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我国盗窃罪中扒窃行为的认定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4 共142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部分 我国盗窃罪中扒窃行为的认定探究
第2部分 扒窃行为认定研宄的必要性
第3部分 扒窃行为认定的现状
第4部分 扒窃行为分析
第5部分 扒窃型盗窃行为的理性认定
第6部分 扒窃行为的法律认定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中文摘要
  
  随着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正式施行,盗窃罪的行为方式也得以进一步明确,包括扒窃、入户盗窃等,但现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于盗窃罪的具体认定仍不够细化,导致对盗窃罪的行为方式的认定、既遂标准等理解存在差异。以至于在司法适用中发生诸如对某些盗窃的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犯罪以及对同样的行为适用不同的处罚等问题,不但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甚至发生降格处理放纵犯罪或者扩大犯罪打击面的严重情况。尤其是扒窃单独入刑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扒窃案件和疑似扒窃案件,由于现有法律、司法解释对于盗窃罪的具体规定及认定仍不够细化,全国各地公检法三机关对扒窃犯罪认定的不同理解,给办理扒窃案件的基层办案人员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困惑。以至于扒窃有必要单独入刑、扒窃的概念、扒窃的定性、扒窃的量刑、扒窃与刑法总则的冲突等在法学界争论不休。为了严格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扒窃这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秩序行为的打击,充分体现刑法对人身、财产安全的特殊保护,有必要对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疑问、困惑予以澄清,以达到对同一法律条文适用同一定性标准,严格执行刑法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切实做到不枉不纵,有效提高预防、打击犯罪力度。

  本文旨在从司法实践和学理相结合的角度阐述我国盗窃罪中扒窃的行为方式及其理论成果和立法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说和做法,通过对扒窃入刑引发的各种争议的梳理,分析扒窃入刑后在对扒窃犯罪打击的实践中适用法律存在的矛盾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争议,在对扒窃入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深入研宄的基础上,对扒窃的行为方式、扒窃的要素、扒窃的性质、既遂、未遂等作出实质性的客观理解,探索我国盗窃罪中扒窃理论和司法认定中的不足,寻求相关的完善思路,并提出了对盗窃罪中扒窃行为如何理性认定以及如何进行司法完善的途径,以期通过撰写此文,对我国盗窃罪刑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司法实践更具操作性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扒窃,行为方式,扒窃要素,扒窃的性质,定罪量刑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扒窃行为认定研宄的必要性
  1.1扒窃行为认定研宄事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1. 2扒窃行为认定研宄事关维护社会秩序安定
  1.3扒窃行为认定研宄是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
  
  第二章 扒窃行为认定的现状
  2.1扒窃入刑后对扒窃行为认定的现状
  2.2法律界对扒窃行为认定的争议与质疑
  2. 2. 1扒窃行为合理量刑之争议
  2.2.2扒窃构成要素理解之争议
  2.2.3扒窃犯罪与刑法总则“但书”矛盾之争议
  2.2. 4扒窃犯罪形态之争议
  2.2.5扒窃行为与其他法律如何衔接的问题
  
  第三章 扒窃行为分析
  3.1扒窃涵义之分析
  3.2扒窃行为要素之分析
  3.2.1扒窃行为方式规定不准确范围不明确行为冲突现象严重
  3.2.2 “公共场所”的理解缺乏统一性
  3. 2. 3 “随身携带”如何界定无明确规定
  3. 2. 4 “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凶器的范围如何确定不明确
  3. 3扒窃定罪合理性之分析
  3.4扒窃犯罪形态认定之分析
  3.5扒窃认定标准之分析
  3. 5. 1扒窃的定罪量刑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相适应
  3.5. 2扒窃入刑扩大了对盗窃行为的打击面
  3.5.3扒窃定罪量刑与刑法总则相冲突
  
  第四章 扒窃型盗窃行为的理性认定
  4.1诠释扒窃内涵与外延
  4.2准确界定扒窃行为要素
  4.2.1公共场所的界定
  4.2.2随身携带的界定
  4.2.3凶器的界定
  4.3完善扒窃的定罪量刑制度
  4.3.1完善扒窃既遂与未遂理论
  4.3. 2量化标准解决矛盾
  4.4正确处理扒窃的刑事处罚与其他法律的衔接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