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

“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沈洁
发布于:2020-04-10 共5752字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代表作范文8篇)之第三篇

  摘要:“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强大的国防,这是历史的警示、现实的告诫,更是未来的召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国防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中国梦”背景下,应从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加强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加强高校国防军事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征兵入伍和退伍大学生服务保障四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国防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梦”,大学生国防教育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寄托着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共同夙愿。***总书记指出,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国防教育,既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实现个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国防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在国家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必须努力成为国防中坚力量,勇于挑起维护祖国安全、扞卫国家利益、实现强军强国梦的历史重担。

  近代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史已经反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国无防不立。旧中国所遭遇的屈辱动荡根源于政治经济的落后,更归咎于当时国防武备废弛、国防意识麻木。如今,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的青年大学生,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中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并非坦荡无阻。

  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下,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形势存在四方面的威胁:一是与邻国领土领海的国土之争,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至今存在很多摩擦;二是他国对我国内政的干涉和威胁;三是全球范围内的新型核威胁;四是恐怖主义、宗教分裂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2](P5)。同时,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升;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历史的警示和当前的形势告诉我们:“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情,它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兴亡,来不得半点懈怠。国防教育的投入是长期的,国防教育效果的实现也将是长期的,而且主要是在国家出现严重安全威胁时显现的。”[3]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忧患意识、勇于担当的国防责任意识、舍我其谁的国防使命意识。“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同时也要成为祖国安全的扞卫者。

  二、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框架下开展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法》指出,国家要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兵役法》对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征集年龄、优惠政策、参与军官选拔的条件等作出规定,并用第八章一整章的篇幅对普通高校军事训练做出专门的要求。《国防教育法》在2018年4月27日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进行了修订,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应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二)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1]可见,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才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才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保证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不变质、不变味、不偏离方向。

  (三)培养和造就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4],“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5]。

  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中国梦”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梦想追求,“强军梦”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共鸣。这种对梦想的追求使大学生在实现梦想的奋斗拼搏中产生强大的内驱动力、培养坚韧的道德品质,更促使他们在国防教育中增加国家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国防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国防教育,具体指的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培训。国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各高校都开展了国防教育的相关工作。但在实际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高校没有把国防教育整体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一些高校在人、财、物上的投入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一些高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不独立、管理体系不规范;一些高校国防教育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军训和军事理论教学上,没有从“居安思危”的国防动员角度和“有备无患”的未来战争角度去真正理解国防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部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比较淡漠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政治地位、文化影响等在世界上不断提升,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在一个时期内,国际上发生大的世界级战争的可能性很小。长期的和平环境,生于安乐、居于安乐,也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产生了松懈和麻痹思想。同时要注意到,当今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战争更多是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渗透侵入,外来的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悄然影响我们的大学生。青年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未能意识到这种外来文化对自己的政治观念、价值理念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他们把“国防”简单认为仅仅是军人、部队的责任,未能意识到“国防安全、人人有责”。

  (三)军事技能训练水平有所下降

  从各大高校一年一度开展的军事技能训练中可以看出,军训强度和内容要求有下降趋势。在训练项目多年不作大调整的情况下,学生晕倒、病倒、借故请假不去参训、体能无法承受不能参训的情况,呈现上升趋势。高校从担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角度出发,一般都会同意学生的不参训要求。因此,减少训练科目、减轻训练强度、降低训练标准,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不到位

  1. 很多高校没有配备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

  高校军事课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师资来源、学缘结构多元化。有的是从军训承训部队邀请的部队教官开办几次讲座,有的由高校人民武装部或者学生工作部的教师兼任,有的请本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类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或是无法进行长期系统的教学,或是在军事理论方面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教学设计水平、教学表达能力、教研水平、前沿新动态了解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2. 部分高校课程内容落实不到位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而在现实中,能完成这一课时量的高校非常少,甚至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是一门2学分的必修课。同时,各高校在课程教材的配备上也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统一订购,有的自编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

