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空间景观发展对策研究
4.1 共生的生态环境发展
4.1.1 生态环境共生--基础条件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所述:"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地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和乡村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基础,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前提,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时刻考虑改善环境质量,努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我国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以往的"城本位设计模式"带来了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包括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城镇空间无序扩张等,这些近年来才出现的问题要求现代建设者必须摒弃原有模式,而采用更可持续、更尊重自然的"自然设计模式".规划思维由原来的"先图后底"转变为"先底后图",并遵循"生态优先"、"精明增长"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基质",科学发展城乡空间中的"廊道"和"斑块",从而实现城乡空间生态环境的安全格局.
4.1.2 保护生态环境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乡空间景观规划建设中,是对城乡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的一种创新改革.该理论将物质空间为主体,结合物质空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理念,强调将生态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既进行生态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综合体的平衡,并且一个单位的变化不损害另一个单位的利益下,应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安排空间和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城乡生态设计基于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对城乡系统的土地利用进行最佳组装,对城乡系统的各种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建筑景观、社会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等)进行美化,尤其强调能量的有效利用与节能、城镇的绿化空间、自然生物的保护和交通的一体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城乡生态设计是为地方设计的,是具有针对性和地域性的,它必须充分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土地类型、水资源状况和风俗习惯等.因此,当地的环境条件对于城乡的生态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有关气候、植物、动物、土壤、水流等方面专门的信息以及传统文化中可持续性的成分,它对生态设计是适用的.
对城乡空间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城乡环境,而改善城乡环境的当务之急是城乡组成要素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布局.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是对建设用地的利用和对非建设用地的保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工业、商业、居住等建设用地的经济功能,首先要维护并利用好山体、水域、农田等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
山、水、农田,是城乡生态环境的重要代表,是城乡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更是城乡空间景观的依托对象和展示对象.山--城乡空间之骨干 作为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之一的"山",是很多城市、乡村的"骨干"所在.将山体纳入到城乡景观建设中,既可以利用山体的生态、景观、游憩价值,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又能由一系列山体制高点为基础,形成城乡空间景观的天际轮廓线,形成重要的绿色空间.传统城乡空间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域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城乡空间的外部形态是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特点等的外在反映.原有民居是自发形成的状态,虽然自发形成的空间有其自身的肌理,但是整体无序,与自然的融合也较差,有些与山体结合,但原有的自然山体均无处可看,更新中将对这种状况进行梳理,拆除部分违章建筑,使较美观的自然山体显露,增强公共空间上的层次性及连续性,整体村落的布局将与自然更加融合.
水--城乡空间之灵魂 水是城乡活力与灵气的所在,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的景观元素,河流及两岸绿化结合形成的滨河绿化带,既能有效的保护水体,又能展现良好的景观,并可与其他滨河城市构筑物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城乡景观形象.许多传统城市或乡村依水而居,水是其重大的生态特征.从地理分布、形态特点、内部结构到自然文脉、历史文脉和社会文脉的形成过程中,对现代文明尤其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自然观和哲学观,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方和谐等方面,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水系的梳理是传统环境构成的基本形式.水系可采用传统理水理念,通过围水、临水、沿水、跨水等多种手法,对水系进行梳理,形成特色鲜明的水系.同时精心处理水与路、水与房、水与绿、水与水、水与居民行为的关系,尽量保持自然岸线,增加临水住宅和公共建筑,营造丰富的滨水活动空间,通过石板平桥、拱桥等加强水空间节点的设计.挖掘水文化和与水相关的历史,更是增加水景观、增添水文化、增长水知识的良好手段.
农田--城乡空间之根基 农田不仅是城乡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成为城乡融合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形象元素.对农田景观加以科学的安排和艺术设计,可以建设出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又具有观光、游憩功能的农田景观.这种通过大面积城郊农田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可以对城市绿地起到重要补充作用,也构成了城乡空间景观的基质,为城乡空间景观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城乡景观规划建设中,利用好山、水、农田等这些城乡生态系统中的"基底"和"背景",为城乡景观的形成和结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城乡景观奠定了基调并指明了方向,是规划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在生态系统方面,慎重引进外来物种,保持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城乡空间景观生态规划就是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经济、资源、生态系统等之间的关系,将景观空间结构合理化,使景观系统中的基底、廊道、斑块等要素在数量、结构及分布上,从而发挥城乡生态系统的整体功效,使城乡系统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保持通畅.
近些年来,在中国一些省、市和农村中,一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运动已蓬勃开展起来.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
在具体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中,建议采用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并在区域内保证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增加植物造景,减少硬质材料的过度包装;在植物选择中尽量种植当地的乡土植被物种,慎重引进外来物种,多选择管理粗放的植物种类;在植物配植上尊重植物的自然生长方式,不大面积刻意追求新奇的形式,以免造成植被生长效果不佳和因此产生的浪费;对于植物的空间配植,采用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的立体种植技术,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绿量.其次,在对当地水系的保护方面,沿河需设置绿化保护带,一方面能起到保护水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去处;采用生态方法净化水资源,比如搭配种植多种可以起到净水作用的水生植物,结合水底砂石的简单过滤,达到初步净化水体的目的;加强雨水收集设施的配置,将雨水回收利用,减少对宝贵的淡水资源的浪费.第三,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控制,禁止在基本农田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在可以进行建设的农业用地内,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农业用地的侵占.第四,在城乡的能源利用方面,提倡多元化和低碳化,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碳的排放量和颗粒物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五,提倡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将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低碳化模式和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土地、水、能源的消耗.
4.2 共生的文化环境发展
4.2.1 文化环境共生--内在条件
景观中既包括着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还包含了一些看不见却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这些看不见的景观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是许多有价值的证据的载体.文化环境影响城乡空间景观的表达.我国传统文化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知识的精华,在城乡景观上起到了指导作用.其中的历史文化是时间的痕迹,是社会发展的借鉴,将历史文化体现在城乡景观中,是对时间、对历史的尊重.地域文化是地域特色的文化积累,是地域独特魅力的体现,更是祖国广袤大地的景观丰富多彩的源泉.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内涵丰富,同时,在景观中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通过布局、建筑、园林、小品等各种载体,文化在景观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其中的内涵和思想.文化环境的共生是指通过不同文化内容、表现形式、文化载体等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共融发展,促进城乡文化环境的充分体现和传承.文化共生是城乡景观共生的内在条件.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