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两者的育人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厦门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创办的大学, 其国防教育的文化建设颇具特色。通过挖掘厦门大学的文化建设资源, 分析其国防教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以期促进国防教育视野下厦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厦门大学; 国防教育;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高校的育人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创办的大学, 厦门大学 (厦大)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厦门大学的校园文化, 探讨其中蕴藏的国防教育资源, 对于高校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关系
1. 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文化素养的发展,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所创造的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 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 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指明了国防教育的主体是国家, 对象是全体公民, 其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 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
2. 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 校园文化与高校国防教育在育人目标上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功能, 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任务包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校风建设, 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信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高校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3]。显然, 校园文化与国防教育两者的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 都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并最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育人目标上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2) 校园文化是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以及日常性国防教育活动。在信息时代, 知识快速更新,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 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填鸭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高校国防教育应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形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 校园文化建设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任务, 并以独特的方式发挥着育人功能。研究与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人、感染人。高校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载体, 借助校园文化这一载体, 如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馆、纪念馆, 以及依托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国防教育, 提高精神境界, 陶冶爱国情操。
二、国防教育视野下厦门大学文化建设的资源
厦门大学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大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4]。作为我国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创办的大学, 厦门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深深地烙上了学校创办者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厦门大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尤其是厦门大学的“四种精神”。深入研究“四种精神”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事件, 挖掘其中蕴藏的国防教育资源, 对于厦门大学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陈嘉庚先生虽身居南洋, 但心系祖国, 他深感祖国积弱乃国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所致, 故回国倾资兴学, 创办厦门大学, 以图教育兴国。后来, 陈嘉庚先生的企业濒临破产, 筹措资金不得, 但他仍然不肯放弃厦大, 他说:“宁可变卖大厦, 也要支持厦大!”可见他教育救国的决心。厦门大学的奠基日就是爱国主义的象征, 陈嘉庚先生将校舍奠基选在1921年5月9日, 1915年的这一天, 袁世凯承认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激起中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为使全校师生不忘国耻, 发愤为国, 所以陈嘉庚赶在这一天为厦大校舍奠基[5]。此外, 厦门大学的很多建筑都是陈嘉庚先生亲自设计、监督完成的。学校的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就是嘉庚建筑的代表, 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嘉庚建筑风格。建南大会堂的底层入门处有两组石板台阶, 外面五级, 里面三级, 共八级, 陈嘉庚先生设计的意图是为了纪念经历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解放战争的艰苦过程, 纪念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 而爱国主义精神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所在。
2. 罗扬才的革命精神
罗扬才是厦门大学早期的学生, 他的革命生涯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左右, 但却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26年1月, 他在厦门大学组建了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1926年夏至1927年春, 罗扬才被指派到闽中、闽西等地协助组建党支部, 推动当地革命斗争的发展。他还多次组织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 并屡屡取得胜利。1927年4月9日, 国民党反动派在厦门发动反革命政变, 罗扬才被捕, 英勇就义, 年仅22岁。
3. 以萨本栋为代表的自强不息精神
萨本栋曾担任厦门大学校长, 他胸怀爱国热情, 为教育事业献身, 他的牺牲和奉献是以爱国为基础的[6]。萨本栋被任命为厦大校长之时, 正是国家民族万分危急的时刻。当时“七七”事变爆发后, 厦门处于战火威胁下, 人心惶惶, 然而萨本栋却义无反顾地接任校长一职;后来为保卫母校免受战争的破坏, 萨本栋将厦大内迁闽西长汀, 确保东南数省青年有大学可上。他说:“抗战必胜, 要为胜利后培养建国人才。”当时国家急需大量土木建筑、机电专业的人才, 虽然厦大缺乏开办工科的设备和师资, 但经过萨本栋四处奔波、多方筹措, 于1937年创办了土木工程系并兼任系主任。萨本栋校长事事亲力亲为, 鞠躬尽瘁, 舍身治校, 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以王亚南和陈景润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王亚南校长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毕生追求革命真理, 宣传马克思主义, 献身于经济学研究, 忠诚于国家教育事业;陈景润教授则深受老师的影响, 牢记为祖国争光的使命,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刻苦钻研华罗庚名着《堆垒素数论》, 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文, 最终科学完整地论证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跃上了数学的巅峰。
