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

广州某医科大新生的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4 共3529字
摘要

  2013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2 年我国 20~ 24 岁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为 2. 46 /10 万,农村同龄居民自杀死亡率为 3. 91/10 万[1].虽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并不高于全国同龄的人口自杀率[2],然而,大学生总体人数在逐年激增,自杀事件的绝对数量也相应增加,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自杀意念( suicide ideation) 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从有消极的死亡愿望到主动实施自杀的想法或有具体的自杀实施计划都属于自杀意念,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偶发性的特点[3].自杀意念虽然不一定导致自杀行为,但它却是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必然阶段。研究表明,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的敏感预测因素,可通过评估自杀意念预测自杀的风险或危险程度[3].研究证明,自杀报道会对人们的自杀意念、自杀行为产生影响,可能会诱发效仿[4 -8].大学新生面临着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心理适应能力较差[9],心理健康状况的部分因子也较普通人群差[10].本研究旨在调查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与接触自杀事件报道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2013 年 11 月,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广州某医科大学大一本科生,发放问卷1 075 份,回收有效问卷1 055 份,有效率为 98. 1%.其中男生 320 名,女生 735 名。平均年龄为( 18. 74 ±0. 83) 岁。

  1. 2 调查工具

  1. 2. 1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Scale,SIOSS) 该量表由夏朝云等[11]编制,用于评定自杀意念。量表由26 个条目组成,包括绝望、乐观、睡眠、掩饰 4 个因子,每个条目均以“是”“否”回答计分,正向条目以“是 =1 分”“否 =0 分”,反向条目以“是 =0 分”“否 = 1 分”计分,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以绝望、乐观和睡眠三者的总分≥12 分,表示有自杀意念;以掩饰因子≥4 分为测量不可靠。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 2. 2 自编一般情况和自杀媒体报道问卷 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社会学资料。家庭居住地为选择题,包括农村和非农村; 家庭经济状况采用 Likert 3 点评分法( 1 = 差,2 =中等,3 = 好) .自杀媒体报道问卷共有 7 个条目,其中“最近一次接触自杀报道的时间”采用填空题; 其余条目均采用“是”“否”方式作答,包括“是否经常接受媒体有关自杀的报道”“报道是否配发图片图像资料”“图片是否为自杀现场或自杀者”“报道是否描述了自杀细节”“是否将自杀原因简单化或神秘化”“是否采用煽情式的方式报道”.

  1. 3 调查方法 主试人员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统一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填写,当场回收。

  1. 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核对后,整理编码,运用 SPSS 20. 0 软件录入数据并分析。不同组间自杀意念阳性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自杀意念量表总分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等,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大一新生自杀意念量表得分及自杀意念阳性率剔除掩饰因子≥4 分的量表,自杀意念有效量表为1 047 份,总均分为( 8. 89 ± 2. 98) 分。1 001 名受试者的自杀意念量表总分 < 12 分,占总体比例的 95. 6%;46 名受试者≥12 分,占 4. 4% .来自农村的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高于非农村学生( χ2= 10. 324,P = 0.001) ,不同性别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见表 1.

  2. 2 大一学生接触自杀有关媒体报道情况 大一学生中表示经常接触各类媒体上有关自杀报道者324 名( 30. 9%) ,其自杀意念阳性率为 5. 2%,与不经常接触者自杀意念阳性率( 4. 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780,P = 0. 377) .最近一次接触媒体有关自杀报道的时间最小值为 0,最大值为 72 个月,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 3 个月。527 名同学报告其印象中最近一次媒体报道中配发图片、图像资料( 50. 3%) ,245名报告图片为自杀现场或自杀者( 23. 4%) ,253 名报告报道描述了自杀细节( 24. 7%) ,314 名指出报道将自杀原因简单化或神秘化( 30. 7%) ,222 名认为报道采用煽情式的方式( 21. 7%) .

  经常接触自杀媒体报道者的自杀意念量表总分( 6. 03 ±3. 05) 较不常接触者( 5. 64 ±2. 94)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 002,P =0. 046) .将最近一次接触自杀时间分为“0 ~ 2 个月”“3 ~ 6 个月”“7 个月及以上”3 个时间段,处于三者的学生的自杀意念量表总分分别为( 6. 08 ±3. 04) ,( 5. 52 ±2. 98) ,( 5. 52 ±2. 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3. 940,P =0. 020) .采用 LSD法两两比较,发现在0 ~2 个月内接触自杀媒体报道学生的自杀意念量表得分高于后两者( P 值均 <0. 05) .

