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综述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因而相关理论也起源于此。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直接投资不再仅限于西方发达国家,或者说不再仅限于发达国家,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加入到了跨国投资的进程中。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也不断地扩大其研究范围,持续地更新深入。
2.1 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动因理论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应运而生。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西方经济学者对其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传统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1是最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根本上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并且依靠垄断优势来获利。其中,不完全性包括产品、生产要素、规模经济以及政府的政策原因所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与此对应的垄断优势可以分为市场垄断优势、生产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与信息网络优势等。一般来说,东道国市场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上述的不完全性,在这一市场上难以形成自由竞争,因而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维持产品高价,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也即是说,发达国家具有某种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为了控制东道国的不完全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为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也有其他西方学者对其进行补充与发展,如约翰逊(Johnson,1970)的“核心资产论”、凯夫斯(Caves,1971)的“产品特异论”、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的“寡占反应论”等。1然而,垄断优势理论仅仅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行为,即它只解释了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何产生,着眼点是跨国公司如何利用垄断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直接投资来获取和维持优势。换言之,垄断优势理论只是初始动因理论,而非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理论。改理论主要是研究解释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着重点是垄断优势。但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部分投资目的地是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在技术方面明显弱于东道国,并不存在垄断优势。关于这一现象,垄断优势理论并不能做出相应的解释。
2.1.2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2由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提出,其主要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
内部化理论以交易成本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为基础,认为企业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母公司与子公司直接相互转让,将国外市场转化为内部市场,以便降低交易成本,进而谋求利润最大化。以上的操作流程就是企业利用了跨国经济的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基于防止技术优势流失、特种产品交易需要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转移定价,最终目的则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内部化理论主要研究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而不是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其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但内部化理论无法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和区位选择,其观论框架并不能用于分析短期的投资行为和解释较小规模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另外,内部化理论娿无法很好地解释出口导向型和资源开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事实上,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中国来说,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短,规模小,且出口导向型和资源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居多,这些恰恰都是内部化理论所难以解释的,因而内部化理论并不能很好的支持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2.1.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ing)提出,该理论将之前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进行了提炼综合。
邓宁总结得出,跨国公司会权衡三个基本要素来决定是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即所谓的 OLI 模式。其中,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所拥有或能够获得的特定优势,主要体现在资产及其所有权上,因而被称为所有权优势。比如掌握的技术、公司规模、企管能力和金融体系等,且这些是国外企业所没有的。内部化优势即是内部化理论的重点,是跨国公司为了避开东道国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将资产内部化的优势,一般是指高昂的交易费用、技术出售价格的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等。区位优势是指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在投资环境方面对跨国公司有优势。它包括东道国的有利因素与投资国的不利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潜力、贸易壁垒、政府政策等。
跨国企业必须综合考虑着三方面的优势,不同的组合可能综合出来的优势大小不同,跨国企业将依据折中后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可以做出改善的切入点。下表 1-1 是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情况:(其中“√”代表具有某种优势;“×”代表缺乏某种优势)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综合了大部分西方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但其研究对象仍然是跨国公司,而非整个投资国宏观经济变量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该理论对三种优势的重视度相同,忽视了三种优势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它们分别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事实上,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不同,精确的折中需要严谨的加权计量,这是该理论无法全面描述的。
上述三种主要的早期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更多的侧重于跨国公司自身的优势或者变化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扩展到宏观层面即是投资国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而其因果关系对本文的研究目标相反,不能直接的支持本文的观点。但可以反向思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机即是获利,也即有利可图,因而可以认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可以对跨国公司乃至整个投资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正效应的,而具体是何种效应并不能很清晰的看出。
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也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其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甚至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了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地增加。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中,这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发达国家。而上述的传统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难以解释这种现象,因而逐渐出现了不少专门针对这些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一部分学者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出发,其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论进行简单评述。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J.Wells)提出。
