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

农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常见问题与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3 共2711字
论文摘要

  自从国家对农业机械实行补贴政策以来,农机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河北省的农机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大部分农机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河北省大部分农机企业规模小,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素质低,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采用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差,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笔者就农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1 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不合理河北省农机企业的现状是规模小、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相对不高,大部分都是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和顾问协助企业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由于这些外聘人员对企业情况了解不全面,制定的质量目标虚泛,期限不明,不可测量,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不佳,因此企业应因地制宜,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经验,确定适合企业的质量要素,组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既要高于企业以前的平均水平,又不能贪大求洋,要突出重点,确定明确的方向和期限,紧紧围绕目标,策划、实施、测量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体系运行效果。

  2 管理层不重视,质量管理机构不完善只有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才能使企业质量管理职能化,这个机构需要企业最高领导者亲自挂帅,并负有全面责任。河北省农机企业大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都是企业法人担任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相应部门的质量负责人也是兼职,没有形成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有的即使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但是机构设置不合理,主要负责人兼职过多,重经营、轻管理,对各部门的质量负责人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授权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不能保证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因此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应深刻理解质量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建立一个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分明、协作有利、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专职质量管理机构,保证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机构健全和有效运行。

  3 质量责任和权限不明确,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每个企业都应确定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并形成文件(即标准或制度)。河北省大部分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但有些制度不全面、不具体、责任权限不明确、可操作性差。质量责任制是落实质量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行之有效地规定质量责任和权限的文件。因此建议从制度设计上应该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和每个部门员工的工作进行全面覆盖,对每个部门和员工在质量工作中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不同活动之间的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以及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和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把员工的积极性和质量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形成一个严密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

  4 质量信息搜集工作不全面不系统,质量管理信息搜集反馈制度不完善河北省农机企业在质量信息工作中存在质量记录和质量体系记录不完整,搜集反馈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忽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搜集和记录;客户的意见和反馈程序不畅,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提前预防和纠正;从而导致企业制定的质量目标、方针、措施在执行上打折扣,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

  要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的运转,必须建立一个沟通企业内、外的信息反馈系统,并规定各种信息,特别是质量信息的传递路线、方法和程序,形成有效的信息网,及时地收集企业内、外各种质量信息。

  因此建议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把其纳入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之内,充分发挥信息在质量反馈和积极预防质量缺陷方面的作用,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整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为企业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

  5 员工培训针对性差,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建设滞后河北省部分农机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只是追求取证,却没有意识到 ISO9000 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对企业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北省的大部分企业忽视了对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全员宣贯,对员工的培训仅限于规章制度培训和上岗取证培训,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

  6 建议

  6.1 培训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决策者,其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专业机构和外聘专家对企业最高领导者的培训,才能使最高管理者整体、系统地深刻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才能对整个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的实施运行进行有效的推动。

  6.2 改变员工培训方式

  对员工的培训由制度和岗位培训转变为整个标准体系的宣贯培训,对员工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其具体工作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息息相关,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质量管理,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

  6.3 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培训

  零缺陷质量管理是要求将企业产品质量缺陷的预防及员工第一次正确的工作并符合规定要求,是贯彻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所提出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管理原则。通过零缺陷管理培训,可以使员工更能深入地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等要求,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在工作中形成质量第一、标准化操作、预防为主的质量意识和严谨作风,以及操作规范的文化氛围。

  6.4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管理培训

  推行“5S”培训活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管理,5S 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自律。5S 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它可以实现:(1)在企业营造“人人积极参与,事事符合规则”的良好氛围。(2)提高现场管理的效果。导入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现场管理效果来增强企业的信心。(3)5S 倡导从小事做起,这是提升质量的必要途径。(4)可以规范、统一在用的必要的文件和资料,保障现场信息流的畅通。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企业管理者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维护企业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使之长期、稳定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年.

  [2]李慧滨,张默.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年 05 期.

  [3]菲利普,克劳士比,北京克劳士比管理顾问中心译.质量无泪[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