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
南通作为江苏中部的一个地级市,近十年来,凭借其凭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借助国际重化工产业向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转移的契机,结合本地区的传统产业基础,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地区发展增速在江苏省名列前茅。 在船舶重工、化工医药、电子机械、服装纺织等产业领域发展迅速,奠定了南通支柱产业基础。 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南通现有的支柱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通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叠之处,正在向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南通必须抓住契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南通产业竞争力。
二、 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义
学术界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有多种解释。 有学者提出产业竞争力是由技术、教育和人力资本形成的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还有学者提出产业竞争力实际上源于生产率的提高,所有提高生产率的因素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总体而言,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各地区、各国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裴长洪,1998、2002;金 碚 ,1997;狄 昂照等 ,1992),即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工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而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唐丁祥,2011)。
对南通而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主体是企业,政府与社会在产业基础与环境营造方面,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而创新驱动战略就是从要素驱动,学习、模仿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凭借南通轻纺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等基础,在外贸出口与对外招商引资方面取得巨大成效,外经贸曾占地区 GDP的半壁江山。 进入发展新阶段,南通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纺织业为例,2000 年工人的平均工资为 600 元, 而 2012 年最新统计已高达 3000 元/月,劳动力成本上涨 5 倍,但劳动生产率水平并没有得到同比例提升。 另一方面,南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化工、医药、电子等而言,主要是模仿、学习国外的技术与产品,但随着知识产权的约束,国外企业加强对先进技术保密,企业获取高端先进技术的渠道被堵塞;虽然有些企业已成为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一员,但只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从事 OEM 的低端制造,产业附加值很低。 因此,实现南通现有产业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还有利于在区域内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优化布局,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南通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地位有着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各个方面, 但要促进更多企业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更有效地集聚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并逐步形成各类专业化的产业创新体系,提高区域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实现南通原有产业体系的重构升级, 实质性提高南通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通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使南通整体产业向资源集约型、 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型,不但符合当今世界的产业发展趋势,而且使企业总体能耗成本降低,经营效率提高,带动整体产业竞争力提升,对于南通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意义重大。
三、南通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现状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张謇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实业基础,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全国知名。 进入新世纪,南通凭借其滨江临海,紧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 借助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战略,在较短的时间里, 形成了以轻纺、 机械为主体,化工、医药、船舶、电子、冶金、建材、电力等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全国纺织服装、船舶海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201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值达到 10111.2 亿元, 进入全国为数不多的万亿地级城市行列,全市 GDP 增加值总量列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在全省名列第四。 在产业结构方面,2012 年, 南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 4520.6 亿,占比 45.5%,与 2000 年相比,年均增长 3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3936.8 亿,占比39.7%,与 2000 年相比,年均增长 38%;新兴产业实现产值 2573.7 亿,占比 25.9%,与 2009 年相比,年均增长 4.9%。
对于南通产业竞争力现状,许多学者基于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研究。 如崔新进(2012 年)基于区域现实竞争力指标、潜在竞争力指标和环境竞争力指标, 对南通主导产业运用熵值法进行评分,得出的结论是:.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明显,.通讯电子及医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有待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
王卫平(2011) 的研究认为南通总体产业竞争力与苏南地区相比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高端人才数量不足,如博士、硕士总人数仅为苏州的十分之一;二是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南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有研发活动的仅为 21%;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低于 2%。 第三,产业转化平台与支撑平台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通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南通市统计局课题组(2013 年)通过对历年工业统计数据分析,在肯定近年来南通工业经济实力增强,产业总体竞争力有所提升的同时,也指出企业单体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南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产业竞争力是产业获得并利用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动态位置(刘继红,2011)。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南通许多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但大多数产业,如电子、机械、服装等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下游,附加值低,竞争激烈,这也是南通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从南通三次产业的视角来看,南通的产业结构对产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不够显著 (王金国,2013)。 第一产业内部农业产值占比 50%,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中,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如纺织、化工等行业占比远远超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占比,2012 年统计数据表明,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36.7%; 南通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8.5, 但最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性服务性的发展仍滞后于长三角其它城市。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性,使南通在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而且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了障碍,亟待调整与优化。