  2. 3 3 个月内接触自杀媒体报道的新生自杀意念组间差异分析 由于3 个月为学生最近接触媒体报道时间的中位数,且3 个月内刚好为大学生入学在校期间,故选择3 个月内接触自杀媒体报道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555 名) ,分析媒体报道对自杀意念量表得分的影响。表 2 显示,农村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高于非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学生自杀意念总分越高。接触过存在“描绘自杀细节”及“将自杀简单化神秘化归因”等问题报道的新生自杀意念总分偏高。

 

  3 讨论

  不同文献报道的大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差异较大,在 1. 6% ~ 36. 7% 内波动[12 -1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研究中结论也不同[15],可能是测量工具以及研究对象所处的地域或文化差异造成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自杀意念阳性率为 4. 4%,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人口社会学因素方面,只有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学生自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于非农村学生。可能是农村学生在适应新环境尤其是在社交方面有着较大的压力[16],从而导致自杀意念阳性率偏高。

  本研究表明,经常接触自杀媒体报道者的自杀意念量表总分高于不常接触者,2 个月内接触自杀媒体报道学生的自杀意念量表总分最高。提示越频繁、越近接触自杀相关报道越可能诱发易感人群自杀意念的产生,可能与受众通过媒体“学习”到自杀的相关信息从而诱发自杀意念有关。符合自杀媒体报道产生的“维特效应”,这种自杀意念“感染”常发生在青年人和老年人身上[17],有关名人自杀报道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更大[18].研究表明,虽然媒体相对于其他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而言,对自杀所起到的作用较小,但仍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尤其是对高危人群[18].本研究发现,在 3 个月内接触媒体自杀报道的学生中,农村学生自杀意念总分高于非农村者,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学生自杀意念总分越高。故建议在有名人自杀或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在校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尽可能减少媒体报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WHO 于 2000 年提出了媒体自杀报道的原则及禁忌[19],并于 2008 年进行了修订[20],强调不应刊登死者照片或自杀遗书,不应详细描述自杀的方法,切忌将自杀归结为单一原因,不应美化自杀行为,不应将自杀理由归结为宗教原因等。在《精神卫生行动计划( 2013 -2020) 》[21]中强调负责任的媒体报道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本研究中大学生接触到的媒体报道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范现象。

  新生在 3 个月内接触的媒体报道存在“描绘自杀细节”及“将自杀简单化、神秘化归因”等失范现象时,其自杀意念总分均偏高,原因是媒体对于自杀细节的描写过于详细,高危人群很可能借鉴和效仿,导致相类似的情形再次发生的可能增加[22].事实上,自杀发生的原因是多元的,绝非是某个单独的因素促成的结果[22].大学新生在阅读将自杀原因简单化的报道后,不仅无法全面认识到自杀的原因,还会适得其反。如果他们当时处于困境就更容易被误导,从而采取冲动行为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建议为了预防大学新生自杀事件的发生,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督促媒体遵照 WHO 自杀报道指南报道自杀事件; 另一方面须及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弹性,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境,学会评判性地阅读媒体信息,一旦出现自杀意念应及时求助。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2013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2015 - 03 - 01].

  [2] 王锋,王峥,张红亚。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杀事件应对机制研究[J]. 北京教育: 高教版,2014( 3) : 22 -24.

  [3] DEYKIN EY,BUKA SL.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s among chemi-cally dependent adolescents.[J]. Am J Public Health,1994,84( 4) :634 - 639.

  [4] UEDA M,MORI K,MATSUBAYASHI T. The effects of media reportsof suicides by well-known figures between 1989 and 2010 in Japan[J]. Int J Epidemiol,2014,43( 2) : 623 -629.

  [5] SUH S,CHANG Y,KIM N. Quantitative exponential modelling ofcopycat suicides: Association with mass media effect in South Korea[J]. Epidemiol Psychiatr Sci,2014,24( 2) : 1 -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返回:医学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