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形神合一的碑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5.1 形神合一的道源碑林景观设计
5.1.1 碑林概况
道源碑林位于豫东平原周口市鹿邑县的太清宫景区内。太清宫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碑林位于太清宫中轴线?神道的中西部,占地 21 亩,临水而筑,园内的碑刻以展示《道德经》全文为主,是典型的文章展示型碑林。其规划设计以塑造"形神合一的现代碑林景观空间"为主旨,以求将书法艺术、碑刻艺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及周边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5.1.2 景观空间结构与书法形式上的合一
碑林作为书法的载体,其空间布局形式与书法艺术的线条、结构、章法和思想的统一,才能使碑林的整体空间协调一致。
中国书法的线条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与情感指向。碑林的整体空间结构利用曲直相宜的线条来划分,如书法线般简洁明朗。道源碑林的结构外形首先是线条的形质,刘熙载《艺概》中讲到"直者不动而曲者动",曲线与直线的结合使碑林空间产生了动静结合的时间感与空间感,这样碑林中的线条不仅产生了有时序性的运动,同时以有意味的曲直线条分割着空间,形成了有意味的空间结构。既是书法家于书法原则下的创造,也是其自然精神的流露,达到了"法无定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不论是碑林景观空间还是书法结构都有其内在构成上的"重心""轴线".也就是说,空间结构上都是自由与规整、轴线与围合等具有节奏与韵律性的展示。道源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以自由式的围合空间为主,其景观空间轴线隐于"神"中,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书法章法讲究虚实与布白,道源碑林的空间布局设计同样讲求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建筑造景的地方为实,植物造景的地方为虚,中部的建筑之实与周围的植物之虚使整体布局呈现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问的空间效果。
道源碑林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还表现在层次的变幻、空间的收放、视线的远近上。
通过对比、漏景、借景等不同处理手法,营造出园内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曲折多变的空间效果。如入口处的空间序列就表现出了空间的收放性。入口部分是一个由高矮墙围合成的半封闭空间,视野极度收束;穿过洞天门后向右转眼前豁然开朗,景色达到高潮。
漏景就是借助于漏窗,树枝等景观元素产生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景物,从而使漏入视野的景物变的含蓄富有韵味[42].在道源碑林中也有应用,如碑林的东边由树丛构成植物屏障,人们在经过神道时不能马上看到园内的主要景观,只有通过树丛的缝隙,才能隐约地看到园内景色,从而激起人们好奇向往的心理。再如环形广场外围的几组碑墙,将广场内景色障蔽起来,人们只有从入口或游园小路进入广场,景色才豁然开朗,恰似山穷水尽疑无路,路转峰回又一村。
借景是根据园景的需要,将视线所及的景色借于园内的一种造景手法。借景有远近借、仰俯借、实虚借等,特点是扩大园内空间,增加园内景色[42].道源碑林内也多处使用了借景手法,如西部的微地形假山它不仅起到障景的作用,而且具有借景的功能。人们登山席地而坐,仰观月升日落,俯瞰风吹草长,远眺古朴的老子故里,近赏园景碑刻,似身处天宫仙境之中。
道源碑林景观空间设计如同一篇书法文章,也讲求结构形式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气韵的连贯。碑林在设计之初保留了原有的通向其他景点的道路,用以保持整体与其他景点的气韵相通。道源碑林的总体空间布局采用玉如意的造型,除了是取如意之吉祥如意的寓意外,最主要的是,如意亦为道教的法具之一,此乃景观空间布局与道家思想在形式的统一。
5.1.3 造景艺术与道家思想的合一
(1) 建筑
道源碑林里的建筑,十分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即使碑林中的主要景观元素--碑,也被完美的融入了建筑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碑墙建筑。建筑与自然。一个是纯粹的人工制作。另一个是天地的鬼斧神工。而这两类相互对立的物质,却在这小小的道源碑林内做到了相互融合。道家对大自然是"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2].道源碑林建筑采用的是徽派建筑风格,总体布局上构思精巧,自然得体,规模灵活,变幻无穷;空间结构讲究韵律特色;建筑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显的精致古朴、典雅自然、不矫饰造作;灰墙青瓦的色调,庄重高洁,不染尘俗;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师法自然,顺乎形势,达到了与周围的山、水、植物密切融合。
碑林内建筑的外观和细部也做了精心的处理使建筑有效的融入自然景观之内,.例如南部亭子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圆法天、以方法地、纳宇宙于芥粒"的哲理[32].再如广场周围的讲经台,台面设计成斜坡式,地面铺以天堂草,人们席地而坐,在道法自然的景观环境之中,欣赏着环绕周围的《道德经》碑文,仿佛看到了老子骑青牛而谈经论道。
(2) 碑墙
碑墙是园内主要的碑刻展示形式,也是碑的载体。碑墙的整体设计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墙头造型似战国古城墙,用以体现碑文的时代感与沧桑感。其造型设计充分利用了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了曲直变化、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碑墙形象,使原本静止、冰冷的碑石借助载体形式的变换,拥有了律动感与生命感。中部与西部的弧形碑墙以展示八十一位书法家所书写的八十一章《道德经》碑文和老子生平故事的浮雕壁画为主。东部直角形碑墙以展示唐玄宗及明太祖为《道德经》作的序为主。两组碑墙对比鲜明、长短不一,曲直相宜展现了现代碑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对比与协调之美。
(3) 山石
山是相对于水的,水属阴山属阳,有山必有水,这是道家阴阳相生相克的辩证哲理。
没有山石的阻碍,就不能衬托出水的柔美和隐忍。同样,没有水,也不能体现出山的挺拔和伟岸。在碑林之中,我们不能将自然界的真山挪入园内,但是,我们却能对自然山岳的构成规律进行概括和提炼,用微地形代替山,以小尺度创造出绵延的山脉。