威尔斯认为,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往往并不占优势,因而其在跨国投资中无法靠这方面来取胜,只能依靠其他特有的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点:1、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主要针对需求量有限的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面对这些市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如果试图进入发展,其所获取的收益往往不够可观;2、拥有较为灵活的生产制造技术,易于针对海外的不同市场需要进行调整,小规模无法拥有规模效应,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对于小型市场来说,这样的企业更具有优势;3、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降低产品价格来形成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小规模技术理论本质上其实是技术被动论。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海外投资生产的产品大多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成熟并标准化的产品,它们生产这类产品的技术都是来源于发达国家,然后依靠自身的低成本优势来维持。
如果将这些国家运用于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只能对应于最后阶段,因而这些国家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而不是靠高新技术层面的优势。但事实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高新技术方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且这方面的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这些都是小规模技术理论所难以解释的,也即是说,小规模技术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不能提供理论支撑。
2.2.2 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 1983 年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主要以印度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他们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得出结论是:“在小规模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的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国技术的消化、引进和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特定优势。”
在拉奥看来,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有别于发达国家,而当地或邻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有别于发达国家,因而发达国家的标准化产品并不一定能满足地方市场的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通过内在的创新使技术知识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当地化,从而这些创新后的技术和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则能够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竞争并获得胜利,从而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其实是对小规模技术理论的三点竞争优势之一“灵活的生产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充分利用内在创新活动来形成或提高自身特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取得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并获取经济利益。该理论证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可以运用比较优势来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只是这些国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的有所区别,某种程度上是对后者所拥有的高新技术做了一定的改变,使该技术更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但技术基础主要还是来源于发达国家。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和托兰惕诺(PazEstrella Tolentino)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的出发点是技术累积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而对其国际生产活动的选择和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与增长速度也会明显地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随着不断地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从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该理论还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及地理特征1.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不同于之前的大多数理论,是动态性的研究,并大致总结出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方向、区位选择等提供了的很大的启示。但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仅仅是通过学习和积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才导致了产业结构升级,而非依靠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是低于或勉强跟上发达国家的,这也就难以解释前者中有部分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能胜后者的情况。
2.3 FDI 对母国经济效应理论
如上所述,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已经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对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的研究,而直接讲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应的理论基本没有。但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该国的跨国企业之所以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以上所述的各种动因;也即是,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对这些企业带来这些利益或正效应,跨国公司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而这些理论中或多或少的隐含了一些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应的分析。
此外也有不少学者直接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益影响视角进行了研究,但数量不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且主要是基于贸易与就业的视角来考虑的。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主要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出口、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因而下面将描述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
2.3.1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贸易出口
国际上,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出口效应的研究最多,相应的理论也较为成熟,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两者之间是完全替代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出口是互补关系。
“贸易替代论”认为, 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其贸易出口具有完全替代效应。
这个观点考虑到了进口国的贸易壁垒,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地避开这一阻碍,因而可以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了贸易出口,这种类型被称为“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严格的 H - O 理论1(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又称要素比例理论)。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支持“贸易替代论”,其中蒙代尔(Mumdell,1957)最早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认为在存在关税保护的情况下,两者直接存在完全替代关系。
“贸易补充论”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贸易出口是相互补充的。该理论与“贸易替代论”一样运用到了 H - O 理论,但它将条件放宽,假定两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小岛清 K(。Kojima,1981)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的流动,其往往也伴随着技术知识、经营技巧等方面的的转移,即可以将其理解为生产函数的转移。竞争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各个流派以及展业组织理论倾向于支持“贸易补充论”;弗拉特茨(Flatters,1972)扩展了蒙代尔模型,发现当两种要素和产品的贸易是自由的时候,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1但上述理论都普遍依赖于其分析框架和假设,并没有一个结论能够完整的概括各种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出口的效应,因而两者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实证问题。总的来说,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贸易出口之间的互补性要大于替代性“.
