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权钱交易作为本质的贿赂犯罪,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打击贿赂犯罪的力度和手段也日渐增强,我国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矛盾的多发、思想观念的冲击,致使现阶段腐败案件呈高发的态势。
许多贿赂犯罪分子凭借着多年来与司法机关斗争经验的积累与丰富,开始逐渐增强规避法律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手段,反侦查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中。贿赂犯罪分子已不再像以往传统式的权钱交易那样,通过简单、直接的行为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犯罪活动,而是越来越多的采取一种更为隐蔽化、更具迷惑性的方法来逃避法律对其贿赂行为的制裁。
虽然我国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一直在不断严密法网、推出惩治贿赂犯罪的良药,但是贿赂犯罪分子变化犯罪行为方式和更新犯罪行为手段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甚至可以说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出台速度都跟不上贿赂犯罪分子创新犯罪手法的速度。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身穿合法外衣的变相贿赂行为愈演愈烈,犯罪分子通过各种伪装手段、保护形式、迷惑方法来遮掩贿赂犯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用他们所谓的“智慧”来试图寻找到一条规避法律、谋取犯罪利益的刑法真空通道。
于是,贿赂犯罪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式多样的合法交易行为作为其保护伞,诸如以合作投资、委托理财、挂名领薪,借款与借用等名义和形式掩盖的新型犯罪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贿赂犯罪在手段和形式上的变化、升级,也给其司法认定实践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引发了许多司法认定上的争议问题。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进行研究和论述。通过具体分析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对如何区分和认定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设想,也希望对今后有效打击该类型受贿犯罪能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总共分成三章。
第一章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概念、种类、特点等做了简要的叙述,并罗列了国内外现行法律对该类型犯罪的一些法律规定,以此阐述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第二章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与民事中的“借贷”、“借用”行为进行区分,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如何认定做了相应的比较和论述,并提出了在司法办案中如何进行具体判断的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惩治该类型犯罪予以帮助。
第三章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受贿数额认定中涉及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笔者也对如何具体认定这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以借为名;受贿犯罪;区分;认定标准
Abstract
Bribery, essentially the act of offering money to influence the person in charge ofa public duty, has been a major social illness that haunts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ile the global efforts to fight against bribery intensify, China is no exception.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frequent social conflicts and the clash of ideas and mindsets,crimes of bribery show an increasing pattern now. As bribers and recipients of briberyaccumulate for years much experience fighting against judiciary, their knowledge ofescaping from law enforcement, their means of self-protection and theircounter-investigation ability improve simultaneously. Those bribers and recipients ofbribery have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simple and direct way of giving money, buthave developed a more camouflaged and bewildering way to escape from legalsanction of bribery.
Although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branches in China work together to perfectthe laws and offer solutions to crack down bribery, perpetrators refine their forms ofbribery even faster than legislation or amendment. Bribery, under the disguise of legalactivities, thrives. They use all kinds of disguises trying to conceal its dishonest natureof power-for-money deals and find a way to escape from the law and seek illegalprofits. Thus, various legal transactions in the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have beenutilized as disguises, such as joint venture, wealth management, emolument withempty posts, borrowing and lending. The evolution of forms of bribery has brought upmany controversial problems to the process of judgment.
This paper addresses to the bribery in the name of loans. Through analyzing theproblems caused by bribery in the name of borrowing and lending, this paperproposes how to identify such bribery, which may shed some light on the futurecracking down of such crim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 1 defines the concept,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bribery and listsrela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show the necessity ofcriminal laws against such crimes.
Chapter 2 differentiates such crimes from the civil actions of lending andborrowing, and proposed how to make judicial decision in such cases.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difficulty of deciding the actual amount of such bribery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Bribery, In the name of Loan, Differentiating, JudicialDetermination Basis
目 录
导 言 ……1
第一章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概述 ……3
第一节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概念 ……3
一、域外刑法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规定……3
二、我国刑法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规定……4
三、国内理论界对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观点概览……6
第二节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种类 ……7
一、借款类型的受贿犯罪……7
二、借用类型的受贿犯罪……9
第三节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特点 ……10
一、公开性……10
二、迷惑性……11
三、复杂性……11
四、虚假性……11
五、长效性……11
六、追诉难……11
第四节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刑法规制必要性 ……12
一、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2
二、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13
第二章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与民事 “借款、借用”的区分……14
第一节 民事“借款”、“借用”行为的认定 ……14
第二节 受贿与借款区分的理论观点及分析 ……15
第三节 受贿与借款的区分 ……16
一、借款的理由能否成立……16
二、款项的去向……17
三、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18
四、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其谋取利益……19
五、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20
六、是否有归还的能力……20
七、未归还的原因……21
八、有无借款手续……21
第四节 受贿与借用的区分 ……22
一、借用房屋或汽车等与以借用为名受贿的认定……23
二、借用房屋或汽车等与以借用为名受贿的区分……23
第三章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的受贿数额认定……27
第一节 受贿后再向行贿人提供借款,能否折抵受贿数额 ……27
第二节 以借为名型受贿犯罪高额利息的认定 ……28
结 语……32
参考文献……33
摘要言论自由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而自媒体这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我国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有了新的途径。人们利用自媒体言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可以轻松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言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
摘要人的权利具有普遍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每一个人均被法律平等的赋予相同权利,因此,就性的自由权利而言,它不仅是女性的重要的人身权利,同样它也是男性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中文摘要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犯罪是我国职务犯罪中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因而是目前反腐败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行立法规定在当前反腐败形势面前越来越...
摘要随着广东省深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向各城市,为广东省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市场,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量素质参差不齐、盲目无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背景的刑事犯罪日渐突出,家庭成员之间因纠纷发生刑事案件屡见不鲜。法治进步语境下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为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充分发挥与实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成年儿童、老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的...
摘要依据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遵循刑事诉讼程序法治理念,遵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照依法反腐、法治反腐的原则,从充分发挥职务犯罪初查程序的价值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职务犯罪初查程序。首先,应当在...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现象尤为突出:从山东曹县帖案到河南灵宝王帅帖案,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网络发帖诽谤案到陕西省首例网络诽谤案,网络...
中文摘要商业贿赂行为是经营者为了争取交易机会,釆用回扣、贿赂等不正当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由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业贿赂行为越来越多,其危害性日益凸显,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毒瘤.为此,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治理方法,将如何治理商...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法问题,从分析犯罪构成要件入手,提出本罪的适用范围和入罪标准,探讨本罪司法程序的启动和开展,希望能为实务部门的实践运用指明方向,也希望能为完善立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刑法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摘要欺诈与诈骗,是两个意义相近却又各不相同的词语,这两个原本难分彼此的概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各自具有了自己的归属,在日常生活中,欺诈偏向了民事法律领域,而诈骗则被纳入了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这种分化形成了两种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