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

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成效分析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作者:刘艳丽
发布于:2019-12-31 共2667字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月经不调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64例实施西医治疗,试验组64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月经周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比组的76.56%(P<0.05)。治疗前2组患者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月经周期均明显比治疗前延长(P<0.05),且试验组延长幅度大于对比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检查与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结论 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着,可使患者的月经周期明显延长,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月经不调;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临床上月经不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与月经期产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状,如腰酸以及腹痛等。月经不调的发病机制为子宫功能异常或者出现器质性病变,肿瘤、流产以及血液病等都可能会引发月经不调[1]。月经不调属于机体内分泌失调的重要表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病以及子宫癌等[2]。现阶段,临床上西医对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为激素疗法,如雌激素与孕激素等,但效果不显着。中医对月经不调的治疗历史悠久,治疗效果较好[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月经不调患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月经不调患者,均满足气滞血瘀证与脾肾不足的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月经不调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B超与CT检查将妇科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6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31.26±8.63)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8年,平均(5.56±3.45)年;已婚43例,未婚21例。试验组6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31.36±8.74)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9年,平均(5.65±3.53)年;已婚45例,未婚19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西医治疗:为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疗法,持续治疗2个经期。试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剂为:山药、菟丝子各20 g,白芍、茯苓、当归、熟地黄、柴胡各10 g,炒荆芥6 g,对于月经量少者加用鸡血藤20 g、泽兰10 g;对于带下量多者添加鹿角霜10 g、金樱子10 g;对于小血块且经行小腹胀痛者添加蒲黄10 g、益母草15 g、香附10 g与延胡索10 g;对于经行乳房胀满者添加瓜蒌、香附分别为15 g、10 g。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持续用药1周。下次月经前3 d开始用药,持续用药3 d,每日1剂。持续治疗2个经期。
 

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成效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4]: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痊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28±7)d],经期持续时间≤7 d,经量及经色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恢复正常,经量过多者减少>1/3或降至100 m L以下,经色正常,临床症状显着改善;有效: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经量、经色均有所改善;无效:上述无变化或加重。以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所占比例统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比组的76.56%(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效果比较例(%)
表1 2组患者效果比较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月经周期均明显比治疗前延长,且试验组延长幅度大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比较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血常规检查与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

  3 、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月经不调发病率显着提高。月经不调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与经色异常,在妇科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疾病,育龄期女性中十分常见,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以及心脏病等,对女性的生育能力有直接影响[5]。

  临床上对月经不调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如孕激素与雌激素等,可使月经状况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理想,且易反复发作。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在月经不调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女性于非生理期冲任气血可保证相对平稳,这时致病因素较难造成冲任瘀滞等。经期前后女性机体血海逐步充盈,随后外泄,胞宫内的气血由旺盛短暂转变成虚弱,气血的快速变化导致致病因素极易乘虚而入引发气血运行不畅,对胞宫内经血下行有阻碍作用,不顺畅导致疼痛出现;另外,冲任胞宫濡养不充分也会引发腹痛出现。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以活血通经、补气血以及养肝肾为原则,山药可营养血液,白芍具有凉血止血与清肝肾虚火的效果,两者结合应用,可实现清热去火、凉血止血与养阴生津的作用;当归具有活血散瘀与清热凉血的作用;熟地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炒荆芥具有养阴生津与清热凉血作用,方中诸药合用可活血化瘀与调经止血,达到滋肾养阴与清热凉血的效果,进而实现调节月经的目的[6]。

  本文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比组的76.56%(P<0.05);治疗后2组患者月经周期明显比治疗前延长,且试验组延长幅度大于对比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检查与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显着。

  总而言之,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月经周期有效延长,且安全高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安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70例临床研究[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0):23.
  [2] 邱雪玲,董秋燕.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0):45-46.
  [3] 沈四妹,夏淑芳,钟海英,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流产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6):103-104.
  [4] 李丙英,解秀珍,韩玲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5):109-110.
  [5] 温丽文.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04-106.
  [6] 卢永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环后月经不调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81-182.

作者单位:辽阳辽化医院
原文出处:刘艳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1):120-1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西医结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