2.3.2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升级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劳动构成角度和技术溢出角度。
赫德和瑞斯(2002)就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升级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从企业层面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升级具有显着的正效应,这些效应依赖于东道国技术的丰裕度。赫尔普曼、梅利茨和耶普(Helpman,Melitz and Yeaple, 2007)2认为,”一般而言,对外直接投资会使熟练劳动密集型的活动留在国内,而将劳动密集度的活动转向工资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从而母国非熟练劳动的工资降级,熟练劳动的工资增加,导致经济结构变得更加专业于技术密集度产品的生产,即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以这些为代表的研究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向廉价劳动力国家进行的垂直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升级有着正效应。
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外部溢出效应。并且,他认为新投资的溢出效应不仅作用于进行投资的企业,也有利于被投资的东道国的公司。换言之,投资国与东道国的企业双方都能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实现生产率的提高。随后,蒂斯(Teece,1992)观察到大量外商投资流入硅谷的现象。对此,他直接从投资国的技术水平受到的影响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国外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接触到东道国的信息渠道,从而间接地接触和学习当地的特殊知识或技术。这是一种反向的知识外溢,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对母国的技术升级产生正的效应。在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中,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都只是通过技术当地化而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而根据蒂斯的观点是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获取东道国的当地技术,因而后者能够更好的解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高科技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布瑞克尼尔、艾克霍姆和纳维斯(2001)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大及其在伙伴国家研发的资本存量越大,则向母国转移的来自国外的研发溢出也越大。这验证了母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国外技术,进而对母国生产率产生正效应。
2.3.3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结构优化
1932 年,日本学者赤松要(Flying Geese Paradigm)对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实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2.这一理论是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产业结构影响的较早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对当时日本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且纳入考虑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根据技术和资本含量高低将不同的制造业划分等级。而之后,其他学者以此理论为出发点,将更多的国家和产业类别纳入研究范围。他们观察发现,战后,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后,将较为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其后,后者也随之将其自身较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了另外的东亚国家。而实现这一转移过程的方式就是对外直接投资。
当这些国家的产业在彼此之间发生转移时,以东亚为范围的国际分工体系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因而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其国内的产业结构都因为对外直接投资而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符合”雁型模式“的国家往往在这一产业一开始落后于某些国家(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因而需要先通过进口进行技术学习,之后的出口已经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在技术累积了一定程度的条件下实现的,因而该理论与技术累积理论类型,只是比后者更进一步,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技术,从而带动了产业结构变化。
之后,日本学者小岛清(1987)在邓宁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调整“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日本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对邓宁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系统的阐述。该理论同样运用了比较优势原则来研究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小岛清认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一国可以将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从而将国内有限的资源来更多地用于投入其他产业。后者往往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需要较多资金或人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母国的产业结构也就相应的发生了优化。这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实现产业的国际间转移,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整合。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拉大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从而扩大了贸易出口。与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不同的是,小岛清更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来间接地带动母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非技术积累。并且他强调,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实现了新的国际分工地位,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随后,小泽辉智又在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础上提出”增长阶段模型“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结合到一起。这个理论与邓宁的投资周期理论相类似,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进行了思考。这种理论默认了对外直接投资是能够给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带来正效应的,并且对发展中国家在各个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具有引导作用。
上述理论大多以日本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进行了研究,这些过程从 60年代开始在东亚的其他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并且跟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有一定的相似处,因而这些理论相对来说比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优化有积极作用,但部分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容易导致母国国内产业的”空心化“.这一观点最早来源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认为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大量的在海外建厂并将生产活动转移到了海外,从而导致国内产业出现”空心化“,并担忧”空心化“进而会导致国际贸易收益收支逆差、降低母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减少母国国内就业机会等负效应。事实上,产业空心化1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空心化,更多的是指服务产业经济化,属于非工业化现象。其一般表现为国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因而广义的产业空心化意味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投资国来说是一种正效应。而狭义的产业空心化2更多地指向产业衰退。因而这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国内产业的”空心化“实际上是工业的”空心化“,或者说是狭义的产业空心化,而不是经济的”空心化“.事实上,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本国国内的失业率并没有上升,服务业比重上升,整体产业结构也是得到了提升,因而母国产业”空心化“并不能说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产业和就业产生了负效应,甚至起到的是积极作用。具体还是要考虑这个国家国内的就业机会的数量以及质量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
此外各国学者也就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国际结算等其他方面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贸易出口与产业结构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因而不再对其他方面的理论研究作详细的介绍。每一种理论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及经济发展阶段中为了解决相关问题而产生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某个国家特定的时间段进行得出结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是如此,其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为一国如何进行对外投资提供理论指导。
而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地出现新的特征,对外投资理论也必须不断发展,根据新的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是从特定条件出发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规律和特征进行总结,可能是发达国家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是投资行为早期,也可能是转型期。这些理论一般只对一个或一类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具有参考借鉴的意义,能够做出较为科学合理地解释。因而,没有一个理论能够成为指导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二法则。本文中,虽然上述理论都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