  3. 教学手段和形式比较落后

  目前,各高校的军事理论课以一般性课堂教学为主,基本上都是以教材内容为纲,理论灌输、封闭讲解。当前,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方式早已网络化、信息化,枯燥的教学形式和网上即可自行查阅而毫无新意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国防理论学习的热情,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兴趣。

  四、新时代“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

  ***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中坚力量的青年大学生而言,要通过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升校内第一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军事理论知识所反映的真实场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因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有了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其能够真正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真谛。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军地共建,积极开辟国防军事教育第二课堂,拓展教育形式,课堂教学与军事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将课堂上的所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举办国防主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爱国主义歌唱比赛、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国防文化氛围,在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饭堂、宿舍、活动中心等学生活动集中的区域,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建筑、雕塑、橱窗等媒介,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宣传国防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形式,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达到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的目的。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巧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取积极的、有效的、真实的各类国防信息,包括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国际国内最新时事、世界军情动态、国家政策法规等,提升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的认知与了解程度,使他们对祖国的国防事业形成较全面的认识。

  (二)加强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

  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用中国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顽强拼搏精神鼓舞和激励他们,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怕苦的情绪,领悟军人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引导学生勇于面对军训、敢于参与军训、圆满完成军训,体会到军人的光彩和荣耀。

  要优化军事技能训练内容,把目前常规的条令条例教育训练和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相结合,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针对技能训练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驻地部队、军队院校观摩分队战术训练,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结合部队每年组织的紧急动员演练、救灾抢险演练、应付突发事件演练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综合性实战演习,组织大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和锻炼。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有条件的高校可分院系组织高年级的学生短期再次集训,宿舍卫生检查的标准参考军训内务要求,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高度团结的集体荣誉感。

  (三)加强高校国防军事课程建设

  要紧紧围绕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的发展目标,树立牢固的人才培养战略理念,积极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从建立军事理论课程体系、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军事理论课程的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以激发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6]。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精心设计,构建以军事理论必修课程为主体,以军事类公共选修课为拓展,以国防教育系列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为助力的立体化、综合性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在讲授军事理论系统知识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删减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旧内容,增加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新内容。

  教材建设方面要科学规范,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师资力量自行修订编写具备时代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军事理论教材,没有条件的高校应选用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统编教材。无论哪种方式的教材都应该体现“广、深、新”的特色,为实现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结构合理,组建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外聘专家为补充的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以满足军事理论课教学特点的需要。专兼职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学生加深对国防军事知识的理解;外聘专家主要以军队院校或者地方知名国防军事专家或国际问题专家组成,利用他们在国防军事领域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针对突发热点问题或国际形势发展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门解答。

  (四)加强大学生征兵入伍和退伍大学生复学等服务保障

  2013年开始,国家将征兵时间从冬季改为秋季,把征兵时间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间相结合,同时出台大学生入伍减免学费、代偿贷款、继续深造、优先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这是从根本上提高部队的学历层次、优化兵员结构,实现军队知识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保障[7]。

  做好退伍大学生复学、升学等工作,是确保在校大学生无后顾之忧应征入伍的重要措施。要按照政策简化复学流程、办理转专业或转学手续、做好课程成绩的核定等,使之顺利复学。要及时为退伍大学生办理各类学费减免、贷款代偿手续,体现国家政策对这一群体的惠顾。要组织学校所有复学的退伍大学生,成立相关的学生组织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体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同时,还要注重组织退伍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建设、承担新生军训任务、开展校园宣讲等工作中来,充分发挥退伍大学生在国防教育方面的优势[8]。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9-08-20].htm.
  [2]罗建波.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J].领导科学论坛,2018(16):81-98.
  [3]何锋.中国国防教育史纲[M].1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点击查看>>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代表作范文8篇)其他文章
原文出处:沈洁.“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路径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9):211-213+2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