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大理城市公园案例调查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2 共681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大理城市公园案例调查分析

  4.1 大理洱海公园案例分析

  4.1.1 洱海公园基本概况

  洱海公园位于中国西南的大理城中,是大理市经过整合和扩建后的城市中央公园.其中包含了原来的团山公园,明珠广场,民族广场等已有景观设施,同时还开拓了大片滨海湿地景观,地处大理市的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依托于大理白族的特有文化背景,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园,总面积超过 130hm2,图 4-1 为洱海公园总平面图.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央公园的地位越发重要,洱海公园的建设必将成为大理市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因此在突出白族园林特色的主格调下,怎样传承和发扬城市特色风格至关重要.风格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通过把地域民族精神转移到园林景观中的完美表达,并且这种风格的形成不会被时间或地域所埋没.(Sylvia Crowe1958)
  
  4.1.2 洱海公园设计理念

  (1)突显白族园林特色总体布局采用白族特有的院落式布局,延续了白族建筑白墙灰瓦的清雅风格,增添白族民风名俗的情趣,突显白族核心信仰文化--"本主"信仰.
  
  (2)体现城市绿色浮岛在尊重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重塑具有城市特色的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保证景观效果和绿色生态的双重效果.

  (3)体现城市森林气势营造人与自然和谐景观,构建城市背景林和海风屏障,提高人与动植物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重现美学价值整体设计构图线条流畅自然,糅合白族大众审美情趣,重现自然生态景观美.

  (5)发挥实用价值已服务大理市市民为根本目的,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娱乐,休憩,健身等生活需求,达到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完美结合.

  4.1.3 洱海公园的规划设计分析

  (1)功能分区根据公园的实际地形和景观结构将洱海公园分为5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广场区(原明珠广场和民族广场)、北片滨海松林区、南部城市背景林区、中部山体主景区以及西部健身休闲区(原团山公园). 如图 4-2 从南至北依次是"植物景观带--娱乐休闲区--植物景观带--娱乐休闲区",其中第一片区域为植物景观带为城市防护林;第二片区域为山体休闲娱乐场所;第三片区域为山体密林区同时还兼顾植物园、科普园的功能;第四片区域是滨水景观娱乐区.从竖向上看形成"高--低--高--低"的格局,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竖向景观效果,同时也将两个娱乐区隔开,避免景观混乱和相互干扰.
  
  (2)道路规划分析从道路规划的角度分析:总体规划为三带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充分发挥景观游步道的作用;其次明确了三级道路的设计范围(如图 4-3 为道路规划图).
  
  (3)景观轴线分析最后强调景观轴线,共三条主要的景观轴线(如图4-4景观轴线分析图),分别是:A、主轴:西部松林区--东部常绿林区--东门B、次轴:西南门--情人湖畔C、次轴:南门--东南段小型动物园区另外,洱海公园的规划设计次充分应用了小轴线构景的手法,对景观的设置是一个创新.

  4.1.4 洱海公园景观细部设计分析

  (1)北片滨海松林区
  
  A、松林片区此片区密植松林,根据山地斜坡的地势松林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沿山路种植樱花,形成一条滨海樱花道.此片区主要采用成片种植的植物造景方式,通过不同的植物色彩和植物形态形成大片区的视觉对比,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与下关城隔海相望.登顶后是欣赏市区夜景的最佳位置.

  B、北片滨海景观片区北片滨海景观片区是一个滨海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尊穿着白族服饰的"打渔女"雕塑.白族早期是女方打渔养家,男方守家,这种生活方式与汉族生活习惯相反,因此,在白族这个种族中,女性的地位非常高,她们往往是一家的顶梁柱.这尊"打渔女"雕塑意在展现勤劳勇敢的白族妇女.临海一侧的广场边缘以绿篱围合,整齐有序,翠绿的绿篱,映衬着洁白的汉白玉雕塑,显得十分清新.恰当的广场空间布置留出了很好观海视角.沿海设有景观游步道,沿途展示白族的渔业文化.

  C、海心亭海心亭四面环水,通过水上长廊与海岸连接.亭子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六角亭一致,色彩上沿用的白族淡雅的传统审美观,亭柱和廊架结构均为白色,水上长廊的护栏颜色也为白色.长廊造型简易,路线曲折有度.