三、国防教育视野下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厦门大学国防教育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学校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国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 校园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厦门大学深入挖掘先辈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 在校内建立了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校史馆、纪念馆、展览馆、人物雕像等, 处处进行国防教育。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先生一生爱国、创业、兴学, 他的实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 校园里的陈嘉庚纪念馆和嘉庚铜像为每个学生讲述着陈嘉庚先生南洋创业、坚决抗日、反对卖国、归国服务、教育兴国的一系列光辉事迹, 这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由罗扬才烈士创办的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活动旧址, 就在学校的囊萤楼中, 厦门大学不仅将其保存完好, 还在这里建立了罗扬才烈士纪念室, 成为学生开展党团活动的重要场所。厦门大学校史陈列馆全面反映了厦大的办学历程和成就;中国革命史展览馆介绍了在革命的各个时期, 厦大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突出人物。校长林文庆的雕像讲述着他开创国学院、重视国文、崇尚儒学、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理念;校长萨本栋墓碑则讲述着他心系祖国、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些都体现了他们深深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教育兴国、强国的愿望。此外, 厦门大学还十分重视保护学校的嘉庚风格建筑群, 以展示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厦门大学国防教育物质文化表现形式详见表1。
2. 校园精神文化底蕴深厚, 多途径全方位弘扬厦大“四种精神”
厦门大学的“四种精神”, 即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 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 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正是厦门大学近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积淀, 是厦门大学特有的精神财富;这“四种精神”也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涵所在。
表1 厦门大学国防教育物质文化表现形式 下载原表
表1 厦门大学国防教育物质文化表现形式
资料来源:由厦门大学校史相关资料整理得到。
厦门大学坚持培育、弘扬“四种精神”, 将“四种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大力培育师生共同价值取向, 着力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首先, 以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四种精神”。把“四种精神”列入本科的先导必修课程;开设“南强学术讲座”“人文论坛”等高水平讲座;召开“四种精神”学习座谈会, 邀请“四种精神”代表人物的后人、学生为大家讲述故事。其次, 以校园文化活动践行“四种精神”。以爱国、敬业、成才、奉献为主题,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建设一批道德实践基地和校内文明建设活动项目, 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身素养;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拓展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项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最后, 以文化产品传播“四种精神”。学校组织编写了《走进陈景润》系列丛书, 出版《囊萤之光———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厦门大学在长汀》《厦门大学文化的历史与解读》《抗战时期的厦门大学》等书籍;排演大型叙述体话剧《诚毅人生———陈嘉庚》;创作以陈嘉庚先生兴学爱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交响乐《自强交响乐》, 弘扬嘉庚精神;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南强颂》, 重现厦门大学建校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 表达老一辈开创者传颂至今的厦大精神;排演诗文诵读音乐会《嘉庚颂》, 再现了陈嘉庚先生南洋创业、倾资兴学、领导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等史实;此外, 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作的大型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也搬上了学校建南大礼堂的舞台, 整个歌仔戏以陈嘉庚先生1940年10月下旬返乡的四天经历为素材, 展现其爱国、爱乡、爱民的情怀;上演大型话剧《哥德巴赫猜想》, 展现陈景润不断接近、挑战哥德巴赫猜想, 为祖国科学的繁荣进步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整个话剧的参演人员都是厦大在读学生, 他们在创作、排练、演出中形成“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老师带学生、学长带学弟”的模式[7],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3.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开展系列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例如, 在每年本科新生入学的第一天, 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雕像等, 以了解厦大的校史文化, 学习先辈的伟大精神;在每年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 如清明节、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 组织师生、校友代表来到雕像前、烈士陵园参观凭吊, 聆听校史专家讲述先烈事迹, 缅怀先烈;学校还经常不定期举行全校性的以“爱我中华”“国防教育”“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或者组织以各学院党、团支部为单位的国防教育班会、团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 厦门大学还精心打造了一批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品, 弘扬老一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2012年底, 学校着手改编和再创作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 其精湛的表演将长征途中十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表达得激动人心、高潮迭起。可以说, 每一次演出无论对于参演师生还是台下的观众来说, 都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教育。在《长征组歌》演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学校又着手对《黄河大合唱》这部民族精神史诗进行改编和再创作, 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承受苦难、英勇奋战、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中华儿女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感染着每个厦大师生。此外, 厦门大学“一二·九”爱国主义学生社团文艺晚会, 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陶冶着社团成员的爱国情操, 充分体现了厦大学子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国防教育视野下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与对策
1. 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1) 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脱节。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校园活动的开展容易流于形式, 很多学生参观校史馆、纪念馆等校园物质文化时走马观花, 参与性不强, 仅仅停留在对校园文化表层含义的学习上, 未能深刻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层的国防教育内涵。究其原因,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 不能充分运用校园文化中蕴藏的国防教育资源来启发学生, 国防教育的启迪性和育人性不够;教学方式单一, 未能充分发挥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2) 学校尚未成立军事类学生社团, 未能发挥军事类学生社团在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作用。高校社团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是高校青年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8]。而军事类学生社团作为军事爱好者课余活动的主要阵地, 具有鲜明的国防教育特征, 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国防意识, 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厦门大学学生社团多种多样, 包括社会实践、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体育健身四大类, 总数达90多个, 但目前学校尚未成立与军事、武器、国防教育相关的学生社团。