园内的景观设计同时注重了情景的再现。西部两座假山之间的小路象征着老子西出的函谷关,广场中间塑以青牛雕塑,再现了老子写下《道德经》之后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升仙的场景。园林景观与道家典故的自然融合,不仅形象的给人们讲述着道家的故事,使人如身处仙境之中,而且增加了园林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石头是有灵性的。是天与地相连的纽带[43].道源碑林选用天然的石材至于广场中间的水池之中,如同从地面生长出一般自然。石头的布置和玄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3].通过人工的设计,石头既满足人们对景观的视觉要求又符合碑林整体的意境营造。这便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3) 水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道家思想中最推崇的自然之物。"上善若水" 最高层次的美德就像水一样。水也是最接近"道"的,因为"水善利万物而术争,处众人之所恶",也是道的最高目标[44].因此在如此之小的碑林空间中,也要安置一水池。广场中心的水池,形成了全园的视觉焦点,成为了碑林的点睛之笔。由于水总是给人以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受,所以在水中置一碑石,若洗碑一般,使碑林庄重,圣洁的情感得以升华。自然界中的水不是静止的,而是经历了从天而降的痛苦,冰冻二尺的等待,穿越了千山万水,最终汇入大海。所以,只有动态、自然的水,才能让我们领悟"道"的真正含义。在水池中设计喷泉,用以模拟"源源不断"的水流,这也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寓意了。
(4) 植物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讲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32].所以碑林中全部选用不开花,色彩淡雅的植物。同时为烘托肃穆的气氛,植物配置以常绿植物为主,如:松柏类,形成色彩浓郁、历史氛围厚重沧桑的环境基调,使游人进入园内就能自然的感受到道家思想的古朴与不争,被这种宁静而庄严的气氛所感染。建筑区外围的植物区多选用落叶季相明显的树种,如:重阳木、银杏、黄山栾等,用以满足视线的通透、空间的开敞和景观丰富的需求。文人爱竹,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美谈,竹子优雅苍劲、不畏严寒的品质,正是对老子性情最好的表达。因此,在碑墙周围丛植淡竹,以《道德经》碑文为主题,以竹为次题,烘托了中华书法的艺术魅力,道家思想的古朴及老子高雅的文学修养与个人情操。
园内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式为主,整体设计讲求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植物种植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山石、野趣横生,景色仓润。地被植物选用细叶麦冬及天堂草等,大面积的草坪种植,使人们可以席地而坐,亲近自然。园中青瓦灰墙的建筑与植物形成一幅幅"粉墙为纸,树为绘"的淡逸清新的水墨画。不论风雨晦阴、春夏秋冬,处处呈现出宁静清幽的景色。道法自然的植物配置形式,将山、水、植物、建筑等有巧妙组合,形成了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统一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有机融合,真正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5.1.4 古典与现代风格的合一
道源碑林为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风格,为了既体现现代园林的风格又不缺乏中国古典园林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特点,将一些现代园林元素融于自然环境中,形成了道源碑林所特有的道法自然的文化碑林。
道源碑林整体风格既如江南古典园林般精致、淡雅、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又似现代园林般简约、时尚、追求几何图形之美。其建筑布局以规则式布局为主,地形处理上和植物配置布局则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在地形处理上因地制宜地在西部设计微地形,形成半围合空间,自然布局。植物配置三五成丛,自由散落,树无定行,石无定位,完全遵循道家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原则。建筑艺术风格为徽派建筑式样,建筑形式简洁而不繁琐,对比而又协调,整体布局比例得当而富韵律感。建筑区整体空间结构形成以小广场为中心的放射性小路,又不乏在周围植物配置时通过对比、借景、障景等手法做出曲折迂回、格局紧凑、对比强烈、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最明显之处体现在中心碑文展示区整体规整紧凑,向四周植物配置区松散写意、静雅安谧、清幽写意的过渡,达到了时尚简约的现代园林风格与妩媚秀丽的江南古典园林的和谐统一。
5.1.5 "道法自然"的意境合一
道源碑林之意境即融合道教文学、壁画与书法艺术诸境与一体,以山水花木,碑池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书、有画,有景。其景观设计与书法艺术在意境上的合一,就是将园内碑文《道德经》中所描绘的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与碑林景观相融合,从而使整个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与文章思想内容做到形神合一,即情景交融的境界。
《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2]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其对道源碑林景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道家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出碑林风格和景观意境。因此,无论从碑林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碑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的植物配置,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是"道法自然"思想下通过丰富的造园手法,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境界,谓之道法自然的意境。
意境的烘托方面,道源碑林在"道法自然"的指导下,将《道德经》碑文的思想内容以恰当的方式找到表达,借助于碑刻、浮雕壁画、植物配置等直接表述意境的内涵。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中,品味着景观之意,从而产生更多的联想,所要传达的意境也就升华了。吴家骅曾经说过"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艺术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人们置身于道源碑林之中,总能感受到道家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的[45].
5.1.6 总结
道源碑林是典型的以展示碑文内容为主的展示型碑林,是集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园林艺术及道教文化于一体的碑林。全园的景观设计无不与《道德经》及道教哲学思想相融合。整体的景观空间分割巧妙的运用了书法艺术的线条美与结构布局美,用道法自然的道教哲学核心思想指导整个碑林的景观营造,使得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与书法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神合一境界。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