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特色课程构建的在小学科学课题中的运用

来源:现代教育 作者:王盈
发布于:2020-12-24 共3274字

  摘要:学校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当前,很多学校都立足课程构建谋发展,涌现出了特色各异的课程体系以及诸多优质课例。一所新建学校,该如何突出重围,从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构建优质的课程体系,焕发别样的精彩?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建校五年里时间里,"精致"课程的研发与探究从未间断,最终依托学校的优势,形成以科学特色见长的课程群,成为京城民办教育领域领军校。本文将特色课程构建的情况以作梳理,以期为各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学特色; 课程群; 体系构建;

  一、研究缘起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起,课程建设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话题。历经数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形成了新的学校发展战略,探究出了多元化的实践路径,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然而,在各校投身课程研究之热的同时,也出现了表象远大于实质的诸多乱象:一些学校宣称开设了上百门课程但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学生负担加重,苦不堪言;有些学校课程设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大打折扣,课程设计成了学校宣传新课改的花架子。这些现象时刻警示着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要把握住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做规划,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科学教育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就是一所诞生于课程发展新时期的新生命学校,由中国科学院于2014年创建。经过五年的不断努力,学校从一个全新的起点,在吸纳多样化经验的高度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有益于学生的"精致课程"体系。学校创新思路,推倒学校"围墙",依托周边浓郁的科研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整个"世界"赋予孩子们,构建中国科学院里与众不同的"童心花园".

  二、学校科学特色课程群建设的内涵和内容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这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各类课程内涵的共识。据此,学校依据理论与实践总结,对科学特色课程的理解是: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素养型"科学活动课程。为了探索科学特色课程建设规律,观测课程实施对学生素质形成的影响,科学课程建设必须关注课程体系的构建、活动内容的选择对达成课程目标和形成科学素养的影响,也要关注课程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学校科学特色课程群划分为全校普及的必修课程群、特色拓展活动课程群和兴趣社团类选修课程群。全校普及的必修课程群是为了满足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全校普及的必修课程群通过课程体系研究与学校发展方向和学生培养目标紧密相关。拓展活动课程群和兴趣社团类选修课程群一般是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技能等设置的课程,大体有三类:一类是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的课程,有些学校把这类选修课程群称为高级选修课程群;另一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第三类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的课程。为了便于学生选择课程,通常把后两类课程群称为开放型课程群。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科学特色课程群体系构建

  通过课程整合,目前形成了三大品牌特色课程群落,即科学实践特色课程群、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群、阳光体育特色课程群。通过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完整人。

  (一)全校普及课程群

  1. 博物馆课程

  在启元学校,每隔一周,孩子们都能走进身边的各大博物馆进行实地研学。如走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属的中国古动物馆,了解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等等。

  不仅如此,如今的博物馆课程打通课内外关联,以学科联动推进项目学习,将课堂上的学习和鲜活温暖的世界连接起来。课堂上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进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宣讲;在使用部编版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以中华民族园为课堂,促进语言、艺术、体育多学科融合,让二年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体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2. 科研院所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中科院科学资源,为孩子们开启探索世界、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的大门:走进自动化所体验人机大战,感受3D打印技术;走进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专业讲解下探秘互联网发源地;在基因组研究所进行草莓基因的提取……目前,孩子们已经走进50多家科学院所。在课程不断的推进中,为满足孩子们学习探究的欲望,学校帮助孩子们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一起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以小科研课题带动科学探究。

  3. 游学课程

  一年一次、几乎全员参与的游学课程,让启元学校将"心怀梦想启航"的小红旗插到了祖国13个省市18家中科院的研究院。最北,我们到了鸡西的兴凯湖的湿地生态研究站;最南,到三亚的深海研究所。在贵州,孩子们走近中国的"天眼"--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海南,孩子们领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万米遥控潜水器--"海角"和"天涯"的风采。

  (二)特色拓展活动课程群

  1. 走近院士

  建校以来,中科启元学校的孩子们先后与中科院、工程院的36位院士们"亲密接触",其中包括三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课程的内容、形式发生了改变:孩子们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埃尔文·内尔博士见面时,用无人机、单片机、机器人、科学实验等各种科技小成果表达对科学家的欢迎,还邀请他一起玩华容道、转魔方,在互动中感受科学精神的真正意义。

  2. 启元百家讲堂

  学校邀请各种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学术大师走进启元百家讲堂,做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邀请在中科院工作的爸爸妈妈们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带来开放性的课堂。在每周一次两课时的实践课中,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触摸科学,感受创意,一起在科学教育中快乐温暖地成长。

  3. 开学第一课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中国科学院博士家长开讲。今年9月1日,我们邀请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他是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器官重建与制造"的首席科学家。他在对祖国发展历史与新时代科技成就的娓娓道来中,对孩子们寄予厚望。也邀请"深海勇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杨波,为孩子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他带学生纵观载人潜水器的历史,横观国内外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现状,并邀请启元学子做中国正在研发的万米潜水器的第一批体验者。

  (三)兴趣特长社团

  学校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性、选择性的兴趣班,为发展特长提供选择点和生长点。兴趣班老师及社团负责人不仅有校内骨干教师、优质社会资源,家长们还亲自开设兴趣社团,以每周一次的固定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目前,学校已与中科院植物所的家长合作创办科学画社;学校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家长合作创办机器人社团,打造专业科技特色团队,实现"由专业人士带专业团队".家长和学校结为教育共同体,共同引领孩子成就本领,完善人格。这也成为中科启元学校课程建设上一大特色。

  四、成效、反思及展望

  在特色课程群落的具体实施中,多维度、浸润式、可持续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课程育人的最终目标。在特色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学校通过团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施行动,创造有效的具体实施模式,也为小学教育科学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宏观的理论依据和微观的操作样本。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开发具有操作性的科学特色活动课程教材,进行推广实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

  当然,目前课程群研究也有很多需要学校进一步探究和改进的地方。学校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动态发展过程,尤其要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来完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关于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培训讲解,让教师理解学校在做什么,了解学校的发展愿景,形成一种心理和观念上的共识,以及对学校发展提出自身的看法和建议。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同时,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保证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和改造。在进行特色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学校实际,课程革新的每一步都要抓住学校灵魂和关键稳扎稳打,不做形象工程,真正将该课程体系落实到学校安排,落实到学生课堂。

作者单位:中科启元学校
原文出处:王盈.小学科学特色课程群构建的实践探究[J].现代教育,2020(08):30-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