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

发挥企业群众性创新因素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5 共2449字

  我们欢喜岭采油厂现有用工总量6905人,下设44个机关科室(部门)、26个作业区(大队)级单位、129个小队级单位、517个班组,年产量规模113万吨。面对勘探开发、油气稳产、解困扭亏等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工会组织积极找准角度、摆正位置、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以“攻难关、解难题、创效益、促发展”为主旋律,大力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使全员创新实践蓬勃开展,为原油稳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促进了企业质量效益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筑牢群众性创新工作阵地
  
  我们之所以大力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一是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是履行工会自身职能作用的客观要求。工会十六大报告提出,“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立新功。”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这是工会组织履行自身职责的客观要求。二是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是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厂面临着老区稳产难、资源接替难、成本控制难等矛盾,只有全员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是激发职工潜力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每名职工都有个人成长的渴望,创新能够激发职工自身潜能,实现展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正是有了这些认识上的定位,我们在行动上乘势而为,将群众性创新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集研发、培训、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创新活动,施展创新才华提供了广阔平台。

  二、强化组织,发挥作用,推升群众性创新工作活力
  
  做为群众性创新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始终注重抓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精心部署,规范运作,最大限度地让每一名职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创新的活力之源。

  一是健全“三规范一畅通”创新保障体系。规范“四级”创新网络,我们成立了由厂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工会、教育、科技等12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厂、区、队、站四级“创新工作室(组)”,成立了11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以业务科室牵头负责的“创新工作督导组”,构建起了工会牵头、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创新网络;规范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欢喜岭采油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关于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实施意见》、《创新工作室运行管理制度》、《研讨攻关制度》、《评审奖励制度》等9项创新制度,使创新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行;规范激励机制,进行多方面的精神激励,对在创新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者,优先评选劳动模范,优先晋升职称,优先提供学习机会,增长创新本领,进行合理的物质激励,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创新典型进行奖励,让职工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增强了创新动力;畅通资金渠道,厂里对各项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来源采取以厂成本投入为主,工会经费适当补充的原则,建立一条研发、加工、推广的“绿色资金通道”.

  二是推行“113”创新工作模式。发挥一个作用,即发挥创新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让束滨霞、赵奇峰等34名技能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专家型职工担任各级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示范引领190余名职工成为创新骨干,并影响带动着一大批职工乐于创新、勇于创新;搭建一个平台,即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我们依托“束滨霞技能大师工作室”、“赵奇峰技能大师工作站”、“职工创新工作室”三个“主阵地”,坚持每周由专家“坐诊”,征集生产经营管理难题,每月召开研讨会,进行问题分析、论证、立项,每季度召开创新成果发布会,让好的成果实现共享,每年召开创新工作总结表彰会,让更多的创新经验、创新典型得到宣传推广;把好三关,重点把好立项研发、评审发布、推广应用“三关”,由相关业务部门与研发人确定研发项目,组织创新团队进行攻关,采取公开发布的形式,由创新代表与专业人员组成评审组现场评审确定创新成果等级,由相关部门(单位)对拟推广的创新成果从安全性能、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组织加工、现场应用。2014年,我们对164项创新成果进行了公开评审,对“十大创新项目”、“十大创新标兵”、“十大创新能手”给予重奖,对未被评上等级的114项成果给予了鼓励奖,让职工感受到“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三是不断延伸创新工作领域。为了在更深层次上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引导全员在“创”上下功夫,在“新”上做文章,我们进一步延伸群众性创新工作领域,下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经济效益分析活动的实施意见》,全面组织职工群众努力查找促进效益提升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大力开展“单井分析”、“单机分析”、“单车分析”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经济效益分析活动,提升创效能力。先后组织召开了同行业经验交流会7 场,宣传推广经验42个;召开跨系统、跨行业推进会、宣讲会8场,参与1600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的比、学、赶、超氛围,全厂职工群众参与创新创效的热情越来越高。

  三、融入中心,把握关键,不断提升群众性创新工作成效
  
  实践证明,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尊重了职工的首创精神,发挥了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凝聚了职工智慧,激发职工活力,增加了企业效益,实现了职工与企业的互利双赢。

  一是群众性创新工作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使创新实现了由业余爱好向自觉习惯的转变,由少数人搞创新向大多数人搞创新的转变,由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近3年,涌现了省部级以上技术能手7名、局级以上技术能手84名、厂级创新标兵10名、创新能手20名,赵奇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二是群众性创新工作让职工展示了自身创造价值。通过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让职工群众身上的创造能力竞相迸发,唤醒了他们追求卓越、争先创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二五”以来,全厂职工荣获得国家专利33项,局级以上创新成果41项。仅2013年,就解决生产难题23项,“抽油机光杆对中器”、“压力表防盗装置”等8项成果在全厂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三是群众性创新工作为企业注入了活力。通过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岗位安全系数,提升了管理能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全厂职工每年提合理化建议2300余条,每年挖潜创效达8000万元。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