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

当前高校国防观念的状况及国防教育的改革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29 共4797字
论文摘要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以学校为阵地的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与学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也负有保卫祖国、保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国防教育的历史及发展
  
  自古以来,随着战争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防教育也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具有国防教育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培育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来侵略的优良尚武精神,形成了尚武、文治武功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国防意识和国防教育一直围绕着维护帝王“社稷安危”展开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帝王即社稷,社稷即国防,在中国古代这种思想占居主导地位。国防教育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根据各朝代的不同特点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提高全民族保卫祖国、共御外侵的国防观念,广大人民群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防教育。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0的教育,第一部宪法和兵役法教育,六七十年代的“形势战备教育”都在我国国防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了战略性转变,党和政府对搞好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国防教育纳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被列为各级干部的政治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江泽民指出:“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是全党全军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对人民群众进行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社会国防观念得到普遍增强。当代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是国家最有希望的一代,是国家国防兵员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是历史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现代国防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高校国防观念的现状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肩负振兴中华、建设中华的重任,也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现代化的义务。由于他们生活于和受教育于新时期和平年代,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和社会实践,加之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鉴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一些学生的国防观念淡薄了;他们认为现在是天下太平,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加不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关系不大;有的教师认为,在学生中开展以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习;有的认为军事与学生挂不上钩,对不上号,不太愿意过军事生活;还有少数学生贪图安逸,害怕艰苦,不愿参军参加民兵组织,还有的学校把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理解为学习一些军事知识,走一走步子、打一打枪、整顿一下纪律,没有必要下大的力气抓学生的国防教育,甚至还有的把学校开展学生军训视为负担等等。可见,目前高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还不够落实,在许多青年人的头脑里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他们加强国防教育,使他们在对自己的前途和希望的美好追求中树立起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国防观念,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确立了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指导方针。邓小平早在16年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重温这一战略指导方针,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它的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更加感到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在深化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确立现代教学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的教学观注重“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却忽视学生学习心理。掌握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固然重要,但在信息时代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既重视知识积累,更重视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观上我们要树立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思想观念,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军事教学的各项改革充满活力,使我们培养的预备人才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从而实现普通高校军事教育培养目标。

  (三)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应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三种意识”
  从当前国际战略舞台斗争的现实情况看,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应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三种意识”,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而始终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关注的第一层次的战略问题。一个主权国家,其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按照现代国家的概念,国家和主权不可分割,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的特殊属性,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认定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生存和发展不受侵犯的权益。

  国家利益反映着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可称之为国家生存与发展权利和利益。国家安全,则是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时也为国家其他权利和利益提供必要的保障。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国家权益统一体。三者之间,主权是根本,利益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对这一特定群体的教育目标,应当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从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方面说,就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更要提高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以及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权益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促进学生把爱国情感与爱国、卫国的能力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履行社会职责的行为能力。注重培育“三种意识”是高等教育对象的要求。教育目标要与教育对象的心智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

  实践证明,在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中注重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三种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全局观念。二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所要思考的问题是国际问题、战略问题、国家全局问题。长期徜徉在国际战略的领域里,接受战略意识的熏陶,将大大增强大学生的战略意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这也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统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

  (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整体结构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当前,军事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主要问题在整体优化。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普通高校军事学课程体系内容是从军事科学体系中挑选出来的。加之又沿用了军事院校的“课题式”教学方式,使普通高校军事学课程体系系统性较差,教学内容零碎,教学管理不规范。从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缺乏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很可能是无序和低效的。那么, 21世纪高校国防教育的课程应具备哪些特色呢?

  1.要有鲜明的方向性。高校国防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学生,坚持用我国国防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体现时代特征。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经济、科研为龙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即将在竞争中唱主角的大学生,应让他们“了解他所在的世界,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情,熟悉当前世界形势和大事;了解整个科学技术体系,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关注科技动态”.国防教育应将综合国力竞争作为一重要的内容列入课程体系。

  3.要体现国防专业特色。国防的本质特征是以军事活动为主的国家防务。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只能以军事学科体系为基础,按军官必备素质,选择反映军事学科本质的军事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内容进行建设。

  4.要体现大学的特色。作为高校国防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具有较高的层次性。对高中曾经学过的内容应尽量删去,切不可简单的重复和炒冷饭。各学科互补是大学的又一特点。学科交叉是常有的,如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马列、革命史、德育课就有很多内容是相近相似的。也应遵循互补的原则尽量避免简单重复。

  5.要符合教学规律。高校国防教育内容应采用课程体系的结构形式。“课程是以人类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以特殊选择和组织构成可供传授的学科体系”.“具有积累性、选择性和传授性。的特征及学科性和认识性两种属性0.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必须采用递进的方法,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现在科教事业日新月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已在各高校得到普遍运用。

  (五)加强教师队伍改革是培养国防人才的坚实基础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军事教师队伍是国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当前,各校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其一,新时期的教师要积极“导学”、“导创”.就是在传授知识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真理,去创造新知识领域。其二,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教学示范观摩会,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其三,加强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必须重视与加强对军事科学的研究。

  (六)充分发挥高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仅靠学校军训部门唱独角戏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活动。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和社团组织都深深植根于广大学生之中,对他们的活动军训部门要适时介入并给予具体指导。应支持、引导学生社团组织的主题活动,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些书籍、报纸、刊物、资料、挂图以及音像制品等,使他们的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使国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入人心。

  (七)建章立制、规范内容,把国防教育纳入法制轨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全民国防教育和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和各地国防教育条例,但贯彻落实这些法规却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明确的实施细则和监督制约机制,要克服和扭转这些现象,就必须出台既有约束机制又有激励机制的高校国防教育法规,使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侯荣.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刘秋生.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 20051(6)。
  [3]刘后根.对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1(6)。
  [4]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的切入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11(9)。
  [5]徐思光.高校国防教育有待加强和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031(1)。
  [6]任宏权,龚泗淇.关于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991(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