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探析

来源:国防 作者:范双利
发布于:2020-04-10 共8194字

  国防教育论文3000字(模板范文8篇)之第七篇

  摘要:构建完善科学的国防教育理论体系, 是加强国防教育的题中要义、必然要求。当前, 我国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存在着知识宣传、做法介绍、经验总结多, 体系性差、扛鼎之作乏等问题, 既与全民国防“国之大事”的地位不相适应, 更难以适应强国强军战略的新要求。新时代, 必须牢牢把握国防教育的本质属性、独特矛盾、基本规律, 将国防教育纳入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走学科化建设发展道路, 循着学科存在论、本质论、实践论的原则探索前行, 逐步构建国防教育理论新体系, 引领支撑国防教育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国防理论,国防教育,学科建设

国防教育论文3000字

  国防教育, 是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家安全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树人工程、奠基工程、政府工程。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新时代,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着眼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 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 全面提升公民国防素养1。

  一、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分析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国防教育理论, 既指导国防教育实践, 又是国防教育活动的重要内涵, 也是公民国防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全面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提高公民国防素养 (国防理论素养和行为素养) , 发展国防教育理论至关重要。而对我国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 则是发展国防教育理论的出发阵地和重要抓手。

  (一)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国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多部法律规定, 全体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我国从国家到地方也均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和执行机构, 开展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大量实践活动。就国防教育理论建设而言, 较多研究者研究范畴、视野逐步放大、深化, 特别是在教育机构设置、教育机制建设、普及国防知识、优化教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总结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部分研究者围绕教育教学创新, 对国防教育基础理论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我国国防教育理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表现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在教育学主流研究领域发言权不够, 研究范围狭窄, 研究方法一般, 研究深度、广度不够, 水平不高, 基本理论研究没有形成独特的理论旨趣”2, 既缺乏叫得响、影响深、代表性强的扛鼎之作, 更没有形成基本专家学者队伍和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大多研究者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体系性差, 且对问题的研究多为浅尝辄止。大多成果泛泛而谈, 重复性强, 尤其是对国防教育的本质属性、逻辑起点、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基本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明显不足。

  (二)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发展不充分

  时下, 衡量一个领域理论研究状况, 主要看该领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质量。衡量学术论文质量水平, 一方面, 看刊发论文的期刊层次, 可以用该刊的影响因子来衡量, 影响因子较大, 说明该刊层次较高, 发表在该刊的论文水平就较高;另一方面, 看论文的被引频次, 被引频次较高, 说明该论文的水平较高。通过对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最受公认的中文网站——中国知网 (CNKI) 显示的近十年 (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国防教育研究论文信息进行计量分析, 可在较高程度上反映当前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一是数量不大。10年总文献数量仅有4307篇, 其中期刊为2004篇, 硕博士论文97篇, 会议论文9篇, 报纸1782篇。相较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关系全民的教育, 这个理论研究成果的数量是偏少的。二是质量不高。发表在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级别期刊的国防教育文献总量只有82篇, 只占期刊论文总量的4.09%, 年均只有8.2篇;硕士论文只有97篇, 年均不足10篇, 没有1篇相关博士论文。刊发国防教育论文期刊数量居前10名的十种期刊中, 无一是CSSCI期刊, 影响因子都十分小, 有些甚至没有影响因子统计。在期刊文献中, 每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只有1.35, 硕博士论文平均被引频次只有2.76, 远低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相近领域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获基金项目极少, 其中17篇属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 22篇获得省级科研基金支持 (且仅限于5个省) , 2篇获得大学基金支持。三是发展不快。图1图2显示, 国防教育的总文献、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报纸文献, 以及发表在CSSCI层次刊物的论文数量趋势均为高低起伏状, 说明无明显数量质量的逐年提升。尽管由于军地二元隔阂等原因, 中国知网显示的数据与国防教育理论建设成果的实际不尽吻合, 如有的战区所办民兵刊物、部分军事院校教研人员及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被收入, 但国防教育是全民性工程、政府行为, 其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可以公开发表, 大多已经进入了中国知网, 从一些国防教育职能部门与省军区系统学生军训机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所以, 中国知网显示的国防教育理论建设成果数据, 足以成为评估论证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的基本依据。

  总之, 现有国防教育研究成果, 基本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为国防教育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也奠定了国防教育理论深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 现有国防教育理论总体较为薄弱的问题, 又使国防教育对国防建设的促进作用不大。当前, 在国防建设领域高素质兵员征集难、退役军人安置难、拥军优属落实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难等问题较为普遍, 个别地区与个别人群中还出现丑化英烈、抹黑军人等恶言劣行。这说明,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全民国防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爱军尚武氛围有所弱化。诚然,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与缺乏科学适用、深入人心、影响深刻的理论指导造成的国防教育质效欠佳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新时代, 党的强国强军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部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对国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国防教育理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与新时代强国强军的新要求高标准不相适应, 是当前国防教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 因而创新发展国防教育理论不可或缓。

