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共生的经济发展
4.5.1 产业共生--动力条件
经济系统产生的驱动力是最大程度地、广泛地左右了城乡空间,经济空间结构无疑与城乡空间结构拟合程度最大[43].经济系统的聚集经济的吸引力促进城乡空间集聚,聚集不经济的排斥力促进城乡空间分散,这两种力量从整体上影响了城乡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回顾城市的发展史,城市从乡村中分离出来,是产品、手工艺品以及交换活动的各种经济因素从农业生产场所分离,并向某一空间集中的产物.传统的城乡关系也就形成了乡村向城市提供资源,而城市向乡村提供服务的总体态势,但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对资金、人力、能源的争夺使城市和乡村有时处于对立和对抗的状态.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城市受到消费市场的限制、资源的短缺、空间的局限等,乡村则面临着科技生产力不足、消费水平较低、产业效率不高、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国现在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转换时期,第三产业正逐步取代第二产业的首要地位.建国以来,为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往往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渐渐得到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开始逐步改变社会经济产业的结构和形式,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空间调整.第三产业大多起步于城市,并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扩展到广大乡村.地域空间上的乡村腹地在保证第一产业的同时,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并开始渗入第三产业的形式.乡村不再单纯作为农业生产用地,多种工业开始在乡村的界限内发展,并出现了乡村旅游业等多种新型第三产业模式,增加了乡村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影响了城乡空间的布局形式和景观效果.产业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产业只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上的收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护,造成了近年来非常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人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产业结构、形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城乡产业共生正是将城乡产业融入到城乡的超循环系统中,与景观、布局等相结合,达到城乡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城乡空间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4.5.2 产业结构现代化
产业结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也是城乡产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主要方式包括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两者改变了传统的"唯经济论",将经济与社会、生态、设施等相联系,改变产业结构及方式,力求使经济发展融入共生系统并起到促进作用.
1)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以市场为导向,为使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特高,通过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优化组合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实施布局区域化、建设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等多种手段,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线,将农业、工业、贸易、商业、科技等一体化,使农民走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其重点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这种方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基本步骤.
实施农业产业化,首先应确定区域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利用当地的本土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目标的规模化种植、养殖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并加快生产速度.之后建立良好的加工产业链,对原始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率的同时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加工,将产品品牌化、优质化,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最后,产品通过稳定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既保证了农户的收益,又使消费者更加安心,同时将市场规范化,减少产品销售的不良渠道.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应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据本土现有的资源和企业的规模、发展趋势,确定区域内龙头企业,依靠带头作用,将区域主导产业发扬光大,将产业链延伸至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等基本单元,通过产业链的内部联系,连接各个单元,使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拉长了产业链,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并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力就业,还可以有效节约各种资源,提高单位资源的效益值.
农业产业化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影响着城乡空间景观的结构、布局和效果.在空间布局上,农业产业化要求土地和产业相关要素的集中,集中一方面使区域建设区局部密集度增加,增加了产业景观,一方面又扩大了自然景观范围,增加了非建设区的生态景观.在景观构成上,企业数量以及规模的增加或调整,加上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大,不仅改变了城乡景观结构组成,还增加了景观节点和重点,丰富景观层次.在景观结构上,被拉长的产业链通过内部联系和流通,促进了产业景观带的形成和发展.
2)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的[44].其内容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实质是将综合利用有限资源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绿色产业",力求所有产业在都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产业系统内部进行新陈代谢,物质、能量、信息等循环互动,减少对系统外的消极影响.产业生态化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途径.
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节能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很强的现代化大农业,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农业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其发展目标是生态农业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则,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并注意吸收现代科学技术,要求多目标综合决策.
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和进化型工业[45].生态工业的本质是采用消除或重复利用废料的"封闭循环"生产系统,提高产品的使用周期,减少废物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与消耗[46].
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要求第三产业提供清洁产品,例如需要有速度快、成本低、载量大的清洁运输业,保证投资、减少风险的生态金融业和生态保险业等;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的提高也刺激了种种生活服务,如医疗、教育、饮食等行业的生态化发展.这充分表明,发展第三产业生态化对促进产业生态化进程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生态化不仅要求减少能耗、物耗,实现废物的最小化及使废物易于分解,还积极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不断加快建立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制度.
城乡产业协同是将传统产业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或末端治理"单向流动的线性转变为"资源--产品--自生资源与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生态产业模式[47].生态产业是一类按照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的出现,宣告了传统农业、传统工业、传统商业和传统金融业的末日,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在生态产业中已变得模糊,未来的农场主、工厂主和银行家将是一些同时经营各类物质、能量、信息的生产、加工、流通、还原和自然保育事业的综合型企业家.在新一轮的产业生态革命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将消失.
沿着循环的思路,世界各国分别进行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研究和实践.但这都是在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实现循环,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城乡统筹生态建设、人类共同的住区家园建设中,还需要建立更广泛的循环.我国学者王如松认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是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的过渡,但建构于农业或工业系统内部小循环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是不能形成真正的生态产业,只有农业、工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结合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脑体结合的网络和知识经济,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走向生态产业,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8].
生态产业的出现,宣告了传统农业、传统工业、传统商业和传统金融业的末日,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在生态产业中已变的模糊,未来的农场主、工厂主和银行家将是一些同时经营各类物质、能量、信息的生产、加工、流通、还原和自然保育事业的综合型企业家.在新一轮的产业生态革命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将消失.
在循环经济中,生态产业分为五类:第一产业:以光合资源和矿产资源生产为目的的自然资源业;第二产业:以制造物质、能量产品为目的的有形加工业;第三产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的人类生态服务业;第四产业:以研究、开发、教育与管理为目的的智力服务业;第五产业:以物质还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的的自然生态服务业.这五大产业中各自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即建构于其基础之上的城乡空间是融合、共生的关系.
4.6 共生的城乡布局发展
4.6.1 城乡布局共生--外在条件
"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不等于消灭村庄,城镇化不等于造城运动,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城镇化不等于透支未来,城镇化不等于摊大饼."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城镇化是城市与乡村共同均衡发展.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