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初中美术教学示范过程中的不足及其有效策略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作者:徐达
发布于:2020-09-18 共3468字
  摘要:美术是一门兼具审美与艺术双重属性的视觉性学科,能够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审美感受。因此,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生艺术审美的有效引导,这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此,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通过“术”展现“美”的思想理念,其中,根据美术教学主题进行相应的示范和引导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不断加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教学,是当今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 有效示范; 美术教学;
 
  美术学科作为典型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具有直观性,示范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任课教师通过语言讲解与美术示范的有机结合,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示范,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美术灵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不仅是对美术技法的展现,而且是对学生审美表达与艺术鉴赏的引导和激发。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示范的重要意义
 
  1.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任课教师如果一味针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语言上的讲解,往往难以真正使学生产生情感和审美上的共鸣,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学习中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美术教学的最终效果。基于此,示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任课教师将原本抽象的美术概念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推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如,在水墨画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通过口头语言描述为学生讲解水墨画艺术形式的韵味和美感,往往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水墨画艺术的韵味,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如果此时教师拿出一幅水墨画作品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水墨画作品的艺术美感和美妙意境,就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水墨画艺术形式的理解与认知,有效调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推动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在初中美术实践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主题选取合适的美术示范作品,进而引导学生针对示范作品进行临摹和模仿学习。在学生针对示范作品临摹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进一步解析绘画作品中涉及的美术技巧等。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用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在头脑中具象化地理解美术知识,也难以通过自己的画笔创作美术作品。因此,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实际展现和有效示范,使学生获取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清晰观察美术作品中的技术细节和艺术手法,推动学生作品临摹质量和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3. 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美术作品中涉及的色彩、形象、图案等视觉元素,以及创作者采用的材质和方法、手段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美感。因此,任课教师通过有效示范美术作品绘制的过程,可以将这些元素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接看到整幅作品的完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技巧的理解与记忆,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感悟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学示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 示范形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需求,积极改革、创新教学形式。然而,部分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一问题,一味采取某种单一的示范形式,应对几乎所有的美术课程主题。如,在水墨画主题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当根据水墨画独特的构图特点,进一步结合水墨色彩的运用、线条绘制的技巧手法等进行示范。单一的示范形式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长此以往,也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美术课程主题和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创新示范形式,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2. 忽视示范教学
 
  随着当今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被提出和强调,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引导和培养上。然而,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示范性教学和模仿性教学的重要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创作。这样的美术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虽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但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的技巧规范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绘画技巧等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创作。此外,部分任课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课前思考、教学规划和示范品准备,一味针对教材上的固有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 对学生的课堂实际学习效果缺乏足够的关注
 
  示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美术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一些任课教师为了更好地还原示范过程、体现示范性理念,在教学中存在“为了示范而示范”的问题,缺乏对示范内容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思考。这导致其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认知记忆,难以使示范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初中美术有效示范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有效示范美术创作技法
 
  初中阶段的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教材编排中,往往涉及许多经典的美术作品。对此,任课教师除了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艺术美,还要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学习这些美术作品中应用的美术创作技法,并将所学知识、技法应用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此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示范,针对美术创作技巧的传授开展有效教学。
 
  如,在初中水墨画课程教学中,教师单纯依靠语言讲解,往往难以使学生有效理解绘画过程中的“颜色叠加”和“颜色融合”两种技法之间的区别。此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绘画效果需求下的用墨、用笔技巧。这样,教师就可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根据“颜色叠加”和“颜色融合”的不同绘画要求调配墨色与水分;同时,为学生示范对应过程中涉及的笔法。通过这种示范性的教学,教师能够使学生在感受到美术作品美感的同时,更加牢固地掌握其中涉及的美术创作技巧。
 
  2. 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有着重性的示范教学
 
  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针对一幅作品的所有细节内容进行示范,往往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等其他环节时间的缩减,难以使示范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主题、教学目的和教学需求,从整幅作品中选取若干重点或难点,进行有着重性的示范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
 
  如,在进行人物画像的绘画教学时,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对表现人物的神情状态具有关键作用的眼睛部位开展有着重性的示范教学,为学生示范人物对象不同神情下眼睛部位的画法,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临摹绘画。
 
  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示范教学
 
  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美术元素,往往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在美术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的层面出发,深入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临摹,缺乏自主思考和自主创作,创作出一些雷同、相似的美术作品。对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身对美术的理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彼此的作品。这样在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技法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自身的自主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结语
 
  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口头讲解的教学方法,难以获得理想化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需求等,有效引入示范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巢萍.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4).
  [2]成宾.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示范的重要性分析.赤子(上中旬),2017(2).
  [3]梁昭星.初中美术示范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
作者单位: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
原文出处:徐达.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72-17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初中美术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