以宁夏地区所有 393 个居委会和 2209 个行政村为初级抽样单位 ( primary sample unit,PSU) ,根据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Size Sampling,PPS) 设计,采用 SAS 软件 PPS 抽样命令抽取 62 个行政村/居委会; 然后在每个抽取的 PSU 中按照居民户规模大小抽取居民户。最后访谈员入户登记户中≥18 岁所有居民,采用 KISH选择表在每户中抽取 1 人进行访谈。按照 CIDI 调查程序收集了童年期经历、宗教性问题和其他相关因素的 2769 名受访者的资料纳入本文分析。
1. 2 方法
按照 CIDI 标准化培训课程对在校医学生完成一周的培训后,采用 CIDI-CAPI,入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4].
1. 3 调查内容及相关因素定义
1. 3. 1 宗教性的测量
参考文献报道[5],调查中设置了3 个独立的问题评价受访者的宗教性,包括: ( 1) 您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选项包括: 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其他民间宗教。 ( 2) 您通常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的次数是? 选项包括: 每周多于1 次、每周大约 1 次、每月 1 ~ 3 次、每月少于 1次、几乎不参加或从来不参加。 ( 3) 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 选项包括:非常重要、有些重要、不太重要、根本不重要。
依据受访者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定义四个变量:宗教信仰 ( 有: 受访者问题 1 报告信仰某种宗教;无: 受访者宗教信仰选择无) ; 宗教参与 ( 经常参加: 问题 2 回答每月 1 ~3 次及以上; 其他回答归类为不经常参加) ; 宗教重要性 ( 问题 3 回答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定义为重要; 其他回答则定义为不重要) ; 信仰程度 ( 问题 2 回答每周大约 1 次,并且问题 3 回答非常重要定义为高信仰; 所有其他回答归类为低信仰) .
1. 3. 2 自杀意念调查
采用 CIDI 中自杀相关问题章节,CIDI 特别设计了有关敏感问题和选项较多的问题的辅助阅读访谈方式,即交给受访者 《受访者手册》阅读,由访谈者朗读问题,受访者自己阅读问题选项并勾选答案。相关问题编码为经历 A、经历 B 和经历 C,分别对应 “您是否认真考虑过自杀的问题”、 “您是否有过详细的自杀计划”和 “您是否采取过自杀行动”单独列在手册上。调查员询问前请受访者翻到手册的相应位置,然后询问受访者是否曾经有过经历 A,如果受访者回答为 “是”,则继续询问受访者是否曾经有过经历 B 和经历 C.如果受访者不能阅读,调查员需要帮助朗读所有问题和选项。自杀意念阳性判断标准是受访者承认过去 1 年曾经认真考虑过自杀的问题。
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3种情况。自杀意念指有自杀想法而且愿意去死,但未付诸行动,若期间制定了一些措施称为自杀计划,一旦实施了自杀行为,未导致死亡者称为自杀尝试[1].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是自杀相关的高危因素,研究三者...
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相继见诸媒体。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认为,自杀行为可以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这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自杀意念(suicideideation)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我国20~24岁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为2.46/10万,农村同龄居民自杀死亡率为3.91/10万[1].虽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并不高于全国同龄的人口自杀率[2],然而,大学生总体人数在逐年激增,自杀事件的绝对数量也相应...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在1980年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农民工总数量为2.42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约占58.5%,大约有1.5亿人[2].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与城市紧密相连,但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仍...
大学生自杀是被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杀作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自杀意念对自杀未遂有显着的预测作用[1],其严重程度是评估自杀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是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为或情况,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自杀是我国居民第5位死因,是15~34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
自杀意念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预测因素,同时也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1-4].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手段之一,探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效阻断个体自杀意念的发生、发展,对自杀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自...
本研究发现, 在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模型中, 生命意义感是一个中介变量。父母恩爱、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功能良好的大学生有良好的社会支持,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能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建立稳定的生命意义感。...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性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自杀率为14.5/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每天至少有750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28.7万人自杀,占全球自杀死亡人数的1/3,成为第5位死因[1].在2011年更新的世界各国自杀率列表中,中...
每年9月,是美国预防自杀关注月.而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以提升大众对自杀的了解、预防和治疗;减少社会对自杀及心理疾病的歧视、偏见与害怕;鼓励积极参与,预防自杀,拯救生命;关注受自杀影响的家庭,提示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据统计,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