  二、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学科化探索

  造成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和平时期对国防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顶层规划设计不充分不完善、军地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不配套等,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可能是, 现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 (简称《国家学科目录》) , 规定的13个学科门类所有一级和二级学科当中, 均未设置“国防教育学”学科, 致使国防教育不能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样, 从学科的框架和视域进行理论建设。换而言之, 推进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发展的方法路径很多, 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走学科化道路, 将国防教育纳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科门类体系, 使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样以独立学科为基点进行理论建设。

  (一) 学科化, 由国防教育固有属性的特征所定

  国防教育之所以没有进入《国家学科目录》成为独立学科, 主要源于其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大的交集重合区, 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似性、相近性、关联性甚至替代性, 致使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上将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有的认为, 国防教育就是军事教育3;有的认为, 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回事, 国防教育的功能可以完全被思想政治教育所替代, 或国防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而已4。在实践中, 更是用军事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国防教育。

  事实上, 国防教育、军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任务、教育内容等存在着根本的或明显的差异, 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或相互取代。简而言之, 国防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国家防务的唯一指向, 教育主体也具有国家、政府行为的唯一性, 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 教育目的目标是提高全民国防素养, 服务于国家防务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需求。军事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战争性”;实施主体具有多样性——国家, 也可能是某个阶级、民族或政治集团等;教育对象取决于一定阶级的要求和战争的需要, 狭义上讲, 是指军事集团内的成员, 广义上讲, 除了婴幼儿之外的人都可以, 不一定局限于本国公民, 也不一定是全体公民;教育目的目标是提高教育对象及其群体 (重点是军人、军人集体) 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服务指向是国家防务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 也可能是破坏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 如民族分离势力集团的军事教育和行动是分裂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 (或意识形态性) ”, 教育主体也具有多样性——国家, 也可以是阶级、政党甚至某一社会群体;教育对象是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 教育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等。这些差异意味着三者具有各自的特殊矛盾和规律, 分别需要不同的理论予以指导, 也就是说, 建立独立国防教育学科是由其属性固有特征所决定的。

  所以说, 以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大的交集区、相似性、关联性甚至替代性否定国防教育学科化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就同“文史不分家”却因“文”“史”的本质属性有别仍然分属不同学科一般。

  (二) 学科化, 是国防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 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道路, 是一切理论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防教育作为关系全民的国家行为、服务国家安全建设与斗争的国之大事, 也不例外。

  一方面, 只有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道路,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才能形成科学体系。编制体系化内容、实施体系化研究, 是理论建设的科学方法, 更是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理论是由学科质的规定性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是关于该学科基本原则与结构的学说, 涉及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原理、方式方法、研究观念与实践目的等基本构成及其之间的关联5。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其理论的体系化, 至少具有系统的创造知识、管理知识和全面育人的价值。“任何一门学科在其未成‘学’ (科) 之前, 总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 总是感性认识或部分理性知识的杂合。”6“哲学若没有体系, 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 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 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 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 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 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7可见, 国防教育研究只有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发展道路, 尽快建立独立学科并形成独特的学科逻辑, 才能将零散式理论成果引向理念体系升华发展。

  另一方面, 只有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道路,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才能与时俱进。目前, 源于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存在极大的关联性、相似性、替代性和交集重合区, 国防教育理论建设没有进入国家教育学科体系, 研究机构 (人员) 主要由国防教育职能部门 (人员) 和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研机构 (人员) “兼”, 研究内容主要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交集重合区“选”, 研究经费 (时间) 主要从国防教育活动和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挤”。由于国防教育职能部门的主责主业是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教研机构的主责主业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军训等, 所以当前国防教育理论建设面临一系列因素的制约。研究机构 (人员) “兼”, 意味着从事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的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职称和学科带头人, 没有相应的人才培养路径 (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 , 也因此意味着他们难有必要的专业素养和很高的积极性支撑其从事国防教育理论建设, 不仅现有研究队伍弱, 而且后继研究力量乏。研究内容“选”, 意味着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得不到统筹安排, 无法形成有机体系, 难以稳步发展。研究经费 (时间) “挤”, 意味着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得不到应有和足够保障, 难以有效组织实施。凡此种种说明,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全民性教育行为, 只有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发展道路, 其理论建设才能得到坚强有力的保障, 进而不断推陈出新, 逐步形成独特强大、顺应时势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三) 学科化, 循国防教育“三论”原则的引导运行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 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到具体, 即把学科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把最具体的概念、原理作为其逻辑终点。据此, 构建一门学科, 首先, 是要找出该门学科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 而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称之为“存在论”。其次, 是要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 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 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揭示事物的本质, 称之为“本质论”。最后, 是要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 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体现, 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 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称之为“实践论”8。将国防教育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发展道路, 构建国防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须循“三论”原则的引导前行。