  D、情人湖情人湖是有洱海中湿地围合而成的内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以水杉为基调树种,配合水松和白桦间植.

  (2)中部山体主景区中部山体主景区以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为主,设有专类植物园观赏,动物园展示、休憩娱乐三个部分.

  A、杜鹃园及水生植被片区杜鹃园采用了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依地形台地式的进行植物配置.以大理种类最多的杜鹃为主,展示色彩各异,种类繁多的杜鹃品种,通过乔木、灌木、地面花卉植物的搭配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其搭配树种都选用常绿且花期与杜鹃不在统一时期的植物,这样既能在杜鹃开花时间突显杜鹃花的美丽,也能保证杜鹃花落时的景观效果.并在其中设置了较多的观景点,休憩亭和水生植被区与杜鹃园相互穿插,自然过渡衔接的,通过湿地草坪与水体逐渐衔接,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

  B、山茶园片区山茶园是以专类园的形式来设计的,为了确保山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山体土质结构合理的改造和设计至关重要.由于山茶园与水生植物片区相隔较近,通过对灌溉用水的水质改良保证土壤的 PH 值,水质的改良采用水生植物调剂的生态改良方法.

  C、森林休闲娱乐片区森林休闲娱乐区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的不同的景点.有儿童娱乐区,青少年科普区,成人休闲观赏区.儿童娱乐区选在地势开阔且平坦的区域,根据儿童的认知习惯,采用颜色鲜艳跳跃的彩色设施.针对青少年则设计了科普性和娱乐性相间的动物科普园和植物科普园.对于成年人群主要是休闲观光,通过合理的分段设计休憩产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D、竹园专类园片区在洱海公园规划范围内,原有的大片竹林仍然保留并对其扩建,打造较为特色的竹类园.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水体和地形的因素,沿水线设计了观赏路线,曲径通幽的卵石路搭配各类竹丛,恬静悠闲.

  (3)南部城市背景林区该区是沿主干道设计的,以植物景观为主,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隔离了繁杂的城市噪音,形成了相对静谧的城市公园环境.

  A、秋景林片区沿主干道种植秋色叶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和秋色观赏果树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营造金色的秋季景观.同时间植玫粉色樱花(Prunusserrulata )和翠绿色垂柳(Salix babylonica )来点缀.

  B、城市背景常绿林片区城市背景林以墨绿色为主色调,种植常绿树种,营造城市绿色屏障.

  C、西南部健身探奇片区公园内部贯穿多条步道,便于周边居民进入园内,合理布置健身道和健身器材,以此丰富市民的生活活动,活跃城市文化.

  (4)西部健身休闲区
  
  A、白族体育社区活动场所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设计了白族民俗活动设施,按照白族传统的名俗活动程序"请神--迎神--祭祀--娱神"进行设计.本主庙会是白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的源泉,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白族体育活动,能够真实的反应该地区的城市文化.这种参与式的景观设计能是人们切身的体会到白族文化的特征,增强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的发掘与升华.

  B、洱海月"之广场公园东区有以"洱海月"为主题的广场,具有点题的效果.广场的入口处有一尊名为"洱海月"的雕塑,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广场以一个月牙形水池为主景,引申意为小洱海.在此处观景既能看到真正的洱海月牙的媚态,又能近观"洱海月"广场的风韵,真真假假的感官冲击带来别样的景观效果.周边的配景也极为细致,随意的散置大理石作为休憩坐凳,同时也可增强景观效果.

  (5)入口广场区主要分为明珠广场和民族广场两部分.这两个是后来合并到洱海公园中的两个广场.其功能显而易见,直接展示城市典型文化,其次还作为应急避难备用场地.

  位于山体的入口处有一组鹿群铜塑,刻画的是一群正在迁徙的鹿群,雕塑的所有鹿都朝着一个方向飞奔.领头羊提起矫健的前脚,仿佛在像人们展现飞过悬崖的一幕,年老的藏羚羊纵身跃起,年轻力壮的藏羚羊踩着老的藏羚羊的背跨过悬崖.他们秩序井然,毫不畏惧,这种精神是白族先民们所推崇的;藏羚羊严格的等级制度与白族文化相通.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