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国防观念教育的重要性
1.21世纪的国际形势,要求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同志以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洞察力,敏锐审视变幻的世界风云,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从此中国开始了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世界大战虽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爆发,但我们也切不可盲目乐观。两极化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战争根源的消失,地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地区性冲突从没有停止,我国的边境还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战争并未离我们远去,不过是隐藏在了以综合国力竞争为面具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国防的基础,国防是综合国力提高的保障。我们要珍惜相对的和平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更应该认识到维护和平的不易,牢固地树立国防观念。
2.高校国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把国防观念的培养放在首位。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年代出生的,他们既没有经历过早些年“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时期,更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真刀实枪的生死的考验。这些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自我意识、务实精神和利益观念得到了强化,但是,对政治的热情淡漠,以爱国主义、奉献牺牲为核心的国防观念认识不足,相对延续的和平环境,也使他们对隐伏着的战争威胁认识不足。
3.国防观念教育,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精神储备。中外历史上,由于国防观念淡薄而使国家遭受惨重损失的教训,今天仍应当吸取。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就是要他们树立“天下虽安,亡战必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国防意识,克服由于长期和平生活所产生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害怕艰苦等落后思想,充分利用和平时期的有利时机,切实搞好抵御侵略的精神储备。
4.国防观念教育与国家、民族的自强自立息息相关,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强烈的国防观念,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经济振兴、加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要条件。综观世界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凡是具有群体的国防观念和进取精神的,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活力是不可估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日两国,不仅国民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和精神也几乎陷入深渊,然而,它们却在战后不长的时间里东山再起,奇迹般地跨入了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之列。它们在战争废墟上的复兴,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自强不息的群体意识则是其共同的“民族魂”.长期以来,勇武精神在德、日两国倍受弘扬,虽然这种精神曾被军国主义所利用,但是从失败中得到强化的这种民族精神,重新形成了扞卫他们民族利益的物质力量。
二、高校国防教育必须实现传统国防观念的战略转型
传统的国防观长期视敌对军事力量入侵为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近年来,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威胁日益严重,国家安全威胁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部。对传统国防观念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已使国家安全的概念日益泛化,这也迫使世界各国的国防观念必须实现战略转型。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以军队为主体,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传统国防观,建立起一种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国防观,即新的国防观念。
1.大国防观念
现代国防属于大国防,主要表现在:一是确立大领土概念。现在的领土不但包括陆地领土,还包括领海、领空、领网(计算机网络)等,国防的领土范围更加广泛了;二是明确现代国防是一个大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国防注入了它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建设,国防动员准备,民众国防教育,国防法规建设等,这些都属于国防的范畴;三是要明确国防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我国现代国防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全民的国防。
2.综合的国家安全教育
首先,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国防观念必须进行经济安全教育。一般意义上说,经济安全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活动免受攻击和破坏。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安全深刻影响着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它历来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以往在内向型经济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国内,政府及其军队在国境上为国家的经济生活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挡住来自外部的侵害,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
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比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争端直接导致国家危机,甚至引发国际冲突。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本质上反映了西方金融集团对东南亚各国经济体系的攻击,引发了整个地区的社会动乱和政治动荡;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入了市场经济轨道,并朝外向型经济发展,这就使得经济安全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安全相互渗透,边界趋于模糊,经济安全甚至与国家主权发生了直接的联系,经济自主权就是主权概念在经济领域的延伸;三是经济目标成为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剥夺经济安全成为战争制胜的直接目的。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对付南联盟就开创了这个新纪元。从历史上看,经济的跌落对国家整体安全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轻则引发社会动荡,并刺激民族宗教矛盾增长,甚至激起恐怖主义和各种极端主义泛滥;中则引来外部势力干预,引发政府危机;重则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甚至引发国家的分裂。前苏联的解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国家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从而从内部瓦解了国家政治体系,造成国家分裂。
国家为了防止本国的经济安全发生问题,那么就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系统的战略措施以维护经济安全:首先,需要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建立稳健的经济秩序,增强经济自身的竞争力和抵抗力;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给企业和大众上经济保险,企业和大众经济生活的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最后要创建新的战略防御体系,解决现实战略防御体系已经不能胜任保护经济安全这一严峻问题,为经济安全提供保护伞。此外,在我国公民中加强经济安全教育,也是增强他们的综合国防观念的需要,这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其次,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增强综合国防观念必须进行文化安全教育。从根本上讲文化安全就是以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安全。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安全最容易被人忽视。历史上,很多民族的沉沦与消亡,与人种没有关系,而是他们的文化灭亡了,落后了或屈从于其他文化了,从而导致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基础坍塌,国家机器无法建立强大的国防和推进社会的发展。