  国防教育“存在论”。中心是确定国防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国防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国防素养9。因为国防教育的实质是培育全民国防素养的国家教育行为, 离开了国防素养就无所谓国防教育。所以, 国防素养是国防教育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 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贯穿于国防教育的各领域全过程, 在国防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其他概念如国防教育任务、国防教育制度、国防教育课程等, 以及一切国防教育活动包括遇到和解决所面临的一切矛盾问题, 都是为了满足提高公民国防素养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均可以通过国防素养加以说明。因此, 这一概念完全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这部分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国防教育的历史发展。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 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 因此, 加强对国防教育历史演变研究是构建国防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战争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 从彼时起人类就开始了对战争的训练和教育, 再到对城邦的护卫训练和教育, 对现代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对当代总体国家安全保障的训练和教育, 都是国民国防素养内涵不断丰富所作出的反应。可见, 继承创新是国防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 国防教育学科理论建设必须深入总结国防教育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二是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国家防卫的辩证关系。国防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源于国防建设和国家防卫的需要, 国防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防建设和国家防卫的发展, 这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 如国防教育在国家防卫中地位作用问题, 国防教育内容如何满足国家防卫要求等, 无须一一列举。三是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一国的国防教育受制于该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 不同的国防教育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对公民国防素养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不同方式。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有别, 各国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国防教育内涵和模式。因此, 比较和借鉴他国国防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以促进我国国防教育的科学发展, 应成为国防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国防教育“本质论”。主要是探讨国防教育的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国防教育的独特矛盾。就是在学科视域下, 从理论上彻底厘清国防教育质的独特规定性和矛盾, 以指导国防教育始终围绕国防要求进行。这是由国防教育的特殊矛盾——国家对公民国防素养的要求与公民国防素养的实际状况的矛盾决定的, 这个特殊矛盾贯穿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通常, 公民在接受国防教育之前, 国防素养的水平相对于国家的要求存在差距, 只有在教育上付出相应的努力, 才能真正成为国防“保卫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认为, 国防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 都是为了缩小乃至最后消除国防教育“要求”与公民国防素养“现实”之间的矛盾。严格地说, 此矛盾不消除, 国防教育的过程就不算完结。反之, 一旦两者之差趋向于零, 矛盾得到了解决, 那么, 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过程就宣告结束。然而,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内涵的演变向公民国防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这样就使国家对公民国防素养的“要求”与公民国防素养的“现实”之差将永远存在下去, 并决定和支配国防教育永远具有“国防性——培育提高公民国防素养”的本质属性。因此, 必须不断通过系统的国防理论教育和基本的国防技能训练培养来提高公民国防素养, 使其具备国家要求的国防意识和能力, 成为国防的“保卫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 不同时代 (国家) 公民国防教育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别。我国公民国防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 普及国防知识, 培训军事技能, 培育国防后备人才, 激发爱国热情, 强化国防观念,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10。二是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在学科视域下, 积极探究由国防教育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国防教育特殊规律, 不断丰富和发展国防教育理论, 促进国防教育提质增效。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都是由人、社会和教育三者构成,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构成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国防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自然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 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一方面, 国防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是处理好国防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 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另一方面, 国防教育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公民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公民群体的思想、文化、年龄、职业等特征相适应, 解决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 鉴于国防教育既不同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又存在极大的关联性、相似性、交集重合区, 将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本质论进行比较式探讨, 对正确把握国防教育的本质属性、矛盾运动、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实践论”。旨在科学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国防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实践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应予高度重视。主要研究七个问题:一是国防教育目标。国防教育目的与目标的关系, 制定国防教育目标的依据及各级各类群体国防教育目标分解, 国防教育目标的发展变化趋势等。二是国防教育制度。国防教育方针政策和指导原则、规范和保证等。三是国防教育结构。国防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和比例, 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以及相互影响因素等。四是国防教育体制与组织。国防教育实施的宏观体制、中观体制和微观体制及其机构设置和相互关系等。五是国防教育途径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各类群体国防素养的具体措施, 包括课程学习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以及国防教育模式的选择等。六是国防教育评价体系。国防教育评价的意义、作用、类型、原则、标准、途径、方法、流程等。七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目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规模等。目前, 厦门大学等六所普通大学作为试点单位设置了国防教育专业硕士, 在国防教育师资培养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 在国防教育实践论上, 要注重从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极大的关联性、相似性、交集重合区的实际出发, 探索三者融合发展之路, 既保持国防教育固有特性特色特征, 又与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互为借鉴、相辅相成, 提高教育质量效益。

  综上所述, 将国防教育纳入《国家学科目录》走学科化发展道路, 建立国防教育独立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是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 是国防教育理论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是国防教育服务强国强军大业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 国防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大量成果,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国防教育高度重视, 还有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交叉学科建设的重大成就可供参考借鉴, 基础牢靠。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1) .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点击查看>>国防教育论文3000字(模板范文8篇)其他文章
原文出处:范双利.国防教育理论建设现状分析与学科化探索[J].国防,2019(01):20-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