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针灸推拿论文 >

局部温针灸联合循经刺本经输穴诊治风湿性膝关节炎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7 共1152字
论文摘要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结缔组织病.病变主要侵及肩、膝、髋等大关节,呈多发性、游走性疼痛.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或关节腔有积液.其发生与寒冷、潮湿、气候急剧变化有密切关系.本病属中医"痹病""、历节""、痛风"等范畴.多由于素体虚弱,卫外不固,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风寒湿痹.本人近二年来采用此法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 49 例疗效观察,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 49 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 21 例,女 28 例,年龄最小 8 岁,最大 78 岁,平均 43.8 岁.病程最长者 210d,最短者 3d,平均 50.25d.疗程最短者 7d,最长者 35d,平均 18.45d.

  1.2 诊断标准:本组 49 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之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膝关节局部取穴: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并在局部所刺之针的针柄处插上 2cm 长的艾炷并点燃灸之,针灸结合.另外在远端取病变所在经络的输穴如太白和陷谷穴针刺.

  2.2 手法:平补平泻法.

  2.3 疗程:7d 为 1 疗程,每疗程间休息两天.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依据《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规范》分为 3 级:临床治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局部肿胀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正常.有效:

  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局部肿胀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49 例病例中,临床治愈 40 例(77.55%),有效 9 例(22.45%),无效 0 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张玉娟,女,36 岁,双膝关节疼痛微肿一月余.伴双膝部皮肤发红发凉,双下肢游走性疼痛.每于阴雨天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舌淡,边有齿痕,苔白,稍水滑,脉弦.2009 年 2 月 17 日首诊.两疗程后治愈.

  5 讨 论

  《金匮要略》云: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成痹.虽皆为三邪杂至,闭阻经络、气血不畅,但尚各有偏重.风偏盛则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寒邪偏盛则痛剧固定不移为痛痹,湿偏盛则患处肿大沉闷无力为着痹[4].若素体热甚、风湿相抟、郁久化热而成风湿热痹.痹症久延、外邪由浅入深,内舍于心进而成心痹,祛寒通络为治痹第一要务.

  中国针灸联合会原副主席贺普仁教授有"三通"之法,一曰微通、二曰温通、三曰强通.本人受温通之法启发,采用针灸相结合(即微通温通相结合).将艾炷插于局部病灶所刺之针的针柄上,即对局部穴位施灸,又可加热针体,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经络气血,利湿消肿,并配合病灶所在经脉的腧穴以平补平泻手法刺激,契合《内经》"输主体重节痛"之旨,从而提高了风湿性关节炎的治愈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兆铭.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7.

  [2]刘国华,张明岛.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第 2 版.上海:上海中医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兆民,鞠传军.实用中医针灸选穴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36-37,45-46,135.

  [4]麻仲学.国际针灸交流手册(中文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8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针灸推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