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上不同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但也有冲突与对抗。文化斗争正在扮演国际斗争的急先锋,全球文化冲突与对抗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其他领域。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文化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霸权主义文化和各种不健康文化的腐蚀;二是民族分离主义文化造成的文化分裂。
推行“文化扩张主义”的国家总是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迫使其他的文明臣服于自己的文明,用自己主导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等来统治世界,它是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和执行扩张战略的国家的必然选择。它们实施文化扩张、文化侵略、文化殖民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文化歧视、武力颠覆和制裁、发动“天鹅绒革命”等。
这些是西方在总结对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经验上提出的新模式,旨在在别国内部以和平的方式转移政权,从而建立亲西方的新政权。这些方式对文化扩张主义者来说是成本最小的,已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中最活跃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因为文化扩张主义的影响一旦寄生在我们国家的文化肌体上,势必长期潜伏,慢性发作,一旦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就急性发作,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致命性威胁。
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相比,有一个特殊性,就是文化不存在于有形的领域。文化安全,是扞卫无形的国防。因为文化必须是开放的才有竞争力、抵抗力和生命力。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是既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能坚决抵制外来侵略文化的影响的认识与实践过程,我们只有主动推进文化的进步,才能最有效地维护文化的安全。为此,我们需要用发展文化的思想来维护文化安全,而不是被动的给民族文化“站岗”;我们要提高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和传播力,与世界其他文明合作建立世界文明的新秩序。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西方扩张主义在输出“民主、自由”的同时,也在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分。那么,就更要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提高抵制文化霸权、扞卫我们文化自主权的自觉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制定合理的对外文化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减轻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压力。此外还要注重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高校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传播、发扬、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保护文化安全的主战场,所以高校国防教育的安全观念必须转变,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以适应新的国家安全形势。
再次,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需,增强公民的综合国防观念必须进行社会安全教育。社会安全是指人民群众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它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生活秩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了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的需要。
我国对社会安全的认同是以新时期“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中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多民族大国,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我国的社会安全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社会发展过程中灾难事故相对增多,社会安全问题在国际矛盾和冲突的渗透下凸显出来了。对正在崛起的我国而言,在今天复杂的战略格局中,别国想阻碍我们发展也不敢贸然采取战争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的外部威胁可能不能直接和独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会通过引发我国社会内部矛盾、产生内部危机来施加影响。另外,从小康社会国家的根本利益突出地体现为国内社会的稳定来讲,我国“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着眼于小康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仅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安全,同时也强调社会上每个人的安全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维护社会安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从生存到发展的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和国防观的革命性拓展。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公民的需要。社会安全了,学校办学才有保障,学校也相应会更加安全。加强社会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重要而又深远。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国防教育围绕传统国防观念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必须站在大的、新的国防观念的高度展开,从而使大学生能从更广、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国家的安全问题,深刻认识到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需等。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人民战争思想, 是这一理念的升华。在现代国际体系中, 以国防理念为指导的全方位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
文章对新时代强军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对构建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国防教育和实践体系进行的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做好国防教育和宣传需要各个领域的努力, 其中, 军事类影视作品的宣传更能做好国防教育和宣传工作。将诸多的军事类影视作品在国防教育和宣传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和平和发展成了21世纪的主题,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依旧威胁着国家安全,国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都在加强国防教育,我国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休戚相关,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在国防教育等具体教育教学中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的国防教育需要,有效适应新时代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一、引言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得以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以及各项机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正所谓安其国必先安其人,安其人必先安其心。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国防人力资源的主导生力军,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技能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整理了8篇最新“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修订国防教育法,应着眼健全国防教育领导体制、突出国防教育重点对象、完善国防教育内容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法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法律保障作用。...
一、中国安全观与国防教育发展的演进分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代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形势、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内实际需求的综合判断,在发展中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改变国家安全观念,从而形成了各个历史时期关于对国家安全领域一系列问题的认知,深刻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