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3 年间,笔者以梅花针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32 例,并随机与单纯电针治疗组 30 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提示,梅花针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方法,疗效对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 62 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梅花针加电针组 32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最小 10 岁,最大 78 岁;电针组 30 例,其中,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最小 14 岁,最大 76 岁;所有病例病程 3 个月以上,病程最长者3 年 5 个月。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周围性面瘫发病后,经针刺、中西药物等多种方法治疗 3 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且排除肿瘤、外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所致的面神经麻痹者纳入本研究。
2 治疗方法
2.1 梅花针加电针组:d1,取患侧用梅花针参照面神经主要循行部位作带状叩刺:颊车→地仓→水沟、地仓→承浆、牵正→四白、牵正→太阳、太阳→阳白、太阳→头维,带状叩刺 3~5min,以皮肤微见出血点为度;d2 休息;d3 电针治疗,电针针刺方法:取穴丝竹空透太阳,阳白透攒竹,头维,四白,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足三里,照海,申脉,列缺,中等强度刺激得气后接 G6805-2 电针治疗仪,连续波刺激 10min 后,停电针仪 10min,再以疏密波刺激 10min 后结束治疗;d4 开始循环前述治疗,半个月为 1 疗程,一般治疗 4 个疗程。
2.2 电针组:电针组以上述电针治疗方法针刺 2d 休息 1d,15d 为 1疗程,一般治疗 4~5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 House 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确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功能正常;显效:轻度功能障碍,面部静止时对称,运动时口角轻度不对称,眼可闭合;有效:双侧面部有明显功能区别,静止时基本对称,眼用力可完全闭合,运动时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口仅有轻微运动。
3.2 治疗结果:见表 1.【1】
梅花针加电针组总效率 93.8%,电针组总有效率 83.3%;梅花针加电针组痊愈率 62.5%,电针组痊愈率 33.3%,经 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梅花针叩刺加电针治疗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4 讨 论
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是患者患周围性面瘫后,面神经功能受损较重,治疗不及时或错治、误治,发病 1~6 个月仍有口角歪斜、额纹浅或消失、面部肌肉松弛、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对于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定义以病后多长时间为标准,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人主张以发病后 2 或 3 个月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标准[1,2],笔者选取周围性面瘫发病 3 个月无明显好转者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观察对象。由于病程日久,经气阻滞,面部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疗效较差,治愈率低。顽固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较多,多主张针刺、艾灸、中药、针药并用,药物外敷、刺络拔罐、穴位埋线、面部穴位透刺或多针浅刺法等[1,3]。王氏、徐氏等曾有梅花针叩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报道[1]。梅花针由“半刺”“、毛刺”等刺法发展而来,通过叩刺皮肤以加速面肌组织血液循环,激发调节面部经络功能,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使筋脉得养,面瘫得复;而电针为针灸疗法中治疗面瘫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梅花针、电针两种方法相结合,且梅花针叩刺治疗方法有别于叩刺腧穴或循经叩刺等常见传统方法,叩刺部位参考面神经循行部位确定,使处于麻痹状态的神经末梢更易兴奋,配合针刺面部腧穴及远取足三里、照海、申脉等进一步调节脏腑功能,使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而且,由于大多数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多已经过较长时间的针刺治疗,常用穴位的治疗功能已明显下降,而梅花针以刺激络脉及皮部为主,且每三日中仅一日作梅花针治疗,一日电针,一日休息,既能减少治疗次数,又能提高临床疗效。故梅花针叩刺配合电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法,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一种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欧秀华,刘更,华雪君,等.顽固周围性面瘫综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46-848.
[2] 陈柳丹. 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研究进展 [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67.
[3]张晓哲.不同疗法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关系[J].中国针灸,2005,25(5):320.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退化性关节疾病。这种慢性疾病患者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KOA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后循环缺血(PCI)每年有10%患者发生完全性卒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或急性双侧椎动脉闭塞死亡率高达80%以上,源于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的缺血性机能障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为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前庭功能受损而出现的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便秘程度CCS评分与本组疗前相比皆明显减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疗后观察组患者CCS评分减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
失眠属于常见病之一,主要是指人在正常的休息时间无法入睡,或是无法保持睡眠状态的一种现象,患者睡眠长期不足时,不仅会给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影响,还会给其造成心理负担和痛苦,因此,临床上也出现了很多缓解及治疗失眠的方法。而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64例...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反应,切实减少西药对于身体的危害,易于操作,为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常见的胃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等。产生胃病的因素较多,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化学物质引起胃炎,如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刺激性物质的过度食用也会产生胃...
四边孔综合征是指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或腋神经的主要分支在四边孔处受压,导致四边孔处压痛,并向臂部放射,伴肩臂外侧感觉障碍、三角肌功能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笔者自2010年到2013年采用点按手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本病3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气虚型便秘者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乏。这是由于肺气和脾气的虚损,导致机体的胃肠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出现肠道传送无力,大便困难的症状。我科采用对体表穴位进行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加膳食指导治疗气虚型便秘...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最近有高发趋势,而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是女性患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本病,还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但这些纤维结缔组织不是肌瘤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子宫肌瘤...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关节炎,受累关节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剧痛,归属于中医学痹症-热痹范畴。《丹溪心法》将其归为白虎历节范畴。近年来,由于物质文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国内的发病率逐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