三、 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南通主导产业竞争力
提升的障碍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迈克尔·波特(1990)首次将竞争力放在产业角度去研究,并提出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该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受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影响,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作用。
因此结合南通支柱产业从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角度,运用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对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南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障碍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1、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对南通产业竞争力形成刚性约束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是当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由途径。国家严控用地指标,全球性的通胀压力,使当前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对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形成严峻的挑战,对南通产业竞争力提升形成刚性约束。 2013 年上半年 ,南通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为 89.0 元,比2012 年同期增加 2.0 元,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企业劳动力成本居高不,据调查,南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工资已连续两年呈现 2 位数增长,这对南通的轻纺、加工制造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构成了巨大的用工成本压力。 国家宏观经济层面银根收紧, 融资压力逐渐增加, 以船舶产业为例,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对船舶行业的限贷政策,使南通船舶企业,经营运作遭遇到极大困境,全国最大的民营船舶企业———熔盛重工的困境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此背景下,企业只能将有限的生产要素用于维持企业生存,无法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国际市场低迷以及内需市场启动对南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南通船舶、家纺等主导产业带来冲击与挑战,2013 年上半年 1-7 月份进出口贸易增长呈现下降趋势。 但同时内需市场的启动和近年来投资环境改善则给南通主导产业发展带来良机,南通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在江苏省排名前列,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量位居首位,与 2012 年同期相比,其增长速度快于省内较大规模城市增长速度,投资规模也进一步放大(见表 1)。 特别是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国际及区际产业转移给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以南通船舶产业为例,一方面,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南通造船企业订单压力家大,盈利能力降低。 但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加强海洋油气开发,未来特种船舶、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在 450 亿美元以上, 而目前我国海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低, 仅为30%,以制造低端海洋工程产品、赚取加工费为主。
因此这将为南通船舶产业实施创新驱动, 引进技术、集成创新、转型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机遇与挑战共存,对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效果带来不确定性。
3、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与产业配套发展不均衡,影响南通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提升
南通的大多数行业从事委托生产、贴牌加工等价值链低端的制造活动,产业层次偏低,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营销体系建设等高端环节竞争力薄弱。 以医药化工产业为例,南通虽然有“草甘膦”农药、山梨酸等名牌产品,但医药化工产业整体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小,集聚度低,许多企业生产初级原料药产品和化工中间体为主, 产品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产品较多,并对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
船舶、海洋工程及重装备,新能源及其装备,纺织服装,轻工粮油产品,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及新材料六大产业是新时期南通转型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各支柱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 产业配套的不均衡性,对创新驱动和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提升形成障碍,以纺织行业为例,由于南通纺织产业基础较好,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发展起来家纺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 有家纺企业 3200 多家, 从业人员 50多万,产值超过 1 千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家纺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全国十大家纺品牌中南通家纺品牌就占三席, 并已形成了集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纺织印染、面料及成品生产、加工包装、批发零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以南通家纺城为例,每年有 300 多新花型面市,相关创意产业产值超过 50 亿。 良好产业基础与配套条件是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持续领先的重要原因。 但南通大多数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与产业配套的状况则不尽如人意,以海工、船舶产业为例,虽然有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 300 多家, 但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储备不足,以生产低端、常规型船用产品为主,产品同质性强,企业自主研发与转型制造能力弱,配套能力差,南通船用主机等大型设备,不能制造,通讯、导航、精密控制设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核心技术与部件依靠进口。
因此南通主导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产业配套发展的不均衡,制约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影响了南通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竞争力的总体提升。
4、企业单体规模小 、自主创新能力弱 ,产 品档次低,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
南通近年来在引进内外资、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企业单体规模小,缺少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南通产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据统计,2012 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为1.9 亿元/户,低于全省 2.6 亿元/户的平均水平,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十二位。 年主营收入达到百亿规模的企业仅有一家,远少于长三角周边城市。 作为江苏民营经济大市, 南通中小企业总数达到 12 万家, 覆盖南通支持发展的所有产业, 创造了全市75%以上的国内已占企业总值, 创造了 80%以上的创新成果和 60%以上的税收;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 企业发展战略不清晰, 重视短期利益,小富即安,缺乏企业家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主要通过模仿与引进, 而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弱;许多企业还在采用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产品档次低,缺乏特色,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利润微薄,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品升级,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企业调查表明,2012 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 0.9%,远低于发达国家 3%的最低水平。