2. 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将课堂教学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教师、学生、校史专家等的讲解,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文化所蕴含的国防教育精神, 达到育人目标。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校园文化融入其中, 挖掘校园文化中与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 比如讲授“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时可以结合陈嘉庚先生与毛泽东延安会面、支援祖国抗战的故事, 亦可结合罗扬才的英雄事迹,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 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国防教育就在身边;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将课堂讲授与校园物质文化参观相结合, 在实地参观物质文化的同时, 配以生动细致的讲解, 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着重提炼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民族主义等国防思想, 或者布置课外任务, 让学生自己实地去寻找校园物质文化, 阅读相关书籍、文献, 深入了解每个物质文化载体背后所蕴含的国防教育思想, 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现在厦门大学正在进行一些尝试, 如2017—2018学年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历史与文化”, 就综合采用微课、阅读、讨论及体验式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观看视频, 课外参观校史馆, 实地瞻仰陈嘉庚、萨本栋、王亚南等人雕像和罗扬才烈士陵园等, 课上进行讨论、交流心得;此外, 要求学生阅读《抗战时期的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文化的历史与解读》《鹭江学人潘懋元》等相关书籍, 增进对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的认识。
(2) 创办军事类学生社团, 鼓励和发挥大学生在军事、国防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湖南省某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军事类协会和社团, 发挥军事类协会的作用和功能。如2007年9月1日, 中南大学军迷协会成立, 致力于宣传国防知识和追踪时事动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2010年10月成立了军事爱好者协会, 在推广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湖南大学于2011年成立了军事爱好者协会, 该社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普及了国防知识, 而且还通过研究军事谋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提高了军事素养[9]。厦门大学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成立军事爱好者协会, 下设国旗护卫队、军事技能训练营、射击队、定向越野队、军事思想史爱好组等, 弘扬爱国精神, 宣传国防观念, 学习军事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结语
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具有很强的育人性。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国防教育资源, 利用校园文化教育人、影响人, 将课堂教学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创办军事类学生社团, 鼓励和发挥大学生在军事、国防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大学生的国防素质, 促进国防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温暖.国防教育学学科基本定义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07-113.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A/OL]. (2004-12-13) [2017-10-27].http://www.moe.edu.cn/s78/A13/s7061/201410/t20141021_180396.html.
[3]李科.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模式、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455-459.
[4]刘海峰.厦门大学校训、校歌与校史的特色[J].教育评论, 2004 (1) :86-88.
[5]洪永宏.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 (1921—1949)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0:2.
[6]郑宏.厦门大学文化的历史与解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116.
[7]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建南首次公演感动南强[EB/OL]. (2014-04-12) [2017-10-27].http://tv.xmu.edu.cn/show-7-652.html.
[8]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 2002 (4) :38-40.
[9]郑宏, 崔美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研究:基于湖南省五所高校及问卷星的调查[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增刊) :128-129.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人民战争思想, 是这一理念的升华。在现代国际体系中, 以国防理念为指导的全方位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
文章对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对构建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国防教育和实践体系进行的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做好国防教育和宣传需要各个领域的努力, 其中, 军事类影视作品的宣传更能做好国防教育和宣传工作。将诸多的军事类影视作品在国防教育和宣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和平和发展成了21世纪的主题,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依旧威胁着国家安全,国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都在加强国防教育,我国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休戚相关,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在国防教育等具体教育教学中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的国防教育需要,有效适应新时代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一、引言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得以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以及各项机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正所谓安其国必先安其人,安其人必先安其心。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国防人力资源的主导生力军,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技能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整理了8篇最新“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修订国防教育法,应着眼健全国防教育领导体制、突出国防教育重点对象、完善国防教育内容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法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法律保障作用。...
一、中国安全观与国防教育发展的演进分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代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形势、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内实际需求的综合判断,在发展中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改变国家安全观念,从而形成了各个历史时期关于对国家安全领域一系列问题的认知,深刻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