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时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时期,我国初中生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运用多种方式和形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教育方式,都应该坚持正确的情感引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该激发青少年的正向情感。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激发;
情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的心理体验。相对于低级、简单的情绪来说,情感能够对人产生稳定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情感的激发可以更高效率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并且使其更持久的发挥作用。
一、爱国情感:培育国家自豪感和认同感
国家自豪感(Nationalpride)是“公民对于他的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既包括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自豪感和尊重感,也包括一个人来自国家认同的自豪感和自尊感”1。培育本国公民的国家自豪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及场合强调“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家国情怀”,并把爱国主义情感概括为“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培育公民国家积极情感的重视。
初中阶段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形成的情感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个过程变得更有温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国家自豪感的培养应该及时抓住合适的契机,如国家的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国家的节日与庆祝当中,不仅仅是单调的参观游览,在亲临其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与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不能忽视历史的重要性。俗话说“政史不分家”,在政治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力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我国文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国家自豪感。
二、政治情感:增强学生政治理论感知力
如何在思政课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感知力和敏感度,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初中思政课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政治体系的自豪感以及依附感和忠诚感可以使政治保持长期的稳定,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与参与程度的提高对民主政治来说有着直接的好处,是培育和提高公民国家自豪感的重要手段和极有价值的方式。参与程度会影响到公民对于国家政治体系的态度和满意程度,“一般而言,满意程度随着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仅会使其对自己参与者的角色感到满意,“他们也常对整个政治体系表示自豪”。3
第一、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情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
比如在“民主与生活”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完全可以很好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到政府举办听证会,再到学生自己选举班干部,无记名投票决定班级事务。通过建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改进学校的管理方式,拓宽学生民主参与的渠道,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再如,在学习我国的国家机关的设置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将学生拉入创设的情境当中,激发情感共鸣。
第二、以生动的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政治信念。
对于初中生来说,单纯理论的法治教育和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政治理解得不够深刻,不能理解单纯理论性的知识,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引入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解。比如在讲“新型的民主”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国的民主为什么“新”,为什么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等问题时,应借助鲜活的案例来说明,也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主的对比来加深理解,而不是让学生干巴巴的背诵知识点。
三、教育美感:提高思政课堂感召力
我们一直在强调思政课堂“抬头率”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参与度和卷入度,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密切相关。
首先,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该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往往更喜欢举止得体,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这要求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姿教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注意控制语音语调的变化,同时也要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能够用肢体怨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丰富课堂的内容,应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教师,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若教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不能在言语之间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种课堂客观上来讲也是没有丝毫美感可言的。
其次,思政课堂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政治课上,不应该对所有敏感的政治问题都讳莫如深,相反,思政教师更应该把这些问题都摆在台面上让同学们去讨论,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从而达到教育目标[1,2,3,4]。
参考文献
[1]曾楠.政治认同—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论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3]王琪.美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 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注释
1Smith T W,Kim S.National prid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1995/96and2003/04[J].International F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2006,18 (1):127-137.
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着,张明澍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98页。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着,张明澍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