5、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指导方向与周边地区同质性强,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南通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两大国家战略在南通叠加, 为南通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南通产业结构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是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南通传统的纺织、化工业占比偏大(60%以上),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产值排列前列,但与苏州、无锡相比,尚有一定距离;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产值为 2573.7 亿元, 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26%,在全省较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省排名形成数据背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含金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看,由于南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尚不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见表 2)南通市政府虽然已出台若干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 2009 年出台《南通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11 年出台《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发展的 310 工程》、《关于加快市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意见》,2012 年出台《南通市产业人才发展 312 行动计划》以及《市政府关于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文件, 同时对于具体产业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与措施。 这对南通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但从具体产业指导方向来看, 无论是高技术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同质性强,缺乏特色。 如何立足本地优势,形成自己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的错位竞争,政府部门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另一方面,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和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方面有待提高,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政策,是政府鼓励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申报程序烦琐,周期较长, 导致实际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数量较少,抵扣金额数量也较低,使政策的激励效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南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路径
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并在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而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则要集聚与整合创新要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和能级,提高国际竞争优势。 在具体对策上则应坚持产业科学规划与完善服务相结合,政府推动与企业主体相结合,产业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创新资源整合与优化相结合,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南通产业发展实际,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以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整合与优化要素资源,实现要素资源向创新资源转变
在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资源稀缺、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 应通过政策引导,积极优化整合要素资源,在土地供给,园区规划等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 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物联网、现代物流为代表生产型服务业倾斜;加强从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推动大企业在境内外主板上市,鼓励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融资;提高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建立政府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推动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孵化机构(如创新工场等), 提升产业发展市场活力; 创新融资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如针对船舶产业,发展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业务,以加强其技术创新与产品转型生产能力。 企业则要引进现代管理方法与制度,优化产业组织,实现劳动力、先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最佳匹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依托产业人才发展计划和“江海英才计划”等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科技领军型人才的引进,积极推动南通地方高校、科技院所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各层次实用技能型人才;可采取引进先进技术、科技项目,带动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引进核心研发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研究团队,促进高端智力要素在南通集聚。 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前景以及产品市场等信息的收集与研究,为改变技术依赖,形成以我为主的自主技术发展轨道, 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并将其推向主导技术轨道,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做好前瞻性准备。
2、充 分利用国内 、国外两个市场 ,推动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国内外市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但对新能源、新医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高端现代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以海洋工程为例,国际航运市场对海洋铺管船、特种测量船、海洋钻井平台等的需求潜力巨大。 国内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对高端日用产品、进口替代品、先进设备、新材料的需求等,也呈现出爆发态势。 在此背景下,南通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 以家纺产业为例,家纺企业应加强开发诸如“手绘家纺”等创新产品,以适应家纺产品向个性化、功能化产品转变的国际市场趋势;国内市场则要加强创新经营模式, 如结合花型设计与动漫产品的相关性,加强市场推广与混业经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终端渠道建设。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两新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现阶段,南通在加强对外招商,引进“两新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内生培育,通过产业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纺织业应通过产学研合作,争取在特种面料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机械、电子行业应加强协同创新,在智能机器人、高端自控装备等领域取得进展。 新能源产业要拉长产业链,培育新价值链环节;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产业低端锁定,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 新材料产业应加强研发和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新材料产业的保障能力;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行业应加强投入与科研人才储备,要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集中进行技术攻关。 同时,南通要结合江苏沿海开发,加强陆海统筹,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服务等新型特色海洋产业。
3、以重点项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近年来,随着南通投资环境改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超亿元重点项目在南通开工建设,2012 年南通 150 个市级重点项目就完成投资800 亿元。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是产业能级提升的主要路径。 南通市级重点项目涵盖了交通基础设施、电子信息、机械、化工、船舶、新能源等产业,许多项目属于产业前沿性强、能级高,高新技术比重大的行业。
因此要依托重点项目建设,组成科研团队,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在达到项目技术要求的同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赶超同行业世界领先水平,并在此过程中,还完成了技术积累,锻炼并培养项目科研团队,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以高水平龙头项目带动,通过对具有行业领先性的高端项目技术研发和建设,带动相关高端配套产业发展,并在当地形成产业链聚集,进而提升整个产业能级。
4、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 ,打造知名品牌 ,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型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 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位于领先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各行业中培育创新型企业是提升南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要重点实施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 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等三类 “瞪羚企业”。 要加大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重点配套产业园、科技园。 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工业品牌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行业质量品牌的前提,通过落实质量发展规划,加大公共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使“南通制造”迅速形成品牌效应;以企业诚信体系为先导,从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以及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中培养产品在客户心目中认知度和信誉度;启动品牌文化战略,充分体现南通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创造强势品牌,提升“南通制造”市场竞争力,以家纺产业为例,“南通制造”的家纺产品已在国内外形成影响力, 形成品牌群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家纺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加强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树立南通企业家品牌形象。
5、加强政府科学规划与引导 ,完 善体制 、机制保障,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合理引导产业集聚。 在确定重点发展产业方向的同时,更注重细分产业、特色产业、边缘产业的培育;要依托南通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区别于周边城市的产业细分门类,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要充分发挥南通沿海开发的优势,在新能源成套装备,海洋工程的特种船舶及装备制造,海洋化工和海洋医药等细分产业方向实施重点突破。 加强政府引导,以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法,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加强科技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培养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链,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等组织,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政府应主动介入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建设,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要素保障功能外,更要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洪银兴.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 [J].学术月刊 ,2010,(01).
[2] 裴 长洪 , 王镭 .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唐丁祥.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05).
[5]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2).
[6]崔新进.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江苏南通市为例[J].唯实,2011,(05).
[7]王卫平.略谈南通产业升级若干基本问题 [J].江 海纵横 ,2011,(09).
[8]南通统计局课题组.南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 [R]. 南通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 上).
[9]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李学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J].求是.2011,(22).
[11]刘志标.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04).
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和盛衰兴亡的记忆,蕴含着前人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历史,能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于今的启示。就改革开放的历史来说,虽然目前仅仅进行了短短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GDP增长将长期保持大约7%左右,以及大量产业的产能过剩等固疾.雪上加霜的是互联网焦虑症--铺天盖地而来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威胁、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的喧嚣,搅得传统企业和新兴产业都感觉转型不行、不转型更不行!出路何在?大中小企业...
题目:海禁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对明清经济的影响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一)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二、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三、海禁政策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一)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的主要影响(二)海...
中国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威胁与挑战,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开放经济的道路不动摇,促进我国改革事业不断发展,将开放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在新时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科技创新将推动我国区域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2013年宣布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2014年底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决定新增天津、福建和广东3个自贸试验区,三地和扩围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于2015年4月正式挂牌。目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兼具多边、区域、双边、单边开放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北大仓吉林,是中国玉米等粮食深加工企业重要聚集地。尽管203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逾700亿斤,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家玉米临储收购价格高开,人为抬高市场行情等因素制约,目前全行业亏损加剧,企业开工率...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发展令人振奋。中国有五亿人口告别了贫困,中国人均GDP水平从1980年300美元,上升到近一万美元,从美国的三十三分之一,上升为六分之一。考虑到十四亿人口的庞大数字,这显然是难以想象的成就。...
一、引言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和地位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也不断提升,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中民营企业家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了我国民营企业独特的政治关联现象。与国有企业因产权性质而天生地具备政治关联有所不同...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各城市间的差异明显, 空间格局变化较大;“中心—外围”格局凸显, 主要以合肥、苏州、杭州、上海为创新核心城市, 向内陆外围城市不断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及教育水平均对创新效率具有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